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为善后会议会员;1926年8月,与国民军进行陇东战争时被打败,逃离甘肃。后曾任陕甘边防督办等。北洋军阀失败后去职闲居。1951年秋在甘肃天水病逝。
载 澧(1883-1951)清末摄政王。爱新觉罗氏,满族。1890年袭爵为醇贤亲王。1908年其三岁之子溥仪即帝位,自任监国摄政王。曾罢免袁世凯,集军政大权于皇族,任用买办大臣盛宣怀,推行加捐加税、铁路国有等政策,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12月被迫辞职,仍居北京。1928年迁居天津,后去东北。1951年病逝。
靳云鹏(1877-1951)北洋军阀,陆军上将。山东邹县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清末在云贵总督李经义幕下任军事参谋。民国成立后,历任山东都督、军事协商委员会委员长、参战督办公署参谋长、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1921年直奉战争爆发前去职。后在山东经商。1931年出家为僧。1951年病逝于天津。
吕 复(1887-1951)原民国政要。河北涿鹿人。早年留学日本。民国成立后,历任国会众议院议员、北京政府教育部次长等。1924年后,历任多所大学教授。1951年病逝。
张一气(1878-1951)原国民政要。广西平乐人。广西高等巡警学堂毕业。曾任广西省议会副议长、议长,广西省省长,广西省政府顾问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西省人民政府委员兼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广西省政协副主席。1951年病逝。
孙良诚(1892-1951)国民党陆军上将。河北静海人。早年入冯玉祥部,历任团长、旅长、师长、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山东省政府主席。抗战爆发后,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骑兵挺进军总指挥、鲁西行署主任、冀察战区游击总指挥。1942年投日伪,历任汪伪第二方面军总司令、开封绥靖主任、苏北绥靖主任。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先遣军第三纵队司令、暂编第二十五师师长、第一绥靖区副司令兼第一0七军军长。1948年11月在淮海战役中于睢宁地区率部向解放军投诚。后逃脱潜居上海。1950年在上海被捕。1951年病死于苏州监狱。
张治公(1881-1951)民国将领、将军府介威将军。河南伊川人。1911年随王天纵起义。后历任陕西陆军第二师师长、直军第七路司令、十四省讨贼联军第一路总司令、国民党临禹区剿匪司令、陆军第二十九军长、军事参议院参议。1951年在河南郾师被人民政府处决。
赵欣伯(1887-1951)日伪汉奸。河北宛平人。辛亥革命后加入国民党。1915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历任东三省巡阅使署法律顾问、北京政府外交部条约修改委员会委员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投敌,历任伪奉天市市长、伪最高法院东北分院院长、伪满洲国立法院院长、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法律顾问等。抗战胜利后以汉奸罪被捕入狱。1948年因病保外就医。1951年病逝。
阚朝玺(1884-1951)民国奉系将领、汉奸。奉天盘山人。奉天讲武堂毕业。早年入张作霖部。历任奉天陆军第一混成旅旅长、吉林剿匪总司令、东北陆军第三师师长兼热河都统、善后会议会员、奉天军政执法处长等。1928年张作霖死后,被解职在大连闲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与赵欣伯组织奉天地方自治维持会并任会长。1932年任伪满中央银行副总裁及总裁。抗战胜利后以汉奸罪被关押。1951年在镇反运动中于沈阳被处决。
钟祖培(1889-1951)国民党陆军少将。广西恭城人。广西陆军速成学校毕业。先后入林虎、李宗仁部,历任定桂军纵队司令、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八旅旅长、第七军副军长兼师长、李宗仁总司令部高级参谋、龙州区民团指挥官等职。1950年广西解放后,组织土匪进行暴乱,自称恭城县“反共救国军”总指挥。1951年被人民政府俘获镇压。
李本一(1903-1951)原国民党陆军少将。广西容县人。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四十八军第一七六师师长、第五战区游击部队第十游击纵队司令;抗战胜利后,任第七军军长。1949年12月17日,被人民解放军俘虏。1951年镇反时在安徽被处决。
阮 齐(1902-1951)原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北黄陂人。黄埔军校第二期及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历任军职。抗战开始后,任湖北省保安处处长、师长等;抗战胜利后,任第六十六军副军长、武汉警备司令等。1948年去职。1949年8月,任湖北省政府委员。1951年逝世。
彭旷高(1902-1951)国民党将领。湖北天门人。陆军通讯军官学校及陆军大学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陆军第五十四军参谋长、第二十九集团军参谋长、湖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等。抗战胜利后,任湖北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后兼第三兵团副司令官。1949年12月,随朱鼎卿起义。1951年逝世。
