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富姐 作者:阿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温州富姐 作者:阿袁-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些搞服装的一样,起早摸黑,所以,她的那家店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 

69、因为有了钱了
 
  她的服装生意也是挺好的,这叫相邻的许多店主很是羡慕。大家在空余时间闲聊,老是说她不仅人长得漂亮,并且对服装有眼光,所以,她赚的钱无疑也就很多了。然而,不多久,她就撤出了大厦,也不知道她是到什么地方去了。之后,就没有了她准确的消息。

  这一回,王芳的几句话却勾起了我对她的这些回忆了。于是,我就问王芳,她到底是由于什么原因走到这一步呢?

  王芳说,小晶因为有了钱了,就爱去一些娱乐场所,交往了许多社会上不三不四的男女朋友,经常就夜不归宿了。后来,就连她老爸老妈也劝止不住,并最终脱离了关系。开始的时候,小晶是用她原来卖服装赚来的钱,去购买“白粉”的,没多久,她就没钱了。于是,她就去做“三陪”赚钱。你说这时候她还有心思再去卖服装吗?

  就这样,她的胃口也是越来越大了。一天,她和那些乌七八糟的社会浪荡子在一起吸毒,又在商量着怎样去贩卖毒品的时候,被一直对她进行跟踪的警察逮了个正着。后来,她还对警察供认了她是靠出卖色相,来维持她那高额的消费的。

  我听了,很是吃惊,就觉得人有时是难以说得清的。这样一位原来像花一样的少女,就这样枯萎了。想来也真是令人感叹不已呢。

  在瓯海石埠车站附近占地100平方米的一间房子里,我和其余7个工人,做服装连同吃住都在一起。那是一个最为原始,也最为“纯粹”的手工作坊式的服装加工场。我们8个人就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开始了我真正意义上的创业生涯。

  值得补充说一下的是,那时候我姐云云也已经在织衫了,而且她还有几个工人呢。但后来,她和姐夫都到我的工厂里,帮着我打理腾旭服饰事业了,自然地,她把他们的工人也都给带了过来。这可以看出我们温州人的做事方式,有时候也不是所谓的宁为鸡头,不为牛尾的观念在支配人呢!人们是看着事态的发展,去施展各自的能力的。

  那时候,我就是凭着一股不怕吃苦、非要干出一些名堂的愿望,去拓展我的事业的。记得还是在市区蛟翔巷去进面料的那会儿,我几乎都是在晚上去的。那时的面料不像现在这样,要多少就可以有多少的,所以,为了能得到我所要的,我就只有一大早去那里和店主好说歹说,才能拉过来一些供我使用。而店老板也往往被我的真诚所感动,总是照顾着我,有意地给我留着一些,以便等到哪怕是后到的我来取走。对此,我自然是千恩万谢了。

  1993年的下半年,是我事业大有发展的大好时光。那时候,经过多年的辛苦劳动,我的资金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在我老爸老妈还有别的一些亲友的帮助下,我办起了一家工厂,它的名字叫温州瓯海藤桥服装针织十八厂。当然啰,我就自任厂长了。

  那时候从广东省传过来的一些理念,在我心里也起了作用。比如说吧,这“十八”据说就是一个吉祥的数字,所谓数字好啊,“十八”、“十八”,谐音“事发”、“事发”呗。我当时是很相信的。我希望这寓意着好兆头的温州瓯海藤桥服装针织十八厂,能给我带来巨大的好运。

  事实的发展也证明了我的经营是成功的。当然,那时有许多人成功了,也有的人却失败了。市场就是这样的残酷,就看你会不会抓住机遇,把握机遇了。

  由于我做事情讲信用,对人都是以诚相待,而且我进货或者销售,都是一条龙服务,所以,我的生意也就越做越大,事业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自然,这时候我有许多货物却是供应不上来了,这样,我就又通过各种关系认识了一些客户。谁知其中有些客户所提供的大宗货物的质量,却是很差劲的,他们是想趁机赚上一笔。

  在被我识破之后,我就和他们断绝了商务来往。因为我把质量看做是企业的生命,哪里能容许在质量这一关上出问题呢?而早些时候,浙江杭州武林门火烧温州劣质皮鞋的记忆,仍然使人深深地铭记在心。对质量,我自然是看得极其重要的。

  那时候,国内整个批发市场还是比较好的。我老爸老妈也都过来帮我一起干事业了,而且我员工的人数也陡然增到了四五十人了。由于当时是不需要多少管理水平的,而且在质量方面,当然也绝对没有现在的严格要求和确切标准,所以,我就很快地脱颖而出,赚上了一笔不大不小的钱。

  但是好景不长,1994年的下半年,国内整个服装市场处于饱和状态,产品的销售顿时疲软了下来。许多原本很有销路的产品,一下子都销售不出去了。加上原本销路极大的武汉、沈阳等大城市,也都开始了自办服装企业,这样就更加剧了服装市场的肿胀和停滞。

  我的温州瓯海藤桥服装针织十八厂,自然也不例外,尽管有好几个品种在开发,但也抵挡不住这股强劲的寒流。刚尝到了生意甜头的我,一下子就被推到了市场饱和状态的痛苦边缘。

  我知道,如果再不去找准市场脉搏所在的话,就会前进一步是难以脱身的低谷,而后退一步则就是万劫不复的深渊哪!

