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农家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悠然农家女- 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传国玉玺几经辗转到了汉献帝的手里。曹丕逼汉献帝禅位给自己,建立了曹魏。传国玉玺自然顺延成为曹魏的皇权象征。曹丕画蛇添足,派人在传国玉玺的肩部刻下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崔启言小心翼翼的举起了国玺,果然在肩部发现了这一行字。

“大魏受汉传国玺……”他喃喃地念了无数遍,直到喉咙干哑。

“天呢,这是传国玉玺,传国玉玺啊……”老孟语无伦次的。几次想要伸出手摸摸它,可是到底还是忍住了。

周围的吸气声和急促的呼吸声在耳边,这才惊醒了崔启言。他向着左右看了看,快速的做了几个决定。

“立刻备车,我要去见寇相。”

“老孟,你即刻派三个人去家中请我的父亲,勿必将他请到寇相府门之外,我在那里等他。”

“除了去请我父亲的人,其他任何人不得离开我左右,若有违反者,格杀勿论。”

老孟到底是忠心于崔家,只是迷茫了一会,立刻弯下腰听从着崔启言的号令。迅速点了有家小的三个家丁名字,让他们即刻回府。

“你们的家小均在府中,若是发现你们中有任何一个人敢半路私逃,或者是中途转了其他地方,其他的两个人可以即刻出手,将他砍死。待请了我父亲到寇相府门时,若是你们三人均在,那么一人一百贯。若是你们三人少了一个人,那么剩下的两个人便一人得一百五十贯。若是只剩一人么……三百贯全都给你!可记住了吗?”

随着崔启言这一句话,那三个平时关系还不错的家丁,看着其他两人的目光都充满了不善,似是要随时随地的举刀砍向其他二人。

看到三人相互监视着拍马飞奔,崔启言眯了眯眼,说道:“老孟,你在车外监督着这些人,若是他们路上和任何一个路人说话,你只管取其性命。”

说罢了这话,又扬声道:“儿郎们,各位的富贵只在今日,若是今日之事能成,某家保你们能入禁军。到时每月拿着三贯到十贯的月银,又能照顾家小。若是不愿入禁军,那么某家便给你们一个机会,让你们的子孙后代进入崔家当值,或是到禁军中当值。你等可愿保护我往寇相家一行?”

禁军的诱惑力是非常的巨大。尤其是京城中的禁军。京城中的禁军待遇最为高,是地方禁军的一倍以上。若是在京城中能进禁军,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在军队里认识人你根本进不去。有许多浪荡子花了几十贯,就为了能捞一个在禁军里上班的机会。可是一旦能进入到禁军中。一年四季不仅有四套衣裳,夏冬两季还会有降温费和烤火费。就跟国家公务员似的,日子过得不要太舒服。

所以这些家丁们一听到崔启言许了这个承诺,各个双眼冒出狼光,嗷嗷叫着说愿意保护郎君到寇相府中。

“好,今日之誓,若有违背,管叫我崔启言不得好死,五雷轰顶,万箭穿心……”崔启言郑重的发了一个毒誓。

古人对誓言是极为看重的,一旦当众发了毒誓,那么他就会遵守。众家丁看到崔启言肯发毒誓,更信了他一层。

“郎君只管上马车,这一咱上有咱们兄弟保护,定不叫一只蚊子靠近。”一个家丁拍了拍胸脯,大声说道。

“下着雪呢,上哪飞来的蚊子。莫说蚊子了,哪怕就是一只跳蚤,咱兄弟也不会叫它跳到郎君的身上。”其他几位家丁笑嘻嘻的先嘲笑了一下这位家丁,紧跟着表态。

“好!今日崔某便仰仗诸位了。待事成之成,必如方才所言。”崔启言团团做了一个揖,便怀抱着传国玉玺当先走出了院子。

一个时辰后,对面的院子里吱扭打开了一条小缝,里面却没有人出来,过了一会,又关上了。

另一条街上,李进从裹着斗篷从一个院子里伸出头来,左右看了看。

牵出了一匹马,冒着风雪,疾驶而行。

☆、第128章 好事

据传说,后周太祖郭威登基时,曾遍寻传国玉玺而不见,便刻了“皇帝神宝”等两方印玺聊作安慰。

这两方印玺一直到北宋都是皇权的象征。不过,没有传国玉玺的宋朝皇帝总觉得这个皇位坐的不安稳,说不定哪一天就有人持着玉玺说我才是正统。毕竟玉玺上面可是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是“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

做皇帝的不能没有玉玺,所以皇室一直没有放弃,一直派了人多加寻找。

如今,一个莫名其妙的人,做了一件莫名其妙的事,将这块能一统天下的国玺白白地送给了崔启言。可喜的是,崔启言并没有自专,而将国玺送到了寇相的府中,由寇相呈给了皇帝陛下。

真宗皇帝摸着这块方方正正,代表着天下气运的国玺,只觉得如同踏上云端,快要骑鹤飞行。

刚刚封禅过泰山这才几年?居然就有了这么一份天赐的大礼?这怎么不叫人高兴?怎么不叫人欢喜?

