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谔(1890-1973)民国政要。河北丰润人。1911年辛亥革命时参加泺州起义。1914年毕业于天津高等工业学堂。历任直隶航轮局理事,直隶省参议员,山东、山西、河东盐运使,国务院秘书长,总统府高等顾问,国民政府天津特别市市长等。1949年赴台湾。1973年在台湾病逝。
程度纯(1890-1973)杨仙逸夫人。广东香山(中山)人。1910年与杨仙逸结婚。不久随夫到美国檀香山。1917年随夫返国参加民主革命。1923年杨仙逸牺牲后,孙中山授意办一所学校作永久纪念。程积极筹办仙逸中学。1935年学校办成后致力于办学育才。1946年,任中山县妇女委员会理事,致力于中山的妇女儿童福利事业。1947年移居美国。1973年在美国病逝。
蒋鼎文(1895-1974) 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字铭三,浙江诸暨人。浙江讲武堂毕业。后在浙军、粤军中任职。黄埔军校成立后,任区队长、副营长、团长等。参加东征和北伐。1927年后,历任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第二军军长、第四军团总指挥、西北“剿匪”前敌总司令、西安行营主任、陕西省政府主席、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第十战区司令长官等职。1944年因指挥对日作战不力,引咎辞职。后任军事参议院参议、总统府战略顾问、国防部东南区点验整编委员会主任委员等。1949年8月赴台湾,任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等。1974年1月2日在台北病逝。
熊式辉(1893-1974) 国民党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字天翼,江西安义人。早年加入同盟会。1915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1921年入日本陆军大学深造。1926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一师党代表、第十四军党代表、第十三军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陆军第五师师长、淞沪警备司令、江浙皖三省“剿匪”总指挥、江西省主席等。抗战时期,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驻美军事代表团团长、中央设计局局长等。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东北行营主任、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等。1949年赴香港、澳门等地。1954年赴台湾。1974年1月21日在台中病逝。
罗扬鞭(1915-1974)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邵阳人。曾入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后在国民党军中任职。1943年毕业于陆军大学。后任团长、第六绥请区第三处少将处长。1949年赴台湾,历任第四十六师师长、台湾东部守备司令、第九军军长、第一军中将军长、金门防御司令部副司令、台北市警察局局长及宪兵司令等。1974年1月在台北病逝。
张梦九(1893-1974) 中国青年党首领。祖籍陕西,生于四川成都。1915年留学日本。1918年回国,参与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任上海《救国日报》社总编辑。1920年留学德国。1924年加入中国青年党。回国后,与左舜生等创办《醒狮周报》。后任四川省银行顾问、西南实业协会顾问、经济部顾问等。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经济部商业局局长等。1974年4月逝世。
燕化棠(1883-1974) 国民党政要。河南新蔡人。早年留学日本。1926年任国民党驻日本东京支部常委。回国后从事国民党党务工作,历任国民党河南第五区党务指导专员、河南省参议会秘书长、河南省政府驻渝代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河南省党部主任委员。1949年赴台湾。1974年7月6日病逝。
钱纳水(1892-1974) 国民党政要。湖北江陵人。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1929年在上海创办昆仑书店。1930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社会科学家协会,任出版部部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被国民党逮捕。后脱党出狱,公开反共。1942年到重庆,任《中央日报》社主笔、《中华日报》社主笔等。1949年去台湾。1974年7月11日在台湾病逝。
程天固(1889-1974) 国民政府高级官员。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早年留学美国。1915年回国,创办实业。1921年后,历任广州市工务局局长、广东大学法科教授、广州市市长、广东省建设厅厅长、国民政府实业部次长、实业部代部长、驻墨西哥公使、驻巴西大使。晚年寓居香港。1974年9月15日病逝。
陶 钧(1891-1974) 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北浠水人。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后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在桂系军队中任职。1927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二师师长、第十八军军长、第十九军军长、武汉卫戍副司令、湖北全省清乡督办公署会办、湖北省政府委员。1929年在蒋桂战争中兵败赴香港、津京作寓公。后又在重庆、上海等地居住,从事商业、金融活动。1949年赴台湾。1974年10月14日在台北病逝。
谷正鼎(1903-1974)国民党政要。贵州安顺人。早年留学日本、德国。1925年入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1927年后,历任国民党第二十六军政治部主任兼党代表、国民党北平特别市党部常务委员、铁道部总务司司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陕西省党部主任委员、国民党中央党政军联席会议秘书长、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组织部部长。1949年赴台湾,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等。1974年11月1日在台北病逝。
