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军团-秦军秘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军团-秦军秘史-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以推想,在与匈奴骑兵厮杀的战场上秦军弩兵射击的情形。当瞄准远处的目标时,射手参照望山估算弩抬高的角度,弩箭沿抛物线轨迹就可以准确命中敌人。望山很可能是步兵武器最原始的瞄准系统。    
    在冷兵器时代,弩可以说是最为先进的武器。一直到了近代,随着枪炮的出现,弩才逐渐退出了战争的舞台。2000多年前,秦人就已经大量地用弩来装备正规军了。而一直到15世纪,欧洲的战场上也没有出现过弩这种武器,射程最远的大弓也只能射到200米之外。史书记载,北宋的床子弩射程可达1500米,如果属实的话,射程已经与今天的步枪相当了。三国时诸葛亮发明的戎弩一次可以射出十支箭,嬴政射杀鲸鱼的连弩也应该是可以连发的,究竟一次能射几支已不得而知。不过毫无疑问,强弓劲弩在中国的战争史中肯定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在兵马俑坑,出土最多的青铜兵器是箭头,由于在坑中没有发现弓,考古人员认为,那些青铜箭头都是为弩配备的。    
    战国时代,箭头的种类繁多,这些箭头上的倒刺和血槽让人感到阵阵杀气。而在兵马俑坑中发现的箭头,几乎都是三棱形的。秦军为什么单单选择了这种三棱箭头呢?    
    三棱箭头拥有三个锋利的棱角,在击中目标的瞬间,棱的锋刃就会形成切割力,箭头就能够穿透铠甲、直达人体。    
    带翼箭头有凶狠的倒刺,但翼面易受风影响,使箭头偏离目标。    
    秦军的这种三棱箭头取消了翼面,应该使射击更加精准。专家对这些箭头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当检测数据最终摆到桌面上的时候,研究人员确实感到难以置信。    
    检测结果发现:箭头的三个弧面几乎完全相同,这是一种接近完美的流线型箭头。    
    这种箭头的轮廓线跟子弹的外形几乎一样。子弹的外形是为了减低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我们有理由推测,秦人设计这种三棱形箭头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    
    专家们搞过风洞试验;就看箭怎么飞,这样的箭头出去以后,它上下左右的气流是平等的,所以才能保证这支箭沿着预定的轨迹前进。    
    秦人凭经验接近了现代空气动力学的规律。这种古老的箭头是早期飞行器当中的范本,它和今天的子弹一脉相承。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些特大型号的铜镞,每支重量达100克,比其它铜镞长一倍有余。迄今为止,这是古代兵器史上发现的最大的铜镞。强弩配以精良硕大的铜镞,无与伦比的杀伤力足以令人心寒。秦弩,连同它配备的弩箭,在那个时代很可能是技术含量最高的武器,秦人在铜镞制造方面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它使秦军的攻击力大为加强。    
    公元前214年,秦军发动了针对匈奴骑兵的全面战争。仅仅一年的时间,30万匈奴骑兵就被彻底击溃,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重新回归秦国。    
    秦军之所以能够取胜,弩的作用至关重要。可以设想,在匈奴骑兵还没冲到眼前时,强劲的秦弩就密集准确地击中战马和骑手。持弩的秦骑兵射击的准确程度是匈奴人的弓无法相比的,匈奴人的皮甲也抵挡不住弩箭强大的穿透力。    
    对马背上的匈奴骑手而言,弩是最致命的武器。中国兵书经典《武经七书讲义》中说:弩是对付古代游牧部落袭击最为有效的武器。青铜弩机的设计是一个惊人的成就,对于匈奴人而言,这种机械装置太复杂了,他们很难装配或者仿制。    
    从兵马俑遗址中发现了秦国其它种类繁多的兵器,戈、戟、矛、铍等兵器与秦弩、秦剑组成了一个完美的青铜武器库。然而据专家考证,战国时期除秦国以外的六个强国,也同样以青铜兵器为主。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灭六国之后,担心六国的残余势力重新发动反秦战争,把天下的兵器都收集到都城咸阳,铸成十二个金人(即铜人),可见战国时期青铜兵器的应用之广泛。如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兵器数量巨大,种类繁多。    
    以楚国为例,从兵器质料上可分为铁、铜、木、竹、皮等制品。铁兵器主要有剑、戈、矛、匕首、镞等;铜兵器主要有剑、戈、戟、矛、匕首、镞、弩机等;木兵器有盾、甲、弓等;竹兵器有弓、箭杆等;皮兵器有甲、胄等。    
    在楚国故都纪南城四周三四十公里范围之内,分布着数以千计的楚墓,1975年开始先后抢救性地发掘了其中的554座,发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其中兵器的数量最引人注目,有各种兵器达571件,计青铜剑172把、铜戈150件、铜戟7件、青铜矛15件、竹弓25张、木盾17件,另有数量众多的箭簇。    
