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福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喜福会-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平的疏忽吧,喏,站在这儿的,是我女儿,你教诲她吧,……”她接下来的这几句
话,不禁令我失声痛哭。
    她的坚定不移的信念,竟令她在一片朦胧中三次看见平,在白花花的浪尖上向
她挥手。“哪?呵,在那里!”她犹如一个尽责的哨兵,直挺挺地伫立着,目光力
图穿透那片海与天之间张挂着的触摸不着的白纱。但每次平一出现,即隐去,我们
只看见黑魆魆地浮游着的海草丛。
    妈并不泄气,她回到沙滩上,拎起热水瓶和茶杯,来到大海边上。事后,当她
恢复过来后,曾跟我说过,从前在中国时,人们都用这方法来祭海,以平息龙王的
怒气。而这通常是很有效的。
    此刻,妈把茶倒入杯中,加了白糖,再抹下手上一只蓝宝石戒,那是外婆留给
她的遗物。如今外婆已故去多年了。这方戒指,母亲不只一次得意地对我说过,不
知吸引过多少女人的羡慕和注意。现在,她把这枚戒指也献给龙王,希望龙王会放
出平。她把戒指扔入海里。
    即使龙王拿到了戒指,也没见他领情。整整一个小时,大团大团发绿的海水上
面,只有水草,别无他物。妈双手抱拳举到胸前,“看,他在那边。”妈的嘴唇痉
挛着,声音十分古怪。真的,在空旷的海滩的另一端,平的孤单疲惫的身影:鞋子
拎在手里,步履疲乏地向我们走来。我和妈霎时喜出望外。但不及我眨一下发疼的
眼皮,就发现,那人影点着一支烟,而且,个子也比平大多了。事实上,这只是个
陌生的路人。
    “走吧,妈!”我轻声说。
    “他就在那里。”妈的双脚像两根大理石的石柱,牢牢地插定在沙滩上。几乎
不是凭着意识,而是单凭着肌肉的力量,一只手举着指定对面那片锯齿形的黑色剪
影,海湾那边的围墙,固执地说。“我看见他了。他就在山洞里,坐在漫浸着水的
石阶上,又饿又冷。但他已老成多了,学会了忍耐。”
    说着,她举步“嚓嚓”地往公路上停着的汽车走去。她的步子迈得利落迅速,
好像脚下不是软塌塌的沙滩,而是坚实的柏油路似的。我只得踉踉跄跄地跟着她。
只见妈三步两步就攀上通往公路的陡直小径,然后,连气都不喘,就从车上拉下一
只大轮胎,再在上面缚上爸的钓鱼线,然后又回到海边,把轮胎扔进大海。
    “去,到平那里去,把他接回来。”她几近狂暴地对着哗哗作响的大海命令着,
我从没有在她声音中听出过如此的决心,或者说“能干”。
    顺着她的思想,轮胎被风和浪卷带着,朝对面海湾漂浮出去,那边的海浪更强
劲,很快,钓竿线被绷得紧紧的,妈死死拉住鱼线的一头,任凭轮胎在灰白的浪峰
中颠簸,鱼线深深嵌入她的手指。突然,鱼线扯断了!轮胎被卷成涡螺形的波浪挟
着,时隐时现。
    我们攀上礁石去眺望,看到轮胎已抵达小海湾的那一端,猛的一个巨浪,把它
打没了,不久,却又浮现出来,没有丝毫损伤,然后,又是一个挟着喧闹的泡沫的
巨浪。就这样,反复多次,那黑黑的一点,灵巧轻捷地在波涛中跳跃着,似在忠实
地执行着它的职能:要历经万险,把平从洞壁里拉出来。虽然每次从翻腾的白色浪
尖上出现的轮胎,都空空然,没有平的踪影,但它每次的隐没,似都带着一份希望。
然后如此反复了十几次后,当它再次浮现,已被波涛掀得成为碎片,被浪刮得遍海
都是。
    几乎在此同时,妈放弃了希望。我至今永远记住她当时的神情:那是一种彻底
的绝望和恐惧,为着失却平,竟愚蠢到妄图用信仰去改变命运!这令我十分恼怒—
—一种无以名状的恼怒——就因为我们的一切失败和徒劳!
