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滑头"处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老滑头"处世-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至单位大至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都有秘
密,我们只能守口如瓶,不可泄露。有的人轻薄,无纪律性,就
私下把机密“悄悄“出去了,弄得一传十,十传百,家喻户晓,有
些心术不正的人如获至宝,拿去作为谋利的敲门砖,给单位乃
至国家造成严重损失。即使诸如涉及人事变动的内部新闻,
你也不要去向有关的人说悄悄话,万一中途有变,你如何去安
抚别人呢?如果为此而闹出了矛盾谁负责呢?向亲友泄秘,不
是害人便是害己。你一片热心向他说了悄悄话,他可能认为
这是泄露机密,于是,他当面批评、指责你,甚至状告你,你的
体面何在?有些人并不喜欢听那些悄悄话,他不领你的情,这
就没有 意思了“。多情 应笑我,早生白发”,还 是封锁感情,守
口如瓶吧。
)披露悄悄话的话也不要说。
须知这世上有些人很怪,情投意合时无话不说,无情不
表;一旦关系疏淡,稍有薄待,便反目成仇,无情无义,甚至添
油加醋,不惜借此陷害,从而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殊不
第 148 页
知,这些抖出悄悄话的人,也要吃亏的。我们知道,悄悄话大
多是在两人之间传播,试问,你一个人能够证明我有此一说
吗?甚至对方出于愤怒会狠狠还击,跟编小说一样编出你的
悄悄话,以十倍于你的兵力将你置于有口难辩的境地,纵然两
败俱伤,也没有白白被你出卖。结果如何呢?你本是讨好卖
乖,求名逐利,或发泄私愤,算计别人,不巧却被悄悄话所害。
所以,假使你听了悄悄话,也没有必要往外抖,任何人在这个
世上都有一片自由的天地,还是讲究信义,以善良为本,何必
让人反咬一口呢 ?
)不要与比你强大的人分享秘密。
你也许觉得你们可以分桃而食,但实际上你们只能分食
削下的皮。许多人因为分享了别人的秘密而不得善终。他们
就像面包皮做的汤匙,很快就与汤走向了同样的下场。听一
位王子倾吐秘密并不是什么特权而是一种负担。许多人打碎
镜子,是因为镜子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丑陋。他们不能忍受
那些见过他们丑相的人。假如你看到了某人不光彩的一面,
别人看你的目光绝不会友善。绝不要让人认为他们欠了你什
么,尤其是那些有权势的人。与他们交往,应该依赖你给过他
们的帮助,而非他们给过你的帮助。朋友间互吐心事是世界
上最危险的事情,把自己的秘密讲给他人听的人将自己变成
了奴隶,这是为人君主者所无法容忍的暴行,为了找回失去的
自由,他们会不惜践踏任何东西,任何公理。
最后应该特别强调的是:讲秘密会陷你于不利,而听秘密
同样也不安全。许多人因为分享了别人的秘密而不得善终。
听秘密也是落人把柄,尤其注意不要与比你强大的人分享秘
密 。秘 密 ,听 不 得 ,讲 不 得 。
第 149 页
为人处世留三分
谨慎,临事不危,有一种小心翼翼的态度,三思而行,这是
必然的。但要做好却不容易。个性强的,容易动肝火,起意气,
虽知道慎,却熬不住性子,终使言行变得冲动、冒失。而个性
柔弱的人,又容易过分谦卑,言行显得懦弱、迟缓。而在强烈
的功利吸引之下,无论强者与弱者,都容易一改本性,成为冒
险鬼,自取失败。
所以,做到谨慎,重要的是把握分寸,留有余地。
说话,评论一件事,一个人,当实事求是,多从好的方面
看,也应看到坏的方面,切忌感情用事。喜欢起来,什么都好,
厌恶起来,一无是处。如果眼前不吃亏,将来必知祸从口出。
把握好分寸,留有余地,则自己进退方便自如。
我在一家杂志社工作时,曾交一件采访工作给一位男同
事,这件采访工作是相当的困难,我问他:“有没有问题?”他
拍着胸脯回答:“没问题,包君满意!”过了三天,没有任何动
静。我问他进度如何,他才老实说:“不如想像那么简单!”虽
然我同意他继续努力,但对他的拍胸脯已有些反感。
有一位朋友和同事都不愉快,他向他同事说:“从今天起,
我们继绝所有关系,彼此毫无瓜葛……”说完话还不到两个
第 150 页
月,他的同事成为他的上司,我的朋友因讲过重话,只好辞职
他就。
这都是把话说得太满而对自己造成窘迫的例子。把话说
得太满就像把杯子倒满了水,再也滴不进一滴水,再滴就溢出
来了;也像把气球灌饱了气,再也灌不进一丝丝的空气,再灌
就要爆炸了。当然,也有人话说得很满,而且也做得到。不过
凡事总有意外,使得事情产生变化,而这些意外并不是人能预
料的,话不要说得太满,就是为了容纳这个“意外”!杯子留有
空间就不会因加进其他液体而溢出来,气球留有空间便不会
因再灌一些空气而爆炸,人说话留有空间,便不会因为“意外”
出现而下不了台,可从容转身。所以很多政府官员在面对记
者的询问或议员的质询时,都偏爱用这些字眼,诸如:“可能、
尽量、或许、研究、考虑、评估……”这些都不是肯定的字眼,他
们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留一点空间好容纳“意外”,否则一下
子把自己说死了,结果事与愿违,那不是很难堪吗?当然,一
个有担当的政府官员是不应该如此的,但做人做事有时实在
也不得不如此啊!
