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滑头"处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老滑头"处世-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刀下,喋血鸳鸯楼,自是恶贯满盈,令人痛快之至;而林黛玉焚
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阁成大礼,却令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
装醉打拳乃格斗上乘技法,装疯卖傻是人情操纵的一流
功夫。那些能够使他人“买”下自己傻气的人,正是人生中“最
伟大的推销员”。他们的成功自古至今皆无例外。
公元
年,魏少帝曹芳受曹爽专权,架空了司马昭的兵
权。司马昭虽然甚为不满,但一时又无能为力。为了免遭曹爽
的再度加害,同时也为了隐蔽自己,以待时机,司马昭告病居
家,不问朝政。一日,曹爽派心腹李胜去探视司马昭,以查虚
实。司马昭也知道曹爽的用意,因此,当李胜来到时,只见司
马昭躺在床上,两个侍女正在喂他喝粥,米粥洒满了前胸。李
胜与他说话时,司马昭故意作出气喘吁吁的样子,话也听不
明,说也说不清。李胜回去后,详细报告给曹爽,并说:“司马
公不过是尚有余气的尸体而已,形神已离,大人不必再对他有
第 142 页
何顾虑了。”曹爽最感棘手的就是司马昭,听到他不会久留于
人世,心中无比高兴和放心,在朝中更加肆无忌惮了。司马昭
则加紧秘密组织力量。成功
年 正 月 ,地打了一次“醉拳”。
魏少帝曹芳拜谒高平陵,曹爽兄弟及其亲信皆随同前往,司马
昭乘机发动兵变,废免了曹爽兄弟,不久将其全部处死。
在政治风云中,有时当危险要落到自己头上时,通过装傻
弄呆,还可以达到逃避
名危难、保全自身的目的。我国古代著
的军事大师孙膑,遭到庞涓暗算后,身陷绝境。然而孙膑不向
恶势力妥协,他决定佯狂诈疯,以卸庞涓的警惕之心,然后再
图逃脱之计。一天庞涓派人送晚餐给孙膑吃,只见孙膑正准
备拿筷子时,忽然昏厥,一会儿又呕吐起来,接着发怒,张大眼
睛乱叫不止。庞涓接到报告后亲自来查看,只见孙膑痰涎满
面,伏在地上大笑不止。过了一会儿,又嚎啕大哭,庞涓非常
狡猾,为了考察孙膑狂疯的真假,命令左右将他拖到猪圈中,
孙膑披发覆面,就势倒卧猪粪污水里。此后庞涓虽然半信半
疑,但对孙膑的看管比以前大大地松懈了。孙膑也终日狂言
诞语,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白天混迹于市井,晚上仍然回到猪
圈之中。过了一些天,庞涓终于买下了孙膑推销的“傻气”而
自变愚蠢,相信孙膑真的疯了。这才使孙膑不久得以逃出魏
国 。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为了保住江山,对朝廷和地方的官
僚好贪舞弊、严重损害皇朝利益的行为,无情打击,重刑惩
治。其用刑的野蛮残酷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帝王。为了免
遭杀戮,有的官僚不得已装疯卖傻,以逃避惩治,御史袁凯惹
怒了朱元璋,怕被杀头,便假装疯癫。朱元璋说疯了是不怕痛
第 143 页
的,叫人拿木钻刺他的皮肤,袁凯咬牙不吭。回家后,自己用
铁链子锁了脖子,蓬头垢面,满嘴疯话。朱元璋还是不相信,
派人去探察。袁凯瞪着眼对来人唱“月儿高”的曲子,爬在篱
笆边吃狗屎。朱元璋听了使者的回报,才不追究。实际上朱元
璋又受了骗。原来袁凯知道皇帝不相信自己疯了,会派人来
侦查,便预先叫人用炒面拌糖稀,捏作狗屎状,散在篱笆下。
当来人一到,他便大口大口地吃,这才救了一条老命。可见
“推销傻气”多么辛苦和不易,不到危及生存,还是别轻易去干
这种活。
曾国藩练兵时,每天午饭后总是邀幕僚们下围棋。一天,
忽然有一个人向他告密,说某统领要叛变了。告密人就是这
个统领的部下。曾国藩大怒,立即命令手下将告密者杀了示
众。一会儿,被告密要叛变的统领前来给曾国藩谢恩。曾国藩
脸色一变,阴沉脸,命令左右马上将统领斩首。
幕僚们都不知为什么,曾国藩笑着说:“这就不是你们所
能明白的了。”说罢,命令把统领斩首了。他又对幕僚们说:
“告密者说的是真实的,我如果不杀他,这位统领知道自已被
告发了,势必立刻叛变,由于我杀了告密的人,就把统领骗来
了 。”
蒙蔽别人最关键的在于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和目的。不
能让人发现,更不能让人预见,所以诈者蒙蔽他人时,常玩的
把戏便是声东击西。假装瞄准一个目标煞有介事地佯攻一
番,其实暗自瞅准别人不留心的靶子,然后伺机施以致命打
击。有时他似乎不经意间流露出自己的心思,实际上是在骗
取他人的注意和信赖,目的在于突然发难而出奇制胜。
第 144 页
蒙蔽别人绝非奸邪之人的专利,它亦可用于达成这好事
善举。例如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是怀着一定的目的展开交
