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戏曲导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关汉卿戏曲导读-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儿拽,煴煴的羞得我腮儿热。”(第三折'叨叨令')句中“搽搽的”和“涩
涩的”都是表音响的,“煴煴的”是表情态的,运用得无不贴切。特别是“煴
煴的”形容因害羞而面孔发热,可以说是绝妙语。这类运用叠词的句子,在
关汉卿戏曲作品中并不少见,如《调风月》中燕燕为小千户说亲后表述自己
心情时说:“说得他美甘甘枕头儿上双成,闪得我薄设设被窝儿里冷!”《金
线池》中杜蕊娘在和众姐妹吃酒连连犯了酒令时唱道:“闪的我孤孤另另,
说的话涎涎邓邓”。这些运用叠词的句子,都相当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
感情。

以上这些语言特点,在关汉卿戏曲作品中是相互交融的,只是为了探讨
的方便,我们才择其几点来加以分析。这些虽不能全部包含关汉卿戏曲语言
的丰富性,但从中已经体现了关汉卿戏曲语言的杰出成就。


第四章关汉卿戏曲作品的影响及其他

一关汉卿戏曲作品的影响

关汉卿是我国戏曲史和文学史上戏曲作品最多、影响最大的作家。还在
他活着的时候,就对当时戏剧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戏曲界尊他为“梨园领
袖”、“编修师首”、“杂剧班头”。人们称当时著名戏曲家高文秀为“小
汉卿”、沈和甫为“蛮子汉卿”。可见关汉卿对元代戏曲界产生了多么巨大
的影响,并享有多么崇高的地位。他的《拜月亭》在元代末年就被改编为南
戏《拜月亭》,成为四大南戏之一。

明清以后,关汉卿的戏曲作品一直活跃在戏曲舞台上。如明代戏曲家叶
宪祖、袁于令将关汉卿的名著《窦娥冤》改编为昆曲《金锁记》,这一剧本
后来又改编为京剧《六月雪》,成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表演的著名
剧目。《单刀会》的第三折、第四折改编为昆曲折子戏《训子》、《刀会》。
解放后不少剧种将关汉卿的《窦娥冤》、《鲁斋郎》、《望江亭》、《救风
尘》、《蝴蝶梦》、《单刀会》、《五侯宴》、《调风月》等作品改编上演,
如川剧将《望江亭》改编为《谭记儿》等等。有些作品还被搬上银幕,如京
剧《望江亭》、评剧《三勘蝴蝶梦》、山西梆子《窦娥冤》均拍成电影。这
说明关汉卿的戏曲作品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关汉卿的戏曲作品,不但在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人民的文化
财富,同时也得到世界人民的重视。他的名著《窦娥冤》早在一百年前,就
被译成法文传入欧洲;不久又被译为日文。在亚洲,日本曾大批地翻译过他
的作品。1958 年,在世界和平大会理事会的倡议下,关汉卿被列为世界文化
名人,许多国家的城市都为他举行了戏剧创作七百周年纪念活动。在这一年,
陈毅为首都举行的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纪念大会写了题词:“关汉卿接近
下层人民,熟悉人民语言和民间艺术形式,也深知人民的疾苦和愿望,所以
能成为元代杂剧的奠基人,使他在思想上、在艺术上发出煊耀百代的光彩。”
这正是对关汉卿杂剧的最好评价。


二研究关汉卿戏曲作品参考书目

《辍耕录》元·陶宗仪
《录鬼簿》元·钟嗣成
《唱论》元·燕南芝庵
《青楼集》元·夏庭芝
《析津志》元·熊梦祥
《祁州志》
《南词叙录》明·徐渭
《负苞堂集》明·臧懋循
《太和正音谱》明·朱权
《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
《剧说》清·焦循
《宋元戏曲考》王国维
《关汉卿戏曲集》吴晓铃等编校中国戏剧出版社
《关汉卿研究》(一)中国戏剧出版社
《关汉卿研究》(二)中国戏剧出版社
《关汉卿研究论文集》古典文学出版社


附本书引用书目
(按引用先后排列)

《新唐书》宋·欧阳修
《李文饶文集》唐·李德裕
《辍耕录》元·陶宗仪
《中国通史》范文澜
《马可·波罗行纪》马可·波罗
《宋元戏曲考》王国维
《录鬼簿》元·钟嗣成
《唱论》元·燕南芝庵
《太和正音谱》明·朱权
《抱璞简记》明·姜南
《南词叙录》明·徐渭
《砚北杂志》元·陆方
《剧说》清·焦循
《祁州志》
《元史类编》
《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
《析津志》元·熊梦祥
《青楼集》元·夏庭芝
《负苞堂集》明·臧懋循
《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杜勃罗留夫
《元文类》元·苏天爵编
《元遗山诗集》元·元好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
《五杂俎》明·谢肇淛
《元典章》
《北里志》唐·孙棨
《歌德谈话录》爱克曼辑
《重编义勇武安王集》明·钱谦益
《元史》明·宋濂
《三国志》西晋·陈寿
《西方文论选》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
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恩格斯
《搜神记》东晋·干宝
《太平御览》宋·李昉等
《汉书》东汉·班固
《红楼梦评论》王国维


