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氏零度的寂寞:一个女研究生的手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摄氏零度的寂寞:一个女研究生的手记-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晴  

寻找翅膀·飞翔(15)
大提琴的好,是不容你在呢喃耳语间厮磨,一路就撞入肺腑里去。直白到了莽撞的地步。不似梵婀玲,其承转合间须有一点触到了要害,整首曲子便登时活起来;大提琴则不然,哀与恸的气魄是压人的,拿十足的力跟你的冷漠拼,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是坦荡荡的悲壮。像杰奎琳·杜普雷拉埃尔加的协奏曲,音符乍入耳就逼得人逃不过,心知是要泪雨倾盆了,却因为来得太快太满,反而许久都落不下来,倒连累酸涨了一鼻子。  高三那年对杂志解禁,环境因素,周围一票同学都热衷于女性杂志,我从不花本钱却四处搜罗了来看。《希望》吧,应该是有这么一本杂志的,里头东西花杂却也新鲜。那年夏天梁咏琪一首《新鲜》满街泛滥,我也学习着对新鲜事物开心接受,不觉难堪。  于是看到《她比烟花寂寞》,那年〃小资〃一词尚属政治范畴而未涉及情调标榜,丝毫没有意识到喜欢这部片子已是一只脚迈进了〃小资情调〃。辛苦搜寻两年,至今始见其DVD版本,方得一偿宿愿。  先说名字,中文魅力即在于此。纵然抄自亦舒小说,其实也真是再贴切不过。《狂恋大提琴》?杰奎琳并不爱大提琴,只有当亲情爱情俱已渺杳,她才意识到大提琴是唯一伙伴。连译者都不明白她恋着的究竟是谁,杰奎琳真是有够寂寞的了。  海报是一片眩目的红,我以为影片必如所有新锐作品一样,用一种主旋律色泽贯穿始终。然而错了,除了影片极力渲染的伦敦冬天的湿冷,影片几乎是明媚而真实的。相较于杰基苍凉的命运,色调却有着不协调的熨贴……也许,这是唯一冲淡这种苍凉的方式了吧。  杰基不是丈夫丹尼尔那样一天只睡几小时即可的社交型音乐家。她的演奏恣肆奔放,这其实早已经传达了一切寻系……所有清规戒律对她都不起作用。然而古典音乐或许可以视动作幅度过大为天才行为,社会伦理却不可以容忍她的离经叛道。在这个物质统御的世界里,她找不到志同道合者。  希拉里是一击不中退而蛰伏的典型,她有独立的意识,但是很不幸,接受一个天才已经很难得了,她注定不是上帝眷顾的那一个。只是,杰基倒是被上帝眷顾了,那一定幸福吗?显然不是。  沧海桑田,沧海桑田,她注定比烟花寂寞。这是命运。  2002年7月17日  晴  对琴棋书画一直有种向往,虚荣心作祟,进取心使然,以为自己必定可以以“才女”立世了。二十年以来,惟存三脚猫的琴功得以残喘,其他东西已是注定与我无缘了。  天气燥热,水分总是从毛发之间喷涌而出,空气好像蒙尘的丝绸,粗糙而烦闷。连日来在为琵琶比赛奔波。真讽刺,在学时不曾有幸参与过此类高级别大赛,如今堕入“青年业余”一类边角,却偏偏时间地点俱为方便,让我在目睹妹妹备战时蠢蠢欲动,终按捺不住惯性,——唔,凑热闹的惯性,一试身手。  联系录音室颇费周折人工,情急之下我冒昧连文艺台的电话都打了。也好没有深入,另浮转机,于是有了今天一行。工作室主人是位颇具艺术家气质的南艺作曲系毕业生,拥有庞大规模的络腮胡子,室内有三只位列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老龟,数十架专业度极高的机器,装潢小巧零乱不失朴拙。年来历人渐多,终于学会不失真实表示错愕,心里其实更加认识别有洞天,山外高人。  录音过程还算顺利,究竟要对得起“业余”称号,已经不能保证从头至尾毫无暇疵。倒也谈不上遗憾与不平衡,我早已做出决定,堕入今日之境也在当日即有预见。习惯了在每个领域尽善尽美,弗知这已是莫大的心理枷锁。从前以为,当弹琴成为业余爱好,我一定不再会的功利负担,孰知如今负担依旧,内容依旧,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想寻找参照系,看看别人怎样在业余爱好中寻找乐趣;却发觉遍寻不遇,与我同样情况的人毕竟太少,没有前人实践出一条妥善的道路,教我如何调适心理,面对退步。  下午二姨寄走了CD,这不是我的前程,于是没有企盼之心,妹妹不同,一贯懵懂的小女孩也终于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也终于紧张揣测、占卜前程。  夏日炎炎,心情分别活跃起来,为荷塘柳陌,为万物生机。  2002年7月18日  晴  又播《成长的烦恼》,那是部牵动了几乎一代人的剧集,每次同学们说起来,仍然觉得兴致盎然。记得这两年网上《成长的烦恼》疯狂热卖,有一句极中肯的广告词:“几乎天下所有的孩子都希望拥有一对西弗夫妇那样的父母”。真的,那时的美国校园生活与当日的我们没有隔膜,而天天看着他们一家五口在那所房子里跳宕亦不觉厌倦。西弗夫妇开明爽朗,三个孩子尽自活泼淘气却仍健康向上,喜剧从头至尾洋溢其中,而一贯看重商业效益的美国制片方竟也热衷于在结尾处深发一下教育意义。如今看美片,极少完全没有色情、暴力、暧昧对白,而《成长的烦恼》,是可容一家三口聚集一堂开心观赏的,不似其它片子,看完以后总担心爸妈怀疑我的道德指数。  这使我想起了另外一些人,《冰风暴》里克里斯蒂娜·瑞奇与伊利亚·伍德的家人。水门事件应当是70年代的事,而他们也是生活在纽约长岛的中产阶级家庭。那时我们看到了什么呢?触目惊心的公然换妻、私通,小儿女之间的暧昧、饥渴,有头脸主妇的偷窃。前后不过十年吧,一种是赤裸裸的揭露,另一种则是温情的展示、健康昂扬的肯定。  