际活动的,或者为了寻求友谊,加深感情;或者为了交流切磋,
互通信息;或者为了寻求合作,获得利益;或者为了求得帮助,
摆脱困境。一般情况,交际双方有了明确的交际目的,便于双
方的互惠互动,可以互相呼应。但有时,交际目的过于显露,
反而会有碍合作,不利于交际目的实现。这就需要隐蔽交际
目的。
某陶瓷厂给酒厂生产包装瓶,原定价每只两元,在准备签
订合同时,陶瓷厂考虑到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准备调高酒瓶价
格,但又怕酒厂不接受,经过一番谋划,陶瓷厂向酒厂展开了
攻势“:由于国家抽紧银根,控制信贷以及其他原因,我厂流动
资金严重不足,希望贵厂能预付下年三分之一的贷款。否则,
生产难以保证,耽误供瓶计划,将给贵厂生产带来影响。”
酒厂当然不愿一下子支付大笔的预付款。经过数次商
谈,最后陶瓷厂做出了让步:不支付预付款,只好考虑适当提
高酒瓶价格。结果陶瓷厂如愿以偿。
第 145 页
秘密,听不得也讲不得
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时,按察使王士俊被派到河东做官,正
要离开京城时,大学士张廷玉把一个很强壮的佣人推荐给
他。到任后,此人办事很老练,又谨慎,时间一长,王士俊很看
重他,把他当作心腹使用。
王士俊期满了准备回到京城去。这个佣人忽然要求告辞
离去。王士俊非常奇怪,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那人回答“:我
是皇上的侍卫某某。皇上叫我跟着你,你几年来做官,没有什
么大差错。我先行一步回京城去禀报皇上,替你先说几句好
话。”王士俊听后吓坏了,一想到这件事两腿就直发抖。幸亏
自己没有亏待过这人,多吓人哪!要是对他不好,命就没了。
为人处世,要像王士俊一样懂得矜持;交朋友也要有城
府,否则会授人以柄,后患无穷。对于这一点某先生的体会颇
深刻,值得分享:
“矜持是很多人借以保持神秘赋力的法宝,但我却常常把
持不住,想想很亏的。心里本来有什么东西,你把它当做自己
看家的内涵,放得很高看得很重,仿佛你就因为它而有资本,
含蓄和深沉。可一旦说出,你就没了,而若给有城府的人掌握
了你的内涵,他就在你面前更有资格矜持了。因为你把内心
第 146 页
的一块领地出卖给了人家,人家有更大的内心势力了。他的
大城府既然占据了制高点,他就可以在自家阳台上任意俯视
你的小城府了,而且一览无余。这样,你便既不自主自在,又
无神秘可言,自然也就显得不重要了!而假若你要回访别人,
人家可是庭院深深深几许的,你根本没门。所以要谨防由于
你的拱手相让‘丧权辱国’而导致别人对你的心灵殖民哦!”
“初到一个新的人际环境,更要注意矜持和城府问题啦。
因为这时候你极易发现人都是好的,于是被一团和气所迷,全
忘了逢人只说三分话的古训。相处日久,了解渐深,你看到了
此方生活的底里,才会意识到你原来所识的只是人家的一个
侧面,此时所见才是完完整整立体多面的人。于是,你会再考
虑抽身回转,与他人保持一种距离以保护自己。但是,你把自
己交出去,就等于把水泼出去了,收不回来的。这样,以后你
能平平衡衡地与人保持一种相等的距离吗?不可能。别人往
你这儿来是长驱直入,你往别人那儿去,却是寸步难行。没办
法哟!你只好带着满身的扉子,疙疙瘩瘩地生活在这些人中
间,这也许就是张爱玲所说的啃咬性的小烦恼吧?”
总之,袒露之心如一封摊开在众人面前的信,会使你受人
摆布。对人交心是危险的,因为你有了让人控制的把柄,会成
为任人驱使的奴隶而不能自主。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的
悄悄话都能长久悄悄下去。有以下四种话即便“悄悄地”也不
能 说:
捕风捉影的话不要说。
捉贼要赃,拿奸要双,这就要求我们说话办事要有真凭实
据,如果我们向对方说的悄悄话,如风如影,纯属无稽之谈,那
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对一个人的隐私更是不可在私下信口开
第 147 页
河,胡编乱造。如你说,某男与某女(均有家室)在街道的树荫
下拥抱亲吻,那情景真比演电影还卖力。若被听者传出,当事
人可能恨你骂你,伺机报复你、甚至当面计较、对抗,要你说出
个所以然来,你怎么说呢?把悄悄话再说一遍,请拿出证据
来!你当时又没有摄像,又没有录音,怎么能够证明某男与某
女曾有这种热烈的表演呢?只有掌嘴一门!不赔礼道歉还行
么?人家本有如此这般的举动,而你并无证据,这样的悄悄
话,属捕风捉影一类,是万万说不得的。人心难测,不一定对,
不无道理,我们说悄悄话也不能只图一时痛快,而不计后果。
)违纪泄密的话不要说。
小至单位大至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都有秘
密,我们只能守口如瓶,不可泄露。有的人轻薄,无纪律性,就
私下把机密“悄悄“出去了,弄得一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