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大师精妙口才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成功大师精妙口才术-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一次电影招待会后,美国喜剧女影星霍莉迪(1922—1965)发现自己被一个好色的制片商盯梢了好长时间,最后,她从容不迫地从内衣里抽出胸罩,转身把它递给那个被震惊了的盯梢者。
    “喂,给你,我想这是你想要的东西吧!”

    偷喝长生酒
    (汉武帝与东方朔)
    有人向汉武帝献长生不死酒,却被东方朔偷去喝掉了,汉武帝闻讯大怒,要杀东方朔。于是,东方朔进见汉武帝说:
    “我已经喝了长生不死酒。皇上如果杀我,我是不会被杀死的;如果我被杀死了,那么这长生不死酒就是假的了,皇上就不应该杀我了。”
    汉武帝听了东方朔的这番话,觉得有道理,便饶恕了东方朔。

    挫徐铉
    (北宋皇帝赵匡胤)
    南唐广陵人徐铉、徐锴兄弟和钟陵人徐熙,号称“三徐”,在江南名声卓著。三人都以见多识广、通古博今闻名于北宋朝廷,其中又以徐铉的声望最高。有一次恰好江南派徐铉来纳贡,照例要由朝廷派官员去作押伴使。
    北宋的文武百官都因辩才不如徐铉生怕中选。宰相赵普也不知究竟选谁为好,就向宋太祖请示。太祖说:“你暂且退下,朕亲自来选。”过了一会儿,宦官命令殿前司把十个不识字的殿中侍者的名字送来。名单呈送太祖后,太祖御笔一挥,随便点了其中一个人的名字,说:
    “这个人就行。”在朝的官员都大吃一惊。赵普也不敢再去请示,就催促那人赶快动身。
    那位殿中侍者不知为什么派他去做使臣,又得不到任何解释,只好前去执行命令。上船见过徐铉后,徐铉就口若悬河,词锋如剑,周围的人都为他的能言善辩而惊讶。再看那位侍者,只一个劲点头称是。徐铉不了解他的深浅,愈发滔滔不绝,竭力与他交谈。一连几日,那人却不与徐铉论辩。徐铉说得口干舌燥,疲惫不堪,最后,再也不吭声了。
    事后问及此事,宋太祖哈哈大笑:“我是派了一个最不会说话的去对付最能说话的,果然奏效了。”

    梨与柿子
    纪晓岚伴驾南行,走得口干舌燥,路见一棵梨树,摘下一个梨,自己吃了。乾隆问道:“孔融四岁能让梨。爱卿得梨为何让也不让,自己便吃了?”纪晓岚说:“梨者离也。臣奉命伴驾,不敢让梨。”乾隆又说道:“那咱俩分吃了也好哇?”纪晓岚说:“哪敢与君分梨(离)呀?”
    又走了一程,见有一棵柿树。纪晓岚拣成熟的摘下一个,切成两半与乾隆分而食之。乾隆边吃边问:“怎么这柿子就可以分吃了呢?”纪晓岚说:“柿者事也。臣伴君行,有事(柿)共参(餐)嘛!”

    巧释“老头子”
    纪晓岚曾一度在军机处办事,乾隆皇帝知道他体胖怕热,常常光着膀子工作,有意想同他开开玩笑。
    有一个闷热的夏日,乾隆皇帝不叫人事先通报,带着几个随从突然来到军机处。这时纪晓岚正光着膀子和几个办事人员闲聊,发觉皇上驾到,恐怕光着膀子接驾有亵渎万岁之罪,而穿衣服又已经来不及了,他灵机一动,估计皇上可能没有看见自己,仓皇地钻到了桌子底下藏起来。
    其实,乾隆皇帝早就猜透了纪晓岚的心思,假装不知,故意在椅子上坐了下来。纪晓岚在桌子底下缩作一团,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十分难熬。一个时辰过后,他听不到皇上说话的声音,便鼓着勇气低声问办事人员:
    “老头子走了没有?”
    在椅子上坐着的乾隆皇帝一听此话,立刻板起面孔,厉声问道:“纪晓岚,你见驾不接,我且不怪罪你。你叫我‘老头子’是什么意思?你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给我讲清楚,否则,不要怪我对你无情!”
    纪晓岚听后,吓得一身冷汗,忙说:“皇上,我光着膀子呢!”乾隆皇帝强忍住笑,叫随从把他从桌子底下拽出来,并让他穿上衣服。纪晓岚赶忙俯伏在地,不住地磕着响着,口称“死罪!死罪!”乾隆又厉声催问:“磕多少头也不行!快讲,‘老头子’是什么意思?”
    纪晓岚又给皇上磕了一个响头,然后慢条斯理地说:
    “万岁不要发怒,奴才之所以称您为‘老头子’,确实是对您的尊敬。先说‘老’字吧,‘万寿无疆’称为‘老’,我主是当今有道明君,天下臣民皆呼‘万岁’,故此称您为‘老’。”乾隆听后点了点头。
    纪晓岚接着说:“‘顶天立地’称为‘头’,我主是当今伟大人物,是天下万民之首,‘首者’,‘头’也。故此称您为‘头’。”
    皇上边听边眯缝着眼睛微笑,并不住地点着头,流露出得意的神色。
    纪晓岚见此情景,也猜透了皇上的心思。拉长了声音说:“至于‘子’字嘛,意义更明显。
    我主乃紫微星下转,紫微星,天之子也,因此天下臣民都称您为天‘子’。”纪晓岚说到这儿,稍微停了停,又说:“皇上,这就是我称您为‘老—头—子’的原因。”
    乾隆皇帝听罢纪晓岚的一番解释,得意地笑了,赦纪晓岚无罪。

