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注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尤利西斯注释-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6]非凡气字,原文为法语。
[7]《公主中篇小说》(1886…1904)是伦敦一周刊名,每期至少刊登一篇中篇小说。
[8]据海德一九八九年版(第287页第6至7行):“总是”后面有[从伦敦桥路那边]之句。伦敦桥路是爱尔兰区的一条街,格蒂一家人就住在这一带。
[9]《夫人画报》是当时每逢星期四在伦敦出版的周刊,内容为时装、音乐、戏剧、文艺方面的图片。
[10]克勒利,参看第五章注[23]。
[11]一中指约四英寸半长。
[12]小,原文为法语。
[13]这里是意译。直译就是:“梣木、樫树或榆树”,出自英国诗人拉迪亚德。吉卜林(1865…1936)的《树木之歌》,是对永恒的象征性譬喻。
[14]“杰出人物”一语出自塞缪尔。瓦伦特。科尔(1851…1925)的《林肯》一诗。
[15]“自……将来”,这里,格蒂把天主教婚配祝文援引错了,应作:“自今日起,祸福同享,贫富共当,不论患病或健康,惟有死亡才能使我们分手。”
[16]一种放了山莓果酱的乳蛋布丁。
[17]加里欧文,参看第十二章注[33]。
[18]《为了图清静,怎么着都行》(1626)是英国戏剧家托马斯。米德尔顿(约1570…1627)的剧作的题目。
[19]西丝和西茜都是瑟西莉亚的昵称。
[20]这是哄孩子玩的童谣,参加者在提到“市长大人”、“马”和“马车”时,分别摸摸前额或其他部位。
[21]特里顿维尔是沙丘的一条通衢大道。
[22]洛雷托是意大利马尔凯区城镇,以圣母堂闻名。堂内壁龛竖有圣母圣婴像。
[23]《皮尔逊周刊》是每逢星期四在伦敦出版的一种定价一便士的周刊。
[24]“凡是……烙印”一语出自约翰。托宾(1770…1804)的剧作《蜜月》第2幕第1场,引用时作了一些改动。
[25]约翰。费尔(1625…1686),英国圣公会牧师,牛津大学教长和主教,曾迫害宗教信仰上的自由主义学派。
[26]《他的……他》,这里把门罗。H。罗森菲尔德所作通俗歌曲《她缺点纵多,我依然爱她》(1888)中的“她”改成了“他”,“我”改成了“她”。
[27]《告诉……爱》是G。H。霍德森所作通俗歌曲。
[28]“我……附近”出自《围攻罗切尔》(参看第十章注[116])第2幕中的咏叹调。
[29]《月亮升起来了》是《基拉尼的百合》(参看第六章注[24])中一插曲。
[30]从行文看,查理和汤姆是格蒂的弟弟。
[31]帕齐和弗雷迪是迪格纳穆的两个儿子。
[32]“护守天使”一语出自《哈姆莱特》第5幕第1场中雷欧提斯对哈姆莱特王子所说的话。
[33]那个地方指厕所。
[34]滕尼,参看第十章注[204]。
[35]据《希腊神话》风神之女阿久娥涅(哈尔西昂)因新婚的丈夫溺死,伤心而投海自尽。众神遂把这对夫妇变成翠鸟。冬至前后两周,风神使海上风平浪静,以便于翠鸟筑窝。因此,冬至前后的两周即通称哈尔西昂时期。
[36]按《奥德修纪》卷6中描述迹西卡公主有着一双白皙的胳膊。
[37]指英国词典编纂者约翰。沃尔克(1732…1807)所编《英语发音评注辞典》。
[38]“失……一回”一语套用威廉。爱德华。希克森(1805…1870)的诗《试吧,再试它一回》。原词是:“假若最初你没成功,试吧,再试它一回。”
[39]圣伯尔纳(参看第十二章注[575])曾称赞、吟诵并引用过这篇以首句“记住”为题的歌颂圣母的祷文,但祷词不是他编写的。
[40]圣约翰。马丁。哈维(1863…1944),英国演员,二十世纪初曾在都柏林演出。
[41]指詹姆斯。艾伯里(1838…1899)所作喜剧《两朵玫瑰》(1870),女主角是一对总穿同样衣服的姊妹。
[42]狮子鼻,原文为法语。
[43]“没有……冤屈”一语出自《李尔王》第3幕第2场中李尔王对肯特所说的话。
[44]意思是使他皈依天主教。
[45]“过去的回忆”一语出自《玛丽塔娜》(见第五章注[104])第2幕第2场的歌曲《有一朵盛开的花》。
[46]“为我等祈”,原文为拉丁文。
[47]圣母七苦指耶稣被钉十字架(第5苦)、被埋葬(第7苦)等,均见《新约全书》。下文中的“蒙席”,参看第十二章注[286]。
[48]九日敬礼是天主教一种连续九天的祷告。
[49]见《路加福音》第1章第38节。
[50]“四十小时朝拜”是天主教的一种仪式,一连供奉耶稣圣心(参看第六章注[181])达四十个小时,让教徒朝拜。
[51]“看哪!”原文为法语。
[52]“堂堂圣体,奥妙至极,吾叩首行敬礼”是圣托马斯。阿奎那所作的圣歌最后两段的首句,在圣体降福仪式中吟唱。格蒂不谙拉丁文,故把音节断错了。
[53]荡妇,原文为英语化了的爱尔兰语。
[54]这是惯常应付那些不停地问时间的孩子的话。
[55]我的彼得伯伯是俚语,指当铺老板,一个能够给予经济援助的阔伯伯。
[56]俚语,水道暗指尿道。
[57]原文为拉丁文,是紧接着“跪拜赞颂”而诵的经。
[58]“扪心自问”一语出自英国诗人理查。哈里斯。巴勒姆(笔名:托马斯。英戈尔德比,1788…1845)的《圣奥迪尔之歌》。
[59]原文为法语。
[60]爱琳,参看第七章注[46]。“爱琳……姿容”和“晚钟”均出自托马斯。穆尔的诗作。
[61]指当骑者愿意原地蹬车时,就可以使后轮脱离车架的一种自行车。
[62]十九世纪美国女作家玛丽亚。卡明所著《点灯夫》的扉页上记载着表演空轮的故事。《梅布尔。沃恩》(1857)的女主人公与格蒂同名,后为点灯夫所收养。
[63]“玛利亚的孩子”指一八四七年由仁爱会修女所创设的天主教联谊会。
[64]在第六章中,兰伯特曾谈到布卢姆在希利的店里推销过吸墨纸。见该章注[184]及有关正文。
[65]乔伊斯在《斯蒂芬英雄》中曾引用此诗:“你是凡人吗,我理想的人儿?在柔和的薄暮中,你会到来吗?”
