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校注 [晋]郭璞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海经校注 [晋]郭璞注-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7 汪绂云:“求福祥则祭用璆玉,舞者用冕服以舞也。”珂案:璆音求;尔雅释器云:“璆、琳,玉也。”郭璞注:“美玉名。”二句意当为禳则干舞,祈则冕服持玉以舞也。
  中次十经之首,曰首阳之山,其上多金玉,无草木。
  又西五十里,曰虎尾之山,其木多椒椐,多封石1,其阳多赤金,其阴多铁。
  1 郝懿行云:“本草别录云:『封石味甘,无毒,生常山及少室。』下文游戏之山、婴侯之山、丰山、服山、声匈之山并多此石。”
  又西南五十里,曰繁缋1之山,其木多楢杻,其草多枝勾2。
  1 郭璞云:“音溃。”
  2 汪绂云:“枝句,盖桃枝句端也。”
  又西南二十里,曰勇石之山,无草木,多白金,多水。
  又西二十里,曰复州之山,其木多檀,其阳多黄金。有鸟焉,其状如鸮,而一足彘尾,其名曰跂踵1,见则其国大疫。
  1 郭璞云:“音企。”珂案:太平御览卷七四二引此经彘尾作彘毛,跂踵作企踵。
  又西三十里,曰楮山1,多寓木,多椒椐,多柘,多垩。
  1 郭璞云:“一作渚州之山。”
  又西二十里,曰又原之山,其陽多青雘,其陰多鐵,其鳥多?鵒1。
  1 郭璞云:“鸲鹆也。传曰:『鸲鹆来巢。』音臞。”
  又西五十里,曰涿山,其木多榖柞杻,其阳多(王雩)琈之玉。
  又西七十里,曰丙山,其木多梓檀,多(弓欠)杻1。
  1 郭璞云:“(弓欠)义所未详。”郝懿行云:“方言云:『(弓欠),长也;东齐曰(弓欠)。』郭注云:『(弓欠),古矧字。』然则(弓欠)杻,长杻也。杻为木多曲少直,见陆玑诗疏。此杻独长,故着之。俟考。”
  凡首阳山之首,自首山1至于丙山,凡九山,二百六十七里。其神状皆龙身而人面。其祠之:毛用一雄鸡瘗,糈用五种之糈。堵山,冢也,其祠之:少牢具,羞酒祠,婴毛2一璧瘗。騩山,帝也,其祠羞酒,太牢其3;合巫祝二人,婴一璧。
  1 郝懿行云:“首山即首阳山。”
  2 珂案:经文婴毛,仍当是婴用之讹,说已见上文中次八经末段注2。
  3 郝懿行云:“其当为具字之讹。”
  中次一十一山经1荆山之首,曰翼望之山。湍2水出焉,东流注于济;贶3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汉,其中多蛟4。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漆梓,其阳多赤金,其阴多?。
  1 珂案:经文原当作中次一十一山,迨刘秀校录此书,始改山为经,亦有改而未尽者,即此是也,于是山、经二字乃互相抵触矣。吴任臣本挖去山字,空出一格,殆亦已知其为抵触,却不知去经存山始符原貌也。说见海经新释卷一篇首注1。
  2 珂案:湍音专。
  3 郭璞云:“音况。”
  4 郭璞云:“似蛇而四脚,小头细颈,(颈)有白瘿,大者十数围,卵如一二石瓮,能吞人。”
  又东北一百五十里,曰朝歌1之山。潕2水出焉,东南流注于荥,其中多人鱼。其上多梓柟,其兽多¤麋。有草焉,名曰莽草3,可以毒鱼。
  1 汪绂云:“此非河北纣都之朝歌。”珂案:上文已有朝歌之山,见中次五经。
  2 郭璞云:“音武。”
  3 汪绂云:“即芒草也。”珂案:芒草已见上文中次二经葌山。
  又东南二百里,曰帝囷之山1,其阳多(王雩)琈之玉,其阴多铁。帝囷之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多鸣蛇2。
  1 郝懿行云:“囷,广韵引作箘。”
  2 珂案:鸣蛇已见上文中次二经鲜山。
  又东南五十里,曰视山,其上多韭。有井焉,名曰天井,夏有水,冬竭1。其上多桑,多美垩金玉。
  1 珂案:中次五经云:“超山有井,冬有水而夏竭。”与此适反。
  又东南二百里,曰前山,其木多槠1,多柏,其阳多金,其阴多赭。
  1 郭璞云:“似柞子,可食,冬夏生(青),作屋柱难腐;音诸,或作储。”
  又东南三百里,曰丰山。有兽焉,其状如蝯1,赤目、赤喙、黄身,名曰雍和,见则国有大恐。神耕父2处之,常游清泠之渊,出入有光3,见则其国为败。有九钟焉,是知霜鸣4。其上多金,其下多榖柞杻橿。
  1 珂案:蝯同猿,即今猿字。
  2 珂案:刘昭注后汉书郡国志引文选南都赋注云:“耕父,旱鬼也。”其注礼仪志引东京赋注同,今注并无之。
  3 郭璞云:“清泠水在西鄂县山上,神来时水赤有光耀,今有屋祠之。”
  4 郭璞云:“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郝懿行云:“北堂书钞一百八卷引此经及郭注知并作和,疑今本字形之讹。”
