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尚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白话尚书-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36),式商容闾(37)。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大赉于四海(38),而万姓悦服。”
     3。列爵惟五(39),分土惟三(40)。建官惟贤,位事惟能(41)。重民五教(42),  惟食丧祭。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43)。
【注释】
(1)'旁死魄'旁,广大。魄,也作霸,月光。旁死魄,月亮大部分无光。
(2)'越'及,到。'翼'明。
(3)'周'指镐京。
(4)'于'往。
(5)'哉生明'哉,始。哉生明,月亮开始发光。《孔传》:“哉,始也。始生明,月
三日。”
(6)'丰'文王时的都城。
(7)'偃武修文'偃,停止。修,修治。言停止武备,修治文事。
(8)'华山'旧说是西岳华山。阎若璩以为是商州洛南县东之阳华山,与桃林之野南北
相望,壤地相接。'阳'山的南面。
(9)'桃林'地名。阎若璩以为是今河南灵宝县西至潼关广围三百里地。
(10)'服'使用。
(11)'甸、侯、卫'甸服侯服卫服。这里指甸服、侯服、卫服的诸侯。
(12)'豆、笾'古代的两种祭器。
(13)'柴望'柴,烧柴祭天。望,望祭山川之称。
(14)'既生魄'魄,一作霸。已经生出月光。《白虎通·日月》:“月三日成魄,八
日成光。”
(15) ' 笃'理。《广雅·释诂》:“笃,理也。”《周本纪》:“公刘复修后稷之业,
百姓怀之,多徙而归保焉。”(16)'大王'古公亶父,王季的父亲,文王的祖父。'肇基'开始。肇基王迹,指大王迁居周原,深得民心。(17)'王季'文王的父亲。(18)'膺'受。(19)'方夏'《孔传》:“四方中夏。”(20)'集'成。
(21)'厔'致,传达。
(22)'有道'代纣是为民除害,故自称有道。'曾孙'祭祀时诸侯自称曾孙。
(23)'正'同政。大政,大事,指军事。
(24)'天物'各种天然物资。
(25)'烝民'众民。
     (26)'萃渊薮'萃,聚集。渊薮,鱼和兽聚居的地方。深水叫渊。薮,无水的泽。
     (27)'华夏'指中原地区各国。'蛮'古代泛指南方少数民族。貊(mò)古代泛指北方少数民族。'俾'从。《尔雅·释诂》:“俾,从也。”
     (28)'恭'奉行。
(29)'篚'竹筐,这里用作动词。'玄黄'玄、黄二色的丝绸。
(30)'昭'见。《尔雅·释诂》:“昭,见也。”
(31)'昧爽'天将明未明的时候。
(32)'旅'军队。
     (33)'北'败走。
     (34)'戎'兵,引伸为征代。《中庸》注:“戎,兵也。”'衣'通殷,指殷商。戎衣,讨代殷商。
     (35)'箕子'纣王的叔父。曾进谏不听,便披发佯狂,降为奴隶。
     (36)'比干'纣王的叔父。力谏纣王,纣王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便剖开他的心而死。
     (37)'式'致敬。《孔疏》:“式者,车上之横木。男子立乘,有所敬则俯而凭式,遂以为名。”'商容'商之贤人。
     (38)'赉'赏赐。
     (39)'五'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40)'分土惟三'《孔传》:“列地封国,公侯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为三品。”
     (41)'位事'安置官吏。
(42)'五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常教。
(43)'垂拱'垂衣拱手。《孔传》:“言武王所修皆是,所任得人,故垂拱而天下治。”
旅獒
     【说明】旅,西旅,西方远国。獒,大犬,高四尺。周武王克殷后,西旅国来献大犬。召公认为不可接受,劝武王慎德,重视贤能,安定国家,保护百姓。史官记录召公的话,名曰《旅獒》。
《孔疏》引郑玄说:“獒读曰豪,西戎无君,名强大有政者为酋豪。国人遣其酋豪
来献,见于周。”可证汉代《旅獒篇》与本篇不同。这是梅氏伪古文尚书之十八。本篇除史官的说明外,主要是召公的告辞。召公的话可分三段。一段召公说明明王
慎德不事奢华。二段召公说明修德之要在于不可狎侮,不可纵恣。三段召公劝勉武王早晚勤德,注重细行。
【译文】
 武王胜商以后,便向周围众多的民族国家开通了道路。西方旅国来贡献那里的大犬,太保召公于是写了《旅獒》,用来劝谏武王。
 召公说:“啊!圣明的王敬重德行,所以四周的民族都来归顺。不论远近,都贡献些各方的物产,但只是些可供衣食器用的东西。明王于是昭示这些贡品给异姓的国家,使他们不要荒废职事;分赐宝玉给同姓的国家,用这些东西展示亲爱之情。人们并不轻视那些物品,只以德意看待那些物品。
 “德盛的人不轻易侮慢。轻易侮慢官员,就不可以使人尽心;轻易侮慢百姓,就不可以使人尽力。不被歌舞女色所役使,百事的处理就会适当。戏弄人就丧德,戏弄物就丧志。自己的意志,要依靠道来安定;别人的言论,要依靠道来接受。不做无益的事来妨害有益的事,事就能成;不重视珍奇物品,百姓的用物就能充足。犬马不是土生土长的不养,珍禽奇兽不收养于国。不宝爱远方的物品,远人就会来;所重的是贤才,近人就安了。
 “啊!早晚不可有不勤的时候。不注重细行,终究会损害大德,比如筑九仞高的土山,工作未完只在于一筐土。真能做到这些,则人民就安其居,而周家就可以世代为王了。”

