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成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紫玉成烟- 第2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玉和璧的灵性也影响到冰凰软剑,如流水在薄冰下初动的光晕再度流转起来,并且微微闪烁,似是洗却尘污后的喜悦。妍雪举起软剑,叹着气说:“剑啊剑啊,我们这一回同经患难,总算也是生死之交了,你以后可别学着别人来嫌弃我啊。”剑芒一闪,越明亮,也越温柔。

    毒性虽是抑退,全身依旧绵软无力,妍雪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在石室周围四下搜寻,一圈看下来,竟是毫无出路。

    细细打量那个石龛,它与山体相连,以一块完整白石刻成,雕刻精细而华丽,石头中间镶嵌着闪光晶石,其光芒从内部四射出来,整座石龛显得晶莹通透,只是中央却无该有的供物。妍雪想道:“剑气阁内外下了多重禁制,这座石龛又是这样的精致珍贵,三夫人如有遗物,想必只会藏匿在此。”

    前法重试,把冰凰剑蜷曲着放进石龛中央,并无反映。她大为焦燥:“终不成仍困死在这里?”那般极端的嫉世愤俗之念再次涌出,恨恨道:“说什么有缘人可得,明着是难为人而已!这样小气!”

    她连受挫折,心下怒极,再也顾不上之前对三夫人犹有三分敬意,冰凰剑弹匣而出,剑光如练,石室中那些美妙奇异的钟乳石林顿时倒了大霉,在她剑下断的断、折的折,片刻间体无完肤,即使这样,这个石室就象是死了一般,任由妍雪任性、胡闹、拆毁,既无室外剑气之扰,又无甬道花纹之限,妍雪心下失望,缓缓收住了剑,想道:“难道我就生生被困死于此?”越想越是不甘,两行眼泪不觉又悄悄挂落。

    她一面哭着,一面用手擦拭眼泪,狠狠地道:“我不要哭,我就是不哭给你们看!你们都是坏人!这个世界上全都是坏人!”泪眼模糊的望出去,那白石石龛在她右侧偏东方向,那石头里镶嵌的晶石,从这边望过去,似乎上下延绵,连成一道贯穿石龛的线。

    她心下猛地一跳,这才是真正收住了眼泪,走到石龛另一面去望着,也是有着一条不易察觉的细线。站在石龛各个方位,都会有一条贯穿整个石龛的细线出现,妍雪心下急转:“石龛定有玄机,可这是什么意思,是要我一剑劈开它么?可是以我的力量,这一剑如何能将其劈裂开来?而且每个方向都有一道细线,我却照那条线砍下去?”更难的是,即使挑中一条砍将下去,也必定是歪歪斜斜,根本不可能按照那光芒所显示的线路来劈开石龛。

    虽是一时想不明白,已然狂喜,情知绝境之中,又生出一线希望。她机关之术甚浅,第一道关卡全是凭着王晨彤指点,第二次也是王晨彤要她取下宝剑,现在需得独自解决一道难题,那真是前所未有的艰难尝试。她苦思冥想,忽而坐下,忽而站起,忽而烦躁地走来走去,眼睛不住对着那个石龛望着,也不知过了多久,冷汗早已湿透衣衫,她还是只敢想不敢动――就怕只有一个机会,她如错失那就再也懊悔不来。

    忽地灵光一现,叫道:“是了!是了!”那石龛站在各个方面去看,都有一条以晶石连缀精心设计的线路,而每一条线路,在从头贯穿到底之时,都有一个交叉点!她找到那个交叉点,那里只是一颗白石,在众多晶石间毫无异状,然而这个台子本是个石台,却又为甚么要嵌入这一颗平淡无奇的白石?

    妍雪料想再无疑窦,不由体内如沸。然而当她剑指白石之时,却又犹豫了。这石龛如此精心设计,建造如此完美,一剑下去,势将碎成千片万片,她一身武学若藏在这石龛之中,岂不应当加以珍护,后人更应存敬仰之心,难道容许做此毁珠之事?

    可是在这个石室中折腾了两三个时辰,确实除此之外找不出其他任何的可能。吴怡瑾设置剑气阁煞费苦心,用冰凰软剑开启石门,甬道机关试探人心好坏,一定是还有第三道禁制……常人来到剑气阁,想的是学她一身技艺,那自然恨不得对之顶礼膜拜,可这里显然没有任何这种暗示。这位三夫人既做得出扣响金钟震裂而死的极端方法,行事未必不出人意料。她经大痛苦,当有大觉悟,以她对人心所知,必然不在乎人对她有多么尊重,只怕最后一关,在于试人心是否果敢,能否舍得!

    妍雪决心已下,冰凰软剑如匹练飞出,向石龛掠过,剑光中石屑纷飞,赫然掉落一只方匣。妍雪又惊又喜,急忙抢上把匣子捧在手里。匣盖应手而开,现出一封书简,及一本淡蓝书面的帙册。妍雪先不,只拆开信来,入眼不觉惊心动魄。那是十六年前吴怡瑾绝笔书信:

    “余视慧卿归去,稚龄女安寝于内室,忽忽失落,如遗世界。独坐书此,茕茕无依,所伴夜雨青灯,往事思量,泪随笔下。

    “当日手刃衣冠之兽,余自知他日事泄,生死未可知也。忽邪谋恶讦,狂飙席地,恍天地崩离,无计避此大祸也。新位帮主斥余紊逆三纲,滔天元恶,穷五刑而莫及,冤酷日深,艰辛日尽。余思幼年羁旅,蒙??收而授艺,且一家衣食无忧。受此大恩,当以身为报也。自此无一事不为清云,无一言不从大局,怀抱磊落,绝无私意。所刺之人,虽为尊,然其禽兽之心,魍魉之行,岂得为人乎?余行此决绝之事,至今无悔,寸心耿耿,天可为鉴,缘何竟不得谅尔?悲夫!余非圣人,亦无百恶,而逼余至此,绝无生望也。同门手足,相煎何急!

