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当王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唐朝当王爷-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会儿你就知道了。”陈华卖了个关子,他在买研制水泥的原材料时,看见居然有人卖煤,这种煤不是木炭,而是后世那种从地底挖出来的黑黄金,陈华当时就兴奋了,将一车的煤全部买下来,就做了这个蜂窝煤。

  很快的功夫,铁桶里面开始冒出火焰,那火焰的表面是一层蓝色,中心是赤色,而且这火焰越来越旺盛,人站在铁桶旁边都能感觉到热浪烤着自己的身体。

  公孙婉当场石化,这黑饼能够燃烧?她几乎是支支吾吾地道:“这,这,你是如何办到的?”

  
 第十八章 婚事 '本章字数:2181 最新更新时间:2013…03…27 23:27:48。0'
  婉儿姑娘现在不用担心那天会突然下起雨来柴火打湿烧不起来;陈华送给他一个铁桶;桶里面装着会烧起来的黑饼,陈华告诉过她这黑饼叫蜂窝煤,看外形长得的确和蜜窝很像,有了这蜂窝煤,就算是瓢泼大雨只要在铁桶上方盖一个草棚子让雨飘不下来;就能保证火势一直旺盛。

  陈华帮婉儿姑娘解决了困扰她很久的难题,婉儿姑娘感恩戴德地许诺以后陈华在她的馄饨摊子上吃馄饨都不给钱,但有一点婉儿姑娘对陈华提出了要求,她需要陈华一直供给她源源不断的蜂窝煤。

  陈华点头答应了,相信用不了多久,这安乐坊中所有需要用火的小贩摊子会不断有人向婉儿姑娘打听情况,这蜂窝煤不过是陈华闲着无事做出来的试验品,至于后期大规模的制作,他都打算交给格物院去完成;说不定还能在长安兴起一场煤炭风暴;无形中又为已经成死灰的格物院打响招牌埋下伏笔。

  格物,格物,就是要标新立异,锻炼一个人对自然科学的兴趣爱好;陈华相信;就他手头现有的几个项目;一旦他接管格物院;必定会给整个长安带来一场震惊宇内的轰动。

  自从安装了陈华的铁桶,并且用上了蜂窝煤之后,婉儿姑娘的馄饨摊子再也不会因为下雨天就会看见黑烟从灶膛里升起来。而且婉儿姑娘好像也比以前更加开心了;原因无他;陈华给了她一本书;叫《中华食谱食谱》;并嘱咐婉儿姑娘千万保密;不要把书中所列的菜式给泄露出去;因为陈华觉得公孙婉的馄饨摊子太过单调;他希望公孙婉看过《中华食谱》后会对她的馄饨摊子做出改变,诸如拿出个蒸饺、虾饺、灌汤包、小笼包,豆浆之内的早点出来还是可以的。

  事实证明陈华并没有看错,公孙婉的确聪明伶俐,她简直就是个贤惠的巧媳妇;生着一双无人能比的巧手儿。陈华把《中华食谱》拿给她琢磨了两天,公孙婉就亲自做出了豆浆油条系列的早餐。

  这两样东西才刚刚推出;整个安乐坊的坊民立刻就吃馋了嘴;婉儿姑娘的好名声就是招牌;他们根本就不用去想这两样新奇早餐会不会有毒就争先恐后当起了神农;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加上婉儿姑娘请了大圣人欧阳询当免费宣传大使;豆浆和油条刚面市;立刻成了整个安乐坊男女老少人人喜欢的早餐吃食。

  陈华成了婉儿姑娘那里的常客;几乎每天早晨都要跑去坐上一个时辰。自从婉儿姑娘推出豆浆油条后,陈华就像闻到了家乡的味道,每日必去每次去都是点这两样东西。

  和往常一样;陈华很早就来到婉儿姑娘的摊子上;今天的婉儿姑娘穿了件绣折枝玉兰品月色素缎衣裙;发髻上插了枝碧玺挂珠长簪;耳碧上悬着两枚细小的赤金柳叶耳环;要多俏丽就有多俏丽;眉目春色;羞态怡然;恰是白荷出水;置淤泥而不染。

  往日婉儿姑娘大多都穿一身素白,陈华知道那是她有孝在身,今日恢复了女儿家的装扮,让陈华打趣地想到一个人;卓文君,喝着豆浆吃着油条的时候,难免多嘴问了句:“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呢,婉儿姑娘好像心情很好呢。”

  公孙婉答不上话,脸儿一红,有些慌乱,道:“陈公子难道不知道么?唐军打败了吐谷浑,已经班师回朝了;不日就会回到长安。”

  话说李靖打赢了仗月余时间了;他在兰州的时候就知道李靖攻下了吐谷浑人的王城;怎么这个消息整个长安城的人今天才知道呢?

  “打赢了仗和婉儿姑娘穿漂亮的衣服有何关系,难道圣上要求全长安城百姓都要普天同庆啊。”

  “嘿,华哥儿,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婉儿姑娘的丈夫就是三年前去往边关打仗的时候殉国的,婉儿姑娘已为他守孝三年已满,按照唐律,婉儿姑娘可以有再嫁的自由!”欧阳询那老头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后面冒了出来,这老头最近喜欢搞偷袭,每次都是趁陈华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出现。

  欧阳老头说的如此明白,陈华那有不明白的道理。

  “有理,有理,正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婉儿姑娘是我们安乐坊数一数二贤惠的女子,是该找个好人家嫁了,好好过相夫教子的生活。”陈华也又一茬没一茬插嘴,他和欧阳询两人完全没看见远处的婉儿姑娘早已是羞态难堪,远远躲开了两人。

  欧阳询理了理他那花白的胡子:“华哥儿此话在理,婉儿姑娘是老夫看着长大的,无论品行还是才貌都是极不错的。诉老夫冒昧,不知华哥儿可曾婚配?”

