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86-神奇的学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486-神奇的学习-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连忙摆手:“不是,不是,他算不上神童——不就是认识几个字吗?”    
    “你这个老大哥还谦虚,还‘不就是认识几个字吗’?两岁多点的孩子认识这么些字,奇迹呀!”    
    我很想告诉他:别说两岁认字不算什么稀罕事,国内报道一岁多认字的案例都有……但还是憋了憋没说出口,我实在不愿意这些热情的参观者把话题往“神童”上扯,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神童是个不吉利的说法,一说“神童”,好像就有另外一层话味儿:现在神,将来不一定就中用。    
    大家都对这个孩子识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开始,我也让炘炀大大方方地展示,这么小的孩子谈不上什么“成就感”,但让他在众人的惊讶和赞赏中得到鼓励,也是一种必要的手段。    
    有一天,炘炀的小表姐到家里来做客,我们高高兴兴地到外面的小吃部聚餐。炘炀一进小吃部,看到张挂在墙上的食谱,眼睛一亮,开始指手画脚:“我要这个……我还要点……”    
    他一口气说下来,几乎把小吃部的所有品种点完了。    
    我正准备劝阻他的进一步表演,小吃部的服务员一个个的都围了上来。像看到一个天外来客,一下子,张炘炀成为了小吃部里的明星——估计让张炘炀再这么卖弄下去,大家伙儿一高兴,这顿饭免单的可能性都有。    
    正在热闹的当间儿,炘炀的妈妈悄悄提醒我:“哎,看,他的小表姐有点不高兴了……”    
    我一看,小表姐走出了店外,过一会儿再转回来,脸上的神情挺空落挺灰心的样子。    
    小表姐个头明显比张炘炀大,却让小表弟的识字小技抢了风头,她觉得不自在,心里不平衡,那肯定是正常的。我观察出了这种微妙的反应,赶快吆喝着“吃饭吃饭”。    
    ……    
    后来我也在思考,我这个当爹的是不是有时候也松了一根弦,情绪上有点飘飘然?    
    我让孩子提早认字的目的是让他做知识上的储备,是想让他养成以学习为快乐的意识,是一种智力开发,也不是想造成轰动效应。这个理念,我主观上是想到了,我肯定没有出去炫耀“你们看我多有能耐”的表现欲。但面对各种各样的夸奖惊叹,是不是也有不留神把握不住“度”的问题?    
    以后我就注意到了面对外界反应时,自家也要注意火候,千万不能随遇而安。    
    好在张炘炀本人也感到:外面无休止的观摩次数一多,也没有大意思,后来再遇到叔叔阿姨逗他表演时,他就显露不太情愿的表情。    
    我及时地观察到了这一点,尽量避开这种的场面。    
    我们父子俩学会了躲,咱们学字是为了让自己更聪明,不是为了耍把式,不能再表演下去了。    
    我这个人的性格,是不爱得罪人的。我的街坊、同事、还有吴慧娟学校里的同事,总喜欢关心一下这个孩子,让他示范念书认字,人家也没有什么恶意。如果人家感兴趣,我去驳人家面子也不好。所以我就采取一种比较巧妙的方式,父子在学校里玩的时候,一听到打下课铃了,或者发现有人过来了,我们就匆匆地走开。    
    我从来没有很直白地对炘炀说过“赶快躲开那些人”的话,但是父子俩已经形成了某种默契,只要出现某种“情况”,父子俩就会嘻嘻哈哈地快步走开。    
    从那时开始,我也决定暂停教他认字。    
    对这件事我的事后总结就是:及时打住,见好就收。大人要随时有一种警觉,幼儿的成长是一个严肃的课题,孩子的小小成就,适当地肯定一下是应该的,但是要适度。学习是为自己好,不是让别人看稀罕,更不是耍猴,这种清醒的认识,直到现在我一直保持着,并没有因为父子两成为新闻人物而变得忘乎所以。


