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 传习录 门人陆澄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阳明 传习录 门人陆澄录-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44】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甚忧闷不能堪。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助。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时磨炼?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人于此处多认做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己;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就如父母之丧。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方快于心?然却曰'毁不灭性’。非圣人强制之也。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45】不可谓未发之中常人俱有。盖体用一源。有是体;即有是用。有未发之中;即有发而皆中节之和。今人未能有发而皆中节之和。须知是他未发之中亦未能全得。
  【46】易之辞是〃初九潜龙勿用〃六字。易之象是初昼。易之变是值其昼。易之占是用其辞。
  【47】夜气是就常人说。学者能用功;则日间有事无事;皆是此气翕聚发生处。圣人则不消说夜气。
  【48】澄问操存舍亡章。曰:〃'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此虽就常人心说。学者亦须是知得心之本体;亦元是如此。则操存功夫;始没病痛。不可便谓出为亡人为存。若论本体;元是无出无入的。若论出入;则其思虑运用是出。然主宰常昭昭在此;何出之有?既无所出;何人之有?程子所谓腔子;亦只是天理而已。虽终日应酬;而不出天理;即是在腔子里。若出天理;斯谓之放;斯谓之亡〃。又曰〃出入亦只是动静。动静无端。岂有乡邪〃?
  【49】王嘉秀问:〃佛以出离生死诱人入道。仙以长生久视诱人入道。其心亦不是要人做不好。究其极至;亦是贝得圣人上一截。然非人道正路。如今仕者;有由科;有由贡;有由传奉一般做到大官。毕竟非人仕正路;君子不由也。仙佛到极处;与儒者略同。但有了上一截;遗了下一截。终不似圣人之全。然其上一截同者;不可诬也。后世儒者又只得圣人下一截。分裂失真。流而为记诵;词章;功利;训詀。亦卒不免为异端。是四冢者;终身劳苦于身心。无分毫益。祝彼仙佛之徒;清心寡欲;超然于世累之外者;反若有所不及矣。今学者不必先排仙佛。且当笃志为圣人之学。圣人之学明;则仙佛自泯。不然;则此之所学;恐彼或有不屑。而反欲其俯就;不亦难乎?鄙见如此。先生以为何如〃?先生曰:〃所论大略亦是。但谓上一截;下一截;亦是人见偏了如此。若论圣人大中至正之道;彻上彻下。只是一贯。更有甚上一截;下一截?'〃阴一阳之谓道但仁者见之便谓之仁。知者见之便谓之智。百姓又曰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仁智岂可不谓之道?但见得偏了;便有弊病〃。
  【50】蓍固是易。龟亦是易。
  【51】问:〃孔子谓武王未尽善;恐亦有不满意〃。先生曰:〃在武王自合如此〃。曰:〃使文王未没;毕竟如何〃?曰:〃文王在时;天下三分已有其二。若到武王伐商之时;文王若在;或者不致兴兵。必然这一分亦来归了文王。只善处籿;使不得纵恶而已〃。
  【52】问:〃孟于言'执中无权犹执一’〃。先生曰:〃中只有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
  【53】唐诩问:〃立志是常存个善念要为善去恶否〃?曰:〃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此念如树之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从心所欲。不踰矩’;只是志到熟处〃。
  【54】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
  【55】问:〃文中子是如何人〃?先生曰:〃文中子庶几'具体而微’。惜其蚤死〃。问:〃如何却有续经之非〃?曰:〃续经亦未可尽非〃。请问。良久;曰:〃更觉'良工心独苦’〃。
  【56】许鲁斋谓儒者以。治生为先之说亦误人。
  【57】问仙家元气;元神;元精。先生曰:〃只是一件。流行为气。凝聚为精。妙用为神〃。
  【58】喜怒哀乐;本体自是中和的。纔自家看些意思;便过不及;便是私。
  【59】问:〃哭则不歌〃。先生曰:〃圣人心体自然如此〃。
  【60】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61】问律吕新书;先生曰:〃学者当务为急。算得此数熟;亦恐未有用。必须心中先具礼乐之本方可。且如其书说;冬用管以候气。然至冬至那一刻时;管灰之飞;或有先后须臾之间。焉知那管正值冬至之刻?须自心中先晓得冬至之刻始得。此便有不通处。学者须先从礼乐本原上用功〃。
  【62】曰仁云;〃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63】问道之精粗。先生曰:〃道无精粗。人之所贝有精粗。如这一间房。人初进来;只贝一个大规模如此。处久便柱壁之类;一一看得明白。再久;如柱上有些文藻;细细都看出来。然只是一间房〃。