    巧释对联
    纪晓岚的父亲病逝后,他按惯例辞官回家服丧守孝三年。有一年春节前夕,他应一乡亲邀请写了一副对联,上联写的是“惊天动地门户”,下联写的是“数一数二人家”,横批是“先斩后奏”。大年三十,这家把对联贴出之后,围观的人很多。有个跟纪家有世仇的财主见了这副对联,认为有机可乘,马上差人串通了当地官府,上告到京城,说纪晓岚在家乡公开煽动乡民造反。
    乾隆皇帝一听,火冒三丈,立即派人把纪晓岚押赴京城问罪。乾隆皇帝一见纪晓岚便拍案大怒,喝道:“纪晓岚!你知罪吗?”
    纪晓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慌忙连连叩头,口称“知罪!知罪!”
    乾隆火气越来越大,数落开了:“好你个纪晓岚!本朝看你是个人才,待你不薄,你竟借在家中服丧守孝之机,公然写对联煽动乡民造反!”说着就吩咐左右:“拉出去,砍了!”
    纪晓岚一听吓了一跳,忙问:“我主万岁,万万岁!是臣写的哪副对联煽动乡民造反?臣知所以,死而无怨!”
    皇上大骂道:“你纪晓岚还装什么糊涂!”就命太监把那副“犯上作乱”的对联读给纪晓岚听。纪晓岚这才如梦初醒,哈哈大笑起来。
    他这么一笑,倒把乾隆皇帝给闹糊涂了,忙问:“你笑什么?”
    纪晓岚松了一口气,说:“万岁息怒,这副对联确实是我写的,但情况是这样的:我给写对联的这一家,有哥三,都是老光棍儿。老大是个卖爆竹的,爆竹一响,不是‘惊天动地门户’吗?老二是个集市经纪,是专管买卖粮食时过斗的,这不是‘数一数二人家’吗,老三是个卖烧鸡的,他杀鸡不就是‘先斩后奏’吗?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乾隆皇帝边听边点头,最后笑了,忙说:“纪爱卿,孤家冤枉你了!”

    屈原不让我死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乾隆皇帝想开个玩笑难难翰林院学士纪昀,便问道:
    “纪卿,忠孝怎么解释?”
    纪昀回答:“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为孝。”
    乾隆立刻说道:“那好,我命你现在去死!”
    “这……臣领旨!”
    “你打算怎么去死?”
    “跳河。”
    “好,去吧。”乾隆知道纪昀不会真的去跳河,只不过想看看他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怎么办罢了。
    纪昀走后,他便迈着方步,吟起古诗来。一首诗还未念完,纪昀就跑了回来,乾隆开口问道“纪卿怎么没死?”
    纪昀说:“碰到了屈原,他不让我死。”
    “这话怎么讲?”
    “我到河边,正要往下跳时,屈原从水里向我走来。他拍着我的肩膀说:‘晓岚,这就不对了!想当年楚王是昏君,我不得不死;可如今皇上圣明,你应该回去先问问皇上是不是昏君。如果皇上说是的,你再死也不迟啊!’”
    乾隆听了不禁哈哈大笑,说:“好一个如簧之舌。行了行了,朕算服了。”

    翻身跳入水晶宫
    乾隆皇帝正在书房闷闷不乐独酌,纪晓岚有事进入。
    乾隆:“今夜朕得一子,卿肯献诗相贺否?”
    纪晓岚:“吾皇今日降真龙。”
    乾隆:“不是,只是一位公主。”
    纪晓岚:“月里嫦娥下九重。”
    乾隆:“可惜,她不幸短命死了。”
    纪晓岚:“想必人间留不住。”
    乾隆:“她不是善终,而是不小心掉落水中淹死的。”
    纪晓岚:“翻身跳入水晶宫。”

    妙对
    (清代官吏林则徐)
    民族英雄林则徐小时候应童子试。因人太拥挤,他父亲扛着林则徐进了考场。考官见此情景,便开玩笑道:
    “子将父作马。”
    周围人哄然大笑。林则徐的父亲十分尴尬,满脸窘态。林则徐不假思索,张口对道:
    “父愿子成龙。”


第六章 诡辩精妙口才术

第六章 诡辩精妙口才术

    ——在所有诡辩中,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是最高明的诡辩

    不要对任何人埋怨生活吧,因为安慰之词很少能包含一个人所要追求的东西。当一个人同妨碍他生活的事物进行斗争时,生活便会比什么都更加充实,更有意义。在斗争中,苦闷无聊的时刻会不知不觉地飞驰而去。
    ——(苏联)高尔基

    诡辩精妙口才术就是当你陷入困境时,以冷静、乐观的态度,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使大脑的潜在能量作出超常的理智发挥,从而达到解脱困境的一种机智而诙谐的说话。一般来说,在不利情境中,人们大多过分考虑其严重后果,或者以后果为思维基础去寻找直接的补救和摆脱不利的办法,这样往往使自己越陷越深,甚至给人一种“赖皮”的印象。此时,假如你具备机智巧辩的好口才,虽然表面上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