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时空穿梭幻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时空穿梭幻想-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征伐东夷这一系列挣扎,最终选择与它共亡,这是他的本来面目,与崇祯大为近似。后人之所以这么埋汰他,也说明是被当时的皇帝压迫的不行,只好借涂抹纣王来告诫人君,起到劝善惩戒作用。倘如此,纣王牺牲了我一个,也算是幸福了后来人,可以含笑九泉了。(以上有关纣王的资料来自潇水所著《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
所以,能够在纣王时代的商王朝,还是很有前途的,像我这样的“小人”大概只有在纣王手下才可以出人头地了。如果早了或者晚了几十年,或者跑到了周国,我很可能要当一辈子小兵了,运气好说不定还可以混到一个小差事,不过想称霸一方就有难度喽。当然了,以我的实力在哪都是会发光的,但是没必要多走弯路吧!好了,目标朝歌,前进!
第二节 定居
    走在通向朝歌的康庄大道上(对,那个时候商王朝的王畿地区拥有当时中国最好的道路。),我算了算时间。纣王二年,二年……纣王是公元前1075年登基的(这是那个什么夏商周断代工程算出来的。虽然这个什么夏商周断代工程有许多不符事实的地方,但是这个时间还是得到学术界认同的。),那么今年就是公元前1074年,距离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的牧野之战还有28年。没关系,时间很充分,足够让我封侯了。
终于进入了朝歌。入城的时候还让我紧张了一把:要是交什么入城费咋办?不过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虽然有士兵守门,但是没有收费的。大约商朝人还没有学会雁过拔毛吧。当然我不会好心地去提建议。
朝歌,当时,哦,应该是现在中国最大的城市。但是即便如此,在我看来也不过是一个大一点的公园,甚至还不一定有世界各地的迪斯尼乐园大。朝歌东西三里,南北四里,大约是一个长方形(我没有查到资料,哪位书友帮忙补充一下。),折合一下只有两平方公里(其实还不一定有这么大),怎么看都是一个小土堡。
进入朝歌,真是满目凄凉啊——其实在现在的中国已经是最繁华的了,可是我是从哪里来的啊!道路不宽,路边的房子也很矮,还有不少空地上种了一些庄稼。这哪是什么城市啊,和我那时候的农村比也好不了多少啊。
又走了百米,路边出现了不少宫室,应该是那些贵族住的了。再往城中心走去就不行了——对不起,前面是商王的宫殿,闲人止步。没关系,现在我也不指望见到纣王陛下。于是我转身朝城外走去。为什么又出去了?废话,我现在身无分文,不去打几只野兽怎么吃饭啊?什么,仙人不要吃饭?的确,我不需要吃饭,但是既然打算隐藏身份,自然要和承认一样了。再说了,就算不吃饭总要找个地方住下吧。
出了城没多远就可以看到森林了(当时华北平原森林覆盖率在40%以上)。深入森林,轻松搞定几只不长眼的犀牛,我又出去招呼了几个野人(住在郊外的人,不是我们试图在神农架寻找的那种)帮忙,又送给这帮人的族长(里胥、邻长)一头猎物,很容易就获得了他们的信任(古人善良啊,要是现在,估计这些人第一个念头就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再次进城,找了一块无主的空地,在这些善良的野人的帮助下,我很轻松地就拥有了自己的屋子。当然了,我住的屋子自然和其他人的不同(根据现在的遗迹显示,那时建屋多是在地上挖个坑,坑里支几根柱子,柱子上像蘑菇一样支起半个茅盖,就充做房子了,是坑屋。坑屋上边漏雨,下边又潮,虽然可以用火或石灰把地面弄硬弄干,但人呆在坑里,总是不很爽。不过贵族不住这样的地方,他们是在地面建台子,台上竖起宫殿,宫殿屋脊盖了瓦,但屋脊以外的房顶部分还是茅草和泥(瓦太多了会把房子压趴下)。不过这时只有周才有瓦),是简单的平房,开有一个窗户,不过只有窗帘(窗户纸还没发明呢),还缝了好几层。地面也比室外高出一些,屋顶没有办法,还是用茅草加泥巴。不过我稍稍用了点仙力,把泥巴彻底固定住了。毕竟半夜被雨淋醒可不是什么好事。然后我又做了一张木床,在那帮野人的惊讶目光中往床上铺了好几层兽皮(这可是上好的皮草!)。这个时候的人都睡在地上,只有快死的人才会睡在床上。但是睡在地上湿气太重,对身体不好,我怎么可能会不睡床呢?那帮家伙,没见过世面,不用管。
终于把家安顿好了!下面就是找机会了。不过咱有的是时间,不用怕。看看还要准备些什么。衣食住行,都来看看。
先来看看穿的。商周时候的人们都是两截穿衣,着在上身的称“衣”,穿在下体的称“裳”。“衣裳”两个字即来源于此。上身的衣,是交领右衽的短衣,衣袖不算宽大,下摆比较长。下身的裳和后世的裙子有些相似,但却是两片,一片蔽前,一片蔽后,左右两侧各有一道缝隙,以便开合,这样在便溺时就不必解开腰带,将裳直接褪下就可以了。穿着这种下裳,在曰常生活中必须十分谨慎,稍不留意,就会有暴露下体之虞。所以坐下来的时候必须采取跪姿,而不是两腿朝前坐着——那将势必泄露下体私处,是严重耍流氓的姿势,叫“箕踞”,像荆柯临死时那样,就是出于对始皇帝的污辱。这种衣服我是肯定不会穿的。怎么办呢?所谓入乡随俗,我也不能穿得太现代是不是?那个时候人们为了防冷,一般会在小腿上缠布(有点像八路军的绑腿),但是这毕竟不是裤子啊。算了,旗袍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我加条内裤应该没有问题吧?服装问题解决!