  【64】先生曰:〃诸公近见时;少疑问。何也?人不用力;莫不自以为己知。为学只循而行之是矣。殊不知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便又有一层。看实用功;便见道无终穷。愈探愈深。必使精白无一毫不彻方可〃。
  【65】问:〃知至然后可以言诚意。今天理人欲知之未尽;如何用得克己工夫〃?先生曰:〃人若真宣切己用功不已;则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见一日。私欲之细微;亦日见一日。若不用克己工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格不自见;私欲亦胳不自贝。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今人于己知之天理不肯存。己知之人欲不肯去。且只管愁不能尽知。只管闲讲。何益之有?巨待克得自己无私可克;方愁不能尽知;亦未迟在〃。
  【66】问:〃道一而已。古人论道往往不同。求之亦有要乎〃?先生曰:〃道无方体。不可执着。却拘滞于文义上求道远矣。如今人只说天。其实何尝见天?谓日月风雷即天;不可。谓人物草木不是天;亦不可。道鄎是天。若识得时;何莫而非道?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旦古一旦今。无终无始。更有甚同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又曰:〃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
  【67】问:〃名物度数。亦须先讲求否〃?先生曰:〃人只要成就自家心体;则用在其中。如养得心体果有未发之中;自然有发而中节之和。自然无施不可。茍无是心;虽预先讲得世上许多名物度数;与己原不相干。只是装缀临时;自行不去。亦不是将名物度数全然不理。只要'知所先后;则近道’〃。又曰:〃人要随才成就;才是其所能为。如夔之乐;稷之种。是他资性合下便如此。成就之者;亦只是要他心体纯乎天理。其运用处;皆从天理上发来;然后谓之才。到得纯乎天理处;亦能不器。使薆稷易艺而为;当亦能之〃。又曰:〃如'素富贵;行乎富贵。素患难;行乎患难’;皆是不器。此惟养得心体正者能之〃。
  【68】〃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时先生在塘边坐。傍有井;故以之喻学云。
  【69】问:〃世道日降。太古时气象;如何复见得〃?先生曰〃一日便是一元。人平日一时起坐;未与物接。此心清明景象;便如在伏羲时游一般〃。
  【70】问:〃心要逐物。如何则可〃?先生曰:〃人君端拱清穆;六卿分职;天下乃治。心统五官;亦要如此。今眼要视时;心便逐在色上。耳要听时;心便逐在声上。如人君要选官时;便自去坐在吏部。要调军时;便自去坐在兵部。如此;岂惟失却君体?六卿亦皆不得其职〃。
  【71】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众充与遏者;志也。天聪明也。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
  【72】澄曰:〃好色;好利;好名等心;固是私欲。如闲思雉虑;如何亦谓之私欲〃?先生曰:〃毕竟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起。自寻其根便见。如汝心中决知是无有做劫盗的思虑。何也?以汝元无是心也。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灭了。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此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自然'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
  【73】问志至气次。先生日;〃'志之所至;气亦至焉’之谓。非'极至次贰’之谓。'持其志’;则养气在其中。'无暴其气’;则亦持其志矣。孟子救告子之偏;故如此夹持说〃。
  【74】问:〃先儒曰:'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贤人之言;则引而自高’。如何〃?先生日;〃不然。如此却乃伪也。圣人如天。无往而非天。三光之上;天也。九地之下;亦天也。天何尝有降而自卑?此所谓大而化之也。贤人如山岳。守其高而已。然百仞者不能引而为千仞。千仞者不能引而为万仞。是贤人未尝引而自高也。引而自高;则伪矣〃。
  【75】问:〃伊川谓'不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延平却教学者看未发之前气象。何如〃?先生日;〃皆是也。伊川恐人于未发前讨个中;把中做一物看。如吾向所谓认气定时做中。故令只于涵养省察上用功。延平恐人未便有下手处;故令入时时刻刻求末发而气象。使人正目而视惟此;倾耳而听惟此。即是'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工夫。皆古人不得已诱人之言也〃。
  【76】澄问:〃喜怒哀乐之中和。其全体常人固不能有。如一件小事当喜怒者;平时无喜怒之心。至其临时;亦能中节。亦可谓之中和乎〃?先生曰:〃在一时之事;固亦可谓之中和。然未可谓之大本达道。人性皆善。中和是人人原有的。岂可谓无?但常人之心既有所昏蔽;则其本体蜼亦时时发见;终是暂明暂灭;非其全体大用矣。无所不中;然后谓之大本。无所不和;然后谓之达道。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曰:〃澄于中字之义尚未明〃。曰:〃此须自心体认出来。非言语所能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