《异闻录--每夜一个离奇故事 第4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异闻录--每夜一个离奇故事 第4部-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剧场版之三——鬼母

  张卫军竟然还活着?

  我上一次见他还是在一年前的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病监护室。记得那天我去看一位不幸患上绝症的同事,确在那里见到了奄奄一息的张卫军。

  当时他的头发已经因为频繁的放疗而掉得净光,脸色像干枯的橘皮一样毫无光泽,下垂的眼袋上那双眸子里映射出的是完全没有希望的目光。那是一种对生命的绝望,一种只有在屠宰场的笼子里才能见到的色彩。

  它是晚期癌症患者所俱有的东西。

  那天我们没有多说话,我只是象征性地安慰了他几句。我自己都感觉这些话对他而言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我一直以为张卫军也和我那位可怜的同事一样早就撒手人寰而驾鹤西去了,确没有想到他今天能神采奕奕地出现在我的面前。

  他身着一件漂亮的黑色羊绒大衣,光头没戴帽子;头发浓密而有型,从脸上泛射出的油光看来他的生活不错,而精神似乎更好。

  “久违了欧阳!”他伸过宽厚的手掌,非常有力地抓住我的手。

  我微笑地看着他,并没有说话。虽然我非常想急于知道这个幸运的男人如何从现代医学都束手无策的绝症中逃生的。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相信这个张卫军是创造了一项奇迹,一个新的世界记录。

  “很奇怪我还活着,是吗?”他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似乎不经意地笑着,说道:“每个人都这么问我。不过说穿了这也不奇怪,就像我们今天的街头邂逅一样充满了偶然,也是必然。”

  “我们找个地方聊聊吧,你现在有时间吗?”好奇心让我对他充满了兴趣。

  “当然可以了,走吧。”说着他拉着我的手进了路边的一个小咖啡厅。

  张卫军是我的老邻居,比我大几岁。我小的时候和我家同住在新华街的一个大杂院里。那时候的邻里关系很好,每家都不是很富有,所以谁家包了饺子炖了肉都会给街坊们送一点过去,用现在的话说那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吧。而老张家和我们家的关系尤其的好。

  张卫军的父母是第一批反城的知识青年,回城后他父亲分配到我父亲所在的工厂工作,还是同一个车间。再加上在一个院住,一来二去两家也就混熟了。那会儿的张卫军异常淘气,经常带着我们小一点的孩子出去玩,在院子里打沙包、捉迷藏、拍画片甚至打架。

  初中毕业后张卫军没有考上高中,就在街头自己弄了个电话亭兼卖些香烟啤酒花生米之类的东西。再后来我家搬家了,就失去了联系。

  “你现在怎么样,干什么呢?”张卫军慢慢地品着咖啡,谈谈地问我。

  “我还是在报社呢,每天瞎忙,饿不死撑不着吧。你呢?”

  “我病好后什么也没干,一直在家里闲着。今天来这儿边找人,正遇上了你。”

  “哦,那你的身体没什么事了吧?”我小心地问道。

  他放下咖啡杯,两只手握到一起撑住下颚,盯着我看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我说我病好了你相信吗?”

  “我不知道,所以想听你说说。不过感觉你似乎现在很健康。”

  “你的那个同事和我一样,是肝癌晚期,不同的是我活了下来。”他长长的叹了口气,接着说道:“他和我在一个病房,他走的那天我也在场。”

  “那你的病确诊了吗?”

  “当然,你见过在重病监护室住一年,进行了放化疗没有确诊的病人?”

  “那你……”我有些语塞了。

  “我不是刚才就和你说了吗,人生充满了偶然或是必然。”

  我慢慢地品味着他的话,像在喝白开水一样没有任何味道。

  张卫军从口袋里掏出一盒香烟,扔给我一根,然后自己也点着深深地吸了一口,说道:“我是在父亲插队的偏远农村出生的。生下来以后身体就一直不好,三天二头闹病。即使没病的时候也整天哭个不停。村里离县城的医院有三十多里山路,每次我生病都是父母抱着我坐着村支书安排的驴车连夜往医院赶。可是往往一到了医院我就没了动静,怎么查也查不出毛病来。那怕是一丁点。

  后来日子久了父母习惯了,也就不在送我去医院。可是我的依旧哭闹,饭也吃得极少。他们对我没有任何办法,用我父亲的话说,好像我出生就是来讨债的。

  我六岁那年的冬天冷得要命,有一天早上母亲一开门就发现我家门口的屋檐下蹲着一个人。我父母都出身在知识份子家庭,俩人也都是一般的好心肠。他们连忙把这个快冻僵的人抬到屋里,给他弄了点姜汤喝下去让他盖上被子躺下睡觉。为了这人父亲还请了一天假。

