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大师精妙口才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成功大师精妙口才术-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司机准确无误去讲完了课。正要离去时,一位教授请他解释一个复杂的问题。司机灵机一动,说:“这个问题实在太简单了。好吧,为了让您明白它是多么容易,让我去叫我的司机来为您解释吧。”

    刚生的孩子有什么用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
    迈克尔·法拉第(1791—1867)是近代电磁学的奠基人,他的科学发现为电的应用开拓了广阔的道路。但是,在电灯、电话、电动机发明之前,不少人怀疑电的用处。
    一次,法拉第作完电磁感应理论讲演后,一位贵妇人有意挖苦他:
    “教授,你讲的东西有什么用处呢?”
    “夫人,你能预言刚生下的孩子有什么用吗?”法拉第诙谐地反问道。

    两人都错了
    伏尔泰性格放荡不羁,并一惯讥讽当时的大人物。但有一天,他将一名同辈作家大大地赞扬了一番。他的一位朋友指出:
    “您赞赏这位先生真是无比慷慨,要知道,他在背后却经常说您的坏话呢!”
    “这样看来,我们两人都说错了。”伏尔泰说道。

    脸在什么地方
    (英国政治家约翰·威尔克斯)
    英国政治家约翰·威尔克斯(1725—1797)有一次跟一个罗马天主教的教徒为宗教信仰问题争论了起来。天主教徒问:“在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以前,你的信仰是什么?”
    威尔克斯反问说:“你早上洗过脸了吗?”
    天主教徒回答说洗过了之后,威尔克斯继续问道:“那么,请你告诉我,你在洗脸之前脸在什么地方?”

    考场问答
    (美国军事家蒙哥马利)
    1908年,蒙哥马利在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毕业后,参加了驻扎在印度的沃里克郡团任少尉排长,后又被送到军校学习驯骡知识。学习结束时,一位考官在口试中问道:“第一题,骡子每昼夜大便几次?”
    蒙哥马利没想到会出这样的考题,一时愣住了,估计六七次吧?于是,定神答道:“六次。”
    考官很不满意:“不对,第一题零分。”
    蒙哥马利反问道:“请问正确的答案是几次呢?”
    “八次。”教官冷冷地答道。
    “先生,我说的也不错,骡子在没吃饱的情况下,只能拉六次。”

    老婆不在此列
    (澳大利亚政治家孟席斯)
    在澳大利亚总理孟席斯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名记者奚落他说:
    “我估计你选择内阁成员前,先得征求控制你的那些大老板们的意见吧?”
    “当然,不过,年轻人,请别把我老婆的名字纳入此列。”孟席斯回答道。

    最科学的回答
    (英国科学家W·S·富兰克林)
    一次,有人问英国光学权威W·S·富兰克林:“为什么一个物体在我们视网膜上的像是倒立的,而我们却并不感到物体是倒立的呢?
    富兰克林想了一下回答说:“当你两耳同时听到一个婴儿啼哭时,为什么马上能肯定啼哭的不是双胞胎呢?”

    神童
    (意大利科学家皮科德拉·米兰达拉)
    意大利15世纪的科学家皮科德拉·米兰达拉童年时凭借超人的智力击败周围的人,为此一位红衣主教皱着眉头说:“所有这些早熟的孩子,只是在童年时显示出卓越的智能,以后,他们就越来越笨。”
    “如果这样”,米兰达拉回答,“显而易见,您曾是一名神童。”

    正怀着孩子
    俄国大诗人普希金年轻时,有一天在彼得堡参加一个公爵的家庭舞会,他邀请一位小姐跳舞,这位小姐傲慢地说:“我不能和小孩子一起跳舞!”
    普希金灵机一动,微笑着说:“对不起,我亲爱的小姐,我不知道你正怀着孩子。”说完,他很有礼貌地鞠了一躬后离开了她。
    那位高傲的小姐在众目睽睽下无言以对,满脸绯红。

    口是心非
    (作曲家马斯奈)
    一天,有人问圣一桑,“你认为你的同行、作曲家马斯奈这人怎么样?”
    “他是一个歌剧作曲家,但我不认为他有多大前途。”圣一桑回答。
    这个人后来又问马斯奈:“你对圣一桑怎样评价?”
    “圣一桑是位杰出的作曲家,很有才能……”马斯奈回答。
    “你真是这样想吗?”那人惊奇地问道,“可是圣一桑对您的创作完全不是这样看的!”
    “这我知道,”马斯奈笑着说,“他跟我一样有个毛病:嘴上说的总是同心里想的相反。”

    唤你爹爹前来
    (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杨小楼)
    杨小楼(1877—1937)在北京第一舞台演京剧《青石山》时,扮关平。演周仓的老搭档有事告假,临时由一位别的花脸代替。这位花脸喝了点酒,到上场时,昏头昏脑地登了台,竟忘记带不可少的道具——胡子。
    杨小楼一看要坏事,心想演员出错,观众喝倒彩可就糟了。灵机一动,临时加了一句:“呔!面前站的何人。”
    饰演周仓的花脸纳闷了,不知怎么回事。“俺是周仓——”这时,演员得做一个动作:理胡子。这一理,把这个演员给吓清醒了,可是心中一转,口头说道“——的儿子!”
    杨小楼接过去说:“咳,要你无用,赶紧下去,唤你爹爹前来!”
    “领法旨!”那演员赶紧下去戴好了胡子,再一次上台出场,这样,他们顺利地避免了一场尴尬。