王金钰(1883-1951)民国将领。山东武城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曾任陆军第十八师参谋长、暂编第二旅旅长、两浙盐运使、安国军第一方面军团参议。1929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四十七师师长、第九军军长、第十四路军总司令兼安徽省政府主席等。1931年,任第五路军总指挥,所部被红军击败。后任军事参议院参议。1951年逝世。
江孔殷(1864-1951)清末及民国广东名士。广东南海人。清末中进士,选入翰林院。后任广东道台。慈禧太后当面赏其兰花120盒。后在广州河南同德里营建“江太史第”,时别称“江兰斋”。1911年4月,支持并协助潘达微收殓葬在孙中山领导的广州起义中壮烈牺牲的七十二烈士的遗骸。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先生对其甚为推崇,与宋庆龄、廖仲恺、何香凝等亲自登门拜访,在江太史第的花园内合影留念。民国期间,办广东省慈善会,以恤抚救济贫民;并兴办实业,以图实业救国。1951年土改期间,时已老瘫,被乡人抬回乡间批斗,不久病逝。
宋鹤庚(?-1952)民国将领。湖南湘乡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随黄兴在武汉督师。后历任湖南陆军第一师第三团团长、第一旅旅长、第一师师长、第一军司令司令等。1924年10月被孙中山任命为建国军北伐中央总指挥;1925年7月任湖南讨贼军湘军第一军军长。后历任湖南宣抚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高等顾问、湖南省政府委员兼省建设厅厅长等。1949年后留居大陆。1952年1月镇反运动中被错误地处决于湘乡。八十年代获平反。
徐维扬(1887-1952)民国陆军中将。广东花县人。1904年入广东陆军将弁学堂,后加入同盟会。参加了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及1911年广州黄花冈起义。民国成立后,曾任陆军第七团团长兼广东雷廉绥靖处总办。后参加讨袁运动和护法运动。1920年后,历任粤军第七支队司令、广州中华民国政府总统府中将参军、中央直辖第三军左翼司令、孙中山大元帅府大本营参议、粤汉铁路护路司令兼粤汉铁路总巡、粤汉铁路局局长。1931年曾任反蒋的广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将参军。后基本脱离政界。新中国成立后赋闲深居。1952年2月1日在广州病逝。
'楼主' '4楼' 作者:一步两搭桥 发表时间: 2011/04/17 06:28 '加为好友''发送消息''个人空间'回复 修改 来源 删除
3
卢作孚(1894-1952)爱国民族实业家,原国民政府高级官员。四川合江人。1925年在合川创设民生事业公司,从事内河航运事业,后成为我国内河航运巨子。抗战时期,曾协助政府运送大量物资到四川。至1948年共有船只110艘,总载重量65000多吨。曾任西南科学院院长、四川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国民政府交通部次长等职。大陆解放时去香港,不久回四川,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因受不公正对待,1952年2月服安眠药自尽。
刘成禺(1876-1952)原国民党政要。湖北江夏人。早年参加反清活动。1901年留学日本。1905年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后回国,参加了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曾任大元帅府参议,协助孙中山著《孙文学说》、《建国方略》。国民政府成立后,任监察院监察委员、国史馆总纂修兼副馆长。新中国成立后,由重庆回湖北,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参事室参事等。1952年3月在武汉病逝。
李锡九(1872-1952)民国政要,爱国民主人士。河北平安人。早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曾任众议院议员、广州非常国会护法委员。1927年任武汉国民政府监察院委员兼军事裁判所所长等。大革命失败后,从事反蒋抗日民主活动。1949年任民革中央监察委员。1949年9月出席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员等。1952年3月10日在北京病逝。
萨镇冰(1858-1952)清末海军将领、民国海军上将,爱国民主人士。福建福州人。1869年入马尾船政后学堂,后被派往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清末曾任兵舰管带、水师统领、广东水师提督等职。民国成立后,历任参政院参政、海军总长、粤闽巡阅使、代理国务总理、将军府肃威上将军、福建省省长、国民政府海军部高等顾问等职。1933年后蛰居福州。抗日战争爆发后到南洋宣传抗日。1949年福州解放前夕拒赴台湾。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等。1952年4月10日在福州病逝。
阮汉三(1888-1952)兴中会及同盟会会员、国民党陆军少将。广东香山(中山)人。早年随父到美洲谋生。认识孙中山。1905年在檀香山加入兴中会。1911年回国参加黄花冈起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