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红军中国团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前苏联红军中国团长-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点:一是他的经历独特,有传奇的一生。二是他们的故事发生在前苏联,确切一点说是在俄罗斯,他们的战斗故事非常感动人。三是任辅臣在世界影响巨大,极其有名气。我写任辅臣就因为他的名气,他不但在铁岭有名气,在中国也有名气,在世界上更有名气,所以写任辅臣就是写铁岭,写铁岭就是写中国,写中国就是写世界。我对编辑如是说,感动了编辑,我们的合作更加深入,当然编辑没有说明他的具体意见,因为此时无声胜有声。其实,我写任辅臣不仅因为他是我们辽北的老乡,而是因为他是前苏联红军中最先与列宁并肩战斗的中国人,他们的中国团许多人都来自东北,来自那些充满硝烟战火的岁月。
一百二十年前,也就是光绪九年农历四月初四,春光明媚,正是铁岭人放风筝的好日子。位于辽宁省北部平原有一条辽河,每年它都以老黄牛的姿态朝前缓缓流淌,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似的静静蠕动着。在一个拐弯抹角处,忽然变了方向开始冲刷着一片堤坝,发出哗哗的声响。就在辽河西岸的低洼处,有一片光彩,原来是太阳留下来的七色祥云,懂事的村里人说河夹心村又要诞生名人了。村子里有人相信,有人不相信,懂事的人说信不信由你,这一切原本都是天意。其实这是村子里的传言,有人不信,可是有人说不可不信,于是他们就静静等待事情的发展。果然,事情过去了许多天,村子里也没有什么名堂,于是有人说这不过是一句玩笑罢了,如果真有名人出现他们宁愿不吃不喝十几天表示敬爱。可是事情有时就是巧遇,当温暖的阳光将河夹心村包裹得一片灿烂时,忽然在一户农家小院里传出一声婴儿的啼哭声,接着又是一声,将不大的村子震得几多倾斜,整个村庄都在哭声中抖动起来。也许是婴儿的到来,给这一家人的愁眉苦脸上增添了喜色,听到婴儿的啼哭,马上从小院子里跑出几个人来,便有人张罗放鞭炮祝贺。遗憾的是,几个人找了几个地方都没有碰到一个卖鞭炮的,其实即使有他们也没钱买,穷苦人生孩子只是图个乐。于是,便有人提议吼几嗓子,算是报个喜讯。
这是一户普通人家,说是普通,其实也不普通。这家人姓任,祖籍是山东泰安,清初任家祖先拖家带口闯关东到了东北,先是落户在新民,后定居铁岭县银州城内。在铁岭,任家虽然不是望族豪门,但也是不同普通人家。婴儿的曾祖父任杰生于清乾隆中叶,幼年曾就读于铁岭有名的银岗书院,是个有名望的人。中年中举人,四十多岁娶妻吴氏,吴氏家族为铁岭满族最显赫家族。吴氏每次回娘家时都有仪仗队迎送,据说任吴氏嫁给任杰是二婚,除家资外并带来了三个子女,到任家后仅生一男,这就是任辅臣的祖父任万选。任万选约生于1820年前后,他是一个豪爽之人,他为人仗义疏财,富有正义感,生一男一女。女儿嫁给果子园刘家,据说任万选中得时曾经与其吴姓表兄,资助过昌图县农民起义领袖外号叫滚地雷的人,因此他被官府关押,出狱后举家搬到河夹心乡下为农。任辅臣的父亲任有德生于1841年,娶妻吴氏,任吴氏娘家在铁岭县新兴铺村,她早年患眼疾,晚年失明。生了两个儿子,次子即是任辅臣。任家富有的生活到这时已经开始衰退,仅有的十几亩薄田勉强够维持度日,1890年前后把地卖了,迁居铁岭城内靠卖秫秸及瓦盆等为生,卒年1930年,终年89岁。卖了地后,为这,婴儿的父亲任有德,这个为人正直又粗通文字的人,总觉得对不住一家妻儿老小,所以为人处事时常常出现不安状态。现在,当他看着妻子又给他生了一个儿子时,喜欢得直搓手:“任家又有后来人了,任家又有后来人了。”躺在床上的妻子见他高兴,拖着虚弱的身子嗔怪道:“看你乐的什么似的,还不赶紧想想给儿子起个名字?”这一下倒提醒了任有德,他连续说了几个“是啊是啊,起个什么名字好呢?”任有德陷入了沉思。
由于生活艰苦上不起学生人多,所以乡下人没有文化的遍地开花,但他们又非常讲究起名字,似乎将希望寄托在名字上。稍有一点文化知识的任有德却被为儿子起名字难住了。不是他没有想出来,而是想了好几个名字不知用哪个好,一连说了十几个名字,最后都被他否定了。在他看来,一个人的名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尊严,似乎预示着一个人的前程。而他任有德的儿子就应该有一个美好的前程,加上一个更加美好的光环,所以他与妻子商量起来:“你说咱们的儿子叫什么名字好呢?我觉得应当为儿子起一个好听而又有意义的名字,这样也可以让人对他们充满希望,你说是不是?”妻子嘴一呶,随意地说:“叫什么好?就叫任发财吧。”任有德说:“不行,叫这样的名字不能说明问题,大儿子叫XX,二儿子就应该叫XX,你看铁岭的天空有多蓝,有那么多好看的风筝,这是不是就是一种吉祥呢?我觉得叫任辅臣比较合适,有辅助大臣之意。另外,还有一个大名,就叫佐卿如何?”妻子兴奋地说:“只要对任家有利叫什么名字都可以,我听你的。”于是,这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就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任辅臣,字佐卿。
