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尚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白话尚书-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4)'齐圣广渊'齐,肃敬。圣,明通。广,广大。渊,深远。《蔡传》说:“齐,肃
也。齐则无不敬,圣则无不通。广,言其大。渊,言其深也。”
(5)'垂'流传。(6)'践修'履行。古代履叫践,行叫修。'猷'道。(7)'曰笃不忘'曰,谓。笃,纯厚。《孔传》说:“谓厚不可忘。”(8)'歆'享受祭祀的香气。(9)'东夏'东夏地区,指宋国。《孔传》说:“东方华夏之国,宋在京师东。”(10)'服命'服,职位。命,使命。这里指上公的职位和使命。(11)'蕃'通藩,屏障,保卫。(12)'烈祖'烈,功业。烈祖,有功烈之祖,指成汤。(13)'律'规律,规范。(14)'毗'辅助。(15)'俾'服从。《尔雅·释诂》:“俾,从也。”''厌倦。(16)'往哉惟休'《蔡传》说:“叹息言汝往之国,当休美其政。”(17)'替'废弃。
蔡仲之命
【说明】蔡仲,名胡,蔡叔的儿子。命,诰命。周武王逝世,周公旦摄政。周公的
弟弟管叔和蔡叔在国都散布流言,毁谤周公。周公东征,杀了管叔;囚蔡叔于郭邻,至死
不赦。蔡叔卒,成王命蔡叔的儿子蔡仲为蔡国之君,而用策书告戒他。史官记叙这件事,
写成《蔡仲之命》。
这是梅氏伪古文尚书之二十。
本篇前面是史官叙事的话,后面是成王对蔡仲的诰命。诰命分三段:一段希望蔡仲
继续遵循祖德,迈步前进。二段劝勉蔡仲施行德政,遵守中道。三段告戒蔡仲不要废弃这
一诰命。
     【译文】
 周公位居大宰、统帅百官的时候,几个弟弟对他散布流言。周公于是到达商地,杀了管叔;囚禁了蔡叔,用车七辆把他送到郭邻;把霍叔降为庶人,三年不许录用。蔡仲能够经常重视德行,周公任用他为卿士。蔡叔死后,周公便告诉成王封蔡仲于蔡国。
 成王这样说:“年轻的姬胡!你遵循祖德改变你父亲的行为,能够谨守臣子之道,所以我任命你到东土去做诸侯。你前往你的封地,要敬慎呀!你当掩盖前人的罪过,思忠思孝。你要使自身迈步前进,能够勤劳不怠,用以留下模范给你的后代。你要遵循你祖父文王的常训,不要像你的父亲那样违背天命!
 “皇天无亲无疏,只辅助有德的人;民心没有常主,只是怀念仁爱之主。做善事虽然各不相同,都会达到安治;做恶事虽然各不相同,都会走向动乱。你要警戒呀!

     “谨慎对待事物的开初,也要考虑它的终局,终局因此不会困窘;不考虑它的终局,终将困穷。勉力做你所行的事,和睦你的四邻,以保卫周王室,以和谐兄弟之邦,而使百姓安居成业。要循用中道,不要自作聪明扰乱旧章。要审慎你的视听,不要因片面之言改变法度。这样,我就会赞美你。”
     4。成王说:“啊!年轻的姬胡。你去吧!不要废弃我的教导!”
     【原文】
 惟周公位冢宰(1),正百工(2),群叔流言。乃致辟管叔于商(3);囚蔡叔于郭邻(4),以车七乘;降霍叔于庶人,三年不齿蔡仲克庸祗德,周公以为卿土。叔卒,乃命诸王邦之蔡(5)。
 王若曰:“小子胡!惟尔率德改行(6),克慎厥猷(7),肆予命尔侯于东土(8)。往即乃封,敬哉!尔尚盖前人之愆,惟忠惟孝。尔乃迈迹自身(9),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率乃祖文王之彝训(10),无若尔考之违王命!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尔其戒哉!