李延年(1904-1974)国民党陆军中将。山东广饶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参加了东征和北伐。历任国民党军营长、团长、旅长、第八十八师副师长等。抗战时期,任第二军军长、第十一军团军团长、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山东挺进军总司令等。抗战胜利后,任第一兵团副司令官、第二兵团司令官、徐州“剿总”副司令兼第九绥靖区司令官、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神州绥靖公署副主席兼第六兵团司令官。1949年赴台湾。1974年11月17日在台北病逝。
徐庭瑶(1892-1974)国民党陆军中将。安徽无为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历任第一军第二师师长、第一师师长、第十七军军长、第八军团总指挥、训练总监部交通兵总监等。抗战时期,任军训部机械化兵总监、新编第十一军军长、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装甲兵司令等。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等。1974年12月16日在台北病逝。
田镇南(1888-1974)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项城人。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毕业。曾在北洋陆军第二师服役,历任营长、团长、旅长等职。1924年任甘青宁陕四省禁烟总办。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第三十军军长。抗日战争时期曾率部参加徐州、武汉会战,曾任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兼豫南挺进军总指挥。1949年赴台湾。1974年在台湾病逝。
刘启瑞(1900-1974)国民党政要。安徽贵池人。早年加入中华革命党。1924年北京大学毕业后赴青岛,因策动响应北伐被张宗昌逮捕,后被释放。1928年后,历任国民党安徽省党部委员会委员、指导委员会委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民党安徽省党部委员兼皖南特派员。1949年赴台湾。1974年在台北病逝。
李立柏(1903-1974) 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北沔阳人。早年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历任国民党军旅参谋主任、军委会别动总队第一支队参谋主任、军令部第二厅参谋处处长。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警备总司令部副参谋长、台湾省保安司令部参谋长、台湾警备副总司令、台湾财政部长、台湾警备副总司令、台湾财政部国有财产局局长等。1974年病逝。
沈慧莲(1891-1974) 国民党政要。广东番禺人,女。早年加入同盟会。曾就读于广东南华医院和上海亚东医科大学。历任中国红十字会南京分会会长、中国国民党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妇女慰劳将士总会常务委员、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常务委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等。1949年后赴台湾,任台湾中华妇联总会常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会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国民党中央妇女工作指导会议委员等。1974年病逝。
陈以忠(1894-1974) 国民党陆军中将。江苏江都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后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1927年后,历任国民党第九军第十一师参谋长、第一军第三师参谋处处长、第十集团军参谋长、第三十二集团军参谋长、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办公厅副主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部办公厅主任、国防部第一厅副厅长、国民党川湘鄂绥靖公署副主任兼参谋长。1949年后赴台湾。1974年病逝。
刘汉珍(1902-1974)国民党陆军中将。贵州安顺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副师长等。抗战时期,任第四十五师第一三三旅旅长、贵州保安处副处长、甘肃军管区副司令、天津警备副司令等。抗战胜利后,任贵州军管区副司令、贵州绥靖公署副主任等。1949年11月去香港,弃军从商。1974年,在香港病逝。
陈 骥(1890-1974)国民党陆军中将。广东顺德人。保定军校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六十六军第一五九师师长、第六十六军军长。1940年,因作战不力被撤职。1941年,任广东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9年底去香港。1974年在东南亚病逝。
舒 荣(1898-1974)国民党陆军中将。云南弥渡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八十九师师长、第十三军副军长。抗战胜利后,任第十二军军长。1949年去台湾,弃军从商。1974年逝世。
夏 威(1893-1975) 国民党陆军上将。广西容县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1926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旅长、第一师师长、国民党第七军军长、第十五军军长、第四十八军军长等。抗战时期,任第八军团军团长、第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兼第四十六军军长、第二方面军副司令官等。抗战胜利后,任第八绥靖区司令官、安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