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在四明大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斗在四明大地-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哦,还叫他当班长,这是老师对她的培养呀,他会管人家嘛?在家里是自己管自己还管不好呢。”
“嗳,蛮好,蛮好的。对班里工作很负责的。这孩子将来会有出息的。”一面说着,她一面还关切地角角落落的观察着什么。彩凤心里说,大概是来了解她家里的经济情况的吧?由此她心里更肯定,她从没有来过这里,她决不是小魏。
这时门外有个孩子叫了一声“妈妈!”是小芳扶门框蹒跚着走了进来,一看家里有个生人,手托着门框不动了。
“哦,这是永芳的小弟弟吧?”
“是我家第二个。小芳快叫老师,这是哥哥读书学校的老师,快叫老师!”
小芳怯怯地叫了一声。
“嗯,小芳乖,你几岁了?”她见到小芳流露出一种慈母的表情,慈爱地看了他好一会。
“也有三岁了。”他母亲替他回答。
“嗯,小芳真乖。”文老师就手把他拦过来让他倚在她的膝边。喜欢地瞧着他。又抬起头来随便地问彩凤:“永芳妈,你独自带着两个孩子?永芳他爹是做什么的呀?”
真是那壶不开提那壶。彩凤碰到生人最不愿意提到永芳的爹,她进来时她曾想过,但愿她不要问起孩子他爹的事情,可是现在还是提了起来。听得问,她不由一阵惶惑面孔窘得发红,把头低下去一会儿,她想给她讲他爹是出门的,恐怕当地学生知道的告诉老师被人家当作说慌,不诚实。想了一下,觉得当三五支队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体,还是以实相告吧。于是她低着头呐呐的说:
“老师,不瞒你说,永芳他爹跟三五支队去北方了。”说了这一句,彩凤感到像说了一件坍台的事情似的,面孔变得血红羞愧地低下头去。可是没有想到文老师听了却十分高兴地望着彩凤说:
“嗯,果然是的。”她仿佛是对自己说:“永芳妈,你不用难过,永芳爸爸那是爱国抗日的战士,这是光荣的。不瞒你说:我的丈夫也随三五支队去北方了呢。我是一百个放心。”
“啊,文老师,你说什么?你先生也跟三五支队去北方了?”
“对呀,当时跟三五支队去的人可多了!”文老师又望着她补充说。
“哦!哦是这样呀”彩凤听了文老师的话,她呵呵地应着,兴奋的长长地叹了一口。听了文老师的话她真是太高兴了。
自从国民党重来之后,多少人说起三五支队如谈虎色变。谈起三五支队的家属就像谈到土匪强盗的家属一样可怕和可憎,可没想到这位文老师听了却是对她那么尊敬。而且她告诉她的丈夫也跟三五支队北撤了,还告诉她许多同志都跟三支队撤到北方去了。她突然抬起头来瞧着文老师。高兴得眼睛发亮。脸上放光。变得美丽起来。原来文老师和她一样,也是个三五支队的家属,就凭这一层,她和她就突然感到亲近起来。并且她现在感到不孤单了。去北方的人是哪么的多,就像文老师说的哪样,跟共产党去北方打国民党反动派是光荣的。
第七章 文老师:六
    六
彩凤到此,感到文老师今天到她家来,是来告诉她好消息的,是来认她的,可她不明白,文老师当年远在镇海,她是怎么会知道这九龙乡芦苇漕有她彩凤这样一的一个人的?是调到这里学校以后她听人家告诉她的?怎么知道她丈夫也是三五支队的?到此她高兴地问文老师:
“文老师,今天你来我家我真是太高兴了,但是文老师,你倒是怎么知道我是三五支队的家属的?”
文老师说:“我没到这里来之前,听我表妹讲起过你的情况…”
“你表妹?”
“我表妹是当年来你们这里做过妇女工作的魏小兰。”
“啊…原来你是小魏的表姐?”
文老师点点头。
彩凤兴奋得更像喝过葡萄美酒似地脸红红地望着文老师说:“怪不得我那天带着永芳到你们学校报名,一看见你,就觉得似乎有点面熟,好像当年的小魏同志。原来你们是表姐妹!如今小魏同志在哪里”
文老师把一根指头放到鼻子面前,她嘴里嘘了一下,向彩凤做了一下眼色,然后忙起身去外面张望了一下,看没有什么人过来,她轻轻地把门关上,又问隔壁住的是什么人,当彩凤告诉她隔壁住的是阿木叔公,是自己人。文老师这才点点头重又坐下来对彩凤说:
“永芳妈,你那天来学校报名,听了你儿子的名字和你家住在芦苇漕,后来我又问了一下你家的情况,我就基本上清楚了。
“是呢,永芳对我讲,你待他这么好,我当时就想你可能是三五支队的人。”
“这没有什么,是应该的。你就把我当作当年我的表妹吧!”
“你表妹小魏如今在那里?”