[66]《爱情嘲笑锁匠》(1803)是乔治。科曼(1762…1836)剧作的题目,后成为谚语,用来比喻什么也阻挡不了爱情。
[67]歌之国,指意大利。
[68]“为了……手段”一语出自《哈姆莱特》第3幕第4场中哈姆莱特王子的台词。
[69]惯例指当时从中下层的人们看来,社交界(这里指上层社会)的已婚者倘若因婚姻不幸而分居,是允许与人通好的。
[70]“已淡……岁月”一语出自《古老甜蜜的情歌》,参看第四章注[50]。
[71]“列国……上主!”一语出自《诗篇》第117篇。
[72]指麦拉斯义卖会,参看第八章注[280]。
[73]荡妇,原文为英语化了的爱尔兰语。
[74]这是根据《土地购买法》(1891)设立的机构,旨在解决爱尔兰西部穷乡僻壤的人口过剩问题。
[75]罗马蜡烛是焰火的一种。
[76]这是玛莎信中的话,参看第五章注[36]及有关正文。
[77]特兰奎拉女修道院,参看第八章注[44]。
[78]指由于电车挡住视线,布卢姆未能看到女人的长筒丝袜。参看第五章注[13]及有关正文。
[79]指麦克伊借口妻子要下乡,向人借手提箱。参看第五章注[19]。
[80]这是一种初期的电影放映机,在圆筒的一端嵌上逐渐变化的画片,边看边旋转,使人产生画面在活动的错觉。
[81]偷看的汤姆,参看第八章注[130]。
[82]棉布汗衫,原文为法语。
[83]“抚摸她那曲线”(“曲线”,原文为法语),参看第十章注[122]及有关正文,引用时省略了“丰满的”一词。
[84]“我们……晚上”一语出自托马斯。海恩斯。贝利和J.菲利普。奈特所作的一首通俗歌曲。前后文中的“他”,均指博伊兰。
[85]“哦……饰针”,参看第五章注[39]及有关正文。
[86]玛丽亚和玛莎,参看第五章注[41]。
[87]铁莲黎,参看第八章注[47]。
[88]乔西。鲍威尔是布林太太婚前的姓名,参看第八章注[74]及有关正文。
[89]“看哪!”原文为法语。
[90]这里是把英国讽刺喜剧作家威廉。康格里夫(1670一1729)的剧作《以爱还爱》(1695)第2幕第10场中的“你可莫接吻并说出口”一语反过来说的。
[91]爱发是男子用丝带扎起来、垂在耳边的一绺头发,伊丽莎白女皇一世及詹姆斯一世在位期间曾流行于英国上层社会。
[92]“协助……工作”,这是布卢姆在报纸上刊登的招聘女打字员广告中的措词,参看第八章注[82]及有关正文。
[93]这是个民间故事。野兽的善良和智慧赢得了美女的爱,而美女真挚的爱又破了魔力,使野兽重新变成了英俊王子。
[94]“笔力……太太”,指博伊兰给玛莉恩写的信。参看第四章注[39]及有关正文。
[95]布卢姆曾受雇于大卫。德里米父子人寿火灾保险公司。
[96]恋爱,原文为法语。
[97]内尔。格温,参看第九章注[352]。安妮。布雷斯格德尔(1663…1748),以貌美著称的英国女演员。
[98]莫德。布兰斯科姆(活动时期1875…1910),以貌美著称的英国女演员。
[99]“事业……啦”,原文为意大利语。参看第八章注[190]。
[100]这里,妓女把屁股(arse)说成了方舟(arks)。下文中的鹦鹉,在第十五章中重新提及。见该章注[490]及有关正文。
[101]吐软骨,参看第八章注[194]及有关正文。
[102]法国信(letter)是避孕套的隐语。此字又可作“文学”解。
[103]它指性病。
[104]指进妓院,参看第三章注[158]及有关正文。
[105]哈利。马尔维中尉是个虚构的人物,隶属于英国皇家海军。摩尔墙,参看第十八章注[282]。花园指阿拉梅达园,见第十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