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长兼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后历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国民党南昌行营二厅厅长、武汉行营一厅厅长、河南省第七区行署督察长兼保安司令、鄂豫皖边区第二路总司令等。抗战时期,任豫皖绥靖公署参谋长、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参谋长、天水行营参谋长、军委会战地党政委员会秘书长、军令部第四厅厅长等。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测量局局长。1947年退为备役。1949年任国民政府汉口特别市市长。新中国成立后留居大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武汉市参事室主任、民革武汉市委员会主任委员。1961年病逝(一说1964年病逝)。
杨玉如(1877-1961)同盟会会员,辛亥首义志士。湖北沔阳人。1906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回国后从事革命宣传活动,并加入共进会。武昌起义前夕,赴上海请黄兴、宋教仁来鄂主持起义。武昌起义后,任湖北都督府主任秘书、湖北临时议会议员。民国成立后,曾任袁世凯政府高等顾问。1946年被选为辛亥首义同志会常务理事。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北文史研究馆馆员。1961年病逝。
陈兰亭(1887-1961)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四川石柱人。绿林出身。后入川军熊克武部,历任团长、旅长。1926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川军第四路司令、第二十军第六师师长、第二十一军边防军司令等。抗战时期,任第二十三军暂编第一师师长、第一六三师师长等。抗战胜利后,任川湘鄂边区绥靖副主任。1949年12月随潘文华在四川彭县起义。1961年病逝。
向 楚(1877-1961)同盟会会员,民国政要。四川巴县人。1906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历任蜀军政府秘书院院长、四川省民政厅总务处处长、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秘书、孙中山任命的四川省政务厅厅长等。1924年弃政从教。历任四川大学等校教授、文学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四川省政协委员。1961年病逝。
李筱庭(1880-1961)原国民党政要。四川宜宾人。早年加入同盟会。曾任孙中山机要秘书、国民党四川省党部主任委员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人民监督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四川省副省长、民革中央委员等。1961年病逝。
张 再(1882-1961)原川军将领。四川资中人。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曾任刘湘高级幕僚,为刘湘活动于四川军界,协助刘统一四川。抗战爆发,协助刘湘组军出川抗战,并任第七十八军军长。新中国时期,曾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委员。1961年在成都病逝。
罗家衡(1886-1961)民国政要。江西吉安人。早年留学日本。曾任江西法政学校校长。辛亥革命后,曾任江西内务司长、国会众议院议员、政学会干事等。1922年,曾任北洋政府农商部次长等。后在上海做律师。1961年逝世。
钟体乾(1879-1962)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四川成都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历任四川陆军测量局局长兼四川陆军军官学校战术教官、西北边防军参谋长兼炮兵团团长、刘湘的高级顾问等。抗战时期,任第二十军参谋长、川康绥靖公署总参谋兼成都市市长、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总参谋并代行政主任职务。1946年以中将衔退役。新中国成立后留居大陆,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川西行署副主任、四川省副省长、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四川省委副主任。1962年4月在成都病逝。
吴化文(1904-1962)原国民党陆军中将,汪伪陆军上将。山东掖县人。早年入韩复榘部,任手枪旅旅长兼济南警备司令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苏鲁战区新编第四师师长兼山东保安师师长,驻守沂蒙山区。1943年1月率部投降汪伪政权,任为山东方面军和第三方面军总司令。1945年8月被蒋介石委以国民党第五路后遣军总司令之职。1948年任第九十六军军长。同年9月在济南战役中率所部三个旅两万余人起义,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五军军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浙江省政府委员、交通厅厅长、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1962年4月病逝。
涂长望(1906-1962)九三学社领导人,气象学家。湖北武汉人。早年入华中大学、沪江大学学习。1930年留学英国。1934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抗日战争胜利后,发起组织九三学社,参与民主运动和护校斗争。南京解放前夕,被国民党反动派列入黑名单。在中共地下组织帮助下,离宁辗转到北平,参加了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气象局局长、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副主席等。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6月9日在北京病逝。