    “余一生坎坷飘零,终鲜亲人。自海域携若兰归,初胆小慎微,处事殷勤,慧卿独不喜,谓其眼神不正,心术有异。余不信尔。今果坠入魔障,众叛亲离,沦落无寄,余有不教成人之过,悔愧良深·女锦云,天性醇厚,肖似乃父,余不欲其重堕是非。然余若身死,恐文君无多日矣,云儿未来终亦难期。生死别离,悲心如焚,红尘困顿不堪至斯,令人痛绝。

    “然师尊大人在日,抚余如己出,实深感戴。寸恩未酬,宁不感怀?慧卿与余,肝胆相照,形影相惜,尘缘虽浅,恩泽犹深,知己依存,不在长短。故瑾虽去,不免常神驰左右。

    “嗟吁!夫人生无常,何能知也?幼女莲儿夭亡,悲未能已,人生之不可捉摸大抵如是。十二楼前,烟雨迷离。多情皓魄,明宵还照,同此荧窗,同此寒灯,而旧人残影,不复再见矣。瑾年三十又四之春,死而不为夭。纵令生有百岁,电光火石,犹白驹过隙。茫茫大造,不可测矣。人生孰无死,求一清白,可以无愧。思量既及,渐觉灵台清明,心身俱宁。惟余一身所学,不忍相弃,同门姊妹必不珍之,慧卿不幸,前程难计。暂存剑气阁,留取有缘。期后来人惜缘重福,戒恨勿仇。余归泉壤,如闻如见。”

    落款书“辛未年四月十二寅时瑾郎绝笔”。

    原来她是这样的人,原来她是这样死的。妍雪本是孤愤满腔,看了这样一封信,看她轻言缓诉,自悲愤的绝境里一步步走将出来,她那股天地不平之鸣,也不知不觉平息下来,掩书怀想,神驰千里。

    绝笔信迄今一十六年。假若云天赐是她的孩子,也就意味着,她虽然死意已决,可在这以后,尚有两年生命。不知那两年之间,又生了什么意外变故。当真是“茫茫大造,不可测矣”。

    反正着急也是出不去,便取过那本书来,粗粗翻看,分为剑法、内功、阵法三个部分,她倒是一喜。于是翻到阵法总诀,起头一句即是:“夫设阵之体有常,变阵之数无方。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故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凡机关之数皆可与言通变矣。”妍雪为之一凛,细细读了两遍,不由欣喜若狂。这段话表达了三夫人设阵的主体思想,她教导人设其阵,必须变通无穷。变通越多,则自己也就越能够立于不败之境。照这样的总义来看,剑气阁是她所设,就决不能只留下一条出路!更说不定剑气阁出路即载于此册。

    向后翻阅查找,果不出所料,在最后页找到了有关解释剑气阁设置禁制之法↓此而外,连剑气阁分别三条出路的地图也附于后面。她激动得双手颤,在绝境之际,终获明光。

    按照其中所说的方法,顺利打开出口。便在石室之中,跪下向那破裂石龛拜了两拜,神色从未有过如此的郑重与尊敬:“三夫人,我此番出去,一来告诉慧姨,我身世非她所想;二来,若天赐果然是你后代,我会把你这一生心血交了给他,并叫他来拜见亲娘。”

    自剑气阁脱身而出,启明星在东方闪耀,凉风拂体,竟有了种全不真实的感觉。

    从雁宕山下来,至主干大道,一路碰到为数众多的清云弟子,有一两次她竟不及闪避,但那帮弟子只看看她,步履匆匆的过去了。她好生奇怪,这个时候,天光未晓,理应是整座园子最为静谧之时,却为何象是有大事生?当下掩身于假山之后,等待几拨弟子打附近经过,终于听到了一言半语:“金钟……”“慧夫人……”

    她如雷轰顶,这些时只顾着身世不如意,只顾任性、生气,竟然忘记了,身陷囹囿的沈慧薇,所遭遇的困境!

    扣响金钟,除死无他。在清云的这四年,她不止一次听说过这种说法!三夫人当年就是这样死的!而现在,慧姨也要去扣响它了!

    募然天摇地动,连云岭延绵八百里山间,远远近近,响起似奔雷、似潮生、似炮轰的阵阵钟声。

正文 第二十四章 劫灰寸寸乱尘嚣

    “一、二、三、四……四更天了。”

    沈慧薇静静数着远处钟楼里传来隐约的响声。在静室,在偏远的连云岭深处,所有的世间响动,听来都是模模糊糊的,仿佛已经隔开了生死两界。

    她是多么盼望连这点模糊的声音都不必倾听,然而,这一点微弱而可怜的愿望并不被允许,她不得不去做一件事,――也许是最后一件事。

    她轻轻起身,双足除去了多日锁于她割裂脚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