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谁养活中国 王治安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靠谁养活中国 王治安著-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群众紧急呼吁:“房地产市场也应打假。”
  人们对假冒伪劣产品历来深恶痛绝,却又防不胜防。扑朔迷离的房地市场也不乏“假货”,有的利用种种骗术,骗得行政划拨的土地,再用低劣建材建房,进行倒卖;有的以低价卖房为诱饵,使买者在办房地产证手续时附加种种款项,付出巨额资金后,方知上当受骗;有的预付款后,不按期交房。一拖再拖还有一种怪现象,是集体单位或全民所有制单位也行骗。他们见市场“炒房”、“炒地”赚大钱,便巧列名目,以建机关办公楼、宿舍为名骗得十亩八亩土地,建好房后,将房屋进入流通领域,或出租,或变卖。这种投机取巧也应是打假的范畴。
  近几年,地处南大门的广州,房地产市场日趋红火。一种价格低廉,并被冠以“集资商品房”派头的房屋突然冒出,且愈建愈多,广告攻势愈来愈猛。
  对此,市场的气氛热烈,市民也“赞不绝口”,然而,花钱买到的房子,却货不对板:有的买房交货期到了,找不到交货方;有的预付了款,最后却钱房两空;有的虽然拿了房票,有了房子,却质量低劣事态越闹越大,不可收拾!
  所谓“集资商品房”,是个啥玩艺儿呢?
  “集资房”的美名,是广州市郊一些乡镇创造的,此事起于白云区,随后蔓延至四郊,如法炮制。那些乡镇利用脚下的集体土地,乡政府组织集资者兴建,然后销出赚大钱。目前,全市的“集资房”已建200万平方米,占地6000多亩。
  购商品房的烦恼很多。最令买主气愤的是,巧立名目,抬高价格。
  一旦签约,付定金,算是迈出了购房的第一步。接着,你的购房美梦便会被一系列烦恼纠缠。
  大多数购房者,倾毕生积蓄,欲购一套单元房,岂料收获的并非是享受,而恍惚落入他人刀下,任人宰割。
  在上海,工程师李先生就有如此不幸的遭遇。他向一家公司以每平方米2400元的价格购了一套单元房,合同一签,便是一系列的费用,什么“安装费”、“环境建设费”、“安全保卫费”一合算,房价又增加了20.%。
  不仅如此,中间环节也颇多,有的售房合同“游历”了几个卖主,经“层层盘剥”,才落到买主之手,其价格之昂贵可想而知。
  因此,人们发出警诫:“买房时,莫忘捂紧钱袋。”
  由于购房心切,往往是病急乱投医。如今,在商品房交易中,在众多的花枪中,有种谓之“公摊面积”的幌子,少给住房面积。西安市科仪公司陈先生1993年7月与一家中外合资的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签约,以每平方米4000元的价格购买两套商品房,面积125平方米,当他搬入房内,发现只有73平方米,少了52平方米。当买方向卖方提出质疑时,公司经理回答说,一些公共设施所占面积要“公摊”,如锅炉房、水箱间、设备室、机房等,实际每平方米价格为6800元。
  纷繁复杂的房地产市场中,房地产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搅得购房者心惊肉跳。
  夏日,一个炎热的上午,何老师突然来办公室窜门儿,摆龙门阵。他这个“房地产通”,没说三句话,就扯到了房地产市场上。
  “成都市后子门有个房地产自由市场,闹热得很。”他说,“你该去看一看,那里活跃的全是房地产‘串串’,炒楼花、炒地皮五花八门,商品房销售手段也花样百出。”
  “哦,如今的自由市场真是无奇不有啊?”我惊讶。
  他是教师,但对成都市的房地产发展现状和困境、哪里有期房、哪里有现房了如指掌。
  “你既然要写房地产,该‘下水’去看看那些人的动作,如何拉关系,找买主,相当有趣。如果感兴趣的话,还可以捞到点茶钱、酒钱。”他接过茶杯,又笑道:“你们这些耍笔杆儿的,太迂了。工资有几个哟,不如去炒房地产,或者当个‘串串’也比坐办公室强。”
  “我们哪来那个闲心呀!”我顺口说。
  “闲心?哈哈哈你是说条件吗?许多人还不是干指拇沾盐。人家都说有钱大炒,没钱小炒。”
  他收住笑脸,严肃郑重、推心置腹地说到自己跑房地产市场的经验。他说:“起初,我也观望了好几个月,别人炒红了眼,才被人拉‘下水’。我是个小学教师,有哪门子钱哟?