【原文】
1。惟克商,遂通道于九夷八蛮(1)。西旅叄必书幔2),太保乃作《旅獒》
(3),用训于王。
 曰:“呜呼!明王慎德,四夷咸宾(4)。无有远迩,毕献方物(5),惟服食器用。王乃昭德之致于异姓之邦(6),无替厥服(7);分宝玉于伯叔之国,时庸展亲(8)。人不易物(9),惟德其物(10)。
 “德盛不狎侮(11)。狎侮君子,罔以尽人心;狎侮小人,罔以尽其力。不役耳目,百度惟贞(12)。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犬马非其土性不畜(13),珍禽奇兽,不育于国。不宝远物,则远人格(14);所宝惟贤,则迩人安。
 “呜呼!夙夜罔或不勤(15)。不矜细行(16),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允迪兹(17),生民保厥居(18),惟乃世王。”

【注释】
     (1)'九夷八蛮'夷,指古代东方各民族。蛮,指古代南方各民族。九和八,都是形容它的多。(2)'西旅'西方的旅国。'厔'音zhǐ,至,来。
(3)'太保'官名,这里指召公。
(4)'宾'服从,归顺。
(5)'方物'《孔传》:“方土所生之物。”
(6)'德之致'指贡品。《孔传》:“德之所致,谓远夷之贡。”
(7)'替'废弃。'服'职务。
(8)'展亲'展示亲爱之情。
(9)'人不易物'易,轻易。人不轻视那些物品。
     (10)'惟德其物'德,动词,看作德。只以德意看待那些物品。《蔡传》说:“故诸侯亦不敢轻易其物,而以德视其物也。”
(11)'狎侮'狎,轻易。侮,侮慢。
(12)'百度'《左传·昭公元年》杜预注:“百度,百事之节也。”'贞'正,适当。
(13)'土性'土生,土产。性,通生。
(14)'格'来。
(15)'夙夜'早晚。'罔'无。'或'有。
(16)'矜'慎。
(17)'允迪兹'允,信。迪,施行。
(18)'保'安。
微子之命
【说明】微子,名启,纣王的同母长兄,帝乙的长子。命,诰命。周成王杀了纣王
的儿子武庚,于是命令微子启代替武庚为殷之后裔,封他于宋国,以奉行成汤的祭祀。史
官记录成王封微子的诰命,叫做《微子之命》。
这是梅氏伪古文尚书之十九。
本篇共分两段。第一段说明册命微子继承他的先王去治理宋国的原因。第二段勉励
微子谨慎对待上公的职位,遵守常法以保卫王室。
     【译文】
     1。成王这样说:“哟!殷王的长子。稽考古代,有尊崇盛德、效法先贤的制度,就是说,继承先王的传统,施行他的礼制文物,作王家的贵宾,跟王家同样美好,世代绵长,无穷无尽。
     “啊呀!你的祖先成汤,能够肃敬、圣明、广大、深远,被皇天顾念佑助,承受了天命。他用宽和的办法安治臣民,除掉邪恶暴虐之徒。功绩施展于当时,德泽流传于后裔。
     “你履行成汤的治道,老早有美名。谨慎能孝,恭敬神和人。我赞美你的美德,以为纯厚而不可忘。上帝依时享受你的祭祀,下民对你敬爱和睦,因此立你为上公,治理这块东夏地区。
     2。“要敬重呀!前去发布你的政令。谨慎对待你的上公职位与使命,遵循常法以保卫周王室。宏扬你烈祖的治道,规范你的人民,长久安居上公之位,辅助我一人。这样,你的世世子孙会享受你的功德,万邦诸侯会以你为榜样,服从我周王室而不厌倦。“啊!前去吧,要好好地干!不要废弃我的诰命。”
     【原文】
 1。王若曰:“猷(1)!殷王元子(2)。惟稽古崇德象贤(3),统承先王,修其礼物,作宾于王家,与国咸休,永世无穷。“呜呼!乃祖成汤克齐圣广渊(4),皇天眷佑,诞受厥命。抚民以宽,除其邪虐。功加于时,德垂后裔(5)。
 “尔惟践修厥猷(6),旧有令闻。恪慎克孝,肃恭神人。予嘉乃德,曰笃不忘(7)。上帝时歆(8),下民祗协,庸建尔于上公,尹兹东夏(9)。
 “钦哉!往敷乃训。慎乃服命(10),率由典常,以蕃王室(11)。弘乃烈祖(12),律乃有民(13),永绥厥位,毗予一人(14)。世世享德,万邦作式,俾我有周无(15)。

     “呜呼!往哉惟休(16)!无替朕命(17)。”
【注释】
(1)'猷'叹词。表赞美,相当“哟”。
(2)'殷王元子'元子,长子。微子是殷王帝乙的长子,纣的庶兄,所以称他为殷王长
子。
(3)'崇德'崇重有德的人。'象贤'效法贤人。《孔传》说:“惟考古典,有尊德象贤
之义。”
(4)'齐圣广渊'齐,肃敬。圣,明通。广,广大。渊,深远。《蔡传》说:“齐,肃
也。齐则无不敬,圣则无不通。广,言其大。渊,言其深也。”
(5)'垂'流传。(6)'践修'履行。古代履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