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儒道至圣-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石桌上赫然摆着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俱全,连墨都磨好了。

方运苦笑摇摇头,走过去,提起笔,沉思片刻,沾着浓墨用“柳体”写字,一边写一边念。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写完后没有立即动笔,像是在思索。

众人点点头,有些人看向马脖子上的铎铃。

方运继续动笔,同时念道:“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许多人眼前一亮,这一句非常形象,方运好像不是在写诗,而是在作画。

接着,方运写完最后几句,组成一首五言律诗。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济陵梦,凫雁满回塘。

最后,方运在上面写上“济县早行”四字。

诗成,蔡县令却皱着眉头,走到方运一侧,盯着方运的诗许久不语。

王院君则点头称赞道:“此诗恐怕也有鸣州之才,诗意恳请,情景动人,先写诗人启程,后写一路景sè,最后则思念梦中的济县山水,野鸭和大雁浮在湖塘里,如同旅客归故乡,情真意重,难得,难得。”

苏举人道:“这诗对仗极其工整,语句优美,是我见过的出行诗中最妙的一首。”

众人纷纷点头,读书人有送别诗,有边塞诗,也有出行羁旅诗词,而这首《济县早行》的确很出彩。

“其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句列锦很妙,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意象的排列完美无缺,最难得的是音韵铿锵,读起来如清泉入喉。”一位秀才道。

列锦是一种修辞手法,整句都是名词或名词xing短语,巧妙组合排列,其中名气最大意境最佳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不过论“绝”却不如这首《商山早行》。

这首诗是唐朝著名诗人、词人温庭筠的名作,而温庭筠是“花间词派”的鼻祖,黄易的小说《大唐双龙传》中的花间派的原型就是花间词派。后世的词之所以繁荣,温庭筠功不可没。

温庭筠虽与李商隐并称“李温”,但只是词胜李商隐,论诗远不如李商隐,而唯一可与李商隐的诗争辉的,只有这首《商山早行》,更是一首古今“绝”诗。

倒数第二句本是“因思杜陵梦”,不过明显和这里不符,所以方运变“杜”为“济”,两字都是仄音,丝毫不影响诗句的平仄和意境。

众人议论纷纷,方运闭口不语。

蔡县令突然大声道:“好你个方双甲,我说你怎么写完后一直不言不语,原来你是在考我们!诸位,你们小看了这首诗,这可不是诗出鸣州,而是一首‘镇国’之诗啊!”

方运不由得微微一笑,心想蔡县令不愧是一位进士,竟然这么快就发现了这首诗的妙处。

“县尊,您过于夸大了吧?”王院君愕然,就目前看来,这首诗很难达到镇国,因为镇国以及更高的层次的诗词在某一方面都有极为突出的表现,或情深,或磅礴,或字字如刀,或瑰丽无比,或奇,或绝,不一而足。

蔡县令笑问:“你们没看出来这是一首绝诗?”

绝诗不是绝句,而是指这诗在某方面绝迹绝种,很难出现相同的。

“这……”

众人议论纷纷,完全看不出这首诗“绝”在什么地方,毕竟绝诗太难得,许多大儒穷其一生也做不出一首,那个层次的诗词是可遇而不可求。

蔡县令一字一句道:“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可谓字字列锦,前所未有,怎能不绝!”

许多人面sè一变,如cháo水涌到石桌边仔细看,竟然把方运挤开。

蔡县令则聪明地抓住石桌,不然他也会被挤走。

“果然是字字列锦,这诗前所未有,百代孤绝,惊才绝艳,惊才绝艳啊!”苏举人大声叫喊,激动得满面通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他做出好诗。

王院君兴奋的嘴角直抖,道:“莫非圣人眷顾,我时来运转了?我竟然也有机会亲眼看到一首镇国之诗的诞生?”

几个年长的秀才同样满面痴迷,那神sè比禁。yu二十年的采。花大盗突然见到光着身子的绝世美女更狂热。

“得见诗出镇国,死而无憾,死而无憾了!”

“不世奇才,不世奇才!”

一帮读书人跟jing神病似的连连叫嚷哀嚎。

王院君按捺不住,伸手去拿那首诗仔细观看,结果他手竟然捏不起那张纸。

“这……”王院君不得不加大力气,然后才双手捧起,明显很用力,如同捧着大石头似的。

王院君叹道:“一页重百斤,的确是诗成镇国,错不了!”

这纸张明明不大又很薄,却异常沉重,许多人都是第一次亲见,心中无比震撼。

“怎么墨迹不散?这不是墨不沾肤吗?明明秀才才能做到,方运的字怎能如此?”

“圣前童生岂能和你我一样?”

“也是。”

“胡说!就算圣前童生也不可能十天练就墨不沾肤,明明是方运苦学所得。”

“善。”

众人轮流观摩品评,不知不觉太阳升起。

晨光照在方运的字上,每一个字表面都出现极淡的光晕。

“这是字字珠玑啊。”苏举人称赞。

蔡县令的表情却忽明忽暗,皱着眉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第二十三章 传家宝!

