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华大使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国驻华大使传奇-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洛德妙语受赞扬,中方智慧破僵局    
    1972年2月22日,双方重就联合公报内容展开讨论。这次中方由乔冠华副外长主谈,美大司司长章文晋等协助;美方仍由基辛格主谈,只带洛德一人出席,有时也有霍尔德里奇参加。这次会谈涉及余下的各种分歧,包括中方声明中所述“人民要革命”一词,美方坚决不同意;美国声明中所述它对韩国和日本的条约义务问题;关于“双方都不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的提法问题等等。最关键的分歧是中方要求美国无条件从台湾撤军问题,本段先叙述双方在台湾问题上突破僵局的过程。    
    从中方的立场看,我们未在公报内提废除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只提要求美国从台湾撤军,已经是对美方的照顾和妥协;但美方强调公开宣布撤军将引起国内右派亲台势力的强烈反对。因此双方就此问题一直争论到最后一天。    
    国内有些报刊或书籍有个误传,以为中美在台湾问题上争论不休,最后基辛格和洛德想出了一句妙语,“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结果皆大欢喜,僵局迎刃而解,云云。其实这仅是误传。据作者了解,洛德想出(或从国务院为中美大使级会谈准备的文件中查出来)的这句妙语确实不错,它包含了美方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意思,受到了中方的赞扬和同意。但这一妙语早在1971年10月22日美方提出的第一份公报草案中已经有了,只是后来词句上略有改动。当时中方就接受了这一提法,它并没有解决中美分歧的焦点,即美方无条件全部撤军问题。争论到最后一天的这个焦点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呢?它主要是靠中方的智慧和双方谋求妥协的努力解决的。    
    1972年2月25日,经过双方多次讨论后,基辛格和洛德商量后,提出了如下的美方声明:“……它重申它对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基于这一前提,美国展望它将从台湾逐步减少,并最终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乔冠华副外长与中方官员略做商议后,对此做出了敏捷的反应。他说,“前提”的说法太重,而“展望”的说法又太轻,必须找到把“前提”减轻和“展望”加重的词句才行。乔建议将“展望”改为“预期”一词。接着章文晋司长提出可将“前提”改为“前景”。洛德听到后马上点头示意可以接受。这时基辛格开玩笑说:“我们的洛德先生已经站到中国一边了。”于是大家哈哈一笑。基辛格表示接受这种提法,一个难题终于解决了。乔冠华又回到严肃的口吻说,这是我们的几种设想之一,待请示周总理后才算最后定案。基辛格说,他也要请示总统。随后尼克松建议,把前后句子略作调整,内容不变,双方最后发表的“联合公报”中本段的全文如下: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关于公报草案中其余的分歧,也是在最后几天解决的。首先,关于“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一句,中方的底牌是争取不改,乔冠华要求我们中方接待班子的人“集思广益,想想点子”。作者因整理过尼克松的历次讲话,记得他多次讲到“革命”一词,很快就整理了一份材料(关于尼克松讲到“革命”的语录),供乔冠华选用。1972年2月23日,乔冠华在与基辛格讨论公报时,大量引用了尼克松在何时何地讲到支持“革命”的话,包括说“在亚洲大部分地区的变化是革命的”(1967年10月23日),近年出现了“新的美国革命”(1971年1月3日)等等,他质问:为什么你们的总统多次可以讲“革命”,中方在自己的单方声明中就不能讲这个词?再说,你们美国也是从革命中诞生的,中国也是革命胜利后立国的,我们都是革命的后代,关于“人民要革命”,我在联合国已经公开讲过了,为何现在不让讲?一席话说得对方无言以对,只好说“把革命一词放进去吧”!    
