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之旅 作者:张胜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破冰之旅 作者:张胜友-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内搞活的政策,落实国务院关于开放海岛的文件的精神,专门派来一个工作组,
考察海南的自然资源,并提出具体的开发规划。雷宇作为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成为这个工作组里举足轻重的人物。
    雷宇和工作组的几个人从海口出发,刚刚离开这座作为海南岛首府的城市不远,
车子就在黄尘滚滚的土路上奔驰了。路面崎岖狭窄,坑洼不平。到了南渡江边,车
子便被排成长蛇阵的车队阻塞住了。渡桥既窄又破,多少年的风雨剥蚀和车轮子的
无情碾压,已经使它无法再承受更多的负荷,怎能让潮水般涌来的车辆从自己身上
碾过呢?“已经是三十多年了!我们走的还是日本鬼子修的路,过的还是日本鬼子
搭的桥!”
    越过了风景如画的大东海、小东海、牙龙湾和天涯海角,他们蜇进了巅连起伏、
云雾缭绕的五指山腹地。远近高低的山岗上,长着一片片青青的橡胶林。这种树拔
地而起,树干笔直,树叶稀疏,与一般的松柏杨柳的形状迥然不同,自成一种天然
情趣。只要看看它们规划得整整齐齐的株距与行距,就可以知道它们的出身是多么
高贵而寄托着世人的多少厚望!雷宇走到一间船形的茅寮屋前,与坐在门前口噙烟
管的老阿爸攀谈起来:“你们收入这么低,为什么不多种些橡胶树呢?国家收购干
胶是六千元一吨呀!”老阿爸木然地望了望他,没有回答什么,只是一味地抽着烟
管叹气。显然,老阿爸们对抗穷困和艰难生活的有效方式,只有沉默和麻木。雷宇
后来才打听到,当地政府有个规定,橡胶树都是国营农场种的,社员群众不能种橡
胶树。“这,这,这算是个啥规定呢?群众为什么不能种橡胶树?”
    从海南归来,雷宇将自己在海南的所闻所见,对于开发建设这个海岛的具体设
想方案,以及满腔热血和奔涌不息的激情,凝集成了一份详细的汇报提纲,报送给
省委,后来省委又报送给中央一些领导。雷宇的解剖与归纳、分析与综合,宏观与
微观的战略构想,颇有一些深度和见地,理所当然地得到了一些领导同志的赏识。
无疑,命运之神即将举手叩响雷宇的大门!
    宝岛亟待开发,党中央和国务院先后发布了1980年202号文件和1983年11号文件,
即《关于海南岛问题座谈会纪要》和《关于加快海南岛开放建设问题讨论纪要》。
现在,就缺一个前线指挥官了。这个人,客观选择上是很严格的,既需有运筹帷幄
之才,又要有冲锋陷阵之勇。有胆有识,有锐意改革不断进取之心。省委一些领导
人曾经看过雷宇的考察海南汇报提纲,而且有人当时找过雷宇做过试探性的谈话:
“你认为海南岛能够飞得起来,赶得上去?”雷宇快人快语:“如若让我去,我能
够在三年之内把海南岛搞上去!”
    时代进行了一番艰难的选择,历史有意识地将一岛的开拓大任,降任于我们前
面已经提到的斯人。看起来,机会好像是偶然的,是历史老人随意地拨动了一下琴
弦,但偶然之中却包含着绝对的必然,正像黑格尔所说的:“结果并不包含原因中
所没有包含的东西”。
    天降大任于人固然是很谨慎的,而接受大任的人也是需要拿出相当勇气的。唐
朝时候,王维送他一个朋友到海南岛去作一个典尉之类的小官,还专门写首诗称赞
他的勇气、决心和高雅的气质,诗云:“不择南州尉,高堂有老亲。楼台重蜃气,
邑里杂鲛人;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此乡多宝玉,慎勿厌清贫!”而如今,雷
宇是要去海南执掌大任的,它要求人们拿出高出多少倍的心理准备呀!当雷宇受命
海南的消息公布后,在亲友中间立即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反对者络绎而至。
    雷宇!雷宇!你何必去蹚那条险河!
    对于那些好心相劝的人,雷宇都摇了摇头。
    雷宇收拾起军用帆布挎包,就像当年准备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那样,还是
那样轻装简束,还是那样一颗年轻的火热的心。不过,给他送行的母亲已经显得太
苍老了,八旬老妪,鬓发如丝。
    “妈妈,你老还有什么要说的!”雷宇望着母亲说道。
    “母亲的叮咛、嘱咐,对于像你这把年龄的人已经不大合适了,况且,我已经
衰老,对于外边的事情知道得很少。我想了又想,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只有八个
字送给你吧!‘办事公正,为民做主!’当然,这都是些老话,可是对你们这些当
父母官的,还是顶为重要的!”
    她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个老同盟会会员,曾经追随中山
先生革命多年。她三十几岁就守寡,靠着一份微薄的产业和油灯下做些针线活儿出
售,供养五个孩子都受到了相当程度的教育,又相继把他们送到革命队伍中去。今
天,儿子又要走上新的仕途了,处于他们这样年龄和身份的母与子之间,她确实是
无话可以再说,无物可以再送,在她的眼里和心中,只有那分量过重的八个字了。
    现在,终究不是岳母刺字的时代啊!
    雷宇走了。

