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浮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生浮沉-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家里过得好吗?”我问她。

    “那还不是你的照顾吗?我好长时间没有休息过了。”她没有简单回答我,而是有些揶揄我。

    “你可能已经知道了,小石我给调到供销部,三楼车间主任小于觉得力不从心,希望给二楼缝制找一个主任。我想你最为合适,希望你能够接受。”我认真地说。

    “你知道,我对你的感情,你让我怎么做,我都不会有怨言的。做个车间主任,对我来讲是非常容易的。”她看来也是认真地回答。

    “那好吧。”我说。

    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就是在利用她对我的好感,才敢这么使她大起大落的。是不是我很卑鄙呢?不过我之所以让她这样做,不是认为她没有能力驾驭这个车间,而是让她仔细地用新的眼光看带一下现在的车间。另外车间生产如何同公司的技术质量有效地配合在一起,是我让她从中找到结果真正的原因。我知道,生产和技术质量本身是矛盾的,但是有矛盾也就有统一,我们应该努力找到这个平衡点,也就是最为充分提高生产效率的那个点。

    李玉平回来后,就可以造就三楼和二楼的生产来一个比赛,保证质量,同时也可以在交货期和生产效率上有个比较和竞争。从我个人来讲,也就可以在生产上不用太担心,否则我的大部分精力也要在生产上。

    根据近一段时间公司生产和质量的需要,我调整了公司的管理结构。质量部单独从技术部分出来,把车间的半成品检验员和成品检验员划到质量部,由老许来负责。鉴于有很多人反映老谢上班时间到别的地方打牌等问题,我要求老谢负责一下全面上的事情,小石负责整个供销。公司的整体结构是严格而丰满的,体系的建立,就造就了管理上的简单化,大家可以都按照一定的规律去办事。李玉平在车间,那么也没有以前的不该她管的她也管而造成的矛盾。我的这种安排,可能受到打击最大的就是老谢,但是他也是没有办法说我什么。我也不想把他的错误彻底揭穿,毕竟他在年龄上比我大得很多。
第三十六章
    同韩国人的业务做得比较大,加上给波兰客人做的衬衫什么的,我们的销售额提高得非常快,可是还是老是没有钱。资金紧张成为我经营上的一大障碍。恰恰这个时候,张厂长也是自顾不暇,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再考虑合资这一块的事情。

    老厂里的一些人就是铁了心要把他给搞臭,赶走他。他自己的三把火烧过后,就好像高枕无忧了。天天沉浸在女人和吃喝玩乐之中,厂里的一切事情他开始不闻不问。他变了,变得颓废起来,消沉起来。先前的贷款被人吸了白粉的问题,公安局已经立案,他和其立总厂的主管会计都被叫去录口供。他有些害怕了,找到我。

    “晓升,这些天来,我很是烦恼。其立贷款的事情弄得我非常地狼狈。”他把我叫到厂外面说。

    “你应该没有问题的。”我安慰他。

    “可是贷款协议上是盖得我的人名章。我就是有口也解释不清楚。”他说话的声音都开始变了。

    “有这么严重吗?”我问。

    “是的。今天我找你来,就是退回我拿的上次给你这里贷款的佣金。”他边说边拿出了那用报纸包的几千元钱。

    “这个同你的事情没有关系呀。”我不想接过来。

    “不行,这个厂子人心叵测,万一被说出去,我就彻底地完了。”他还是颤抖地说。

    “你开始摘清自己了吗?”我随便地问。

    “不是。我是说,我担心我们之间的合作就要结束了。”他好象预感到什么。

    我接过了钱,径直来到财务部,将钱交给了出纳。

    在楼道里,正好碰到李玉平。

    “张厂长这个人到底怎么了?”我问她。

    她好像全都知道我问她什么。

    “他的麻烦大了。厂里都传遍了。贷款被别人拿去吸了白粉,他和会计都被告到公安局,勒令他们交款,他们还在凑钱呢!另外,他出租出去的商店,法人是他,可是经营者骗了很多的钱走了,据讲到澳大利亚去了。很多单位来起诉,他是法人,所以他根本就逃不过法院的传唤。”

    “这么严重,要是好好地搞这个合资企业该多好呀,做出这么多没用的事情来。”我抱怨道。

    “是啊。”她同意我的说法。

    我的心一下变得非常地冰凉。要知道,我是同他一起搞起的合资公司,我愿意为他负责整个工厂的生产和经营管理,他可以不用担心什么,可是他现在这样正好被那些让他下台的人们找到了借口,看来他凶多吉少,关键是他一走,我就是成为了孤掌难鸣的人。我还要面对新的董事长,面对他的新的想法。我知道新的董事长肯定是安斗,现任的厂里的书记。别的人谁愿意到这个老厂里来呢,又没有什么油水,而且还有那么多的人际关系问题。安斗是没有问题的,他的工作作风就是喝酒吃饭,别的他就什么都可以不管了,但是要是伤及他的个人利益或者上级领导有什么想法的时候,他就会一下子把脸给翻过来。

