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大师精妙口才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成功大师精妙口才术-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罗素不假思索,马上给了这样一个证明:
    既然承认2+2=5,而我知道2+2=4,故5=4。等式两边减一减一再减一,等量减等量,余数相等,故又得2=1。而人们知道,罗素与那位主教是两个人(2),所以罗素与那位主教是一个人(1),因为2=1。证明完毕。

    癞蛤蟆叫了
    (苏联童话作家奥雷洛夫)
    苏联童话作家奥雷洛夫长得很黑。有一次在公园散步时,几个无赖之徒嘲笑道:“看,来了一朵乌云!”
    奥雷洛夫机警地应声答道:“所以癞蛤蟆们叫起来了!”

    真实
    西班牙绘画艺术大师毕加索(1881—1973),早年用蓝色和淡红的色调画了许多表现舞台生活和街道生活的作品,后来与乔治·布拉克合作,发展了立体派艺术——最有影响的现代绘画艺术之一。晚期主要从事现实主义人体画创作。
    有一次,在巴黎,他和一位美国士兵谈起了绘画,士兵坦率地告诉毕加索,他不喜欢现代画,因为它们不真实。毕加索听后并没有说什么。
    几分钟后,这位士兵拿出他女朋友的照片来给毕加索看。
    毕加索拿在手里故作惊讶地说:“天啊,难道她就这么一点点儿大吗?”

    中国有没有妓女
    (中国政治家、外交家周恩来)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周恩来总理介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和我国的对外方针政策,并谦和地请记者们提问题。
    一位西方记者急不可耐地站了起来,结结巴巴地说:
    “请问总理先生,中国有没有妓女?”
    对于这一不怀好意的问话,周总理坦然自若,双目盯住这位记者,严肃地回答道:
    “有。”
    这一问一答,引起了全场的骚动。周总理接着说:
    “在中国的台湾省。”
    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一阵掌声。那个西方记者又问:
    “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
    这句问话,实质是讥笑我国贫穷。周总理不动声色地回答: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资金嘛,有十八元八角八分。”
    这一回答,使全场记者为之愕然。场内鸦雀无声,静听总理作解释: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为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的人民币,合计为十八元八角八分。”
    周总理的巧妙回答,再次引起全场热烈的掌声。

    战利品
    有一次,一位外国记者采访周总理,周总理刚批阅完文件,顺手把钢笔放在桌上。外国记者看见桌上放的是一支美国生产的“派克”钢笔,便故意地问:“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美国生产的钢笔呢?”
    周总理朗声笑着答道:“提起这支笔,那可说来话长。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是一位朝鲜朋友抗美时的战利品,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想谢绝,哪知那位朋友说,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便收下了这支美国生产的钢笔。”

    写电影说明
    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听一位外国记者说:“在日内瓦看不到几亿中国人民的悲哀和欢乐。”后来周恩来便为记者举行了电影招待会,放映纪录片《1952年国庆节》。
    一个美国记者说:“这部影片说明,中国在搞军国主义。”周恩来闻知后说,再给他们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彩色片)。工作人员便准备了一份长达十五、六页的说明书。
    周恩来看后批评这位工作人员是“不看对象,对牛弹琴”。那位工作人员不服气地说:“给洋人看这部电影,才是对牛弹琴吧!”
    “那就看你怎么个弹法,你要用十几页的说明书去弹,那是乱弹;我换个弹法,只要你在请柬上写上一句话:‘请你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这一招儿果然一鸣惊人,那天外国记者都来了,放映前用英语作了三分钟的简介,观众看得如醉如痴,最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妙语解疑
    1952年,美国一架U—2型高空侦察机入侵我国领空,被我空军击落。这种飞机在当时属技术先进的飞机,国外许多人士对我空军能拥有击落这种飞机的技术表示怀疑,一直追问不休。
    60年代初,一些国外记者又提出了这个问题,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突然问陈毅:
    “中国打下美制U—2高空侦察机,请问用的是什么武器?是导弹吗?”
    对记者的提问不能用“无可奉告”简单回绝,又要保守国家机密,陈毅灵机一动,说:
    “美国飞机经不起子弹打,我们是用木棍子捅下来的。”

    严重的反对
    (中国政治家邓小平)
    1979年1月,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在签署两国科技、文化、贸易协定时,美国的一位议员问邓小平:
    “当美中实现关系正常化时,你在中国遇到了政治上的反对了吗?”
    邓小平爽快地回答道:“有呀!”接着又大声说道:“我在中国的一个省遇到了严重的反对,那就是台湾省呀!”

