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当王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唐朝当王爷-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今天茶亭里的人比较多,说书人也比平时更加卖力。他讲的故事本来就精彩,说的正是昨日皇家园林里面举行的一场小型诗会,曾接连爆出两首简直能够称得上流传千古的诗文。说书的挺会掌握节奏的,先是来了段开场白,介绍了那皇家园林中举行的诗会如何盛大,其中不乏当世大文豪,朝堂重臣芸芸,观众听得被勾起了兴趣,一边嚷嚷着让他继续讲下去,一边让茶亭的伙计添上好茶。

  哥抹布自小仰慕大唐文化,尤其是听见说书的讲大唐文人的事,他更是来了兴趣,他是南洋人不习惯喝茶,而且大唐朝现在的茶,还不是用茶叶泡出来的,而是加了油盐糖以及香料药材,味道怪怪的,这东西据说在大唐文人间特别流行,但哥抹布却着实瞧不起这点儿,感觉像在喝海水,哥抹布不喝茶,但他坐着别人的凳子,只好要了一盘酱肉,一份黄豆,一瓶温好的米酒,坐在靠江边的位置。

  陈华来到茶亭的时候,哥抹布正聚精会神地听说书的将诗会的事,他听的太过入神,等陈华坐在他对面的凳子上,哥抹布才回神过来,他说的一口流利的大唐语,笑着和他第一个顾客打招呼,道:“嗨,陈华?您好!我等你很久了。”

  陈华看着哥抹布穿在身上的唐装,这个时候的外国人是比较崇拜大唐文化的,他们不仅喜欢唐朝的服饰,就两唐朝的瓷器丝绸,拿到他们的国家就是无价之宝。哪像千多年后,这种崇拜的现象颠倒了。

  “哥抹布先生,某今天来是和你商量购买玻璃一事的,这是我昨晚写的一份买卖合同,你过目看一眼,如果可以,就签下了吧,订金我都已经带来了。”陈华摸出怀里的一张草拟的买卖合同,这还是他昨晚找墨统领写的。

  “我相信你,因为我喜欢大唐,喜欢和唐朝人做生意,我到过太多的国家,他们对我的玻璃一点儿兴趣都没有,你的出现让我对我的生意有了很大的信心,来吧,干杯,我的大唐朋友,祝我们合作愉快,南洋不止有玻璃,还有宝石,香料,象牙,热情似火的南洋小妞,以后我们都可以合作的。”

  “来两个粗碗!”陈华向旁边的伙计招了招手,刚才在杜构府上喝过,现在又得和。

  伙计将两个粗碗送来,陈华均摊排开全部倒满酒,然后端起一碗给了哥抹布,自己也端了一碗,道:“我要的玻璃,还希望哥抹布先生能够给我早日运来。”然后和哥抹布碰了下碗一饮而尽。

  哥抹布以为大碗喝酒是唐人做生意一首交流方式,他立刻被感染,大唐朝的文化果然博大精深啊,哪像自己南洋诸国,做生意根本就不讲道理,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赢家,哥抹布觉得和人家相比,自己成了野蛮国家来的人,立刻拍胸脯保证道:“你请放心,此次去南洋,我给你带最好的玻璃来大唐。”

  “不着急,从长安到南洋,路途遥远,中间隔着茫茫大海,没七八个月是到不了的。恐怕下次见哥抹布先生的时候,将是来年春季了。”陈华心里想到等哥抹布下次来的时候,长安城中恐怕已经修建起一栋高大的建筑,就只差他的玻璃安装上去,就能够成为举世无双存在吧!

  这时候恰巧上面说书的人正念道昨日曲江诗会流传出来的一首诗。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

  说书的念过这首诗后,连连称奇,说这首诗绝对可以称得上名家之作。茶亭里喝茶的人也连声称赞“好!”。而坐在桌子上喝酒的陈华,则是兀儿一笑,举碗痛饮痛快道“真是好诗!”

  哥抹布持碗不语,他终于领略到大唐文化就是无时不刻从心里感染你,让你爱着这个和平自由的国度,大唐朝的存在,就如同南洋人心中那遥不可及的海市蜃楼一样,是世界最美好的地方,这里有感染人的文明,有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淳朴的大唐子民,哥抹布真心羡慕,道:“陈华,您们大唐,真好!”

  
 第十七章 你是如何办到的? '本章字数:2150 最新更新时间:2013…03…26 17:46:32。0'
  和哥抹布签订了买卖玻璃的合同后,这位南洋人就准备离开长安回南洋给陈华准备他需要的那种大玻璃。到弘文馆上任的诏书还没下来,不知道老李要把此事拖到多久,相当于无业游民的陈华把长安城逛了个遍之后,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把自己关在墨府里面鼓捣东西。期间墨统领来看了两眼,当她看见陈华把石灰和一些乱七八糟的矿石敲成粉碎,然后放在火上烧的时候,墨统领直接翻了翻白眼,心想陈华又在弄啥奇淫技巧的东西,她只是说了句别把我房子炸了,就再也没有前来观看陈华如何研制出水泥的过程。

