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儒道至圣-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简装的吗?”方运问。

“有,五两一套,不打折。”

方运心想大约一百文一本,对以前的他来说是天价,对现在的他来说并不多。

“那给我来一套简装的。”方运只想学习而不是收藏,没必要买那jing装的,而且太沉,要收藏等去了大源府再说。

方运正翻找银子,就听有人惊喜地问:“可是方运方案首?”

方运抬头一看,一个锦袍青年站在眼前,隐约记得是几年前的邻居,叫薛华,不过考上童生后搬走了。

“薛兄好,伯母伯父可好?”方运礼貌地说。

“父母都还好,昨ri提说你高中案首,父母都很高兴,不曾想在这里见到你。”薛正笑道。

方运正要答话,那须发皆白的书铺老板大声道:“你就是那个‘牛车赴考房’的方双甲?”

“正是小生。”方运回答。

“你要《观海文集》是吧?那套jing装的送给你了,你还要什么,列个书单,我让人送到你家,银钱全免。”书铺老板愉快地笑起来,露出一口快掉没了的牙齿。

方运急忙推辞:“谢谢老人家一番好意,不过无功不受禄,按正常价格买就好。”

“你怎么无功?咱们济县从来没出过双甲和圣前童生,你出了名,咱们济县也出了名,这是有大功于济县。我身为济县人,送你一些书是本分,切莫推辞。”书铺老板说。

方运还要推辞,薛华笑道:“方案首你莫推辞了,我在文院读书三年,早就认识赵老板,他是个好心肠,特别支持读书人。文院每年大考成绩最好的三人都可来他的书店免费选一套书,这个惯例已经持续了十几年。”

赵老板笑道:“以后你当了状元,我就可以说我老赵曾经赠书状元,那可是脸上有光彩的事儿,一套书不算什么,你拿着。你要是不拿,我打听你家住哪里,趁晚上扔你家里。”

方运知道这就是文名大的好处,见实在推辞不过,只好拱手道:“谢老人家赠书。”

“客气什么。我们这些老骨头不行了,以后抵抗妖蛮还得靠你们这些年轻的后生。你可千万别学那个方仲永,整天被他爹带着四处逛荡,逛荡来逛荡去,总有一天把肚子里的墨水逛荡没了。”

“晚辈铭记在心,ri后学有所成,必征战沙场,屠灭妖蛮。”

“好!有志气!”老人家笑眯眯地说。

方运在书铺里和老板与薛华聊了一刻钟,然后借口要读书告辞,一个人拎着两匣书籍往回走。

方运心里暖洋洋的,不是因为得到这些书,而是书铺老板的情谊,人族、景国有这样的子民,必然不会败给妖蛮。

回到家中,方运打开书匣,把所有的书都拿出来,屋里顿时充满和书店一样的油墨味。

这jing装的书籍无论是纸张还是油墨都是最好的,手感极佳,方运拿在手里,又看了看书架上那些破书,心想书比书得扔。

“咦?书怎么没了!”方运茫然地看着空空的两手,书香仍在,书却没了。

方运四处看了看,确定真的凭空没了,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异常高兴,然后试探着在心中默念:“《观海文集第一卷》。”

一本崭新的《观海文集第一卷》浮现在他的脑海,甚至隐约能闻到墨香。

方运用意念翻页,和奇书天地里别的书一样,文字没变,但都被增加了标点符号,更容易阅读和理解。

“这本和文院藏书堂里的那本差不多,可这书为什么能收入奇书天地?难道是新书或者jing装?这个可能xing太小。”

方运试着摸其他的书,然后心里默念收入奇书天地中,就见《观海文集》共五十二本全部被收入其中,地上之剩下两件空空的木质书匣。

“莫非是所有权的关系?”

方运立刻行动起来,去邻居家借了一本没看过的书带回来,结果怎么都收不到奇书天地中。他试着读完第一页,奇书天地立刻收录这本书,但内容只有第一页。

“看来必须是我自己的书才能收入奇书天地里,如果是别人的书,必须要认真看完才行。”

方运松了口气,这样就好多了,要是认真看完才能收入奇书天地,那他先要枯燥地读十年书才行。

“县城地方小,我需要的书太多,恐怕要用几十万本,大量买进书然后凭空消失容易被人怀疑,等去了大源府开了书铺有了仓库,就可以大量‘吃书’而不怕人怀疑。”

方运笑了起来,没想到经营书铺还有这个好处。

解决了书的问题,方运继续练字然后诵读众圣著作,领会其中的真意。

接下来的ri子方运一直练字读书,晚上就去蔡县令学习做经义,ri子过的很充实。

时间过的很快,一晃就是十天。

杨玉环找了一个信得过的女佣人,方运也从方家子弟中选了一个厚道老实的堂哥当长随,陆续处理完所有杂事。

在一个朦胧的清晨,四个人把家里的东西搬上马车。

公鸡报晓,嘹亮的声音响起,四个人望着空荡荡的院子,看着地面上淡淡的霜痕,都有些伤感。

方运望向天边,太阳未升起,东方一片青sè。

在寂静的清晨,四人上了马车。

“启程。”方运在马车里沉声道。

坐在车头的方大牛一甩鞭子,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三匹马立刻打了个响鼻,鼻子喷出白sè起雾,迈着蹄子带动马车前行。