    楚国青铜剑的制造久负盛名,在楚国灭掉越国之后,越国的名剑与干将、莫邪等铸剑名师尽收于楚,使楚国的铸剑工艺精美,居于六国前列。    
    然而,考古学家发现秦国青铜兵器与六国的兵器相比更为齐整划一,同类的兵器大小、形状几乎完全一样。那么100余万南征北战的秦军将士手中所持的兵器究竟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    
    


第二部分泰山压顶

    ——秦赵长平决战    
    根据兵马俑的布局来推测:2000多年前的长平战场,赵军首先面对的是秦弩兵,紧接着就是秦步兵的冲击。他们是秦军真正的主力部队。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两军初次交锋,赵军损失惨重。深知秦军厉害的赵军统帅廉颇,立即改变策略,全线撤退,凭借有利地形,构筑壁垒固守。秦军久攻不下,又远离国土,战局反而开始对秦军不利。    
    《史记》中写到:秦人用反间计使赵王上当,以年轻的赵括代替了老帅廉颇。赵括到达前线后,立即改变部署,向秦军主动进攻。而秦王也秘密换上战国时最为杰出的军事天才白起为秦军总指挥。    
    当赵军大举进攻的时候,白起认为战胜对手的机会已经来临。经过周密的思考和讨论,一个大胆的计划诞生了。秦军主力开始在长平东南的有利地势上构筑壁垒,与赵军作战的部队依照白起的命令佯装败退。    
    赵括果然中计,率领赵军主力离开大本营,进入了秦军的口袋阵。    
    在夜幕的掩护下,两支背负使命的秦军悄悄地离开了营垒。一支2。5万人去断赵括的后路,另外一支5000骑兵直奔赵军大本营。这是一个相当冒险的决定,两支部队要么全军覆没,要么彻底改变相持局面。    
    今天,这条将整个长平谷地一分为二的河流仍在流淌,当年包抄赵军的秦军,就穿过了这条河流。    
    然而,军事专家对这两支秦军部队一直心存疑惑。2。5万名奇兵属于哪一个兵种?5000名秦国骑兵究竟如何作战,这一切都没有人确切地知道。    
    2000多年后,在秦始皇兵马俑坑,考古人员发现了秦军的战马。专家测量了100多匹陶土战马的身高,惊奇地发现:所有的战马高度都统一为133厘米。史书上说,秦军选择战马的第一个条件是马的高度必须达到5尺8寸,5尺8寸正好是今天的133厘米。秦律规定如果发现马匹不堪使用,或者在奔驰、羁系时不听指挥,县司马、县令、丞都要处罚。已经挑选的马匹,送到军中之后还要再次进行考核,如果马被评为下等,县司马、县令、丞同样也要受处罚。看来,秦人对战马的选择十分严格。    
    据史书记载,秦马“探前蹶后,蹄间二寻者不可胜数也”。就是说秦马奔跑时前蹄子往前一趴(探前),后蹄子往后一蹬(蹶后),前蹄子和后蹄子之间可达一丈六之远,这样的马多得很,数都数不清。充分说明了秦马的优良。    
    秦国对骑士的挑选也相当严格,要有良好体质和才智的人才能被选中,秦军的骑兵在战国时期非常著名,在兵马俑二号坑出土的秦国骑兵俑,平均身高在1。80米以上,体型匀称,神态机敏。精心的选择造就了一支无往而不利的秦军骑兵。    
    多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赵国是创建中国骑兵的第一个国家。但是,这个仓促的结论忽略了秦人的一段历史。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组建骑兵时,要比秦国晚了300多年。    
    3000年前,秦人的祖先生活在今天甘肃东部的高原,那里草场肥沃,最适宜养马,秦人就是以养马而起家。    
    早期秦人与游牧部落杂居,为了对抗牧人剽悍的骑士,秦人组建了自己的骑兵,这很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骑兵部队。秦襄公利用这支骑兵吞并掉西北的广大地区,把许多骑马的游牧部落纳入到秦国的管辖范围。据《韩非子·十过》载:秦穆公曾发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帮助晋文公重耳返回晋国,这里的畴骑,即指骑兵。但是,秦国的骑士在哪里呢?    
    在那个仍然覆盖着黄土的大坑下面,就肃立着一支完整的秦国骑兵部队。    
    这就是秦国的骑士:他们身材修长、装束简洁,独特的皮帽紧紧地勒在下颚上。专家发现,和赵国早期的骑兵相比,秦军的马鞍先进了许多,它的两头微翘,已经有了现代马鞍的雏形。但是,一个最关键的发现是:秦骑兵仍然没有马镫。    
    事实上,最早的骑士,都是骑裸背马,既无马鞍,也无马镫。后来,原始的马鞍开始出现,就是在马背上放一块坐垫而已。在兵马俑坑,我们发现,马鞍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两边微微翘起的低桥鞍开始出现了,这可以说是今天马鞍的雏形。高桥鞍的出现和完善又花费了很多年,一直到唐代才基本定型,在形状上已经与今天的马鞍基本相同了。    
    对于骑兵而言,马镫甚至比马鞍更为重要。考古证实,俑坑中的战马并没有马镫,秦军的骑兵是没有马镫的。由此可以断定骑兵们在上马时,是按着马背跳上去的。由于没有马镫,骑士的两脚悬空,没有着力点,无法用小腿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