    杀错良民
    (中国粤剧演员邝新华)
    著名粤剧演员邝新华在七十多岁时,老眼昏花,但迫于生计,还得登台演出。
    在一次演出中,他在台上扮演将军,在两军交战中提枪杀敌。不料一时没有看清,竟误向锣鼓手那边杀去,全场哗然失笑,大喝倒彩。
    邝新华知错,立即按枪疾声道曰:“不好了!沙尘滚滚,杀错良民,如何是好?”

    喜欢我的人,我都喜欢她
    顾维钧(1885—1985)是一位享有盛誉的中国外交家。他在担任驻美公使时期,有一次参加各国使团的国际舞会,与他共舞的一位美国小姐突然问他:“请问你喜欢中国小姐还是美国小姐?”
    这是个左右为难的问题,说喜欢中国小姐,会引得这位美国小姐不快,说喜欢美国小姐,又觉得违心。
    “不论是中国小姐还是美国小姐,只要是喜欢我的人,我都喜欢她。”顾维钧这样回答。

    无需隐瞒
    丘吉尔有一个习惯,一天之中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停止工作就爬进热气腾腾的浴缸中洗个澡,然后裸着身体在浴室里来回踱步,以事休息。
    一次,当他在白宫的浴室里正光着身子踱步时,有人在敲浴室的门。
    “进来吧,进来吧。”他大声喊道。门一打开,出现在门口的是美国总统罗斯福。他看到丘吉尔一丝不挂,便转身想退出去。
    “进来吧,总统先生。”丘吉尔伸出双臂,大声呼唤,“大不列颠的首相是没有什么东西需要对美利坚总统隐瞒的。”

    是不是双生
    (联合国前任秘书长瓦尔德海姆)
    联合国前任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就任奥地利总统后不久,因他在纳粹军队中任过职,国际舆论一时大哗。他在接受一名记者采访时,记者问及此事,他颇为头痛,但仍不失风度地对记者说:
    “关于这件事情,我无权作出解释,最权威的解释者是我母亲,看她是不是生了两个瓦尔德海姆。”

    迫切需要推土机
    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戈尔巴乔夫总喜欢“沐浴”在群众之中,并且特别愿意以诙谐的神态同那些腼腆的、沉默寡言的、甚至气势汹汹的人交谈。1986年,苏共加速科技进步的会议召开之后,戈尔巴乔夫开始到全国各地视察。
    一天,戈尔巴乔夫在列宁格勒同群众会面时,一位妇女冲他嚷嚷:“你要更多地接近人民群众!”他笑吟吟地反问:“我怎样才能接近人民群众呢?”
    在哈萨克切利诺格勒州,一群农场工作人员当着他的面责怪天气不好影响收成,戈尔巴乔夫一针见血地指出:“同志们,看来我国的天气一百年以后也是不会变的,不管是有雨、无雨,我们总得有好收成!”
    在远东,愤怒的共青团城的消费者纷纷向他抱怨,诉说家具和儿童服装短缺、水果和蔬菜匮乏的状况。戈尔巴乔夫说:“大家面临的问题很多,按我的理解是,问题堆积如山,迫切需要给这里调拨一台推土机。”

    可如法行事
    戈尔巴乔夫携夫人赖莎·戈尔巴乔娃访问法国。法兰西第一夫人达尼埃尔·密特朗自豪地向赖莎介绍她本人办公室里的电脑复信系统,并告诉她这种系统可以统一回答上千封来信。这时一位记者插言问赖莎:
    “听说你们很少或从不给普通公民回信,是真的吗?”
    赖莎报以淡然一笑,手指着电脑系统说:
    “这东西太妙了,简便易行,我回莫斯科后也可以参照此法行事,可以解决我们繁重的劳动了。”

    小鱼换大鱼
    威尼斯执政官想捉弄但丁,于是请他参加宴会。宴席上,别人面前放着煎大鱼,但丁面前却只有小鱼。
    但丁用叉子叉住小鱼,放到耳边,仿佛在说什么。执政官很奇怪,问他在干什么。但丁回答说:
    “我有几个朋友五年前死在海上,我正在问这条鱼,它知不知道我朋友在海底的情况。”
    “它说什么呢?”执政官很感兴趣。
    “它说,它还小,不知道以前的事,让我去问问那些大鱼。”
    执政官苦笑着,吩咐人换一条大鱼给但丁。

    罗素的证明
    (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罗素)
    据说,有一好事之人曾向著名的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罗素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先生,既然假命题蕴涵任何命题,那么你能否由2+2=5这个假命题推出“罗素与某主教是一个人”这个命题呢?
    罗素不假思索,马上给了这样一个证明:
    既然承认2+2=5,而我知道2+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