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汉中张鲁、西凉韩遂、马腾这些人呢 ?”曹操一听刘备说出的
尽是一些二流的名字,禁不住拍手大笑说:“这些碌碌的小辈,
何足挂齿呀!”刘备只得摇摇头说“:除了这些人,刘备我孤陋
寡闻,可实在不知道还有谁配称英雄了。”
曹操停住笑声,盯着刘备说“:英雄,就是要胸怀大志,腹
有良谋。所谓大志,志在吞吐天地;所谓良谋,谋能包藏宇
宙。”说罢,他仔细观察刘备的反应。刘备佯装不知,故意问
道“:请问,谁能当得起这样的英雄呢 ?”曹操用手指指刘备,又
点点自己,神秘地说:“现在天下称得起英雄的,只有你和我
呀!”一听这话,刘备不由得心中一震,吓得手一松,筷子掉到
了地下。此时,恰巧闪电一亮牵出一串震耳欲聋的霹雳,轰隆
隆炸得天都要裂了。刘备弯腰拾起筷子,缓缓地说:“天威真
是厉害,这响雷几乎把我吓坏了!”曹操通过对世之英雄的一
番议论,观察到刘备闻雷时丢掉筷子的情景,曹操还真以为刘
备不但是个目光不够远大之人,而且是让惊雷震掉了筷子的
胆小鬼,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自此,对刘备的戒备也就松弛
了许多,最终使刘备寻得脱身到徐州的机会。
第 173 页
刘备正是一味装呆作痴,隐真示假,行韬晦之计,给曹操
一种朦胧,使自己的利益在朦胧中得以保护。
凡是重大事情的策划之际,它的秘密性就更加重要。战
略与政策谋略获胜的秘诀,全在于出奇制胜。而出奇制胜的
法宝,一在于计策的周全详备,二在于严守机密。所以《易经
节交》中说“: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孔子说:“祸乱所产生的原由,就是以语言作为阶梯,做
君主的不缜密就会失去大臣,做大臣的不能保守机密就会丧
身,重大的事情不能保守机密就难以成功,所以君子缜密,而
不轻易说出话来。”
老子说:“鱼不能脱离深渊,这样才能受到保全,国家的
精良的先进武器不能随便展示给人们。”
因此,凡是谋略,务必是绝对保持秘密以至于神鬼莫测,
所有行为都是玄妙神奇。不仅是出乎意料之外,而且是出乎
天下后人的意料之外。这样才可以说是“神秘”了。
鬼谷子在《谋篇》中说“:圣人的方法在于隐蔽与匿藏。”
又在《摩篇》中说“:圣人的谋略在于暗处所以说神妙,成就于
明处所以说神明。”
在事业上,我们的原则是,尽量探求他人的秘密,而全力
隐藏自己的秘密。尤其在筹划大谋略、大计划时,更加如此,
所以姜太公在他的兵法中著有《阴符》、《阴书》的篇章,并且
明白揭示“神机鬼蔽,是阴阳相胜的道术”。这不能说他是没
有根据的说法。
第 174 页
深藏不露的意图可利用,但不可滥用
对深藏不露的意图可利用,却不可滥用,尤其不可泄露。
一切智术都须加以掩盖,因为它们招人猜忌;对深藏不露的意
图更应如此,因为它们惹人厌恨。欺诈行为十分常见,所以你
务必小心防范。但你却又不能让人知道你的防范心理,否则
有可能使人对你产生不信任。人们若知道你有防范心,就会
感到自己受了伤害,反会寻机报复,弄出意料不到的祸患。凡
事三思而行,总会得益良多。此事最宜深加反省。一项行动是
否能圆满到极点,取决于实现行动的手段是否周全。
无论何人,只要在社会上混过一段时间,便多多少少练就
了察言观色的本事,他们会根据你的喜怒哀乐来调整和你相
处的方式,并进而顺着你的喜怒哀乐来为自己谋取利益。你
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意志受到了别人的掌控。如果你的喜怒
哀乐表达失当,有时会召来无端之祸。因此,高明的掌权者一
般都不随便表现这些情绪,以免被人看破弱点,予人以可乘之
机。越是精于权术的人,城府便越深。
事实上,喜怒哀乐是人的基本情绪,这世界上应该没有这
心如止水,没有喜怒哀乐吧!如
种人
果有的话,只能是“植
物 人 ”。
第 175 页
没有喜怒哀乐,这种人其实蛮可怕的,因为你不知道他
对某件事的反应、对某个人的观感,让人面对他时,有不知如
何应对的慌乱。
其实,没有喜怒哀乐的人并不存在,他们只是不把喜怒
哀乐表现在脸上罢了。而在人际交往中,做到这一点是很重
要的。所以,要把喜怒哀乐藏在口袋里,别章出来给别人看。
在官场上,不轻易表露自己的观点、见解和喜怒哀乐,被
称为“深藏不露”,这是上司用以控制下属的一种重要方法。
聪明的当权者一般都喜欢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
不让别人窥出自己的底细和实力,这样部下就难以钻空子
了,就会对上司感到神秘莫测,就会产生畏惧感,也容易暴露
自己的真实面目。上司如同在暗处,下属如同在明处,控制起
来就比较容易了。
深藏不露,喜怒不形于色固然是上司控制下属的有效手
段,但有时做得过了头,不仅不能达到树立威信的目的,反而
引起下属的逆反心理,结果适得其反。
民国初年,袁世凯一心想登上皇帝的宝座。他指使党羽
大造舆论,一时间谣言四起,劝进者络绎不绝。袁世凯心中暗
自高兴,但表面上装得煞有介事,一有机会就向别人表白自
己是拥护共和忠于民国的。即使在他的心腹大将冯国璋、段
祺瑞面前也是如此。
据说,冯国璋曾专程赶到北京向袁世凯探听虚实。袁世
凯装得一本正经:“国璋,你我是自己人,难道你不懂得我的
心事!不妨对你明说,总统的权力和责任已经与皇帝没有区
别,除非为儿孙打算,实在没有做皇帝的必要。我的大儿子身
第 176 页
带残疾,老二想做名士,我给他们排长做都不放心,能够委以
国家的重任吗?而且,中国一部历史,帝王家总是没有好结果
的,即使为儿孙打算,我更不忍把灾害给他们。当然,皇帝还
可以传贤不传子。但总统同样可以传贤,在这个问题上,总
统、皇帝不就是一样的吗 ?”
