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危机故事100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危机故事100篇-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期间,他曾十二次到颐和园去拜见慈禧太后,请示重大问题:对于顽固派的 

大臣,光绪皇帝也不敢放手处罚罢免,时时要对他们做出让步。 

     到了这年8月下旬,慈禧太后认为发动政变的时机已经成熟,便开始一 

步步行动起来。8月23日,光绪皇帝到颐和园去拜见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就 

通知他,计划在9月份举行阅兵活动的日程。光绪皇帝就已预感到大事不妙 

了。9月4日,光绪皇帝又同顽固派大臣发生了一次激烈冲突。事情的起因 

是礼部的一个主事王照,写了一份奏折,请光绪皇帝游历日本和西洋各国, 

并请建立商部和教部。王照的官职小,没有资格直接向皇帝上书,必须由礼 


… Page 166…

部负责人代转。可是礼部尚书怀塔布、许应骙是保守派,不肯代递,认为皇 

帝出国考察是不可行的。王照坚持要求代转,怀塔布、许应骙仍然不肯。王 

照便又写奏折揭发怀塔布、许应婴的行为,请皇上处分他们,并扬言二人如 

再不代他转奏,他就到都察院去控告他们。怀塔布、许应骙只好代王照转了 

奏折,但同时也写了奏折,攻击王照。哪知光绪皇帝不但表扬提升了王照, 

而且罢了怀塔布、许应骙等人的官。第二天,光绪皇帝又提拔了杨锐、刘光 

第、林旭、谭嗣同等人。这是光绪皇帝对慈禧太后一伙保守派的强烈反击。 

     怀塔布等人被罢官后,纷纷到天津去找荣禄,阴谋筹划军事政变,推翻 

新政。 

     到了9月中旬,形势已经十分危急。9月14日,光绪皇帝再去颐和园见 

慈禧太后,第二天回到官中,便写了一封秘密诏旨,让杨锐偷偷地带出皇宫, 

交给康有为。在这封秘密诏旨中,光绪皇帝明确地指出,慈禧太后“不愿将 

法尽变”,也不许罢免顽固派老臣、起用改良派知识分子。他深感自己在这 

场斗争中,“权力实有未足”,如果一定要硬干下去,则连他的帝位只怕也 

保不住!他急切地问康有为,有什么办法可以“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 

而又不至于违背慈禧太后的“圣意”?并希望康有为与杨锐、林旭、刘光第、 

谭嗣同等人迅速筹划商量后报告给他,由他考虑实施。 

     然而,光绪皇帝的最后努力,已经不可能产生效果了。仅仅两天之后,9 

月17日,光绪皇帝又让林旭传出第二封秘密诏旨,命令康有为到上海去办 

报,并强调要他“迅速外出,不可迟延”。同一天,光绪皇帝又颁发了一份 

公开的圣旨,叫康有为“迅速前往上海,毋得迁延观望”。显然,光绪皇帝 

已经看到了变法的失败,只想让康有为等人逃出北京,争取多保留一点改良 

变法的力量了! 

     康有为等人读了光绪皇帝的秘密诏旨,痛哭流涕,发誓宁死也要救护皇 

上。为了挽救变法失败和光绪皇帝失权的危机,他们不得不挺而走险,去动 

员袁世凯发动政变。 

     他们为何会看中袁世凯呢?一则因为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拥有一支 

战斗力较强的“新军”;二则因为尚未识破袁世凯惯于玩弄两面派手法,认 

为他一直支持变法维新。袁世凯对于。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争权的斗争十分 

关注,他脚踏两只船,骗取双方的信任。9月16日,光绪皇帝刚刚召见袁世 

凯,破格提拔他为候补侍郎。所以,到了光绪皇帝处境危急的时候,康有为 

便认为拥有兵权、能够救护皇帝的,只有袁世凯了。 

     9月18日,袁世凯已经听到一点风声,知道朝中的局势将有大的变化, 

当天夜里他就赶写奏折,想提前回天津去。正在这时,谭嗣同来拜访他。袁 

世凯立刻意识到,重大的事情就要发生了,他连忙迎出来见谭嗣同。谭嗣同 

对袁世凯说:“你最近刚刚受到皇上破格提拔的恩遇,一定会想报答皇上。 

现在皇上有大难,除了你,就没有人能救了!”又告诉他:“荣禄最近向慈 

禧太后献计,打算废掉皇上并且杀害他。你知道吗?”袁世凯摇摇头,说不 

知道。这时,谭嗣同就要求袁世凯领兵杀掉荣禄,清除顽固派,保卫皇上! 

袁世凯见谭嗣同一副慷慨激昂的样子,又见他腰间好像带着武器,料想自己 

如不答应,谭嗣同一定不会放过自己,便哄骗他说:“你拿我当什么样的人 

了!我家三代人都受皇上的恩典,决不会耽误皇上的大事。只要能对皇上有 

益,我就是死也要干!” 