  没钱就小炒,看准了就干一下。”
  何老师的家在农村,前些年他在郊区教书,没有房子住。他不安于现状奋发追赶城里人,扑向城市,学习生意经,窥测千变万化的市场,寻找赚钱的门径。他出门西装革履,不过,那鞋总有点不合脚似的,两边鼓起两个包;西装呢,要比他稍胖的身体小一码,后面开的叉,绷得大大的,腰也捆得紧紧的。
  他炒房,不同于其他人。他是以农房、街房为主。郊外,那里有他施展才干的地方。他会预测哪家哪户地要出租,便帮别人找买主;哪家有闲房空屋,又帮别人找买主,或自己花钱买下,待征了地,不仅一还一,旧换新,还会获得三五千元补偿费。
  旧城改造,拆旧房建新房,又是个好机会。他倾心周旋,若有哪户分得新房,他便买下旧房,再转手倒腾,即可换得新房。经过几年的奔跑、忙碌,眼下,他手上已拥有几套房子的产权。
  “你这几套房子卖不卖?”我问。
  “不,不,不!现在不是时候。眼下,市场不景气,卖不起价。过些日子,看看风向再说。”他很乐观、自信。
  他更多地谈到了房产市场的混乱情况。他说:“现在商品房难找到买主,那些老板像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安。你想嘛,房子修好没人买,着急呀!无奈,施出了种种手法。”
  他真摸得透,一口气谈了七八种销售商品房的办法。什么“抽奖销售”、“免费旅游销售”;什么“买一赠一”、“化整为零”、“配个人股售房”
  他说得很贴切:“你想嘛,持续一年多的商品房不景气,叫开发商、承销商和炒家担惊受怕。他们又不是木头,咋不走邪,想出些没眉没眼的馊点子?这些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交换使用。他们把七十二班武艺都使出来了。这中间“假冒”“骗术”哄人欺人嘿!水深得很啰,一不小心就要上当!”
  何老师几次约我去看成都的几处‘串串市场’,我忙忙碌碌,一直没抽出空去光顾。不久,我在报端看到了一则消息:
  《市有关部门发布通告加强管理,‘房串串’被撵飞》。文章说:
  较长时间以来,我市(成都)房地市场的黑市交易一直没有停止过,甚至愈演愈烈。一些不法分子坑蒙拐骗,使合法的卖房者和购房者受骗上当。不仅严重干扰了我市房地产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而且在“串串”聚集之地,交通受阻市容受损。
  可想而知,房地产的黑市交易是何等热闹。请看上新街的交易场景:过去,每周除星期天外,天天上午上百的“房串串”把这条小小的街巷挤得水泄不通。他们进行非法中介、交易活动,偷税漏税,坑蒙拐骗的情况时有发生房地产黑市交易,是另一些房地产老板们效法的。
  为使房产尽快脱手,那些老板的千般武艺万般手法都统统施展贻尽。在南方有南方的计谋,在北方有北方的新招。
  在北戴河,有座豪华别墅,为了促销,施出的招数更绝,更意味深长。
  1993年6、7月间,“×××豪华别墅”在中央一家大报刊登的广告中写了一段别具特色的文字:著名风水大师×××曾三次游观此地,赞叹:“空前绝后的风水宝地,居后,注定非富则贵。”
  善哉!有许多人读后大喜。要想不费力气就发财,只需住上这块风水宝地的房子,便会是“芝麻开门”,一切金银珠宝,应有尽有,不用劳其筋骨,费其心身,便可大发横财!
  有人听后生疑,一位好奇的读者想追个水落石出,便分别打了两个电话。
  一个电话飞向北戴河,找到了售房地产商,对方答:“此地确实是块风水宝地。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发生时,附近都受到影响,唯有这块地安然无恙。我们请的那位知名风水大师,大概是香港人或东南亚人,他是经过多方研究和考察作出的结论,不会有误。”
  那位读者是在追求真理,而不是人云亦云。他对地产商的答复半信半疑。放下电话,他忽生一念,给国家工商管理局广告公司去了电话。对方下了断语:“广告内容中关于风水大师的一段话,纯属迷信宣传,广告内容也违反了广告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利用迷信诱惑购房,明眼人看,是可以识别的。在“期货热”袭击大陆的时候,房地产商乘机念头一转,又抱住“期货”这个大棒引诱买主,诱惑人心。
  地产商的用意是清楚的,就是利用房地产“期货”要购者先付部分定金,预购未建好的房子,经营者利用已付的购房款筹资建房。这样便减少了他们的风险,无需贷款付巨大的利息。为此,地产商们为引来更多的买主,使出浑身解数,竞相杀价,视此不失为一良策。
  在西欧一些比较先进的国家,早已在房地产业开辟了期货交易市场,继而扩大到汽车、家电一类高档商品等领域。在中国,近几年房地产市场也风风火火搞起“期货”,谋求产销矛盾得到合理解决。
  由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混乱,加之法律也不健全,一些地产商见利忘义,违法经营,耍尽花招。有的违约延期交货,一拖数年;有的无止境地加购房款,抬高房价;有的“一女二嫁”,甚至“一女多嫁”致使不少购房者落入期货的陷阱,既损失了钱财,又白盼一场,期房成了“海市蜃楼”。
  三十六计何为上策呢?在房地产市场纷繁杂乱、频频下跌的今天,各家经营者正在摸索各自的路数。我相信,房地产市场会经过一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