     “慎厥初,惟厥终,终以不困;不惟厥终,终以困穷。懋乃攸绩(11),睦乃四邻,以蕃王室(12),以和兄弟,康济小民(13)。率自中(14),无作聪明乱旧章;详乃视听(15),罔以侧言改厥度(16)。则予一人汝嘉。”
     4。王曰:“呜呼!小子胡。汝往哉!无荒弃朕命!”
【注释】
(1)'冢宰'周代官名,也叫大宰,是百官的首长。马融说:“冢,大也。宰,治也。大治者,兼万事之名也。”
(2)'正'官长,统帅。这里用作动词。
(3)'致辟'辟,法。致辟,行法,这里指杀戮。《蔡传》说:“致辟云者,诛戮之也。”
(4)'郭邻'地名。《孔传》说:“中国之外地名。”
(5)'诸'之于。'邦'封。
(6)'率德改行'率,遵循。《孔传》说:“言汝循祖之德,改父之行。”
(7)'猷'道。
(8)'肆'故。'侯'诸侯。这里是“做诸侯”的意思。
(9)'乃'其。《释词》说:“乃,犹其也。”'迈迹'迈步前进。
(10)'彝'常。
(11)'懋'勉。'乃'你的。'攸'所。'绩'行。
(12)'蕃'通藩,屏障,保卫。
(13)'康济'康,安。济,成。
(14)'中'中道,不偏不倚的正道。
(15)'详'审察。
(16)'侧言'片面的话。《蔡传》说:“侧言,一偏之言也。”
周官
【说明】周成王灭了淮夷,回到王都丰邑,向群臣说明周家设官分职用人的法则。
史官记叙这件事,写成《周官》。
这是梅氏伪古文尚书之二十一。
本篇前几句是史官记事的话。王曰以下是成王对周家设官分职用人的说明。成王的
话分三段:一段说明建官的体制;二段说明居官为政的法则;三段告戒群臣敬恭职守,治
理政事,永安兆民。
     【译文】
 周成王安抚万国,巡视侯服、甸服等诸侯,四方征讨不来朝见的诸侯,以安定天下的老百姓。六服的诸侯,无人不奉承他的德教。成王回到王都丰邑,又督导整顿治事的官员。
 成王说:“顺从往日的大法,要在未出现动乱的时候制定治理的办法,在未出现危机的时候安定国家。尧舜稽考古代制度,建立官职一百。内有百揆和四岳,外有州牧和侯伯。各种政策适合,天下万国都安宁。夏代和商代,官数增加一倍,也能用来治理。明王设立官员,不考虑他的官员之多,而考虑要得到贤人。现在我小子恭敬勤奋施行德政,起早睡晚都象有所不及。仰思顺从前代,说明建立我们的官制。

     “设立太师、太傅、大保,这是三公。他们讲明治道,治理国家,调和阴阳。三公的官不必齐备,要考虑适当的人。
     “设立少师、少傅、少保,叫做三孤。他们协助三公弘扬教化,敬明天地的事,辅助我一人。
     “冢宰主管国家的治理,统帅百官,调剂四海。司徒主管国家的教育,传布五常的教训,使万民和顺。宗伯主管国家的典礼,治理神和人的感通,调和上下尊卑的关系。司马主管国家的军政,统率六师,平服邦国。司寇主管国家的法禁,治理好恶的人,刑杀暴乱之徒。司空主管国家的土地,安置士农工商,依时发展地利。六卿分管职事,各自统率他的属官,以倡导九州之牧,大力安定兆民。
     “六年,五服诸侯来朝见一次。又隔六年,王便依时巡视,到四岳校正制度。诸侯各在所属的方岳来朝见,王对诸侯普遍讲明升降赏罚。”
     3。成王说:“啊!凡我的各级官长,要认真对待你们所管理的工作,慎重对待你们发布的命令。命令发出了就要进行,不要违抗。用公正消除私情,人民将会信任归服。先学古代治法再入仕途,议论政事依据法制,政事就不会错误。你们要用周家常法作为法则,不要以巧言干扰你的官员。蓄疑不决,必定败坏计谋,怠情忽略,必定废弃政事。不学习好象向墙站着,临事就会烦乱。
     “告诉你们各位卿士:功高由于有志,业大由于勤劳。能够果敢决断,就没有后来的艰难。居官不当骄傲,享禄不当奢侈,恭和俭是美德啊!不要行使诈伪,行德就心逸而日美,作伪就心劳而日拙。处于尊宠要想到危辱,无事不当敬畏,不知敬畏,就会进入可畏的境地。推举贤明而让能者,众官就会和谐;众官不和,政事就复杂了。推举能者在其官位,是你们的贤能;所举不是那种人,是你们不能胜任。”
     4。成王说:“啊!任人、准夫、牧三位首长和大夫们:认真对待你们的
官职,治理你们的政事,来辅助你们的君主,使广大百姓长远安宁;天下万国就不会厌弃我们了。”
     【原文】
 惟周王抚万邦,巡侯甸(1),四征弗庭(2),绥厥兆民。六服群辟罔不承德(3)。归于宗周(4),董正治官(5)。
 王曰:“若昔大猷(6),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7),外有州牧侯伯。庶政惟和,万国咸宁。夏商官倍,亦克用乂。明王立政(8),不惟其官,惟其人。今予小子祗勤于德,夙夜不逮。仰惟前代时若(9),训迪厥官(10)。

     “立太师、太傅、太保(11),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12)。官不必备,惟其人。“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贰公弘化(13),寅亮天地(14),弼予一人
(15)。
     “冢宰掌邦治(16),统百官,均四海(17)。司徒掌邦教,敷五典(18),扰万民(19)。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司马掌邦政,统六师,平邦国(20)。司寇掌邦禁,诘奸慝(21),刑暴乱。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22)。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23)。
     “六年,五服一朝(24)。又六年,王乃时巡,考制度于四岳(25)。诸侯各朝于方岳,大明黜陟(26)。”
     3。王曰:“呜呼!凡我有官君子,钦乃攸司。惟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乃不迷。其尔典常作之师(27),无以利口乱厥官(28)。蓄疑败谋,怠忽荒政。不学墙面(29),莅事惟烦。
     “戒尔卿士(30):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位不期骄
(31),禄不期侈,恭俭惟德!无载尔伪,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居宠思危,罔不惟畏,弗畏入畏(32)。推贤让能,庶官乃和,不和政厐(33)。举能其官(34),惟尔之能;称匪其人,惟尔不任。”
     4。王曰:“呜呼!三事暨大夫(35):敬尔有官,乱尔有政,以佑乃辟,永康兆民;万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