龙 云(1887-1962)原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云南昭通人,彝族。早年投军,在云南都督唐继尧部任职至军长。1927年发动政变,逼唐下台,独揽云南军政大权。历任云南讲武堂校长、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军长、云南省政府主席兼国民革命军第十三路军总指挥、黔滇绥靖公署主任等。抗战时期,任第三预备军司令长官、第一集团军总司令、昆明行署主任兼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等。因与蒋介石有矛盾,后逐渐支持反蒋民主活动。1945年被蒋免职,调任军事参谋院院长、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实际处于被软禁之中。1948年12月逃离南京到香港,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9年8月与黄绍竑等发表声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1950年1月到北京,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等。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80年7月改正)。1962年6月27日在北京病逝。
安文钦(1874-1962)爱国民主人士。陕西绥德人。清末秀才,陕北知名豪绅。1914年和1920年两次赴日本考察实业。热心公益事业,兴办学校,宣传新文化。抗日战争爆发后,与八路军合作,支持抗战,曾当选为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参议长。1948年边区进行土改时,主动交出所有土地。新中国成立后,任陕西省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等。与乔松山、霍子乐、贺连城并称为陕北“四老”。1962年8月23日在绥德病逝。
章宗祥(1865-1962)原民国政要。浙江吴兴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在清政府民政部任职。辛亥革命后参加南北议和。民国成立后,历任袁世凯总统秘书兼法制局局长、大理院院长、司法总长、代理农商总长等。1916年任驻日公使,与曹汝霖、陆宗兴等受段祺瑞指使,出卖国家主权,引起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被免职。1920年任中日汇业银行总经理。1925年任北京通商银行总理。1942年曾任为华北政务委员会咨询委员。后移居上海,解放时留居大陆。1962年10月1日在上海病逝。
汤 尧(?-1962)原国民党陆军中将。陆军大学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后勤总司令部参谋长、第三十二集团军参谋长。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参事室主任、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陆军副总司令兼第八兵团司令官。1950年1月在云南被人民解放军俘虏。新中国时期,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62年10月病逝。
丁贵堂(1890-1962) 原国民政府海关税务官员,爱国民主人士。辽宁海城人。早年毕业于北京税务专门学校。曾任北京总税务司署帮办。1935年以国民政府财政部考察海关专员身份赴欧美各国考察。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代理总税务司、海关副总税务司。抗战胜利后,奉命接受京沪海关,任江海关、浙海关税务司,上海浚浦局局长,海关副总税务司等。新中国成立时留居大陆。1962年11月21日在北京病逝。
彭文应(1904-1962)爱国民主人士。江西安福人。1917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25年赴美国留学。1932年回国后,任上海法学院及光华大学教授,并与罗隆基、王造时被誉为“安福三才子”,积极参加民主运动。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上海市地下支部主任委员。上海解放前夕,曾被汤恩伯下令缉捕。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上海市支部副主任委员,上海江西中学校长等。1957年被张春桥等诬划为“右派”(1978年改正)。1962年12月15日在上海病逝。
张焕相 (1880-1962) 民国奉系将领、伪满汉奸。辽宁省抚顺市人。早年东渡日本,先进东京振武学校,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10年毕业回国,历任奉天省督军署上校参谋、营口商船保护局局长。1916年又任黑龙江省督军署少将参谋长、护路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兼任陆军第九旅旅长。1925年11月28日,代理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1928年11月改任东北航空司令部副司令。“九一八”事变后,寓居北平。1935年12月,经张景惠推荐前往“新京”(即长春),任伪国务院“嘱托”。同年任命协和会中央本部“参与”。1938年5月,任伪司法部大臣。1942年9月,改任参议府参议,参与“裁可”《总动员法》、《国民勤劳奉仕法》、《思想矫正法》,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匿居通化。1950年9月,沈阳公安机关将其依法逮捕。1951年关押抚顺战犯管理所,1962年10月被释放。12月病故。
孙 楚(1886-1962)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山西运城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入山西陆军任团长、师长等。1928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第二军军长、正泰护路军司令、山西清乡督办、陆军第十九军军长等。抗战时期,任第六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三十三军军长、第八集团军总司令、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等。抗战胜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