    再说美国对日、韩的条约义务问题。美方在一、二、三稿中都提到要履行对日、韩的义务,中方声明中则与此相对,坚决支持朝鲜和印支三国的正义立场以及日本人民要求独立、民主、和平、中立的主张。双方已达成协议,但美方内部发生“窝里斗”,1972年2月26日国务院的官员第一次阅读公报稿后向尼克松提出此句不妥,只提日、韩,不提对台湾的义务将引起严重后果。另外还提了14条不同意见,尼克松考虑再三,要基辛格再找中方商量,中方同意了某些合理改动(如增补罗杰斯国务卿也与姬鹏飞外长进行了讨论等内容),但不同意改动台湾部分。美方只好把履行对日、韩的义务用词取消,中方表示同意。    
    此外,关于“任何一方都不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的措辞,这是美方首先提出的,中方表示同意。但后来周总理认为得改为“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因为美方还在侵略印支,没有做到这一条。基辛格当然看出中方要改动的用意所在,因此坚决拒绝,后来在中方一再坚持下,美方勉强同意。在争论过程中,双方都有些感情冲动,中方不但乔冠华发言,而且章文晋也几次激烈表态,因此后来霍尔德里奇在他写的书中说,“基辛格对章文晋插话感到厌烦”。    
    作者不厌其烦地写下这一过程,主要是强调中美双方当时开始改变对外战略,环顾左右(国内和国外)都有些敏感因素,因此在讨论公报措辞时几乎字斟句酌,做到了“天衣无缝”的程度。


第二部分洛德参加会见毛泽东的镜头被盖掉

    在中美会谈期间,双方都有外交家的风度,不但出言风趣,而且时常说点笑话,使会场显得轻松一些。比如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与毛泽东主席会见时,双方在近一个小时内谈笑风生地讨论了世界大事,内容广泛,寓意深刻。周总理与尼克松、基辛格多次会谈时,也都充满幽默和风趣,周总理为了驳斥尼克松和基辛格的“真空论”(指美国不去干预,当地会成为“真空地带”,易为苏联所乘),旁征博引,以戴高乐的法国从阿尔及利亚撤出军队为例,说明美国主动撤出印支,才有出路。这样讲很有说服力。    
    乔冠华与基辛格在1972年2月讨论公报稿时,尽管双方大部分时间唇枪舌剑,争论激烈,但有时会场也传出一阵笑声,这多半是基辛格又说了一句什么俏皮话。印象较深的是,在某次公报谈判处于僵局时,基辛格突然谈起他1971年7月第一次访华时把衬衫丢在巴基斯坦旅馆的事情。他话锋一转,又说“我这次访华,可能是次外交灾难”,因为美国有句话,“丢掉背上的衬衫”,意思就是指某人“输得精光”。大家听了哈哈一笑。其实他的玩笑是有用意的,就是抱怨中方在公报稿上逼得太紧。这时洛德出来打圆场说,“你不会输的,因为你的衬衫是借来的,是别人的,输不到自己头上”。这又引起一阵哄笑。基辛格又挖苦洛德说,“洛德先生这次随尼克松总统访华,把头发都剪短了,以便给中方一个好印象”。其实这是一句反话,因为在美国代表团中,洛德的头发是最长的。由上述一些笑谈来看,基辛格同洛德的关系相当密切,甚至到了令冷落在一旁的国务院官员感到嫉妒的程度。    
    尼克松访华时的一个插曲:洛德参加会见毛泽东的镜头被盖掉    
    在尼克松总统1972年2月访华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小插曲。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的当天下午,毛泽东和尼克松在中南海毛主席的书房内会见。这是中美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世界上的一件大事。在美方陪同会见的人员中,除了基辛格,就只有一个洛德。连国务卿罗杰斯也无份,更不用说尼克松随团来华几百人中的其他官员了。这件事是谁决定的?当时愤愤不平的国务院官员都抱怨基辛格,事实真相到底如何?    
    当时尼克松和基辛格住在钓鱼台国宾馆18号楼,而国务院的官员住在6号楼。午餐刚过,基辛格突然接到周总理的通知:毛泽东将于下午3时会见尼克松总统,并询问美方何人陪见。这是一次人数受到限制的会见,双方参加人员都不多。基辛格回答说,尼克松总统让基辛格本人陪见,另派洛德去做记录(基辛格可能考虑到这是高度机密的一次会见,不愿国务院的人参加)。基辛格提出,希望中方不要告诉国务院的人,特别是洛德参加会见的事不能讲出去,新闻、照片、电视里都不要出现洛德。基辛格的意图十分明显,一是不让国务院的人参加,二是怕引起国务院的人不满,只好让中方为此保密。看来这也是尼克松的想法,否则基辛格不会如此快地做出决断。    
    当毛泽东会见尼克松时,双方人员基本上是对等的。中方只有周总理在座,王海容做记录,唐闻生做翻译。美方代表团的翻译是傅利民,他是国务院的人,尼克松不但这次会见不用,而且当晚在周总理举行的欢迎晚宴上,尼克松发表即席讲话时,也是用的中方翻译唐闻生。中方谁出席或不出席都不会引起什么问题,大家的共识是服从组织安排。但美方就不同了。尽管中方在发表会见照片和电视转播时,按美方要求把洛德的镜头盖掉了,发新闻时也没有提到洛德参加,但明眼人一看就会发现,这次会见没有罗杰斯先生的份儿,按职位来说,国务卿不应低于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洛德陪见的事也难于保住密。结果是尼克松和基辛格担心的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