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加快科研生产,提高粮食产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李登海回忆那段时间的生活说:“后来我参加了村里的科研队,在这过程当中,我们经常出去学习啊、参观啊,提高我们自己的水平。”
农科队是全村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中心,进行小麦、玉米、花生、地瓜等农作物的高产栽培和品种引进。为提高全村的粮食生产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李登海专心于玉米高产研究是无意间得到一则消息的启发。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先生秘密地访问中国,到了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在上海签定《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到“开始走向正常化”。国门才得以打开。
中国的农业考察团开始纷纷到美国考察,带回了一些资料。
李登海说:“我从一个资料上看到美国的那个,外国的资料吧,特别是美国的一个杂交种。我看到美国先锋公司的一个资料,当时它那个老板,也是个农民,他创建了美国最大的种业公司——先锋种业公司,是搞玉米的。当时他的玉米产量是两千五百斤,一亩地达到两千五百斤,而我们的产量是二三百斤产量,他的高产水平,给我展现了一个非常高的理想,一个目标:我们才二三百斤,人家已经达到了两千五百斤的水平。当时我就觉得,怎么样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问题。而且他也是一个农民,后来他创建了美国的先锋种业公司,先锋种业公司是他创建的,后来他当了农业部长,后来当了国家的副总统,他就是华莱氏。当时我就觉得,他是个农民,我说我也是个中国的农民,外国人能办到的事我们中国人就能够办到。”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半坡氏族的农业文明开始,中国的种植农业已有6000多年历史,种植玉米也有500年的历史,而美国建国也只有200余年。中国玉米生产的这种落后状况、让李登海抬不起头来。作为毛泽东时代的新青年,他觉得咽不下这口气。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聪明、最勤劳的民族,外国人能办到的事情,中国人也一定能够办到!就这样,李登海以美国的华莱氏为榜样,开始了玉米的高产研究。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李登海把毛主席的这两段话工工整整地写在日记本上,实际上也印在了脑子里,溶化在血液中了,成为激励他不懈奋斗的座右铭。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提倡取消农家种,推广杂交种,李登海就把全国最好的品种都引进农科队,进行高产栽培试验,怎么种能把产量上去。这个过程当中,李登海就开始了探索。
1972年,李登海排除阻力,果断的淘汰了“二马牙”、“小粒红”等村里种植了世世代代留下来的玉米品种,第一次试种了自交系玉米杂交种,到了第二年,谁也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1973年,李登海带领农科队在后邓村创造出夏播玉米亩产520公斤的高产纪录,全县为之振动。消息传开后,县里和乡里的领导带领各地的干部群众前来参观,外县市的干部群众闻讯后也纷纷前来学习取经。
李登海毫无保留的将技术告诉给每一个前来取经的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四、到莱阳农校进修
玉米高产的探索,让李登海痴迷,同时他也感觉到,如果想把农业研究透,自己的水平还不够,必须到高等学府去学习相关的知识。
1973年,也就是在李登海获得夏玉米高产的同一年,村里推荐他到莱阳农学院进修。
莱阳农校创建于1951年,1978年4月升为莱阳农学院。是省属普通高等院校,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是一所以生物科学和农业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的,理、农、工、经、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在莱阳农学院进修的一年里,正值“批林批孔”进入高潮,全校师生都在写大字报,而李登海却挤进图书馆,一头扎进书本里,吮吸着知识的营养。有人说他只读书不关心政治,走的是“白专道路”。他听了淡然一笑:“我学知识是为农民造福,国家富强,这就是最大的政治。”
李登海所学牵涉到土壤肥料学、遗传学、病虫防治治保学、植物生理学等好多的学科。他在教室前种了一块玉米,每天悉心观察它们的生长规律,分析性状特点,取得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手资料。
在这里,李登海好象走进了一个新的科技王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理想境界。从此,他更加勤奋;在这里,他首次将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的实践经验与理论联系了起来;在这里,他知道了当今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农业——美国的农业技术革命。