  人们都说,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其中作为温州女人,我自然也是不甘示弱的!正在绞尽脑汁之际,我想到了我们藤桥的华侨贸易很是有名,尤其是每年的侨贸衬衫的销量特大这一优势。

  当时,还有一个令人高兴的消息,温州的外贸生意已经在1994年下半年开始酝酿,到了1995年初,温州人做外贸生意的也就很多了。作为温州的外贸历史,这里我想补充一句的是,温州市区外贸市场的真正打开和完善,应该是在2001年吧,虽然在2000年,我就已经开始亚麻系列产品的开发了。

  市场在变化,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自然是需要应对各种各样的变化了。当时我就想,我何不向着国际市场瞄准,从而为自己画出一份美丽的蓝图来呢? 

70、生意场上的老外
 
  许多生意场上的老外,知道藤桥的衬衫和连衣裙挺有名,但却不知道它们其实就是出在我们温州。我的温州瓯海藤桥服装针织十八厂,既然在国内市场已经被宣告不行了,那我们为何不做这样的国际生意呢?一想到这里,我就豁然开朗了。

  考虑到从郊区藤桥到温州市区来来回回的不便,我觉得不能再像原来那样地坐车来往了,我决定在温州市区组建一家公司。

  我一边在市区组建公司,一边向几位来温州联络事情的瓯海籍华侨虚心请教国外的服装行情。因为我们也就算是老乡吧,办事自然是方便得多了。

  在谈话时,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华侨告诉我说,他是意大利华侨,这次手头正好有一份5万套服装的订单,其总价值为80来万元人民币,问我能不能在半个月内完成。他原来是想在温州多待一段时间的,所以,也没有把它当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来办。但现在,他太太来急电催着他赶快回去,因为他名下的商场出了问题,所以,他得尽快回到意大利去处理相关事务。

  我一听,当即就大喜过望了,连忙答应着我一定不会使他失望的。我保证在他所约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那华侨见我说得一副斩钉截铁的样子,也就相信了我,并站起来拍了拍我的肩头说,年轻人就是有干劲,好,好,半个月后我在意大利等你的货物啊。我激动地只管点头,却再也说不出什么话来了。

  我当即三步并做两步地跑回了家,告诉我妈说,做国际生意就是好哦!你看,我今天一份订单的跑量,就可以抵得上在国内做半年的呀!我现在只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机遇,并再去拓展国外市场,就一定能够一帆风顺!

  我妈听了我的话,也极其惊喜地说,订单的跑量,订的不就是一个款式的总数量吗?一次能有那么多,我想以后如果都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一定是做都做不过来了。

  我妈说的话很快就被应验了。我当时才一个订单,就使我像当年在裁缝师傅那里一样忙得团团转了。我马上就让我所有的员工开足马力地生产,当然啰,我自己也是上紧了发条,没日没夜地在厂里干开了。因为我知道,这是我的第一单外贸生意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也就是说,我这一次使这华侨先生满意了,不但会得到他更多的订单让我去做,而且,就凭着我当年售卖服装时所练就的三寸不烂之舌,我就有信心让他为我介绍另外一些顾客来的。后来事情的发展,也验证了我当时的判断。

  我终于按地完成了第一单外贸生意。当时我就想,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那老华侨定然会对我的因坚守信用而完成的服装大有好感的。我很自信他会给我带来更大的订单。越是这样想的时候,我就越是高兴得不行了。

  我马上打了个越洋电话,告诉老华侨我已经把他在我这里订的货物,在规定的时间里全数完成了,现在就只等启运了。老华侨听了也很是高兴,说,那好吧,我给你收货地址,你只管和他们联系就行,因为我现在手头正在忙着那场官司呢。当然了,再隔一段时间,我也还是要回大陆一趟的,以便再联系有关的货物到意大利去。

  我听了只觉得眼前有一条很光明很宽阔的大道,在我的人生旅途中平铺开来。我全身都感到了无比的通泰和从未有过的舒心了。

  然而,半个月之后,老华侨打了电话过来,慢条斯理告诉我说,小徐呀,你做的是什么服装呀?这哪里是欧洲人穿的嘛!欧洲人的尺码大小和规格样式你不知道,难道你就不会事先去观察观察呀?要知道,我只是一个中间商而已呀,也就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