    面对张厂长的问题,我开始谨慎起来,表面上没有让别的人看出我的内心担忧,其实我的心里开始做好了准备,也就是说我要做最坏的打算。万一出现问题,或者新来的人要让我离开工厂的话,我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不能够让他们找到问题。

    李薇找到我。

    “晓升,你看为了生产上的需要,我想提拔小曹为我的助手,我现在就可以带她,让她多了解打板和排料的问题。你也知道,我们不可能长期在这里的。”她对我说。

    “有什么变化吗?”我问她。

    “目前没有。但是我们每周回北京,在周日和周六两天,出现技术性问题就没有人牵头了。你不是也这么担心过吗!”她说。

    “好的。小曹愿意吗?”我问她。

    “我同她谈过了,她没有反对。你知道,她是从缝制车间出来的,对缝制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到了技术部,就不一样了,需要全面的知识,否则别的人就会不服气的。”她告诉我。

    “好吧。”我没有反对。

    我知道,王师傅和李薇是我特地从北京带来的,但是他们也是在编的,所以公司要是要求他们回去,他们也得回去的,不可能随他们的意愿的。问题是一旦他们走,公司的技术部就可能陷入瘫痪,因此现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十分必要的。

    我让人事部下达了一个文件。提升小曹为技术部副经理,李薇不在的时候,由她全权负责。

    直接从车间里调上来一个人到上面,原来技术部的人是不是接受,有着一些问题。我还要认真地观察,不要在公司的关键性部门出现没有必要的问题。小曹的薄弱地方就是打板,可是打板又是我们这样的服装工厂必须要存在的,好的打板师傅,可以使得公司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避免浪费,提高工作效率。相反就是问题多多,没有办法知道车间的生产。现有的打板师傅是两个,老李没有问题,他原来就是技术科的副科长,另一个就是老范。他最近身体不太好,老是说睡不着觉,精神快要崩溃。他爱人的姐姐就嫁给了上次参加我们公司开业典礼的县秘书长。

    对于老范,我还是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他病重的时候,我还是花钱给他住院,回到家里,还是照样给他开支。但是他几乎就成了一个废人,平时就是傻呆呆地看着别的人。我建议他休息一段时间再说。

    老范回家休病假,老李的工作量就显得的大了,但是他的打板速度比较快,质量也还可以,所以他还是博得大家的好评。很多人就是用过去的眼光看待这个事情,总是觉得应该是他来作为小曹的位置。我没有同意。
第三十七章
    韩国人的订单快接近了尾声。但是同时也存在着问题。

    有一批货交货期来不及了,客人就同我商量把海运变为空运。考虑到同这个客人的长期合作关系,我们就同意了,但我的条件是一家承担一半空运费。由于没有书面的协议什么的,所以货发走了,但是空运费韩国人就是不付。无奈之余,我扣住了他们的面料款,这下子就惹急了他们,他们到中国银行去找行长,要求中国银行支付货款。我们是对开银行信用证的,所以收到他们的货款后,我们应该扣除自己的加工费,其他的费用付出去。我们就这样僵持着。生意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应该是可以进行争执的,也可以用一些手腕,但是我们不是要欺骗他们国外的人。虽然有了争执,但是我们在道理上有了一定问题,也可以说就不在理了。我们没有在议付单据的时候及时找到他们单据上的不符点,因此我们的银行也认为我们应该支付。更加凑巧的是,管这个事情的处长,我也认识,在中国银行的时候,我们都是同事。他对我说,他刚刚上任处长,不要给他做辣,如果我们不付款,他们银行就要支付。我是好面子的人,心也是比较软的人。无奈,我们借了一个机会,把钱凑齐,交给了银行。空运费就没有再要回来。从此,韩国人也不愿意同我们做了。其实,我们没有做什么不应该做的事情,也是在共同遵循商业上的标准。

    好在我们订单到是没有因此停下来,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客人,也是韩国的,但是是通过一家外贸公司做的。他们的订单主要是衬衫,比较适合我们的工厂,价格还是相当不错的。

    能够有人主动找过来做订单,说明我的经营出现了良好效果。

    首先,我不用担心我们的产品质量。经历了严格的韩国人的要求,大家已经从过去的随心所欲的工作作风中解脱出来。质量开始从每个人做起。

    其次,是我们厂的规模得到客人的认同。

    第三,是客人满意我们的管理。

    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