认识到中国要从农业大国变成农业强国,就要逐步地、广泛的采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促使中国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过渡;进一步开发特殊原始农业,发展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真正把农业建设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正是在莱阳农学院一年的学生生涯,完成了李登海由一个青年农民到青年科技科技工作者的跨越。
在莱阳农学院,李登海遇到了改变他命运的刘恩训教授。
刘恩训:1933年2月出生于济南市历城,1965年毕业于北京农大研究生。先后育成玉米杂交种:莱1029和H21自交系,鲁玉4、8、16号,莱农14和LN3号。其中,鲁玉4号、鲁玉10号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莱1029获1978年省科学大会奖。近期新育成的LN3良种于2004年通过山东省审定,并且转让,命名为“中玉LN3”。
搞遗传育种的刘教授从这个“只顾种地打粮,不关心革命形势发展”的乡下小伙子身上看到了希望。一个晚上,把他从大洋彼岸带回的20粒美国杂交种和若干育种材料交给了李登海。
从莱阳农学院学成回乡之后,李登海开始了紧凑型玉米的研究。
五、磨砺筋骨意志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种玉米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育种还需要高强度的脑力消耗,二者和起来就是李登海所从事的工作。
每年收了小麦之后,就是播种玉米的时节,此时,也正是北方最热的时候。“三伏”天,别说是在烈日曝晒下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就是平时呆在家里头,也会热得人头晕脑涨。
从播种开始,李登海将一粒粒精挑细选的种子播进地里,然后象期盼孩子出世一样期盼着种子发芽,天热了给幼苗遮遮阴,天旱了给幼苗浇浇水。然后笕苗、追肥、除草、打药,幼苗长大了,个头比李登海还要高,长英了、吐惠了,李登海又要一株一株的给它们去雄、授粉,套袋、直到收获时,挥舞着小镢头一棵棵刨掉,再将玉米一瓣一瓣掰下来,脱粒、晾晒,最后才能储藏起来进行筛选。
早上,天刚蒙蒙亮,李登海就顶着露珠下地,晚上天快黑了,才披着星星回家。白天迎着热浪钻玉米丛……还要不停的观察、记录各种数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间断。只有一棵棵无声的玉米从幼苗到枯黄无声的陪伴着他。疲劳和枯燥、烈日与饥饿、狂风与暴雨他都必须面对,哪一项也是常人所难以忍受的。
为了中国的玉米事业,李登海在苦苦的追寻,也在顽强地磨砺自己的意志。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李登海是孟子这一名言的坚定实行者。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就再好也不过了,但意外却还是难免时有发生。
1975年夏的一天下午,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热风熏人,突然间,从西北的天边升起一大片浓重的黑云,铺天盖地向后邓村压来,瞬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风夹着暴雨呼啸而至。正在田间劳动的人们,大惊失色,纷纷向村里跑去。
此时,李登海正在农科队计算着玉米栽培的施肥比例,天空突然暗了下来,他猛抬头一瞧,“腾”地站起来,光着膀子一步窜出门外。
他一阵风似的跑步来到村外的实验田,只见刚授过粉的玉米在暴风骤雨中倒了一大片,唯独他今年播种的一亩试验田里的玉米仍然傲然挺立着。
李登海呆立地头,放声大哭起来,突然,他又一阵大笑。这抗倒伏的玉米,不正是李登海所需要的良种吗?李登海抚摸着还滴着水珠的玉米叶,高兴得在地里跳了起来。
抓住这次偶然的发现,李登海就以这些不倒的玉米种为母本,加紧了研究工作。
李登海进了玉米地或者一天,或者半日,渴了喝口井水,饿了没有东西吃,浑身象散了架,一点劲也没有,又不能大老远地回家做饭吃,饿极了,他薅一把野菜也能充饥,或者抓来几只玉米虫子用火烤熟了吃,还幽默地说:“这是高蛋白,外国人的主食品”。那情景,让谁看了也会心酸和感动。如果对玉米没有感情,谁又能做到这些呢。玉米就是他的至爱。后来,李登海曾一再内疚的对妻子张永慧说:“当我得到一个好的种子的时候,比看到你和孩子都高兴!”
对待玉米就象对待自己亲人一样充满了激情,这就是李登海。
一次,一个青年在种玉米时不小心将种子和化肥放得近了些,李登海竟在那里急的直顿足。他说:“老天爷一年只给我一次播种的机会,难道你要让他溜掉吗?”
李登海一心搞育种,就连吃饭想的也是玉米,晚上睡觉与妻子谈的也是玉米,说起玉米来,他的话就涛涛不绝。
为了心爱的育种事业,李登海牺牲亲情、友情、爱情。
李登海的母亲已是古稀老人了,1978年李登海决定去海南育种走的那天,天还没放亮,老母亲就起床,拄着拐棍,抱着孙子,到一里多远的西由汽车站为他送行。
车站上,寒风吹起母亲的白发,老人目光里充满了对儿子的慈爱,她多想让儿子留在身边,一家人渡过一个团团圆圆的春节,共享天伦之乐呀!然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