  这女人,完全看不懂陈华的所作所为。

  陈华不仅大无畏地研究水泥,他顺便去了安乐坊一间铁匠铺,在铁水中加入他挑选的几样合金,就把普通铁水炼成了钢,要为杜构造出一条假腿,普通的铁质材料是不行的,必须采用韧性很强的钢材,在炼出钢后,陈华让铁匠照着他给的图纸打造出几块钢片,然后陈华把得到的钢片全部拿走了,就去了杜府为杜构测量他另外一只脚的大小,拿着测量到的数据,陈华回到墨府中闭门两天过后,一只外面用牛皮绑好里面是精钢衔接好的假腿就摆在陈华手边。

  陈华没有急着把假腿给杜构送过去,他还指望这条假腿为他造势,他还不想让杜构不需要人抬着就能自己站起来走路。因为陈华想让杜构告诉全长安的人,他们瞧不起的格物学是天下最神奇的学科,这样才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陈华见过大唐的格物院,就在国子监旁边,与其说格物院是单独存在的学院,倒不如说那是国子监的厕所。学生没几个,教书的老师就更不用说了少得可怜,这是天下最神奇的学科啊,怎么到了独尊儒术的朝代,就没落成了无人问津的小疙瘩?

  公孙婉的馄饨摊子依旧是那么热闹,整个安乐坊的人都知道婉儿姑娘的孝道,都愿意去照顾她生意。这个还没成亲就成了小寡妇的婉儿姑娘,每天清晨都会在那盘起的发髻上包一张青帕,站在一口煮混沌的大锅边忙碌着,她窈窕的身段都透着那么一股子贤惠的女人味,劳动的女人是最美的,尤其是婉儿姑娘这种几乎可以称作整个安乐坊内最有美德的女人,忙活起来横看竖看都觉得她完美到无可挑剔,美到骨子里去了。

  如此一个美丽的女子,应该很少有皱眉头的时候,但也有例外,一场春雨洒满了整个长安城,婉儿姑娘坐在她混沌摊子上,单手支着下巴,眼睛直直地望着头顶的天空。毛毛细雨落在婉儿姑娘头顶的青丝上,凝结成一粒粒的透明珍珠,婉儿姑娘也没有用手去拂两下,她的两条眉毛随着她嘴角的弧度悄悄然地翘起落下,摸样颇有几分哀怨。

  “哎!”

  婉儿姑娘叹了口气,看着馄饨摊子上寥寥无几的几个客人,正发愁着。

  天上要是不下雨,婉儿姑娘的生意要好点,这天要是下雨了,出来的客人就少,而且那用窑土搭起来放大锅煮馄饨的灶膛就会冒出一阵阵的烟雾,柴火沾了水都无法很快烧起来,煮馄饨的水很难烧开,煮出来的混沌不好吃,而且隔一会儿灶膛里的火就要熄灭,就得从新生火,所以每次遇到下雨天,婉儿姑娘那洗的干净的衣服,都会沾上许多黑色的炭屑。她那白白瘦瘦的小脸,都会变成花猫似地。

  婉儿姑娘无精打采地坐在自己的馄饨摊子前,每当遇到下雨天,她就会心事悠悠地托着香腮发呆,同时一双柳叶眉会随着雨势的大小来回动着,长安城一年会下多少天雨没有人知道,但婉儿姑娘知道,若哪一个月连续下十天的雨,那一个月她的生活就会很拮据。

  对这个很少买胭脂水粉,也很少出去游玩的小寡妇来讲,天天都是晴天,就是她最开心的日子。

  春雨绵绵下着,忽大忽小,伴着有点刺骨的春风,落到了街边老柳的柳条儿上,落到了远处哪些青砖红瓦的富贵高宅上,落到了那亘古不语的老石桥上,在这朦胧细雨中,远处的街道上,有一个人撑着一把纸伞穿雨而来,他的手上提着一个很大的铁桶,看似约莫有上百斤,但提桶的人却很轻松的走着,一点儿也感觉不到劳累。

  “婉儿姑娘!”陈华冲到了公孙婉的馄饨摊子上,哐当一声,把手上提的铁桶放在地上。

  公孙婉被那声巨响吓过神儿来,抬头一看,见来人是陈华,那双眉毛立刻就不皱了,站起来笑道:“大碗馄饨,马上就来。”她知道陈华每天早晨来都会吃大碗馄饨。

  陈华摇了摇手:“先等等!”说着,他将手上撑的纸扇收起来,道:“这铁桶放在那里?”

  “啊?”公孙婉莫名其妙地看着陈华:“好端端的你搬了个大铁桶来做什么?也不嫌累!”

  那铁桶有白来斤,陈华一只手就提着来了,这男人的力气好大,公孙婉俏脸一红,情不禁多看了几眼陈华。

  陈华将铁桶扛到了公孙婉通常煮混沌的大锅旁,铁桶上有个盖子,他把盖子取掉,就露出铁桶里面的景象。

  原来这铁桶外面看着大里面其实是用窑土一层层的圈起来只留有巴掌大那么一个口子,在那巴掌大的口子里面,用几个黑溜溜像饼子上面多了几个小洞的东西填充着。

  “这是?”公孙婉奇怪地看着陈华。更奇怪地看着铁桶,以及里面的带着孔的黑饼。

  陈华将铁桶里他制造的蜂窝煤取出来,然后从公孙婉那老式的灶膛里扯过两根燃着的柴火丢进去再把蜂窝煤放下去。

  “等会儿你就知道了。”陈华卖了个关子,他在买研制水泥的原材料时,看见居然有人卖煤,这种煤不是木炭,而是后世那种从地底挖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