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浮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生浮沉-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谢谢。”我回答。拿起牙刷,往上面挤了点儿“高露洁”牙膏。在北京,处处给我一种崭新的感觉,牙膏都是名牌,而在皖南是小塑料袋装的散装牙膏,没有什么沫。

    洗完后,就开始坐板,整齐而笔直地坐着。我们不能大声地说话,也不能随便站起来走动,大家都是非常小心翼翼地坐在那里。

    “六子,你把监规和在押人员守则给他们,让他们背,过两天,张管儿是要考试的。”老大对那个北京的年轻人说。他们都在前面。

    我也拿了一页,这回我可是真的没有什么心情去背这些,只是想着在一个月内,我应该有一个结论。不过看到我周围的几个人,这些都背得滚瓜烂熟,而且内容要比在皖南时多得多。这里不识字的人是非常少的,自己都能够看得懂,也难怪到北京来做事,不识字,恐怕是非常不方便的。

    我们就这样默默地看着,背着。

    在北京是两顿饭,这是我知道的,毕竟我曾经在这里关过几天。而且就是吃馒头,当时是一个人一顿两个馒头。所以很多外地的年轻人都吃不饱,但是我没有那么大的饭量,总是悄悄地给别的人,或直接就交给老大。不知道在刑拘号里是什么样?正规的叫法是“捕号”。

    外劳推着开水车过来了。前面几个人就开始准备起来,我很清楚,有钱才能吃到东西,我想在这里也不会例外的。

    开水通过铁栅栏门,灌在几个可乐瓶中,可能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的,否则怎么会有可乐瓶子呢。用被子裹住五、六个瓶子,其他的用在吃“早点”上。这时离开饭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梦  第三章(2)
    “晓升,你喝奶吗?”老大问我。

    “谢谢,我喝不了。”我的确是喝不了的,一喝就要拉肚子,特别是在号子里,这样是非常不好的事,如果不让你拉,自己难受不说要是拉在裤裆里,那是非常难堪的事。

    “你可别客气。”老大再确认一下。也许像我这样的人太少,到里面都是巴不得多吃些好的东西,给你还不吃,的确是没有见过的。

    “我真的是吃不了。”我不知道应该怎样来解释我的这个缺点。

    “六子,给眼镜一点儿江米条吃。”老大对六子说。他指的是我。

    六子过来,给我抓了一把江米条,这对我来讲太合口胃了,平时在外面我就喜欢吃这些东西。真的是很香,在皖南的七个月,记得好像吃过一次,还是老兆托人带进来的,本身这是不准带进来的。

    “六子,再给眼镜一块点心。”老大又对六子说。

    “是。”六子走过来,递过来一块点心,是北京的“牛舌饼”。

    “谢谢。”我赶紧说。

    “不用谢。”六子说。

    我知道这是对我的特殊照顾,这些不是对所有人的,没有钱,你就只能是啃前一天剩下的馒头,喝口开水。

    前面几个人将维维豆奶冲好,就发给有钱的人。奶的芳香,对我来说是多么有诱惑力,但是我没有继续想,我要面对我的现实。

    管教们开始上班,负责我们号子的张管教,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个本,点名并且查问情况。

    “眼镜,你先出来。”张管儿这样叫我。

    “是。”我走了出来,跟随他向他的办公室走去。

    “你不知道怎么走吗?应该是头微低,手放到前面。”张管儿可能看出我走路时的不规矩姿势。

    “对不起,张管儿。”我纠正好自己的动作,跟着他。

    进到他办公室,中央空调的冷气使我不禁抖了一下。

    “坐下吧,作个笔录。”他面部没有什么表情,顺手从桌上拿起一根香烟。

    我坐在提审椅子上。

    “抽烟吗?”他客气地问我。

    “谢谢,我不会抽烟”。我回答。

    “叫什么名字?”他掏出钢笔,边写边问我。

    “晓升。”

    “年龄?”

    “三十九岁。”

    “婚姻状况?”

    “离异。”

    “家住哪里?”

    我把我自己的身份证上的地址告诉他。

    “因为什么罪进来的?”

    “涉嫌合同诈骗。”

    “具体是怎么一回事?”

    “我收了Q公司的预付款,可是我突然被抓,所以造成这个问题。”我尽量简单地说我自己的情况。

    “这样看来你的问题应该是没有的了?”他没有正面分析我的案情。

    “我不知道应该怎样评论这个问题。”我说。

    “进来后,没有人打你吧?“他继续问。

    “没有,谢谢您的关心。”我说的是事实。

    “在外地怎么样?”他不准备记录了。

    “条件比这里差得远。”

    “里面打人吗?”他问。

    “看情况而定,那边叫过关。”我轻描淡写地说。我很清楚,随着时代的发展,那种靠拳头称王称霸的时代过去了,金钱是主宰号子里唯一的动力。

    “北京叫走板。”看来张管儿什么都知道。“看来你在外地也是受了一定的苦,谁愿意到这里呢!”