与此同时,在这个不大的村子里同时生下来三个婴儿,他们分别叫:元举、黑皮、小文。元举和黑皮是男孩儿,小文是女孩,四个孩子的诞生为河夹心村带来了欢乐。
我写出这一段时费尽心机,我查了许多资料都没办法让这篇文章自圆其说,因为我希望任辅臣能够生活在一个沸腾的年代,能够一出世就象孙悟空似的与天斗与地斗与妖魔鬼怪斗,可是天不遂意。任辅臣的出生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普通年月,虽然他的家人有那么一点点读书人的味道,但对于他的成长能有多少帮助仍旧还是一个未知数。我希望这部小册子能够吸引读者,能够在当今市场经济下有一个好的卖点,同时也提醒国人不要为了赚钱就什么也不顾了,要讲一点政治,讲一点国格,也讲一点人品。这样对你的孩子有好处,对你的后代有好处,对辽北人民有好处,因为早在120年前辽北就出了任辅臣这样的人物,说明辽北是有能人的。看看现阶段的赵本山和潘长江,还有那些各式各样的先进人物和事迹,谁能说这里不出名人呢?可是怎么样写任辅臣?这对我来说是一次考验,是一开始就写出他冲锋陷阵的战斗场面?还是慢慢把读者带动起来共同走进那个年代?我陷入了长期的思索中,一晃就是几年,而这几年正是国人迷恋名星名家的时刻,正是改革开放走进新时代的时刻,于是我开始思索:这世界形势夜以继日在变化,昨天的事马上就会变成历史,变成人世间漠不关心的往事,还有多少人在想过去时的事情呢?不知不觉就到了任辅臣诞辰120周年,于是,我灵机一动,记下了任辅臣的生日,并为他们家里人为他起名字而花费的工夫做了一点小小的艺术处理。我想,材料不足就让这名字来凑合吧,反正读者不知真假。然而,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是没有虚假的,他的家人也没有虚假的,读起来并不失真。而我的文章由此开始,将带动读者与我一起向思想感情深处体会,共同走向遥远的岁月……
三、不能不说的历史背景
    对于这一段文字我想说明白一些,首先说我不是在这里没事找事没有文章硬凑合,实在是这一段历史不能不写出来。因为写任辅臣不能不提他的生存环境,尤其是不能不提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源,在我看来写任辅臣就是写历史就是写中国,因为他的成长过程与中国历史密切相连,可以说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与皇帝出逃,这样的屈辱造成了中国成为外国洋人任意宰割的地区。实际上,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是从攻打天津开始的,据资料记载:1900年7月13日凌晨,八国联军分两路向天津城内发起总攻,凌晨5时,联军向津城猛烈炮击,左路由俄德两国军队组成,俄海军中将阿列克谢耶夫任指挥,从火车站沿河直攻东北角、三叉河口黑炮台一带;右路由英日美法奥军组成,日本福岛少将任指挥,从海光寺直扑天津南门。清军2万多我拼死抵抗,南门外,义和团挖开河堤,放水淹灌,一片汪洋。美英法奥等国军队仍旧进至城墙,马玉昆部和何水盛部凭城反击,义和团在城外濠沟里和芦苇丛中向联军射击,击毙美上校团长,日军少佐在内的军官多名,毙伤联军800多人。经过一昼夜激战,7月14日凌晨,日本军队渡过护城河,炸塌津城南面城墙一段,自此突入。美军相继跟进,6时许,大队联军及武装教民占领南城。不久,俄军亦步亦趋从东面城厢攻入,城内清军和团民奋力巷战,持至下午,因牺牲过重,力不能敌,不得不撤出战斗,天津从此陷落。
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肆意抢夺屠杀,城区有古楼一座,当时洋鬼子率领教民登楼,看见北门拥挤不得出入,连放排枪,每一排必倒毙数十人。又连放开花炮,其弹于人丛中冲出城门外,死者益众,而争逃者更多。有的人被乱枪打死,有的人失足后被践踏而死,有的人因争道用刀乱斫,被斫倒地后又被践踏而亡。当时死亡人数真是前仆后继,层层堆积,越增越多,如山一样。洋鬼子不但抢夺财物,也杀伤百姓,当铺,金店,银号,以及那些来不及逃走的大户各衙署均被捣毁。从鼓楼至北门外水阁,积尸数里,商业中心地带尽被抢夺一空,奸污妇女数也数不清,整整闹了三天。海面上漂浮的尸体几天没有清理完工,其景可谓最惨。15日,联军对津城实行分阶段占领,法国占有西北区,英占有西南区,美占有东北区,日占有东南区。北门外由俄日两国军队占领。联军仍旧纵兵暴行,四处放火,救不胜救,防不胜防,一家被烧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