众人还在不停议论。

“圣前双甲朝廷还没有反应,可能要等文牌坊审批下来一起奖励,可这次诗出镇国,明ri必然出现在朝堂之上。按理说,写出镇国诗增我国运,至少给要赐一个爵位,封‘乡男’太低了,至少应该是‘县男’。”

“这首诗极有可能被李大学士举荐给《圣道》月刊,而《chun晓》必然会出现在下个月的《圣道》,这就是两诗同在,百年未有啊。”

“不过我听说目前《圣道》的三位编审中,有一个是庆国那位最年轻的大学士,景庆两国交恶已久,他会不会从中作梗?”

“不可能吧,就算三位大学士是编审,可最后还由大儒把关,应该不会出问题。”

“问题是,方运还有一首《岁暮》也被举荐了。”

“三诗同在?前所未有,不知是祸是福。听县尊的意思,不想让他太出名,要磨砺几年,可现在怎么也藏不住了。”

“他可要出风头了,童生做出镇国诗和大儒诗成镇国完全不一样,不管是祸是福,能与他同乡,是我的福气。”

“不过,方运你可不要骄傲,在众圣眼里,经义才是大道,治国是中道,诗词是小道。”

“风水轮流转,现在妖蛮虎视,用小道杀出一条半圣路或未可知。”苏举人隐隐点出自己对时局的看法。

“说的也是。方运有此大才,几十年后,未必不能踏上自己的大道。”

“说的是。”

不多时,蔡县令偷偷把随身的印泥取出来,然后从他人手中要过诗页,放在石桌上。

“方运,你过来,你这字比县试好十倍不止,这字骨、字形很特别,我从未见过,似乎有名家之势,过来说说。”蔡县令道。

众人都已经看完,所以主动让开,让方运走到蔡县令身边。

王院君拂须笑道:“孺子可教,这字虽然还是略显稚嫩,但比起普通童生也不算差,已经有大家之风,不出三年或可超过我等。这……县尊,你做什么!”

王院君瞪大眼睛,就见蔡县令突然出手,一把抓住方运的右手拇指,然后把方运的拇指按在鲜红的印泥里,再按在《济县早行》诗的纸页上。

方运迷茫地抬起拇指,纸面上的红sè指纹清晰可见。

所有人都疑惑地看着蔡县令,这是演的哪一出戏?

蔡县令以迅雷掩耳不及之势抓起那页纸,撒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出口成章念诵疾行战诗。

“少年鞍马疾如飞,

卖尽儒衣买战衣;

老去不知筋力减,

夜阑犹梦解重围。”

在念诵这首诗的过程中,蔡县令周身刮起狂风,脚下轻轻一点,一步迈出七八丈,身体在半空滑翔,速度极快,比骏马奔腾毫不逊sè。

蔡县令放声大笑:“哈哈哈,此诗当为吾之传家宝!方运,你放心走吧!”

方运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这还是进士吗?这还是一县之长吗?就这样的还有机会成为掌管一省的州牧?昨夜他还说自己是文相的学生,大儒就教出这样的学生?以后还能不能快乐地讨论经义了?

其他人恍然大悟,全都眼红了!

苏举人大喝道:“贼子羞走,还我贤婿镇国诗!你们还等什么,联手阻拦他!”

“苏老先生说的对,他要是敢动文宝官印,本官参他一本!”王院君气急败坏道。

“蔡禾你怎能如此jiān诈!不当人子!不当人子!”

就见苏举人对准蔡县令的前方一指,快速诵出汉太祖刘邦的著名战诗歌《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举人杀敌,出口成章。

天空响起一声破空声,随后一道高达十丈的青sè龙卷风出现在蔡县令的前面,急速向蔡县令刮去,这战诗形成的大风远超自然的龙卷风,风刃如刀,要是卷进去必然被绞成碎肉。

王院君也不甘示弱,出口诵读景国半圣陈观海的战诗《沧浪行》,就见一道高四丈、长九丈的巨浪出现在蔡禾后面,和龙卷风前后夹击。这巨浪比鲁捕头靠文宝腰牌激发的力量更强。

“都疯了!”一位秀才喃喃自语。

几位老秀才却面带笑容看好戏,除非在场所有人拼死攻击,否则不可能拦下蔡县令,对方可是进士。

方运风中凌乱,哭笑不得,没想到第一次见到文人用战诗战斗,竟然是在这种情况,而且是他的一首诗引起的。

“哈哈,此诗我要定了,剑出,开!”

就见蔡县令大笑着口吐才气,凝聚成才气古剑。

才气古剑斩入龙卷风,就听轰地一声巨响,龙卷风炸成一片青气四散。

与此同时,原本保护蔡县令的牛蛮人猛地一跃,跳到足足两丈高,然后挥拳砸向王院君吟诵出的巨浪。

“轰!”

牛蛮人如同皮球一样被强大的力量反震飞出,而巨浪的力量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