  陈华暗想欧阳询不会是要给他做媒吧,他偷偷看见了婉儿姑娘正把眼睛瞄着他,陈华心道你这挨千刀的糊涂月老,我们都还没开始恋爱,那就先谈婚论嫁了。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回答错了,弄不好明早连豆浆都没得喝,陈华偷偷向欧阳老头挤眉弄眼,让他把话题转到别处,哪知道欧阳老头如同没看见似地,继续问道:“华哥儿若是担心婉儿姑娘无法向未婚夫那面的人交代,老夫但可出面做保,这门亲事就先定下来了。”

  陈华狠狠喝了口豆浆,继续不语。他知道,欧阳老头抓住了他的软肋,婉儿姑娘的名节重要,如果自己当众拒绝,周围那面多双眼睛看着,对婉儿姑娘的影响不好。

  陈华迅速调动脑细胞,有了,他心下一喜,道:”欧阳先生,某和婉儿姑娘的婚事就不用你费心了,有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所谓姻缘;无非讲究一个缘字;某和婉儿姑娘若是无缘;又岂会唯独与她相见?〃

  陈华不快不慢地说着,他就是要对欧阳询绕圈子。

  欧阳询顿感无奈,好像陈华抓到了对付他的把柄。上次他那句“有缘自会相见”让欧阳询痛苦了一阵子,现在又整出有缘相会,欧阳旭实在是佩服陈华说唱的工夫,他天生就长了一张能说会道的嘴。

  说不过他,欧阳旭唯有苦笑,远处的婉儿姑娘被陈华那些华丽的辞藻深深的吸引住了,她一面偷偷地看着陈华,一面小心地捏着面团,她动作很细;就像在为未来的丈夫做早餐;嘴上浮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这女人;温柔起来的时候;简直柔情似水啊。

  
 第十九章 回家 '本章字数:2169 最新更新时间:2013…03…28 23:25:16。0'
  这几天;长安城大街小巷都在盛传着征西的军队已经渡过渭水不日即将到达长安城;大唐的儿郎们平定了西边一条饿狼吐谷浑;自此之后;大唐西域再无外患。

  唐军战胜了吐谷浑;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尤其在国都长安;用全城狂欢来形容也不会夸张。当年的隋炀帝好大喜功,单单为了一个他意淫的万国来朝,就能够让全长安城的树木穿上丝绸,所有大小商店一律对外国友人免费,这是典型的劳民伤财,百姓是不愿意的,自从唐王朝推翻前朝统治之后,当今圣上的励精图治,天下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有田耕,有家归,有依靠,这样的统治者是受他的子民拥戴的,每当听到国家又打败了那个不听话的蛮夷小国,他们都能自发组织起来,在自家门前放爆竿表示庆贺。商贾富贵之家,有的甚至在长安城外迎接军队的官道上连夜搭起棚子做好酒席,只等着凯旋归来的大唐儿郎们好酒好菜招待着。

  不需要上头文件强制执行;一城之民都能踊跃站出来用行动表达他们对大唐王朝的支持;能受到百姓如此拥戴;老李的本事的确不小。

  安乐坊内的爆竿声此起彼伏,把陈华的耳朵都给伤着了。不过陈华也觉得挺喜庆的;至少他们还没有麻木到对什么都不关心;对什么都抱着旁观冷漠的态度;那样的环境不是纯粹的天堂就是噩梦般的地狱;就连桃花源都还强调了鸡鸣犬吠;阡陌交通来形容环境的融洽;听着安乐坊中时而响起的爆竿声;陈华想到了一个很贴切的成语。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小到一坊民众;做着他力所能及的;普天之下;每一个小地方的人;都做着他力所能及的事;难道还不能让国家强大吗?

  如何管理国家,顾念全国子民的感情,滋事体大,那是老李和他的接班人考虑的问题,陈华现在对老李都有怨恨之心了,说好了让他去弘文馆,结果迟迟没有圣旨下来,陈华这无业游民,每天奔走的地方就是婉儿姑娘的馄饨摊子和墨府两处。

  婉儿姑娘的馄饨摊子改名了,陈华想的名字,欧阳询提笔写的字。这老家伙的书法简直好上天了,陈华是香帅,曾经盗过几幅有名的字画,欧阳询的字经他品鉴放后世绝对是大师中的大师,随便一副值几百万没任何问题。

  陈华的毛笔字不好,欧阳询那老头写字的时候故意站了个夸张的姿势,让陈华狠狠的鄙视一番;欧阳询抡起袖子;大笔一挥写下〃必胜客〃三字;然后落笔接下婉儿姑娘递来的豆浆。

  “华哥儿,老夫愚钝,你这必胜客三字要诗情没诗情,要画意没画意,似乎不太吸引人啊。。。。”

  “婉儿姑娘就是这必胜客的诗情画意!”陈华瞟了眼打扮精致的婉儿姑娘,这女人越看越好看,加上又温柔贤惠,简直是做娘子的不二人选啊。

  婉儿姑娘剐了陈华一眼,春情荡漾:“凭地让华哥儿胡说,奴家不理你了。”

  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