     谭嗣同放心地走了。 


… Page 167…

     袁世凯却放不下这颗心。他反复思考,感到光绪皇帝已没有实权,慈禧 

太后却根深蒂固。自己如果投靠皇帝,只怕自身难保;而投靠太后,一定可 

以得到高官厚禄! 

     于是,在9月20日上午,袁世凯去见荣禄,把谭嗣同的话都报告了荣禄, 

出卖了改良派。当天晚上,荣禄就赶到北京颐和园,把一切情况都报告了慈 

禧太后。 

     9月21日,慈禧太后不声不响地出了颐和园。回到了皇宫里,突然出现 

在光绪皇帝的面前,宣布光绪皇帝的种种“罪状”,把光绪皇帝软禁在中南 

海里的一个小岛瀛台上,一直到死都没有再放他出来。 

     仅仅维持了103天的戊戌变法,以顽固派的政变而彻底失败。 

     康有为逃进了英国大使馆,后来在英国人的保护下,从北京逃到上海, 

又逃到香港,十月里逃往日本。梁启超也在日本人的帮助下流亡到日本。 

     政变发生时,有人劝谭嗣同赶紧逃走。谭嗣同拒绝了。他说:“各个国 

家的变法,没有不流血能成功的;现在中国还没听说有为了变法而流血的, 

所以我们的国家不能繁荣昌盛。我愿意做为变法而流血的第一个人!”9月 

25日,谭嗣同被顽固派逮捕,9月28日遇害。同时遇难的还有积极参预变法 

的杨锐、林旭,刘光第、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以及赞成变法、反对慈禧大 

后政变的杨深秀。这6个人,被人称为“戊戌六君子”。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清王朝失去了最后一个转危为安的机会。仅仅十三 

年后,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就寿终正寝了! 

                                                                     (薛兵) 


… Page 168…

                                 水门事件 



     美国总统是通过四年一次的竞选产生的。共和党与民主党是两大竞争对 

手。 

     1972年,第37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经过一番苦斗,大选获胜,连任 

总统。然而,历史却跟他开了一个无情的玩笑,他的第二届任期未满就被迫 

宣布辞职,成为美国历任的40位总统中第一个享此“殊荣”的总统。接任总 

统职务的杰拉尔德·福特在就职时说,美国“这场漫长的恶梦已经过去”。 

这场恶梦,指的就是震惊世界的“水门事件”。 

     事件发生在竞选期间。1972年6月17日,有五个身份不明的人悄悄潜 

入在华盛顿的“水门”大厦。这里是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这五个人行动 

诡秘,引起了警卫人员的警惕,对他们进行了监视。发现他们原来是在安装 

电话窃听器,并偷拍资料,警卫人员当即将这五人抓获。经查实,这几个人 

中有一个是共和党争取尼克松连任总统委员会的安全顾问詹姆斯·麦科德。 

显然,这件事与尼克松有直接关系。接着,又逮捕了前白宫助理戈登·利迪 

和霍华德·亨特。应该说,这件事对尼克松是非常不利的。正好被处于劣势 

的民主党竟选对手乔治·麦戈文用来大做文章,他还列举了大量事例,证明 

尼克松政府是历史上最腐败的政府。 

     水门事件披露以后,前司法部长约翰·米切尔以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主 

席的身份发表声明,说被捕者的行动不代表该委员会,是未经他同意擅自行 

动。之后在各派势力呼吁和敦促的压力下,尼克松于8月29日发表声明,宣 

布在现政府雇用的人员中,没有一个卷入这件稀奇古怪的事件。他完全可以 

相信米切尔对此一无所知。 

     可是,事过不久,忽然节外生枝,米切尔的夫人由于被水门事件冲击得 

神经失常,竟然告诉记者,说她有一本记载水门事件具体步骤的手册,并讲 

述了她本人所了解的全部细节。尼克松总统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好让米 

切尔辞去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主席的职务。 

     麦戈文竭尽全力想掀起一股反对政府腐败的浪潮。但大多数选民只将这 

种事看作是政治斗争中勾心斗角的表现,不久就置之脑后。1972年9月15 

日,司法机关宣布了对水门闯入事件的起诉书,其中只提到利迪和亨特及在 

民主党总部被捕的五个人。大选前,水门事件就这样暂时搪塞过去了。 

     尼克松终于在大选中大获全胜,他兴高采烈、满怀信心地进入第二任期。 

然而,使他意想不到的是,到了1973年春,一度熄灭的水门事件之火却又燃 

烧起来。前一年夏天被政府官员们轻轻一笔带过的窃密事件,由于更多的事 

实被揭露而变成美国历史上罕见的政治丑闻。最终导致了他灰溜溜地下台。 

     1973年3月,那个潜入民主党总部被抓获的麦科德为免于被判长期监 

禁,向法官作了坦白交待,说有人对他施加压力,要他保持沉默,答应日后 

给他宽大处理。他还秘密会见了水门事件调查委员会的法律顾问塞缪尔·达 

什,向他交待白宫律师约翰·迪安事先知道闯入水门大厦的计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