                          三、命运之神朝他微笑

        优良的素描师并不缺乏;善于着色的大师却是少有。
                                      ——狄德罗

    刚刚刮过一场不算太小的台风,被摧折的椰子树、荔枝树与合欢树,成片成片
在地上横七竖八地倒卧着,颓垣断瓦,荒残狼藉,满目萧瑟。对于大自然逞威肆虐
所遗留下的伤痕,人们还未来得及清理医治,触目所及还让人感到惴惴不安心有余
悸的时候,有两个不速之客匆匆跨进了海南行署大院。看他们那样轻便随意的样子,
很像是前来出差办事或者是递送文件的公务人员。那个身躯微胖、面孔丰腴红润、
年纪稍大一点的,便是新近任命为海南行署主任的雷宇。另一个年轻人,是雷宇从
省委政策研究室带来的秘书小谭同志。
    “又是一辆飞鸽牌!”人们望着他们那简便的行装便增添了几层忧虑。这些年
来,海南岛的领导干部更迭频繁,大多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把这里只作为晋升
更高一级职务的跳板,施展过几趟拳脚功夫之后便志得意满离去了,很少有一竿子
扎下来以岛为家的。他,也肯定不会同海南岛人吃苦到底的!
    你看,事情有多不妙!第一眼就给人们留下这么个不好的印象,这头三脚还真
难踢呀!果然,不久在人群中对他又传出新的疑虑:一个长期坐办公室的人,没有
基层工作经验,没有跨过县委书记、地委书记这两个十分重要的台阶,如何能管理
得了海南岛这么大的地方呢?而且有人看了他的工资袋,只有一个小小的行政十七
级!这么浅的资历,到海南岛来当“岛长”,还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呢!
    一轮纯净的月亮从云朵的缝隙里透露出来,雾一般浮动的月光,洒落到大地上,
庭院中的树木都沙沙地摇动着带有银光的叶子。那高大的椰子树更是显得一片朦胧,
像一个痴情的恋人,披着散乱的头发呆呆地伫立在一片梦幻中。林间的石砌小径上,
铺着斑痕迷乱的树影,夜露偷偷地在花梗和草叶上滴着皎洁的泪珠。一个年轻人的
影子,从树影婆娑的小径上移动过来。“吱”地一声,一扇房门被推开了,霎时,
一片橘黄色灯光泻到草地上。
    “不行,厨房已经关门了,没处打饭了!我们还是用开水泡方便面吧!”年轻
人把他从邻居家里讨来的一个大暖水瓶放到办公桌上。雷宇想了想也笑了:“真是
糊涂!这么晚了,还打什么饭?老法子,开水泡方便面!”
    一个多月来,他们东奔西跑,从清早忙到黑夜,每一个小时都是被挤得满满的
六十分钟。听汇报,找人谈话,下去调查摸底,打通各个环节上的关系,处理大大
小小的日常事务,忙得脚后跟直打后脑勺子。雷宇和秘书小谭原本都是拉家带口的
人,现在倒变成了两个单身汉,一日三餐都是从食堂里打饭。有时下去回来晚了,
赶不上打饭时间,只能靠方便面来充饥。他们的纸篓子里,方便面的塑料袋子积得
越来越多。
    早晨,最后一颗星星还没有飘落下去,他们便披衣起床,跑到海港去测量可以
扩展的泊位,或者去橡胶林找老农工聊天,了解一些新的情况。晚上从外边回来,
两个挎包往门把手上一挂,在处理完日常工作后,雷宇便埋头看书。
    知识要更新呀!改革者不去改革自己的知识结构怎么行呢?雷宇是什么书都看,
知识面相当地广。从《第三次浪潮》,《第四次浪潮》,到企业管理讲话,他博闻
强记,有一个信息量相当丰富的头脑。有一次总书记胡耀邦来海南岛视察,没有听
他的汇报,却先向他提了几十个问题。雷宇对答如流。海南岛的天文地理,风土人
情,物产资源,历史现状,在这个“岛长”的心里就像摊开一本清清爽爽的账。最
后,只是在问到西沙群岛在哪个纬度上时,他弄不清了。胡耀邦后来对人说:“这
个雷宇,到底还是叫我给考住了!”
    七八五十六天,雷宇来到海南岛五十六天之后,开始显露他的才智了。他在党
校礼堂对全区干部正式发表他的施政演说。报告的题目是:《解放思想,大胆改革》。
他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和智慧,都凝聚宣泄在这一句话上。他满怀激情地告诉坐在台
下的本地的和外来的干部,海南岛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改革开放”四个字上。他
虽然只来海南五十六天,但对海南的昨天和今天,历史和现状了如指掌。他无须照
本宣科,侃侃而谈,雄辩滔滔,工农业生产上那么多数字,他连小数点以下的几位
数都能背诵如流。谈的道理精微透剔,见解深刻,既富有强烈的开拓精神,又有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