2岁到5岁:“徒手识字”打开启智之门练就出色的童子功

    张炘炀在幼儿园的表现,很快就显示出这样一些特点:    
    他有点不屑于跟同班的小朋友玩,原因是嫌那些孩子动不动就流鼻涕,流哈喇子。我也观察到:只要有小朋友浑身上下脏兮兮地朝他身边凑,他就露出有点腻歪的表情,尽力躲开。    
    我看到他那副皱着小脸的样子就乐:啥?你还嫌乎人家邋遢?你打小时候还不是一年四季哈喇子“细水长流”?    
    《三字经》上说过“性相近,习相远”,其实你也别小瞧了这么幼小的孩子,他完全有可能在没有人引导的情况下,自小就带来一种比较独特的禀性:比如,爱整洁,喜欢宽大幽静明亮的场所,再大一点就喜欢“高雅生活”(他自己的语言)。我能观察出他性格中的这种一贯性,我认为这也是积极向上的表现。虽然缺乏科学总结,但确实有几分道理在里面。    
    炘炀喜欢跟大班的孩子扎堆,表明这孩子自幼就有比较高的心气儿。现在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有这个特点,对这个现象的争论也比较多。往好里说是小小年纪就个性张扬,往不好里说就是傲气,处理不好容易导致孩子性格孤僻。我和吴慧娟的看法是持肯定态度的,孩子心气儿高不是一件坏事,表明他有一种独特的自我意识了。我主要做的事是观察、引导。    
    张炘炀不护食——我们北方话把孩子不愿意让别的小朋友动自己的东西叫做“独”,张炘炀的所谓不护食又叫作“不独”。这是一种打比方的说法,炀在幼儿园里玩玩具时,并不是自己玩,懂得跟小朋友一起分享,别的小朋友进入他的领域时,他也显得挺大方(惟独就是怕脏)。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不会抠抠索索,不会形成自私的恶习。我们非常鼓励他的这种懂得分享的习惯。一看到他这么做,就给予欣赏的表示,抱一下亲一下。    
    张炘炀长大以后,也有一种不把自己当外人的习惯,估计也是从那时开始形成的。当然过头了就未免让别人误解,孩子是不是少教啊,变成了负面的东西了,我们很清楚这一点,毕竟我们的幼教缺乏系统性,也不是什么都能够想周全的。只能加强教育。    
    这个孩子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开朗、沉着。张炘炀跟小朋友结伴玩东西的时候,有一种开朗活泼的气质,他很喜欢交际,也显示出“当头”的欲望。这点,我们觉得对他胆小的毛病是一种矫正,因此也任着他这么做。    
    但是幼儿园时张炘炀有一个与周围环境极其不和谐的地方——这孩子太闹腾了,怎么也养不成睡午觉的习惯。人家孩子乖乖入睡了,他还在那里嘻嘻哈哈,大呼小叫。幼儿园老师反映过多次,弄得我这个当爹的也怪难为情的。他这个习惯改不过来,对人家幼儿园的管理是一种干扰啊。    
    我也是没有办法才把炘炀领回的家。    
    领回家以后怎么办呢?总不能这么小的孩子就在家“待业”吧,我跟他妈商量了以后,决定把孩子提前送到长征小学学前班。    
    这一年他才4岁。    
    也许就是因为他的闹腾,无奈之中让他提前入学。这个不经心的安排成为他以后小学学习第一次出现飞跃的前奏曲。    
    在学前班里,张炘炀的识字优势让他出了不少风头。    
    “当众背诵《毕业诗》就是一个“光荣”的例子,这件事也是我们两口子从别的小朋友嘴里耳闻的——顺带说一句,我很少有意识地给他进行诗词歌赋的引领,由他兴致所制地进行阅读,培养出他的“内秀”——张炘炀也有一个脾气,不爱跟我们说学前班里发生了什么。那天,还是一个叫王茜的小朋友对吴慧娟说:“我们全班只有张炘炀一个人会背诵《毕业诗》,老师可高兴了,让他当众表演,他站在台上一字不差地背诗,可风光了!”    
    我一听很振奋,当即叫炘炀念给我听,炘炀没有推辞,脆声脆气地念了起来——    
    今天是我最后一次站在这里    
    和老师小朋友在一起    
    我是多么欢喜    
    再过几天    
    我就要进小学做个一年级小学生    
    坐在明亮的教室里    
    读书写字多么神气    
    亲爱的老师阿姨    
    我有很多话想说给您    
    四年前我第一次到这里    
    玩具扔满地    
    还要发脾气    
    今天站在这里的还是我自己    
    脸上再也没有鼻涕    
    手帕袜子自己洗    
    还会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    
    懂得了很多道理    
    亲爱的老师阿姨    
    我从心里感谢您    
    再见吧老师    
    再见吧阿姨    
    以后我一定来看您    
    向您报告我的学习成绩    
    这首诗还不短哩,全班没有人会背,证明老师没有下达背诵任务,他肯花这个心思去全文背诵,而且得到了表扬,这是令人高兴的迹象。他在学前年龄练就了一手出色的童子功,保证了他在今后的学习中稳扎稳打,这也是进步神速的一个必要条件。


2岁到5岁:“徒手识字”打开启智之门10岁大学生的”哲理思考”

    来源:长沙电视女性频道    
    红尘惊奇,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言情拍案,请听我从头一一道来。说到神童,列位一定不会忘记80年代中国科技大学的那些少年大学生,他们曾经大名鼎鼎,后来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渐渐淡出了世人的视线。而在去年高考结束后不久,又有一名年龄更小、仅仅10岁的孩子的名字出现在了世人的眼中,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这个10岁大学生的故事。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开学的日子,在众多的新生中,有一个学生的到来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引得20多家媒体聚集在这里跟踪采访,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是因为他的年龄——这个大学生只有十岁。8月28日一早,十岁的张炘炀在父母的陪同下坐着天津工程师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