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译注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说新语译注1-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6)何晏为吏部尚书,有位望;时谈客盈坐 。王粥未弱冠,往见之 。 
                                                                                 ③ 
晏闻粥名,因条向者胜理语粥曰:“此理仆以为极,可得复难不?”粥便 
                                                                        ④ 
作难。一坐人便以为屈。于是粥自为客主数番,皆一坐所不及 。 
       【注释】 

     ①何晏:何晏好玄学,擅长清谈,喜欢谈名理,与王弼、郭象同为唯心主义玄学的代表。参《言 

语》第14则注①。 

     ②王弼:字辅嗣,能言善辩,是魏晋玄学的主要开创者,著有 《老子注》《周易注》《论语释 

疑》等书。弱冠:古代男子到二十岁行冠礼,因为还没有达到壮年,称“弱冠”。也泛指男子二十岁 

左右。 

     ③条:分条列出。向者:以前。理:指玄理,清谈家的道家思想。 

     ④自为客主:自己既做提问的一方,也做答辩他一方;自问自答。 

       【译文】 
     何晏任吏部尚书时,很有地位声望,当时清谈的宾客常常满座,王弼年 
龄不到二十岁时,去拜会他。何晏听到过王弼的名声,便分条列出以前那些 
精妙的玄理来告诉王弼说:”这些道理我认为是谈得最透彻的了,还能再反 
驳吗?”王弼便提出反驳,满座的人都觉得何晏理屈。于是王弼反复自问自 
答,所谈玄理都晕存摩的人赶不上的。 
                                                   ①                           ② 
       (7)何平叔注《老子》始成,诣王辅嗣;见王注精奇,乃神伏 。曰: 
                                   ③ 
 “若斯人,可与论天人之际矣 !”因以所注为《道》《德》二论。 
       【注释】 

     ① 《老子》:《老子》一书相传是春秋时代老聃(Dān)所著,分为道经和德经两篇,后世又称 

为《道德经》(所以下文有“道德二论”之名)。魏晋玄学注重《老子》和《庄子》等道家学说,用 

道家思想去解释儒家经典,形成一种哲学思潮。 

     ②精奇:精微独到。神伏:神服;倾心佩服。 

     ③天人之际:指天和人的关系。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问题。 

       【译文】 
     何平叔注释《老子》才完成,就去拜会王辅嗣;看见王辅嗣的《老子注》 
见解精微独到,于是非常佩服。说:“像这个人,可以和他讨论天人关系的 
问题了!”于是把自己所注的改写成《道论》《德论》两篇。 
       (8)王辅嗣弱冠诣裴徽,徽问曰:“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圣人莫肯 
                                   ① 
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何邪 ?”弼曰:“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 

… 页面 67…

           ② 
言必及有 ;老、庄未免于有,恒训其所不足。” 
       【注释】 

     ①夫 (fú):助同,表明将要发议论。无:“无”和”有”,是道家的两个哲学范畴。《老子》四十 

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就是道,它没有任何物质的内容和属性,是一种精神性的东 

西,从无产生出始初的物质,这就是有,然后进一步产生万物。王弼也是主张“凡有皆始于无”的。 

资:凭借。圣人:指有最高尚的道德和最高超的智慧的人,这里指孔子。 

     ②体:本体,这里用作动词,即以之为本体。王弼用道家思想解释儒家学说,主张“无”是万 

物的本体,认为孔子也是以无为本体的。可是“无”是听不见、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不可认识 

的神秘的精神性实体,是“个得而知”的,所以不可以训。 

       【译文】 
     王弼年轻时去拜访裴徽,裴徽问他:“无,确实是万物的根源,可是圣 
人不肯对它发表意见,老子却反复地陈述它,这是为什么?”王弼说:“圣 
人认为无是本体,可是无又不能解释清楚,所以言谈间必定涉及有;老子、 
庄子不能去掉有,所以要经常去解释那个还掌握得不充分的无。” 
                                               ① 
       (9)傅嘏善言虚胜,荀粟谈尚玄远 。每至共语,有争而不相喻。裴冀 
                                                                 ② 
州释二家之义,通彼我之怀,常使两情皆得,彼此俱畅 。 
       【注释】 