冯国璋听后插言道:“总统说的是肺腑之言。可是,将来
总统功德巍巍,到了天与人归的时候,只怕要推也推不掉哪!”
袁好像很生气的样子,坚定地说:“不,我决不干这种傻
事!我有一个孩子在伦敦读书,我帮他在那里置了点产业。如
果有人一定要逼迫我,我就出国到伦敦,从此不问国事。”
冯国璋听了老袁如此诚恳的表白,自然也就不存在任何
疑心了。
然而,冯国璋刚刚离开袁府,袁世凯就气冲冲地回到书
房,大骂冯国璋忘恩负义,连声说“:冯国璋真是岂有此理!国
璋真是岂有此理!”
老奸巨猾的袁世凯向来喜欢让部下猜测自己的心思,由
于城府过深,连心腹大将有时也难以领会他的真实意图。冯
国璋自恃跟随老袁多年,他把袁世凯的一番假话当成了肺腑
之言。但纸是包不住火的,冯国璋刚回南京,活灵活现的帝制
机关筹安会便公然通电成立了。冯不禁跳起脚来发火说:“老
头子真会做戏!他哪里还把我当做自己人!”从此与老袁分道
扬镳。真可谓“聪明反被聪明误”,袁世凯深藏不露,机关算
尽,结果只落得个部下离心离德、众叛亲离的可耻下场!
物极必反,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限度。
第 177 页
看清对手再斗智
一般说来,大多数的人对于在运气、性格和气质方面被
超过并不太介意,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尤其是领导)喜欢在智
力上被人超过。因为智力是人格特征之王,冒犯了它无异于
犯下弥天大罪。当领导的总是要显示出比其他人高明,处处
为上。下盘棋有胜有负,你认为是小事,无关大局,其实是大
错特错,因为你在智力上让他丢了面子,这比其他方面更为
严重。
赵公是某市的市长。两年前的初夏,赵公去省里参加科
技方面的一个会议,他决定要带个懂科学的技术人员一同前
往。于是学土木工程的大学毕业生,当时在科委当干事的钱
是愚便轮到了这个美差。
开会期间,白天的宴席上,喝不掉的酒有人代喝了;会议
中的科技名词,有同音翻译传到耳中。晚上看文件,觉得口
渴,一杯热茶已放在手边;身上觉得热时,定了向的摇头电扇
及时地送来徐徐的凉风。他扭头一看,对自己体贴入微的小
钱正在看书,头上、脸上满是细汗珠子。
开会回来之后不久,钱是愚便成了赵公的秘书。
小钱当了秘书后,发现赵公爱下象棋。于是他参加了
第 178 页
市象棋大赛,并赢得了冠军,却谦虚地说只是随便下下。
市棋坛不乏高手,冠军岂是随便下下就可以弄来的?从
那以后,闲暇无事,赵公便叫小钱陪他下几盘棋。
其实,小钱是位家学渊源的棋手。他还没上学就跟颇有
造诣的爷爷学棋。爷爷不仅向他传授棋艺,而且教诲棋德,告
诫他不可恃强凌弱,如碰到棋艺不高,又以权势压人的人不
可故意失棋,否则失棋即是失德。小钱原来一直都遵从爷爷
的教诲,但在大学里为此得罪了系主任,毕业时便被分到了
科委当个小干事,实际上等于是个高级勤杂工。
根据赵公的脾气,既不能胜他,以免背上骄傲自满的罪
名,也不能轻易让他取胜,让他认为自己没有本事。于是,赵
公和小钱下棋,竟成了一种乐趣。每次和人说起他的秘书,老
赵 总 说“:人 聪 明 ,但 不 骄 傲 ,难 得。”钱 是 愚 被 提 升 为 市 委 办
公室主任。
第二年春天。小钱正要报名参加市象棋大赛。赵公叫
他也给自己捎带报个名。赵公虽爱下棋,却从未参加过本市
大赛,他怕输了,脸上不光彩,但经过与小钱这个上届冠军经
常对抗,颇增了几分自信,他觉得应向全市人民显示一下自
己的棋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