寻找翅膀·飞翔(16)
我无法将这归于里根或是尼克松的功过,政治让人失去信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更无法期待十年对于家庭价值的改良,因为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与时俱进的永远只能是价值观念的解体和崩溃,每况愈下的情况下,谈何良善复归;而归结于个体家庭的区别则更失于机械了。  于是只能说,这是电影与电视的不同,是创作思路的不同。电影定位高,通过揭露问题希望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因此李安的思路里,首先便以揭露为上;而作为东方人,他有抽身事外的冷静客观立场,格外披肝沥胆,不留情面。电视剧就是要一家老小集体观看的,专心不专心都可,没有轻松有趣的噱头怎么行;而编导还有劝人向善的愿望、完美主义的情结,也便日臻良善了。  只是这还是十数年前风淳朴的年月,现在的连续剧也无非是成人电影的翻版,早已放弃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取悦低俗口味放肆堕落。联想起正在热播的《还珠格格》,琼瑶有什么错,肉麻是她的一贯特色,本质上还是向善的。  说来说去,又说回“文以载道”的过时话语上去了。  2002年7月28日  大雨  经过多日忐忑,毕竟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去北京上新东方雅思强化班)。其实老爸老妈显然紧张尤胜于我,只是思及大义也便作罢。幸而在车上遇见同道人张姐,立刻有救命稻草从天而降之感,减少心中不安。  隔了数年不曾旅行,蜗居在城市里倒也没有“山中一日,地上千年”的感觉,只是此番一个人奔出来,感受殊为不同。如今发现手机好处,京宁两地加上路上的我,轻易连线,以示关心,排遣郁闷。而蛙实在是个太好太好的好人,当我在站台上看见他的时候简直想上去拥抱他,患难时刻啊,偏偏北京现在风狂雨大,如果没他向导兼搬运工、打杂,真不知如何应付。  然后就脱离了庇护,一竿子被甩在了一个比仙林还要穷乡僻壤的地方。刚刚还是立交、高层,转眼就成了垃圾场、水漫金山。连南京市区都看不见的“马自达”也成为唯一得以突出重围的交通工具。下午几乎跑断腿,随张姐逛双安商场,可惜消费观念殊不一致。北京的生活方式、消费水平究竟如何我极少感性认识,可那些价格赫然触目,实非吾辈所能承受。  以往到北京都会有驻天子脚下的诚惶诚恐,总对京城怀有畏惧情绪。可是现在客观来看,仅以公交论,实在落后南京不止一点二点。已经是申奥城市了,能看得过的地方也不过尔尔。  适才听室友讲赴英求学经历,辛酸。  2002年7月31日  晴  今天在阅读老师那里听到一个词,大有“心有戚戚焉”之感。新东方的老师大多幽默可人,锋芒毕露,一句“郁闷”不分老少都在用,而上到国家元首,下到普通candidates的调侃精神也由不得人不叹为观止。但那只是玩嘴皮子的东西,与考试无关,甚至与本性无关;只是学习太过机械,自毁与调侃是唯一调料而已。但“集中营”这句话实在说到点子上,讲到一个课堂几大百号人有泪盈于睫的冲动。  这实在比听力老师上午说的所谓“经典陷阱”要经典多了。谁说不是呢?如此高密度地集中授课让在南师大这种庞大规模的学校待了两年的我都楞了半天神。而下课以后食堂的长龙更是与舞狮队有得拼,常常是九拐十八弯堵着一个窗口;至于饭菜口味、价格那也不说了,不要有太多奢望,被他榨就是了。而昨晚宿舍的停电、水房的断水顿时让我有身陷重围之感。更何况,四周的确障碍重重,想突出重围还得先经过深水坑与垃圾场,公交车更是找不着北,简直像足了集中营。说宿舍条件吗,三个晚上以来夜夜辗转,远未及思乡,仅仅是热而已。而什么阴暗潮湿、卫生间堵塞,据说属于我们技术性操作失误,也就失掉了抱怨的资格;还有昨天订车票,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中暑,我差点成了北京环境的反面教材了。天天喝西红柿汤,口味是不错,但连嗝都打成那味儿,也算耐力到头了。  拉拉杂杂全是琐碎之事,却让我觉得“煎熬”竟不是虚言。奇怪的是当时也是自己哭着喊着要来上IELTS的,却在到达的第一天就狂想回家,更奇怪的是同伴中人人如此,我们已经在盘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