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过白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过白榆-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闺女的脸往哪儿搁。你找对象的时候,人家就会说:‘我知道她,她妈是个破鞋
匠嘛!’看看,破鞋匠,多难听。”
    “那你不说点好听的。”
    “好听的留到过年说呢!”
    “这不就是过年吗?”
    她们笑了起来。街上的鞭炮声由稀疏变得密集,中间夹着孩子们的呼唤,彩明
珠一串串升上天空,红红绿绿地闪亮。吱吱的啸声,是一种叫钻天猴的炮仗发出的,
啸声过后是一声响亮的爆竹。
    她们边说话边走进里屋,地中间的饭桌上摆着两盖帘儿饺子。罗小梅收拾好面
盆,换了件乳白色罩衫。走到镜子跟前,用手拢着头发。
    镜子里出现了一个头发发黄的姑娘,好看的鼻子青春一样翘着,翕动着生气。
她的眼窝不好看,有点凶,小时候很明显的雀斑浅了,嘴角还是微微下沉,稍往后
一些,可以看见扁平的胸部。她努努嘴,不满意地离开,准备去涂点口红。侧身功
夫,她从镜子里看到罗云一边盯着她的后脑勺,一边拆着挂在床头的一挂鞭炮,往
口袋里装。罗小梅转回身。
    “我什么也没干”罗云慌乱地缩回手,尴尬的时候,她还没忘记讨好侄女:
“丫头,你越长越俊了,就像我们师卫生队的严护士。”
    罗小梅不忍心再责备她,因为她被好奇心吸引了,她很惊奇,这还是她第一次
听罗云提她参军时的事呢!“姑姑,严护士是谁?她长得真俊?”她有意提起这个
话头。
    “俊,她在师卫生队就算俊的了,再俊一点的,都去文工团了。那些受伤的小
伙子都愿意让她包扎,打针。第一次看见男的把她吓哭了,那个湖南人大腿根受伤
了。领导把她好顿批评。一来二去她和那个小伙子对上象了,小伙子伤还没好,她
就劝他上前线。小伙子哭着走了,结果上去第二天就炸死了。”
    “后来呢?”罗小梅没想到会是这么一个故事。
    “没有后来了。”罗云情绪坏起来。显然回忆伤了她的心。她不安地捻碎了口
袋里的鞭炮。
    空气里飘荡起一股硫磺的味道。
    “你从来没跟我说过当兵的事,镇上的人说你的军功章是捡来的。”
    罗云没有申辩,她说:“随他们怎么说,我早就不戴它们了,七九年红旗饭店
一扒,我就不戴了。听蝼蝼蛄叫,就不用种黄豆了。你什么也不用听,愿意听好的
可没有那么多秧歌那么多戏,要讲编派人嘛,你听吧!张口就来。这就是咱们住的
镇子,就这样过吧,八二年我没想八三年的事,这不,八三年也来了。”
    

    罗云侧耳听听,神色慌张地说:“她们回来了,我听见脚步声了。我得回自己
屋去了。”
    罗小梅听听,窗外鞭炮声此起彼伏,她没听见院子里有脚步声。她打趣说:
“姑姑,不用跑那么快,你还没给我讲你的伤腿是怎么回事呢,我的好朋友在一个
地方的医院看见过你。”
    罗云拖着伤腿笨拙地跨过门槛,一股凉风送回她的话,“你说十年前吗?哪天
我再讲给你听。”
    门上春联没有贴好,风一扯便碎了,哗哗啦啦地响。罗小梅对着镜子慢慢地涂
着口红。
    这时,院子里真的传来脚步声,两个妹妹为电视里的一句歌词争论不休,走到
门口,罗小敏大声问道:“大姐,饺子包好了吗?”
    罗小梅拿起一叠烧纸,她想,快到“发纸”的时间了。一想到回来过年的死人
闻到烟味便会挤进屋子,她鼻尖冒出了细汗。还好,屋子里换了一百瓦的灯泡,没
有照不亮的墙角。
    随后,徐立群吐着瓜子皮进了屋,一进门,她就说:“丫头,准备点零钱,一
会儿送财神的就到了。”
    话音未落,一个黑袄黑裤的高个子老头出现在院子里,他扎着一条红腰带,穿
着笨重的棉鞋,保持着快跑的姿势,挥着一张彩纸,纸上拓着水印木刻的粗陋的财
神像。
    “财神爷到家,越过越发。”
    午夜的鞭炮声连成一片了。

    一九七四年的春天,罗云回到专政路的时候,没有出现罗小梅想象中的情形——
一瘸一拐地拄着木棍,或者一条腿绑着石膏,罗小梅怀疑陶小米是不是认错了人,
把谎信告诉了她。看上去罗云只是一条胳膊在火车上擦伤了,涂着红药水,嘴唇上
还有紫药水的痕迹。她背着一个拉练队伍中的女兵那样的行李,疲惫地走进了红旗
饭店。
    这时候红旗饭店的主食刚刚由玉米面变成白面,猪杂碎汤仍然是主要的特色。
来饭店就餐的大多是外地人,悄悄地做投机生意的买卖人,为羽绒加工厂收鹅毛的
小贩,还有面包厂从河北聘来的技师,他们面前都搁着一碗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
汤,两张白面卷饼,一小碟香肠拼盘,再加上二两散装白酒,这足以使榆树镇人艳
羡不已。镇上的人很小来开荤,他们习惯于在家里打牙祭,把每月定量供应的猪肉
票换成一堆骨头。屠宰场的工人们工作极其认真,拿到副食店出售的骨头总是剔得
很干净,即使这样,镇上的人也要让孩子喝口汤解解馋。家里谁的生日或者来了极
尊贵的客人,他们偶而也会光顾一下,走进饭店时他们总是穿得整整齐齐。因为除
了几家大众化的食堂,红旗饭店是唯一讲究的地方。结果就惯坏了这饭店的服务员,
客人露出一点穷酸样,一进饭店的门,就会从服务员的脸上看出端倪,不是带答不
理,就是给你白眼,要不你就等吧。“怎么还役好?”“着急了吗?着急回家吃去,
你急,我还急呢,没耐心烦就别下馆子。”
    “我找你们领导,你这是什么态度,你不要看人下菜碟。”
    “就下了,谁愿意侍候你咋的,愿找谁找谁,你找去呀!用不用我去给你叫。”
    饭店的年青人都是这两年刚从乡下回来的知青,憋了一肚子火没处泄,什么都
无所谓。再者说,“一看就不像个有本事的人,你看那副德行,就态度不好了,又
能把我咋的?”