真宗皇帝一时得意上了形,几乎又要再去封禅一次。幸好寇准刚刚献了国玺,有了说话的底气,直接就劝皇帝打消这个念头:万一上天认为你得了国玺得意忘形怎么办?再把国玺收走怎么办?

真宗皇帝一听在理儿,立刻宣布大赦天下。至于崔启言向他要求索要几个禁军名额,更是眼睛眨也不眨的随手甩给他了。

当安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只觉得颇有一些哭笑不得。不就是一个国玺一块石头,有什么可值得大赦天下的?难道要让那些坏人再出来祸害好人。然后再被抓一次吗?

由此可见,这个皇帝极端糊涂!

当然了,如果他不糊涂,也不会在刚刚签下檀渊之盟之后没多久。就涎着脸去封禅泰山。

不过一想想,宋朝的皇帝世世代代都是非常奇葩的,如果不奇葩的话,宋钦宗也不会相信一个神棍道士郭京有‘剪草为马,撒豆成兵,呼风唤雨。移斗换星,驾云喷雾’无所不为的本领。将整个东京城门户大开,让那些符合了六甲法生辰八字的百姓和道士组成了不伦不类的军队,将两个皇帝白白拱手送给了金人。

安木觉得,既然生活在宋朝了,那么就只能习以为常。

所以,当张致和同她讲这些天来,朝中百官的反应之时,她听得津津有味,如同在看狗血宫廷连续剧。

“我怎么觉得你似乎是在嘲笑呢?”张致和同安木说了几句话后。见到她以手支肘,双目含笑,满脸讥讽之色,忍不住说道。

“有吗?”安木抚了抚脸,笑嘻嘻的,“学生还以为隐藏的很好呢。没想到老师就是厉害,一眼看出来了。”

张致和便瞪了她了一眼,意味深长的说道:“国玺即被皇室所得,你怎么还不高兴?”言下之意,明明是你自己扔出去的,你在这里就跟瞧笑话似的做什么?欺负那些官员们?看他们笑话?

安木依旧笑嘻嘻的,“我哪里有不高兴,我就是觉得满朝文武简直就是高兴得过了头。什么天降祥瑞,什么神人恩授,什么既天受恩之类的。这些说法有着什么意思?皇帝江山坐得稳不稳,和一块石头有什么关系?若是以石头来论正统的话,咱们家还拥有这块石头好些年头呢,岂不是咱家也是皇族?”

张致和的思想到底和安木不同步,闻言便劝道:“这东西。一代一代便是皇权的象征,历来只有皇帝能够拥有。现在国玺回到皇帝手中,只能说是天赐恩惠,百官们高兴一下,也是情有所原的。”

“那也不能高兴到大赦天下的地步吧?那些犯了罪的人,他们就该在牢里受苦,凭什么要把普通老百姓才可以享受的恩赐给他们?难道要让他们出来再杀几个人,再害几个人,然后再重新抓回去?再说了,那些刚刚抓到的绑架小娘子们的人,又要放出去,那些小娘子们岂不是再也没机会解救回来了……”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你岂可如此胡言乱语?那些被劫持的小娘子们,开封府和密谍司这段一直在加紧寻找。纵是大赦天下,这些人想必也不在赦免之内。”张致和微微动怒,眉头紧蹙。

安木叹了口气,自己和张致和之间还是有代沟。自己是从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而来,而张致和则是从一个有皇权的地方而来。在安木眼中,国玺就是一个文物。在张致和眼中,国玺是皇帝的象征。

张致和无论在任何事情上都可以宠着安木,哪怕安木说要杀人,他也愿意帮着清理威胁,可是一旦涉及到皇权君臣,他就是坚定的站在卫道士的立场上,丝毫不留情。

甚至,对安木思想里所拥有的那么一丝蔑视皇帝的想法,还会加以驳斥。

也许,晏滟和他才可以说到一起吧?

“老师,你准备几时去晏家提亲?”安木不想再和他争论,不管怎么争议,谁也说服不了谁,干脆转换了话题。

一提到宴家,张致和立刻扭怩了起来,不自在的转过了头。

“若是要提亲,最好尽快,莫要惹得晏夫人生气。毕竟老师耽误晏滟不少时光呢……”安木笑吟吟的劝他。

张致和便若有所思的点了下头。

又说了几句话,安木便回了自己的小院。院子里,何妈妈面色肃穆的立在暖阁中。

“何妈妈请坐!”安木请何妈妈坐下。可是何妈妈是在宫里做惯了的,哪里肯,只是一个劲的推辞。安木见她不愿坐下,便也不再劝,和她说起家常话来。

“何妈妈在我这里,只管教导我礼仪上面的。还有平时的待人处事。其他的倒不需要妈妈再费心……”

何妈妈愿意教导安木的礼仪,便是冲着安木愿意替她养老这一条来的。听到安木不要她管其他的东西,大松了口气。在宫中过惯了那种尔虞我诈笑里藏刀的日子。现在最想的就是能太太平平的一生,将来死时。也不会死了好几天才被人发现。

“一切全凭女郎做主!”何妈浅笑晏晏,笑不露齿,如行云流水般的行了一个福礼。

安木的眼睛都直了。只觉得不够看,自己那些自认为很标准的礼仪,和她一比简直就是太不标准了。何妈妈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仪态万千,婀娜多姿。走路之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