  又东北八百里,曰兔床之山,其阳多铁,其木多藷藇1,其草多鸡谷,其本如鸡卵,其味酸甘,食者利于人。
  1 汪绂云:“藷藇非木也,此疑当是槠芧,芧,小栗也。”
  又东六十里,曰皮山,多垩,多赭,其木多松柏。
  又东六十里,曰瑶碧之山1,其木多梓柟,其阴多青雘,其阳多白金。有鸟焉,其状如雉,恒食蜚2,名曰鸩3。
  1 珂案:艺文类聚卷八九引此经瑶作摇。
  2 郭璞云:“蜚,负盘也;音翡。”郝懿行云:“蜚见尔雅,郭注云:『蜚,负盘,臭虫。』”
  3 郭璞云:“此更一种鸟,非食蛇之鸩也。”珂案:食蛇鸩已见上文中次八经女几山。
  又东四十里,曰支离1之山。济水2出焉,南流注于汉。有鸟焉,其名曰婴勺,其状如鹊,赤目、赤喙、白身,其尾若勺3,其鸣4自呼。多(牛乍)牛,多粒颉
  1 珂案:经文支离,王念孙、孙星衍、郝懿行并校作攻离。
  2 珂案:经文济水,王念孙、郝懿行并校作淯水。
  3 郭璞云:“似酒勺形。”郝懿行云:“鹊尾似勺,故后世作鹊尾勺,本此。”
  4 珂案:经文鸣,吴宽抄本作名。
  又东北五十里,曰祑(上竹下周)1之山,其上多松柏机柏2。
  1 郭璞云:“音雕。”
  2 珂案:经文机柏,宋本作机桓,王念孙、郝懿行亦并校作机桓,云即无患子,可以浣衣去垢。
  又西北一百里,曰堇理之山,其上多松柏,多美梓,其阴多丹雘,多金,其兽多豹虎。有鸟焉,其状如鹊,青身白喙,白目白尾,名曰青耕,可以御疫,其鸣自叫。
  又东南三十里,曰依(车古)1之山,其上多杻橿,多苴2。有兽焉,其状如犬,虎爪有甲,其名曰?3,善(马央)(上分下牛)4,食者不风5。
  1 郭璞云:“音枯。”
  2 郭璞云:“未详;音龋!焙萝残性疲骸熬诮栽破淠径嘬冢绍诩礀贾俳枳忠玻粬贾栉冢嗳玷街栉灰印!
  3 郭璞云:“言体有鳞甲;音吝。”
  4 郭璞云:“跳跃自扑也;鞅奋两音。”
  5 郭璞云:“不畏天风。”汪绂云:“或云无风疾也。”
  又东南三十五里曰即谷之山,多美玉,多玄豹1,多闾麈,多¤?。其阳多?,其阴多青雘。
  1 郭璞云:“黑豹也,即今荆州山中出(之)黑虎也。”
  又东南四十里,曰鸡山,其上多美梓,多桑,其草多韭。
  又东南五十里,曰高前之山。其上有水焉,甚寒而清1,帝台之浆2也,饮之者不心痛。其上有金,其下有赭。
  1 郭璞云:“或作潜。”
  2 珂案:经文帝台之浆,艺文类聚卷八引浆下有水字,太平御览卷五九同。中次七经休与之山有帝台之棋,为帝台所以祷百神者;又有鼓钟之山,为帝台所以觞百神者,则帝台者,盖治理一方之小天帝,犹人间徐偃王之类是也。晋书束皙传云:“穆天子传五篇,言周穆王游行四海,见帝台、西王母。”今本穆传已无帝台事,盖阙佚也。
  又东南三十里,曰游戏之山,多杻橿榖,多玉,多封石。
  又东南三十五里,曰从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竹。从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其中多三足鳖,枝尾1,食之无蛊疫2。
  1 郭璞云:“三足鳖名能,见尔雅。”
  2 王念孙云:“疫字因下文其国大疫而误,当为疾;上文云,(鱼帝)鱼食之无蛊疾。”珂案:(鱼帝)鱼已见中次七经少室之山。
  又东南三十里,曰婴(石垔)1之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梓2。
  1 郭璞云:“音真。”
  2 郝懿行云:“即杶字,见说文。”
  又东南三十里,曰毕山。帝苑之水出焉,东北流注于视1,其中多水玉,多蛟。其上多(王雩)琈之玉。
  1 汪绂云:“视当作瀙,今南阳汝宁间有瀙水。”
  又东南二十里,曰乐马之山。有兽焉,其状如汇1,赤如丹火,其名曰(犬戾)2,见则其国大疫。
  1 吴任臣云:“汇,猬鼠也。”
  2 郭璞云:“音戾。”
  又东南二十五里,曰葴1山,视水出焉2,东南流注于汝水,其中多人鱼,多蛟,多颉3。
  1 珂案:葴音缄。
  2 郭璞云:“或曰视宜为瀙,瀙水今在南阳也。”
  3 郭璞云:“如青狗。”
  又东四十里,曰婴山,其下多青雘,其上多金玉。
  又东三十里,曰虎首之山,多苴椆1椐。
  1 郭璞云:“椆,未详也;音雕。”郝懿行云:“类篇云:『椆寒而不凋。』”
  又东二十里,曰婴之山,其上多封石,其下多赤锡。
  又东五十里,曰大孰之山。杀水出焉,东北流注于视水1,其中多白垩。
  1 郝懿行云:“视当为瀙。水经注云:『瀙水又东北,杀水出西南大孰之山,东北流注于瀙。』”
  又东四十里,曰卑山,其上多桃李苴梓,多累1。
  1 郭璞云:“今虎豆狸豆之属;累一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