以下的状况是你在说话时该注意的。
做事 方面:
对别人的请托可以答应接受,但不要“保证”,应代以
“我尽量,我试看看”的字眼。
上级交办的事当然接受,但不要说“保证没问题”,应
代以“应该没问题,我全力以赴”之类的字眼。
这是为了万一自己做不到所留的后路,而这样子说事实
上也无损你的诚意,反而更显出你的谨慎,别人会因此更信赖
你!事没做好,也不会责怪你!
第 151 页
做人方面:
与人交恶,不要出口恶言,更不要说出“誓不两立”之
类的话,除非有“杀父夺妻”之仇。不管谁对谁错,最好是闭口
不言,以便他日需要携手合作时还有“面子”!
)对人不要太早下评断,像“这个人完蛋了”“、这个人一
辈子没出息”之类属于“盖棺论定”的话最好不要说,人一辈子
很长,变化很多。也不要一下子评断“这个人前途无量”或“这
个人能力高强”,总之,应多用“是……不过……如果”之类的
话语。
当然,状况并不是只我说的这几个。固然把话说满有时
也有实际上的需要,但我认为,除非必要,还是保留一点空间
的好,既不得罪人,也不会把自己陷入困境。总之,学学政府
官员,多用中性的、不确定的词然就对了!
更重要的是行为,因人而异,不是事事都须谨慎,但于人
生,却须时时处处,把握好分寸,留有余地。
初入道经商的人,将本求利,能得大利,求其中利,留有余
地,把握住这个分寸,就是谨慎。
农村学生考大学跳“农”门,进入重点大学分数线了,无绝
对把握录取,报名的志愿表上填个二类大学,以求稳操胜券,
这也是谨慎。虽不能达到心满意足的最佳效果,但可免除失
败危险。
其实,谨慎,留有余地,不说过头话,不做心力用尽的事,
则随时可以应付意外情况。因为于人本身,强中自有强中手,
人不能自命老子天下第一;而于事态发展,也时有不测风云。
之所以说做人不是事事当谨慎,是说谨慎到一定情况当
换一种形式,或叫果敢,或叫灵活。刘邦在鸿门宴上,被张良
第 152 页
叫了出来,实际已离虎口。如果想要逃走,又谨慎地履行礼
节,去向项羽、亚父告别,无异于送肉上砧板。这时,刘邦既已
出门,该撒腿就跑,而讲礼数去辞行就是愚蠢。所以樊哙说:
“大行不拘小谨,大礼不辞小让”,也是为人处世的至理名
言。
中国人讲含蓄,表达一种意思,或者作为一种处世态度,
点到为止,不那么直接,不那么直通通的叫人受不了。过分直
接,不讲究方式方法,就是做了好事又吃亏。
但是,含蓄也容易过头,使人虚伪,使阴谋家得逞,使好人
上当。
曹植、曹丕争做太子。曹植才华横溢,人们敬服,曹操也
对他另眼相看,内心暗暗打算把王位传给曹植。当曹植封侯
了的时候,曹丕在军中还不过只混到郎官儿,比起曹植,太不
起眼了。但曹丕深知含蓄的妙用。
曹操带兵出征,曹丕、曹植都到路边送行。曹植称颂父王
功德,出口成章,引人注目,曹操也大为高兴。曹丕反其道而
行之,不能出口成章,就装得含蓄,假惺惺地哭拜在地上,曹
操及他左右的人,都很感动,并且认为曹植只是华丽的辞藻,
只有曹丕才忠诚厚道,是真实的情感。曹植继续我行我素,不
肯用心计和装模作样。曹丕则正中下怀,进一步玩弄权术,掩
饰真情。于

是王宫中的
终人及曹操身边人都为他说话,曹
于被立为太子。曹植的日子,从此便一天天难过了。
曹丕是利用含蓄而得手的最明显的例子,当然也可说是
阴谋诡计,并不值得提倡。而作为曹植这一边,则要引为教
训:含蓄一点,是一种说法,夹紧尾巴做人,是另一种说法。
含蓄些,夹紧尾巴做人,现代人也应当如此。
第 153 页
“大愚”之中藏大智
苏联卫国战争初期,德军长驱直入。在此生死存亡之际,
曾在国内战争时期驰骋疆场的老将们,如铁木辛哥、伏罗希洛
夫、布琼尼等,首先挑起前敌指挥的重担。但面对新的形势,他
们渐感力不从心。时势造英雄,一批青年军事家,如朱可夫、华
西列夫斯基、什捷缅科等,相继脱颖而出。这中间,老将们思想
上不是没有波动的。
年月,苏联元帅铁木辛哥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