  那人看上去有六七十岁,穿得破烂得不能再烂了。他足足睡了一天一夜,才清醒过来。不过奇怪的是他并没有感谢我们救他,好像什么也发生似的转头接着睡了过去。

  就这样他在我家住了下来。那时候要挣工分换粮食,每天父母都要去干活。家里就剩我和那个老头俩人。开始的时候父母还有点不放心,过一会儿父亲就偷偷回来看看,后来发现没什么事也不管了。老头从来不说话,和我一起的时候也是静静地各坐各的。但也不客气。每天开饭的时候他主动过来跟着吃,听父母说他每餐吃得极少,也只有这样粮食才勉强够吃。

  我父母都是好面子的人,既然他救了就不好意思再撵他走。粮食够吃也就算了,时间长了村里人都知道我家有这么一个吃白食的人。村支书几次找我父亲让他和老头了解清楚情况。我父亲也总是开不了这个口。

  这段时间我渐渐大了,也不在哭闹。但身体还是虚弱得很,甚至不能下地和村里的小孩子们玩。因为我多走几步都要摔倒。忽然有一天吃晚饭的时候,老头望着我对我父母说道:“这孩子被鬼上身了。”

  这是他来我家多半年第一次说话,我父母都惊奇不已,一直以为他是个哑巴。我母亲小心地问他:“你刚才说什么?”

  “小虎子被鬼上身了。”老头咬着窝头说,小虎子是我的小名。

  “被鬼上身?怎么可能,你又是谁?”我父亲问他。

  “我叫天宁子。”老头不紧不慢地吃着窝头。

  天宁子是当地道教正一派最大的道观天宁观的主持,文革前他在当地非常有名。文革开始时天宁观被红卫兵烧了,听说天宁子也死在火场。没想到这老头自称是天宁子,我父母当场就惊呆了。

  “本来我不想泄露身份。不过为了这孩子我必须这样做。”天宁子看着我父母,接着说道:“如果让他这样下去的话,他活不过八岁。”

  “那……那你的意思?”我母亲对他的话将信将疑,不过我当时痴痴呆呆地也是实情。

  “这孩子阴气很重,天生容易招鬼神。即使活下去这辈子也是灾难重重。除非让他认个鬼母。”天宁子对我父母说道。

  “什么叫鬼母?”我父亲问他。

  老头子看着他们,好一会儿才说:“就是请一个鬼做小虎子的干娘,让她保佑小虎子。”

  “这怎么可能,无稽之谈!”我父亲的话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回旋的余地。

  后来天宁子也没有提这个事,第二天就不辞而别了。

  天宁子走后二个月,我又大病了一场。等病好以后身体愈发虚弱了,甚至连下地都成了困难事。母亲每天以泪洗面确无可奈何。

  大年二十九那天半夜,突然外面响起了敲门声。

  是天宁子回来了,他背着一个大包回来了。

  “必须给他请鬼母!”天宁子一进门,顾不得掸落身上的积雪就说道。那语气坚决地好像不容我父母有一点反驳。

  “您……”我母亲后来说她当时完全相信天宁子了,她拉着天宁子告他只要能救我怎么做都可以。当时父亲也没反对,他说他不想让我母亲更伤心。

  “现在已经到年三十了,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今天请是最合适的。”说着话天宁子从背着的大包里取出香炉、檀香、铜钱等物品。最后还拿出一张约七寸的大照片。

  照片是黑白的,不过很清晰。一个身着古装白纱的漂亮女人在照片里微微笑着,她笑得很甜。天宁子说这个女人就是我的鬼母。她生前是剧团的演员,刚刚结婚。因为不同意和丈夫家划清界线夫妻双双服毒自杀了,死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岁。这张照片是他的舞台照。

  后来的事情我记得不是很清楚,反正天宁子给我举行了一个小的仪式一类的东西,然后把我的血滴在那张照片上烧掉了。再后来他就告我父母说已经完事了,给我请了鬼母,她也接受了我。最后他拿出一个小木盒子说道:“这里面的东西你们现在万万不可打开,把他留到小虎子三十三岁生日的时候再打开看。”说完就走了,他也没提鬼母到底是谁,姓什么叫什么。我也再没机会问他,因为从此以后我就没见过天宁子。”

  “那后来呢?鬼母和你病好有关系吗?”我喝干了杯中的咖啡,示意服务员再上二杯,迫不及待地问张卫军。

  张卫军看着我笑道:“你一点都没变以,还是那么性急。”

  “后来我的身体真的慢慢好起来了。而且每个月我都会到做同一个梦:在一条两边种满了红花的崎岖小路上,一个身着白纱的漂亮女人站在那里静静地笑着。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慈爱和怜惜。那笑容是超脱于世人的,是凌驾于永恒的爱凝集而成的。我知道,那是我的鬼母来看我了。

  托鬼母的福,我的身体和生活也如其它从一样健康快乐了。每个月一次的梦也如吃饭睡觉一样,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份。梦中的鬼母从来不说一句话,确能带给我最温暖的另一份爱。

  前几年我父亲去世,再加上生意不好,我开始整天酗酒解愁。最后你也知道,发现的时候我已经是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