头马脖子上的铎铃晃动,悠扬的铃声回荡在道路上。车轱辘压着地面,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车上的人轻轻震动。

杨玉环忍不住掀开窗帘,望向外面。

方运透过马车窗,看到天空挂着淡淡的残月。

“我们会回来的。”方运安慰道。

杨玉环伸手拢了拢耳边的秀发,道:“有你在,就是家,只是人总有些念旧。”

四十多岁的江婆子道:“东家可是文曲星下凡,在哪里都一样。等将来东家中了状元,自然可以回来省亲。”

方运点点头。



第二十二章 诗成镇国 一纸百斤

不多时,门帘外的方大牛道:“出城了。”

“嗯。”

又过了一阵,方大牛道:“要过济河了,驿站的凉亭那里站着许多人,不知道等谁。”

方运掀开门帘,前面是石板搭成的济河桥,再前面则是济县驿站,是原本是朝廷传递书信和负责官员旅途食宿换马的地方。

不过由于才气体系昌盛,朝廷的文书都直接利用文院的“鸿雁传书”,瞬息即达,驿站就不再负责传递官方文书,而是负责民用信件邮寄。

非官员或者官员传递私信用文院的“鸿雁传书”很贵,同州一两银子,同国十两银子,跨国则百两。

方运诧异地看到,蔡县令、王院君、苏举人等济县重要人物都在。蔡县令身后的那个牛蛮人身高超过七尺,异常醒目。

方运先是一愣,以为他们迎接哪个大官,可看到有人招手,才明白他们是来送自己的。

方运心中暖意阵阵,立刻跳下马车,跟着马车一起走向驿站的凉亭。

此刻太阳还没升起,许多地方都挂着霜,chun寒料峭,方运没让杨玉环下来。

走到众人前,方运弯腰作揖,道:“方运何德何能受诸位大人长者如此厚待。”

苏举人道:“此言差矣。你方运此刻如幼凤初鸣,未来必将翱翔碧空,送你是我等荣幸。你是‘济县方运’,同为济县人,送你是应该的。对了,你到底娶不娶我女儿或孙女。”

众人笑起来,这些天城里已经在传苏举人招赘失败的事情,得知方运没有舍弃杨玉环,济县读书人对方运的评价又高了一分,

蔡县令拿出三封信递给方运,道:“我与孙知府是同乡,与州刑司的张司正是同榜,与州文院的周主簿是好友,你既然去大源府,帮我把三封信捎过去。”

孙知府是大源府的最高民政长官,官居五品,而州刑司的司正则主管一省的缉捕刑狱,是四品大员。州文院的主簿是六品官,论品级也比蔡县令高。

方运心知这是蔡县令帮他铺路,让他靠这三封信跟三位高官见一面,ri后若在大源府出事,这两位必然会看在蔡县令的面子上相助。

“看来那三人都是文相的人。文相是文院系的首领,但他手下必然还有当文官的,而左相柳山虽然只是文官之首,其门生故旧也有在军中、文院。”

方运心里想着,接过三封信,谢过蔡县令。

县里另一家望族的吴族长递过一个红sè小布包,道:“这是十两程仪,祝方案首一路顺风。”

接着一些人也送上程仪,方运一一谢过。

从济县到大源府坐马车不过四个小时,可这些人却送了一百多两银子,很多人送的比祝贺方运考中童生更多,可见在他们心里方运的地位不断升高。

众人聊了一些大源府的见闻,做出一些有益于方运的指点,在太阳即将升起的时候,有人说让方运快走,别耽误了行程。

王院君却道:“今ri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方运,不如你在这里做一首诗或词,不枉我们白跑一趟。”

方运笑道:“敢情王大人不是来送我的,是来考我的,您这院君可真是尽职尽责,放到明年考怎么样?”

“不可!今ri事今ri毕!”王院君的话引发众人善意的笑声。

许多人好奇地看着方运,方运的才名和诗名已经传遍济县,不知道他今天会做出一首什么样的诗词。

“容小生细想。”

方运说着,四处观望。

众人更加好奇,方运这明显是准备就地取材,这要是能写成好的诗词,那真可谓“七步成诗”。

方运慢慢观望,附近有驿站,不远处有农舍茅屋,公鸡打鸣,而天上的残月越来越淡。

远处的山路落着树叶,驿站墙边开着不知名的花,可因为要离开济县,他越发留恋这里。

方运问:“可有笔墨?”

就见凉亭边的众人突然不约而同笑起来,主动向两侧站,为方运让出一条通往凉亭中间石桌的路。

石桌上赫然摆着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俱全,连墨都磨好了。

方运苦笑摇摇头,走过去,提起笔,沉思片刻,沾着浓墨用“柳体”写字,一边写一边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