食:夏商周的粮食作物没有今天丰富,主要是所谓的五谷。首先稷是一种有叶的植物(这是废话),它起源于狗尾巴草。稷这种植物长出的籽就是粟,粟去掉皮壳,就是光鲜鲜黄灿灿的小米,这是夏商周三代最主要的粮食,但现在几乎没人吃它了。当初神农氏发明的就是这个,后稷加以改良优化,并且以后稷的名字来命名。或者说,是这个植物的名字命名了后稷。
夏商周的另一个主食是大豆,这个也是后稷培育的。
当时也有稻子,去了皮叫大米,是大禹治水时候引进到北方的,但当时北方人几乎不怎么吃它,虽然现代人却天天吃。
麦子当时也有,可能是从西方引进的,碾碎了就是白面,夏商周人吃白面很少,可能因为这是引进的稀有品种吧。当时还有一种大麻子(不是吸食毒品的大麻)人们倒是没少吃。大麻有两种用处,结出的大麻籽可以煮着吃,皮被人剥下来做麻布衣服(够狠),是夏商周人非常依赖的作物。而且麻还分公母,是中国人第一个认识到植物分公母。不过,夏商周人还是主要吃稷(小米)和大豆,大麻子虽然也煮了当饭吃,但味道不怎么样,所以吃的也不多。慢慢就再没人吃它了,只是用作炼油。现在,不但没人吃它,连油也不用它炼了。
另有一种庄稼黍,跟小米差不多,但是没有小米好吃,却非常合适酿酒,是夏商周的酿酒主原料。
总之,稷、稻、黍、麦、大豆、大麻子六种作物,就是古人常说的五谷。看的出来,古人的食谱跟现在截然相反:现在我们吃稻、麦;夏商周人吃小米(植物叫稷,籽叫粟)和大豆。而且奇怪的是,他们把大豆煮熟了,做成豆子粥吃。如今,大豆也没人吃了,只是用来做豆腐,以及用来炼油——豆油。
虽然我很怀念香喷喷的大米饭,但是这个是稀有品种,没有什么人种。不过小米干饭味道也不错,山西人现在都还在吃。人们在陶罐底子挖几个孔, 里边装好米,坐在沸腾的另一个罐水上,用下边的蒸汽,去加热上边陶罐米,这也就是蒸了。蒸出的小米干饭,比较香,顶饱。这种设备后来做成了连体的,上下陶罐连在一 起叫做";甑";。它可以蒸饭,也可以蒸鱼,蒸植物块茎(如古代白薯)。所以我也经常捕几条鱼来改善生活。当然,肉食也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由于没有铁锅,吃不了炒菜,只好烹煮了。标准“烹”的程序是这样的:首先打开某只森林里被我抓到的动物的肚子,往里边填满配料——葱姜蒜枸杞。然后关上肚子,把物体(动物的尸体)用芦苇缠裹好(做成木乃伊的样子——同一时间的埃及正在流行)。芦苇捆好了物体,再涂抹厚厚的泥巴,以防物体跑味儿,这才放入火中烧。熟了以后,去掉泥巴,把香喷喷的物体剥出来,放入盛了动物油的小鼎中,再将小鼎放入盛水的大釜中,坐在吐着火焰的灶上,熬三天三夜在取出来,吃时候加酱、加醋、加酒。好香!
所谓“釜”是陶制的大锅,中间鼓,上面开小口,像个缸,是古代最流行的煮饭锅。
时间差不多够了,肉熟了。人们七手八脚从大釜里拿出小鼎(鼎耳可以穿杠,把它扛下来)。打开小鼎盖子,小鼎里装着可怜的物体的肉,因为是清汤煮的,小鼎又密封了,所以其肉没有滋味,全靠自然本味,这不符合美食原理。所以旁边的灶上还煮着一个“羞鼎”,用野鸡、鹌鹑、骆驼峰、狐狸尾等特色肉种,熬制出滋味鲜美的调味羹。熬阿熬阿,最后熬出古香古色的阿香婆调味肉酱。吃的时候,把阿香婆肉酱抹到物体上,这是一种古代的Barbecue——中餐那时跟西餐差不多。天子九鼎,就是三个“羞鼎”里煮调味肉酱(三种不同口味),七个“镬鼎”里煮肉(七种不同动物)。盛出来,肉和酱搭配到盘子里去吃——也是分餐制,跟西餐吃法一样,卫生。
由于鼎里物体的肉都是一大块一大块的,不方便吃,切分到盘子里以后,使用一种叫做“匕”的餐具,是勺子和刀子的混和体:形如勺子,但比勺子浅,边缘磨得锋利,可以切割,尖端又很锋利,可以当叉子用,叉起食物放到嘴里,勺体还可以舀汤。“匕”这家伙一物多用,比起洋人的刀子、叉子、勺子来不知精妙到哪里去了。
有时候没有这么多时间烹,我就把猎物洗剥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