    风尘仆仆的罗云偏巧赶上一个心情不好的姑娘。她落座开始,姑娘就和一个外
地人怄气,外地人到底被她气走了,她面色绯红地坐在罗云对面的凳子上。
    罗云敲敲桌子,“眼务员,我要一碗汤,一碟……”
    “敲什么敲,我又不是聋子,这样的主怎么都让我遇上了。”姑娘摔掉手里的
抹布,站起身,冲后台喊道:“一碗汤。”
    “丫头,”罗云定定地看着姑娘翕动的鼻翼,那两边各有一个冒了头的粉刺,
她真想替她挤一挤。她说:“你说我是哪样的主?我来这吃饭,不是吃气,你不能
态度好一点吗?”
    “你喊谁丫头,这是你叫的吗?你来教训我,教训我的人还没出生呢!”
    “好吧,丫头,”罗云解开背包,伸手掏了一下。“我就治治你,看你还嘴硬。”
    罗云拍在桌子上的是一枚奖章。姑娘轻蔑的笑笑,“我当是什么玩艺儿!不定
在那儿捡的呢!”
    罗云就那样掏下去,等她拿出第六枚军功章的时候,姑娘的脸色已经惨白,粉
刺下面冒出了汗珠,“对不起,我不知道你是……”
    “丫头,你不知道的事还多着呢!”罗云的面前已摆了七八枚奖章。
    听见饭店里争吵,街上许多人围了过来,玻璃窗外挤满了人,饭店的主任也慌
忙跑了出来。
    罗云把一枚铜牌别在衣服上,冷冷地问:“你是这的领导?在这吃饭还得出示
军功章吗?”
    罗云走出红旗饭店,雨前湿冷的雾气正从镇外涌进镇子,潮湿团郁着专政路。
她走得很慢,额头浸出汗水,她挂满胸襟的奖章叮当当地响着,她艰难地挺着胸脯
走向家门。罗云笨拙的模样吸引了几个在路边赌掷瓦的孩子,更准确地说是紫红光
泽的奖章吸引了他们。一个大一点的孩子跑过来,殷勤的说:“用我帮忙吗?”
    罗云咬紫了的嘴唇和强忍疼痛歪斜的嘴角吓了男孩一跳,他本想接过行李就向
她提出要求,用枚漂亮的电镀的主席像章和罗云交换奖章。现在看到罗云的样子,
他撒腿跑掉了。
    推开一百二十三号的大门,春天的雨水随即疯洒起来。罗小梅端着脸盆从屋里
出来,她看见姑姑跌坐在门槛上,行李散在一旁。
    罗云痛苦地叫道:“丫头,帮我一把。”
    在春季阴晦的天气里,罗云痛苦不堪。她的左腿从脚踝处向上溃烂,直到膝盖
下一拳头的地方。显然她的左腿做过手术。但除了她自己说出来,没有人会知道她
怎样受的伤,干什么受了伤。
    这段时间,她和侄女罗小梅相处的很好,罗小梅又开始在药店和家之间奔走了。
罗云把止痛片和熬好的草药拌在一起敷在伤处。她的屋子里散发出很难闻的药味。
腿伤使她顾不上过问罗成仁走失的事了。
    相反,徐立群却每天向女儿探听罗云的态度,她很守时的上下班,忙里忙外,
对罗云的畏惧使她双颊消瘦。有时她想,又不是自己害了罗成仁,她干嘛要害怕呢?
可是不行,她不得不承认,她在罗云面前总是短着一口气。尤其当罗小梅告诉她,
“姑姑说要找你算帐”以后,她几乎吃不下饭了。
    “她真这么说的吗?”
    “你寻思我在撒谎吗?她一边敷药一边说,还咬牙呢!”罗小梅撒谎的时候,
幸灾乐祸地看着妈妈皱起眉头。她总觉得对于爸爸,妈妈应该承担责任,至于承担
什么责任,她可没想好。
    终于有一天,罗云说:“丫头,去把你妈叫来,我要问问你爸爸的事。”徐立
群惶恐不安地步进罗云的屋子,她想罗云一定看出她的破绽了。早晨,罗云推开窗
子泼水,她看见陆朝臣正好站在大门口和徐立群说话,他给她送来一块的确良布料。
    见徐立群走进屋子,罗云对侄女说:“丫头,你出去玩吧,我和你妈有话说。”
    罗小梅不情愿地迈出门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