关汉卿戏曲作品注析

感天动地窦娥冤(全本)

【题解】

《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关汉卿戏曲作品中最著名的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
悲剧。作品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高度结合的艺术手法,通过窦娥无辜被杀
和她那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控诉,振聋发聩地揭露了元王朝“官吏每(们)
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的社会现实。在揭示这一主题的同时,作品又
赋予窦娥以如贯长虹的怨气和与社会邪恶势力决不妥协的性格,塑造了一个
敢于反抗社会黑暗势力,执着追求真理和正义,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有血有
肉的,能够唤起广大人民同情与崇敬的悲剧形象。反映了作者敢于抨击封建
黑暗势力的气魄和高超的艺术才能。

元王朝是我国历史上对人民压迫最残暴、政治上最黑暗的时期,经济畸
形发展,“羊羔儿利”高利贷剥削,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窦天章因受高
利贷的盘剥,不得不忍痛将女儿窦娥给蔡婆婆抵债,揭示了高利贷剥削的残
酷性。

社会的腐朽,使无赖流氓邪恶势力得以横行:赛卢医的赖财害命,张驴
儿父子威逼窦娥婆媳与他们成亲,以及张驴儿投毒、要挟、反诬窦娥的不法
行为,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不安定和混乱。而吏治的黑暗,正是孵化各种
罪恶的渊薮:贪官污吏的严刑逼供,轻信诬告,只凭口供一审定案,不再“复
勘”,造成了大量冤狱。正是这种野蛮草率不负责任的法律,铸就了窦娥的
悲剧遭遇。

《窦娥冤》的内容深刻地概括了元代现实生活,但它又和民间广泛流传
的故事有着血肉联系。窦娥临刑时血飞白练和亢旱三年的誓愿,来源于东海
孝妇周青的故事;六月降雪的誓愿,来源于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的传说。这些
故事和传说看来近于荒诞,然而它们却反映了人民抨击和反抗不公正社会现
象的心理愿望。关汉卿汲取这些故事的外壳,融合进反映社会现实的剧情,
以及最后窦娥冤魂向父亲窦天章托梦,要求为她昭雪报仇,这些都给作品增
添了瑰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强化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
术性升华到不同一般的高度。

楔子①

(卜儿蔡婆上②,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长富贵,
安乐是神仙③。老身蔡婆婆是也④,楚州人氏⑤,嫡亲三口儿家属。不
幸夫主亡逝已过,止有一个孩儿,年长八岁。俺娘儿两个,过其日月。
家中颇有些钱财。这里一个窦秀才,从去年问我借了二十两银子,如今
本利该银四十两⑥。我数次索取,那窦秀才只说贫难,没得还我。他有
一个女儿,今年七岁,生得可喜,长得可爱,我有心看上他,与我家做
个媳妇,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⑦,岂不两得其便。他说今日好日辰,亲
送女儿到我家来。老身且不索钱去,专在家中等候。这早晚窦秀才敢待
来也⑧。(冲末扮窦天章引正旦扮端云上⑨,诗云:)读尽缥缃万卷书

⑩,可怜贫杀马相如(11);汉庭一日承恩召,不说当垆说子虚。小生姓

窦,名天章,祖贯长安京兆人也(12)。幼习儒业,饱有文章;争奈时运
不通(13),功名未遂。不幸浑家亡化已过(14),撇下这个女孩儿,小字
端云(15),从三岁上亡了他母亲,如今孩儿七岁了也。小生一贫如洗,
流落在这楚州居住。此间一个蔡婆婆,他家广有钱物;小生因无盘缠

(16),曾借了他二十两银子,到今本利该对还他四十两(17)。他数次问
小生索取,教我把甚么还他?谁想蔡婆婆常常着人来说,要小生女孩儿
做他儿媳妇。况如今春榜动(18),选场开(19),正待上朝取应(20),又
苦盘缠缺少。小生出于无奈,只得将女孩儿端云送与蔡婆婆做儿媳妇去。
(做叹科(21),云:)嗨!这个那里是做媳妇?分明是卖与他一般。就
准了他那先借的四十两银子,分外但得些少东西,勾小生应举之费(22),
便也过望了。说话之间,早来到他家门首。婆婆在家么?(卜儿上,云:)
秀才,请家里坐,老身等候多时也。(做相见科。窦天章云:)小生今
日一径的将女孩儿送来与婆婆(23),怎敢说做媳妇,只与婆婆早晚使用。
小生目下就要上朝进取功名去,留下女孩儿在此,只望婆婆看觑则个
(24)。(卜儿云:)这等,你是我亲家了。你本利少我四十两银子,兀
的是借钱的文书(25),还了你;再送与你十两银子做盘缠,亲家,你休
嫌轻少。(窦天章做谢科,云:)多谢了婆婆。先少你许多银子,都不
要我还了,今又送我盘缠,此恩异日必当重报。婆婆,女孩儿早晚呆痴
(26),看小生薄面,看觑女孩儿咱(27)。(卜儿云:)亲家,这不消你
嘱咐(28),令爱到我家(29),就做亲女儿一般看承他,你只管放心的去。
(窦天章云:)婆婆,端云孩儿该打呵,看小生面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