    少说话才活得久
    一个女记者前往伦敦访问威尔逊首相。
    女记者:“人家都说条顿民族是沉默寡言的,是吗?”
    首相:“一点不错,正因为少说话才活得久。”
    女记者:“但何以英国的成年男子看起来比英国的成年女子年轻呢?”
    首相:“这还用问,一个自称二十岁的女子,通常都已经三十岁了。”

    例证真实
    (美国散文家斯泰因)
    格特鲁德·斯泰因(1874—1946)小姐是美国著名散文家。她不仅作品丰富,而且卓有影响。
    1929年,斯泰因应邀到牛津大学讲学。她用惯常的方式提出了一个会引起争议的观点。她明晰的思辨和儒雅的风度使得那些本来想嘲笑她的人也忘记了初衷,虽然在讲到“任何事物都一样也都不同”时还有笑声。
    最后,有两个诘问者先后从礼堂的不同位置上站起,同声问她:“斯泰因小姐,假如任何事情都一样,又怎么可能会不同呢?”
    斯泰因小姐说:“好好想想,你们两人相继站起来,这是一样的事情;可是你们两人一定不会承认你们是一样的thing(东西)吧?”(注:英文中thing有东西、事件、事情等多种意义)机智地回避(美国表演艺术家卡罗尔·钱宁)美国影歌双栖女明星卡罗尔·钱宁(1921年出生)早年也在夜总会卖过唱。作为表演节目的一项内容,有时候卡罗尔小姐即兴回答一些听众提出的有关她的私生活的问题。有一次,一位男士问她:“你记得使你十分窘迫的时候吗?”
    “是的,记得。”卡罗尔回答道,“下一个问题呢?”

    我也能保密
    (英国军事家、陆军统帅惠灵顿)
    英国陆军统帅阿瑟·韦尔斯利·惠灵顿曾因成功地指挥了英国对拿破仑的半岛战役被封为公爵,以后他又与普鲁士将军布吕歇尔在滑铁卢最终击败了拿破仑。
    他早年曾在印度服役。阿萨战役时,他负责同一名印度官员秘密谈判。这位官员急于想知道能割让多少土地给他们,想尽办法都不能让这位将军开口。最后这位印度人说,只要惠灵顿透露给他这个消息,他愿出五十万卢比酬金。
    惠灵顿问他:“你能保密吗?”
    “当然,我能保密。”印度官员急切地答道。
    “那我也能保密。”惠灵顿说。

    巧释怪谜
    (中国作家蒋子龙)
    1982年秋天,在美国洛杉矶召开的中美作家会议上,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请中国作家蒋子龙解一怪谜:
    “把一只五斤重的鸡放进一个只能装一斤水的瓶子里,您用什么办法把它拿出来?”
    “您怎么放进去,我就怎么拿出来。”蒋子龙微笑道,“您显然是凭嘴一说就把鸡放进了瓶子,那么我就用语言这个工具再把鸡拿出来。”
    金斯伯格赞赏道:“您是第一个猜中这个怪谜的人。”

    巧答记者问
    (中国特型演员古月)
    饰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古月,不但演技高超,而且机敏善言。
    在山东济南市体育馆举行的电影双奖会上,一个美国记者向他提出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你扮演毛泽东有什么感受?毛泽东主席在‘文革’中犯了错误,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对此,你怎么看?”
    古月沉思片刻,反问道:
    “你们觉得维纳斯美吗?”
    “美,很美。”美国记者立即回答。
    “维纳斯胳膊都断了,难道还算得上美吗?”古月追问道。
    “虽然断了胳膊,但这并不影响维纳斯的整体美。”美国记者说。
    古月立刻说:“你们已经回答了自己刚才提出的问题。”
    美国记者叹服地走开了。

    金币
    (日本大法官大冈忠相)
    一天,日本大法官大冈忠相被两个争吵不休的人请去断案。两个人中的胖子说他捡到了三枚金币,应当归自己。另一个瘦子则说,那三枚金币是自己丢的,应当向胖子要回。两人都表示完全服从大法官的裁决。
    大冈忠相宣布:“这三枚金币没收归公。”
    两人大吃一惊,都说不愿再争吵,只求每人发还一枚金币。大冈忠相闻言一笑,给他们每人两枚金币。两人忙问为什么。
    “你们的争吵使我明白了,人不能只从自己的利益角度处世,否则一无所得。所以我掏出一枚金币添给你们。你们每人原想独要三枚金币,现在也只得到两枚,我们三个人都损失了一枚金币,得到了一个教训,是不是?”

    震慑好色之徒
    (美国电影艺术家霍莉迪)
    在一次电影招待会后,美国喜剧女影星霍莉迪(1922—1965)发现自己被一个好色的制片商盯梢了好长时间,最后,她从容不迫地从内衣里抽出胸罩,转身把它递给那个被震惊了的盯梢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