“我表妹如今也在四明山。”
“哦,哦,这可好呢!这可好呢!原来小魏仍在四明山工作。”彩凤说:“文老师,你们表姐妹俩长得蛮相像的。”
“是嘛?我们是姨妈表姐妹,可能有点像,”文老师高兴地笑笑说:“既然这样,你要像当年对待小魏那样对我,随便一些好了,不要把我当外人。不要对我客气。”
“嗳,嗳,好,好,我是只会相烦你的。”彩凤灵敏地点点头,因为现在已经知道了她也是三五支队的家属,还是小魏的表姐,了解她的身世和家境,就像没有见过面老早就熟悉的亲人突然走拢在一起一样,便不怕她见笑,她看她脸被太阳晒得红红的,额上还流着汗,便起身拿木盆到水缸里淘了半面桶水来捞过自己在洗的旧毛巾,放到文老师面前:
“文老师,你路上走得热煞了吧,洗把脸吧,只是我这毛巾不大干净。”
“说那里话来。好,我洗一把。”
她洗了脸,揩了头颈,擦着手说:
“永芳妈,自从三五支队北撤,永芳他爹走后,你一定吃了不少苦吧?”
“苦”彩凤顿时眼眶发热,鼻子发酸,一阵激动她低下头去,不由得热泪滚滚而下。这刻上她仿佛是一个离开娘的孩子,受尽人家的欺侮,当娘回到她身边时,娘体谅地说你委屈了那样的话,不由的触痛了她从三五支队走后这些年来的屈辱和伤心之情。
第七章 文老师:七
    七
她想起当年生小芳快要十月临盆时,被黑无常抓去,在乡公所被灌辣椒水几次死去活来,醒来后躺在血泊里,半夜时要把她把扔到义葬滩去,要不是好心的阿昌伯救她已经死了。她又想起小芳生下来,家里没有一粒米的苦难日子。想起小芳当时差点要卖给人家,一家人难舍难分的悲惨情景。她想起为生活所迫她扔着生下不到一个月的小芳,到高桥镇去给人家做奶妈,小芳差一点死掉的情景。还想起不久前,永芳被强拉去给黑无常放牛,永芳在黑无常家吃的种种苦头。
这种种的屈辱和痛苦的回忆,一时里使她心潮起伏,感情激荡,那迫害、屈辱、伤心、痛苦、愤怒、仇恨,一下子都冲到她脑海来,令她脑袋昏晕,手脚冰冷,混身哆嗦地呜咽起来。她一边哭一边诉说,约略地把三五支队北撤后她和村里民兵们受的苦难和迫害向文老师讲了一遍。文老师一面听一面点头。末了她把毛巾递过去说:
“永芳妈,有些情况我已经听说了,这是可想而知的。当时我在镇海,我们哪里也和这里一样。国民党和日本鬼子在迫害革命人民方面,没有什么两样。这笔账要算到国民党反动派头上去,好在你苦苦难难如今把两个孩子都养下来了,永芳大了读书也很聪明,他很懂事,这是你值得自豪和骄傲的。将来北方的队伍打回来还会更好。”
彩凤听着,不时拿过毛巾擦泪,不时点头,末了她说:
“文老师,目前这孩子上学是亏得你了,我如今明白,是你叫永禄他们带信来让他来你们学校读书的。到了学校里你又这样关心他,文老师,我不知道怎么感激你好呢!要不是碰到你,我是没办法叫永芳去上学的。我就是有心栽培他也是心有余力不足呀,屋里连饭都没得吃,那还有钱让他去上学呢?”
“永芳妈,不要这样说,我们是自己人,更别说这些话了。我刚来,也帮不上你什么忙,再说帮助一些贫困的学生,这也是我当教师的应尽责任。永芳妈,这苦日子不会很长了。”文老师与彩凤肩按着肩,头碰着头安慰她说:“你听说了嘛?不但解放区越来越大,解放军越来越多,我们这里四明山现在又有了三五支队游击队”
“真的?”
“真的。”
彩凤突然破涕为笑,转悲为喜地拉住文玉兰的手,激动得满脸放光,声音打颤,她睁着泪汪汪的眼睛盯着文玉兰兴奋地说:
“文老师,哪当年我们这里的同志有在哪里吗?”
文玉兰抖动着披肩的短发,依旧含笑地对彩凤说:“有!罗顺和不是你们这里出去的嘛?听说他当年和永芳爹一道在黑无常家做长工的,也是张祥荣同志的战友。他现在也在哪里。”
“罗顺和他没有去北方,也在那边?”
“他现在是新发展起来的鄞慈县中队的领导人之一。”
“哦。”停了一下,彩凤说:“要是他们会到这里来就好了。也好教训教训黑无常这帮坏蛋们,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会来的。”文玉兰挺有把握地说。
彩凤本想问问她如今这里是不是还有党的组织,她知不知道,到那里还能再接上组织关系。但是文老师新来乍到,觉得一下子问她这样的事情太唐突,等以后慢慢再问她吧。她只是自言自语地说:
“要是共产党和三五支队再到这里来就好了。”
“会来的,”文老师说:“不过我们不能光等他们,我们也要做些工作。为他们提供些方便。”
“做些工作?提供方便?”彩凤皱着眉头不解地问。
“是啊,永芳妈,你愿意吗?我听说你在抗日战争时是很积极的。还当过妇救会主任。”
彩凤的眼睛一亮,本想问:“你是不是党组织派来的?”但觉得还是太冒失,只是红着脸高兴地说:“过去我是跟小魏一起跑跑腿,可那时候有三五支队共产党,如今”
文玉兰接上说:“如今党还在,只要你有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你还有为党工作的机会。”
第七章 文老师:八
    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