    “是的,我只想能够早日有个结论,不论是什么,我都会冷静地对待的。”我认真地说。

    “当然应该是这样。”他附和道。“好了,没有什么事,就回去。”

    “我想问一下,这里可以写信吗?”我希望能够写信,以便我可以了解我的周围的人在外面都做了些什么。

    “看来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这里不能写信,如果写的话,要经过所里领导批示。我看你就不要写什么信了,不过如果你希望家里给你送点钱来还是可以的。”张管儿确实比较细致。

    “麻烦给我父亲家打个电话,我想要点儿钱。”我要求道。

    “可以,把你家里的电话号码告诉我。”他记下了我父亲家的电话。

    “谢谢您。”我感谢他。

    张管儿拿起钥匙,我跟随着他回到了号子里。
第四章(1)
    回来的时候,正赶上开饭,老大把一碗肉沫熬土豆片给我,给我三个馒头。这里的伙食确实要比皖南的小城市强得多,只不过就吃馒头,没有米饭,菜里有些肉沫,就好得多,可以使我们的肚子不至于总是饿。我吃不下三个馒头,虽然对我来说,吃到馒头是非常好的事,毕竟我七个月的时间天天地和米饭打交道。

    “前几天,这里还吃了窝头。”蹲在我旁边的广东人对我说。

    “你们要是吃窝头肯定是不习惯的。”我说。

    “没有办法,这里是坐牢,不是住酒店。”他轻声地说。

    “晓升,你要酱豆腐吗?”老大问我。

    “酱豆腐?我要一点。好久没有吃到这个东西了。”我不知道为什么在北京就可以吃这么多的东西,只要你有钱,而在皖南是不可能卖给你的,那里就只有方便面、榨菜和辣酱。

    六子给我捡了几块酱豆腐。

    吃完饭,我们又开始坐在那里,几个人把地擦了又擦,重庆人在洗碗,在这里用金鱼牌的洗涤灵。

    “广东,你是因为什么进来的?”我问坐在我旁边的广东人。他的眉头紧缩,言谈话语非常的少,个子瘦小,脸晒得很黑。

    “改别人偷来汽车的缸号。”他简单地说。

    “难道你知道车是偷的吗?”我反问道,这是非常关键的。

    “我,怎么说呢,应该是不知道。我的同案让我帮助改缸号,并没有告诉我汽车是偷的。我反正也带公安局的人到外地去过了,讨回了几十辆汽车,也抓了一些当事人。”他说,显得心情非常沉重。

    “家里人知道吗?”我继续问。

    “知道了,他们寄给我一千元钱。你不知道,我同我老婆的关系一直就不好,我提出离婚,但是她就是不同意。我们之间打得不亦乐乎。我现在的女朋友不知道会怎么样,一直没有她的消息。”他对我到是没有一点隔心,把家里的事都给说了出来。

    “有孩子吗?”我是过来的人,所以总是爱讲一些家常话。

    “我有两个,全部寄托在我的父母那里。我老婆根本就不管。你看,我也是够累的,要抚养孩子,还要给女朋友一些钱,生活对我来讲,的确太难了。现在我又进来,他们的生活来源就成了严重的问题。”他还是感叹道。

    “别说话了。”老大提醒我们。我们看到对讲机上的红灯又亮了。

    “站起来遛遛。”管教通过对讲机大声地说。

    “是,管教。谢谢管教。”老大说着,同时又叫我们站起来。

    我们开始在屋子里转圈。
第四章(2)
    六子他们几个年轻的人打打闹闹,主要对象就是对着山西人,他的年龄比我略小几岁,也是经济犯,前我几天来到这个号子的,由于他存在着许多的让人看不惯的东西,所以大家对他有些反感。我相信他是正直的人,但是在看守所就是不会考虑你的过去的,虽然他过去是一个大工厂的团总支书记,政治表现非常得好,但是你只要有了触及法律的问题,就要受到法律的审查和宣判。他一直不是很服气。

    “像我开炮!”这是电影里的英雄王成的豪言壮语,让山西人用到了这里。

    立即拖鞋就像雨点般飞向了他,当然这里主要为了恶作剧,开开心。

    “你们干嘛呢?怎么拖鞋漫天飞。”小喇叭响了,管教看到了这一切。

    “报告管教,他们就是玩一玩。”老大赶紧解释。

    “遛圈就遛圈,瞎闹什么。”管教大声地说。

    “谢谢管教。”老大也大声地回答。

    我们又开始静静地转。

    “叮叮”的铃声又响了,我们赶紧铺床午睡。在北京,必须要求统一行动,中午不睡觉也是不行的。

    “把拖鞋摆放整齐,衣服叠好。”老大要求着。

    拖鞋给摆放得非常整齐,衣服叠成见棱见角的长方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