     ①虚胜、玄远:虚胜指虚无的精微境界。虚即虚无 ,道家用来指道的本体。玄远指道的玄妙幽 

远。这是清谈中各具特征的两个方面按:原注,傅嘏擅长谈名理,荀粲崇尚玄远,二者宗旨虽然相同, 

但是有时各自的意图不易相通。 

     ②裴冀州:裴徽,字文季,任冀州刺史。 

       【译文】 
     傅嘏擅长谈论虚胜,荀粲清谈崇尚玄远。每当两人到一起谈论的时候, 
发生争论,却又互不理解。冀州刺史裴徽能够解释清楚两家的道理,沟通彼 
此的心意,常使双方都感满意,彼此都能通晓。 
       (10)何晏注《老子》未毕,见王弼自说注《老子》旨,何意多所短, 
                           ① 
不复得作声,但应诺诺 。遂不复注,因作《道德论》。 
       【注释】 

     ①诺诺:连声答应,表示同意。这一则同前面第7则所记基本相同,可能是因出处不同面小异。 

       【译文】 
     何晏注释《老子》还没完成时,一次听王弼谈起自己注释《老子》的意 
旨,对比之下,何晏的见解很多地方有欠缺,何晏不敢再开口,只是连声答 
应“是是”。于是不再注释下去,便另写《道德论》。 
                                                           ① 
       (11)中朝时有怀道之流,有诣王夷甫咨疑者 ,值王昨已语多,小极, 
                                                                               ② 
不复相酬答,乃谓客曰:“身今少恶,裴逸民亦近在此,君可往问。” 
       【注释】 

     ①中朝:指西晋。参看 《言语》第27则注①。怀道之流:指倾慕道家学说的一类人。 

     ②裴逸民:即裴頠,善谈名理,参看 《言语》第23则注②。 

       【译文】 
     西晋时,有一班倾慕道家学说的人,其中有人登门向王夷甫请教疑难, 
正碰上王夷甫前一天已经谈论了很久,有点疲乏,不想再和客人应对,便对 
客人说:“我现在有点不舒服,裴逸民也在我附近住,您可以去问他。” 
                                                                 ① 
       (12)裴成公作《崇有论》,时人攻难之,莫能折。唯王夷甫来,如 
     ②                                      ③ 
小屈 。时人即以王理难裴,理还复申 。 

… 页面 68…

       【注释】 

     ①裴成公:裴逸民,死后的谥号是成,所以称裴成公。裴逸民抨击了当时的“贵无”思想,反 

对以我为本体,写出(崇有论),承认世界的根本是“有”,而不是虚无。《文心雕龙·论说》曾说, 

裴逸民和王夷甫在“有无”领域内的辩论是首屈一指的。折:折服。 

     ②如小屈:才理亏一点。 

     ③申:展开。 

       【译文】 
     裴逸民作 《崇有论》,当时的人责难他,可是没有谁能驳倒他。只有王 
夷甫来和他辩论,他才有点理亏。当时的人就用王夷甫的理论来驳他,可是 
这时他的理论又显得头头是道了。 
                                                                     ① 
       (13)诸葛厷年少不肯学问,始与王夷甫谈,便已超诣 。王叹曰:“卿 
天才卓出,若复小加研寻,一无所愧。”厷后看《庄》《老》,更与王语, 
              ② 
便足相抗衡 。 
       【注释】 

     ①诸葛厷 (gōng)字茂远,一作诸葛宏,仕至司空主簿。学问:学习、求教;做学问。超诣: 

造诣高深。 

     ②抗衡:对当;不相上下。 

       【译文】 
     诸葛龙少年时不肯学习求教,可是一开始和王夷甫清谈,便已经显示出 
他的造诣很深。王夷甫感叹他说:“你的聪明才智很出众,如果再稍加研讨, 
就丝毫也不会比当代名流差了。”诸葛厷后来阅读了《庄子》《老子》,再 
和王夷甫清谈,便完全可以和他旗鼓相当了。 
                                                      ① 
       (14)卫玠总角时,问乐令梦,乐云是想 。卫曰:“形神所不接而梦, 
岂是想邪?”乐云:“因也。未尝梦乘车入鼠穴,捣虀啖铁杵,皆无想无因 
     ②                                        ③                              ④ 
故也 。”卫思因,经日不得,遂成病 。乐闻,故命驾为剖析之 。卫既 
                                                         ⑤ 
小差,乐叹曰:“此儿胸中当必无膏盲之疾!” 
       【注释】 

     ①总角:未成年的人,头发扎成抓髻,叫总角,借指幼年。乐令:乐广参看 《言语》第23则注 

①。 

     ①捣虀 (jī):把葱、蒜、姜等捣碎腌咸菜。啖(dàn):给吃。 

     ③经日: 《晋书·乐广传》作经月,较好。 

     ④命驾:吩咐人驾车,即坐车;前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