                                   四
    如今,我再不期待找到平了。正如现在,我也不再期待,能找到一条挽救我婚
姻的出路。尽管妈一再对我说:“再努力一下。”
    “这是哪门的理论?”我说,“既然已经没有希望,便没有理由再去维持这样
的婚姻了。”
    “但是你必须试一试,”她说,“这里谈不上什么希望,也没有什么理由。一
切都是命里定的。但不管怎么,你必须再试一试。”
    “那末,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我妈说:“这你自己决定,你知道什么是你最需要做的。如果这还要听人家的,
那你干脆就别做了。”说毕,她便走开,把我一个人扔在厨房里。
    我又一次想到平,当时,我是怎样目睹他正处在危险之中,后来,灾难又是如
何发生的。然后,我又想及自己的婚姻。我是如何已看到了危机的信号,真的,我
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危机最后还是发生了。我想,所谓的命运,它的一半其实就
是出自我们的期望,一半,又是出自我们的疏忽。而且似乎唯有当你失却你所爱的,
你才会真正接受信仰。你必定会更珍惜你所失却的,你必定会领悟覆水难收的哲理。
    我母亲,其实仍旧十分留心这本压在桌脚下的《圣经》。我知道,她对此是十
分清楚的。我记得,在把它压在桌脚之前,她在上面写了点什么。
    我抬起桌子,把《圣经》捡了出来,翻到《新约》前一页,有一篇叫《灭亡》,
在那一页上,她用铅笔淡淡地写上两个字:许平。
可怜天下慈母心
                            ——吴精美的故事
                                   一
    妈相信,在美国,任何梦想都能成为事实。你可以做一切你想做的:开家餐馆,
或者在政府部门工作,以期得到很高的退休待遇。你可以不用付一个子儿的现金,
就可以买到一幢房子。你有可能发财,也有可能出人头地,反正,到处是机会。
    在我九岁时,妈就对我说:“你也能成为天才。你会样样事都应付得很出色的。
琳达姨算什么?她那女儿,只不过心眼多一点而已。”
    妈将一切未遂的心愿、希望,都寄托在美国这片土地上。她是在1949年来到美
国的。在中国,她丧失了一切:双亲,家园,她的前夫和一对孪生女儿。但她对过
去的一切,从不用悲恸的目光去回顾,眼前,她有太多的打算,以便将生活安排得
更好。
                                   二
    至于我将成为哪方面的天才,妈并不急于立时拍板定案。起初,她认为我完全
可以成为个中国的秀兰?邓波儿。我们不放过电视里的秀兰?邓波儿的旧片子,每
每这时,妈便会抬起我的手臂往屏幕频频挥动:“你——看,”这用的是汉语。而
我,也确实看见秀兰摆出轻盈的舞姿,或演唱一支水手歌,有时,则将嘴唇撅成个
圆圆的“0”字,说一声“哦,我的上帝”。
    当屏幕上的秀兰双目满噙着晶莹的泪珠时,妈又说了:“你看,你早就会哭了。
哭不需要什么天才!”
    立时,妈有了培养目标了。她把我带去我们附近一家美容培训班开办的理发店,
把我交到一个学员手里。这个学生,甚至连剪刀都拿不像,经她一番折腾,我的头
发,成了一堆稀浓不均的鬈曲的乱草堆。妈伤心地说:
    “你看着,像个中国黑人了。”
    美容培训班的指导老师不得不亲自出马,再操起剪刀来修理我头上那湿漉漉的
一团。“彼得?潘的式样,近日是非常时行的。”那位指导老师向妈吹嘘着。
    我的头发,已剪成个男孩子样,前面留着浓密的、直至眉毛的刘海。我挺喜欢
这次理发,它令我确信,我将前途无量。
    确实刚开始,我跟妈一样兴奋,或许要更兴奋。我憧憬着自己种种各不相同的
天才形象,犹如一位已在天幕侧摆好优美姿势的芭蕾舞演员,只等着音乐的腾起,
即踮起足尖翩然起舞。我就像降生在马槽里的圣婴,是从南瓜马车上下来的灰姑娘……
    反正我觉得,我立时会变得十分完美:父母会称赞我,我再不会挨骂,我会应
有尽有,不用为着没有能得到某样心想的东西而赌气不快。
    然而看来,天才本身对我,颇有点不耐烦了:“你再不成才,我就走了,再也
不来光顾你了,”它警告着,“这一来,你就什么也没有了。”
    每天晚饭后,我和妈就坐在厨房桌边,她每天给我作一些智力测试,这些测试
题目,是她从《信不信由你》、《好管家》、《读者文摘》等杂志里收罗来的。在
家里洗澡间里,我们有一大堆这样的旧杂志,那是妈从她做清洁工的那些住户家里
要来的。每周,她为好几户住户做清洁工。因此这里有各式各样的旧杂志,她从中
搜寻着各种有关天才孩子的智力培养和他们成才的过程。
    开始这种测试的当晚,她就给我讲了一个三岁神童的故事,他能诸熟地背出各
州的首府,甚至大部分欧洲国家的名字。另一位教师证明,这小男孩能正确无误地
拼出外国城市的名字。
    “芬兰的首都是哪?”于是,母亲当场对我开始测试了。
    天呀,我只知道加州的首府!因为我们在唐人街上住的街名,就叫萨克拉曼多。
    “乃洛比!”我冒出一个莫名其妙的,所能想象得出的最奇特的外国字。
    测试的题目越来越复杂了:心算乘法,在一叠扑克牌里抽出红心皇后,做倒立
动作,预测洛杉矶、纽约和伦敦的气温。
    还有一次,妈让我读三分钟《圣经》,然后说出我所读过的内容。“现在,耶
和华非有丰富的财富和荣誉……妈,我只记得这一句。”
    再次看到妈失望的眼神之后,我内心对成才的激动和向往,也消遁了。我开始
憎恨这样的测试,每一次都是以满怀希望开始,以失望而告终。那晚上床之前,我
站在浴室的洗脸盆镜子前,看到一张普普通通,毫无出众之处的哭丧着的脸——我
哭了。我尖叫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