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把话说到心窝里-故事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刘墉-把话说到心窝里-故事篇-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下姓名,再回电。”老板对秘书说。 跟着有电话进来找老板。 秘书该怎么说? 她是说”对不起!老板不在,请问您是哪位?”还是换个”次序”说:”您是哪位?对不起,老板不在。” 要知道,有多人就因为用后面的方法说话,而得罪了人。 当你先说老板不在,再问对方是谁的时候,对方不会多心。但是当你先问对方是谁,才说老板不在,对方就可能不高兴了——”是不是因为是我,所以说不在?” 脾气坏的人还可能因此当场冒火:”他是真不在,还是假不在?” 所以,如果你交代部属或朋友,为你挡电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他说话的方式,免得在不知不觉中得罪了朋友。 如果可能,你也可以一边忙,一边听着秘书的答话,假使他说:”对不起!我们老板不在,请问 
 
 

您是哪位,有什么可以效劳的?” 接着对方报出”名号”、电话,你一听,是重要人物,不能错过,立刻比个手势。秘书正好接下来:”啊!好极了,老板进来了。” 这种默契不是最完满的吗? 
 
 播新闻的次序 
 说话,最大的艺术就在同一句话,你怎么说。哪件事先说,哪件事后说。尤其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如何说到重点。 当我二十四岁大学刚毕业的时候,虽然主修的是艺术,却被延揽到电视公司作记者。 由于一向爱写作,所以刚去的一个多月,我写的新闻稿都没问题,直到有一天,某国元首来访,我从下午跟到晚上,写完稿子,交上去,却被主编打了回票:”重写!次序不对!哪有这样写新闻的?” 我的脸一下子红了,回问:”有什么不对?我 
 
 

先写某元首下午几点到达的情况,再写他下榻的旅馆,最后写他刚刚接受了总统的晚宴款待。事情是按这个顺序发生的,照样写,有什么错呢?” “新闻!新闻!最新发生的事要先写。”主编没好气地说:”所以你得先写晚宴,再回头写下午的事。” 我照改了,只是又经过好长一段时间,才真搞懂,为什么要先写最新发生的事。 
 
 先说结果,后道原委 
 最新的结果先写,再谈事情的原委。无论你写新闻稿或说话,多半都应该这样。 譬如你看新闻,某日某时在某地,因为两辆车对撞,造成两死三伤。 新闻一开头,必定先简短地说”某地某时发生一起造成两死一伤的车祸。再回头来说”今天凌晨五点,在某公路上的某段,由某人驾驶的小客车, 
 
 

与另一辆由某人驾驶的大货车,因为闪避不及,造成相撞的惨剧,小客车的 XXX 当场死亡,货车的驾驶重伤,己经送到 X 医院急救,肇事原因正由警方鉴定中。” 请问,他为什么不在一开头,就按照发生的次序娓娓道来呢? 因为那样不是”新闻”的播法,是”小说”的写法。更因为那样做会耽误时间,造成”李太太心脏病发”的后果。 
 
 你吃饭没有? 
 说话,耍抓住”要领”,要抓住”要点”,要直指人心、要干脆。 人人都知道这个道理,可是有人说话就是不能干脆。 举个例子—— 你问他”吃过饭没有?”  
 
 

他明明可以直接答”没吃。”却很可能绕个圈子说:”我今天早上起晚了,到中午,原来想吃,又觉得不饿,一忙,发现迟了,匆匆忙忙赶过来,所以没吃。” 如果他能懂得播报新闻的方式,先说”没吃”,再作解释,不是干脆得多吗? 如果在开会的时候,大家都能抓住要领,不是会省下许多宝贵的时间吗? 说话的顺序,可以是”技巧”,也可以是”艺术”。前面谈的都是技巧,下一章让我们进入艺术的领域。  
 
 

    
 
 

 有些菜要大火快炒,有些菜得文火慢煨; 有些话要开门见山,有些话得拨云见日。 
 
 
 第五章 一句话让你成功 
 
 “秦小姐好!”小康堆上一脸笑:”王总来了吧?对不起,我提早到了。噢!对了!我叫工厂送样品过来。”小康东张西望地说:”是不是还没送到哇?” 秦小姐摇摇头。 “什么?还没送到?唉!他们老是拖。”小康立刻拨手机,才拨两下,看小廖进来了,立刻停止动作。 “小廖居然也来抢这生意。”小康心想,他跟我从同一个地方进货,麻烦了,他报价会不会比我 
 
 

低?心里想,表面还是堆一脸笑,跟小廖握了个手。 小廖的手又湿又滑,他也去向秦小姐示好:”秦小姐好!”然后也一样小声问秦小姐:”请问我那样品送到没有?” 秦小姐也照样摇了摇头。 就在这时候,门开了,王总走了出来,居然没叫两个人进去,只是匆匆忙忙地说: “你们推销离心果汁机,有没有附加切菜功能的那种?” “有有有!”小廖和小康一起答。 “那就现在拿一台来看看,我急需。”王总说完,居然又进去了。 小康反应快,一个箭步,跳出门去,躲在一角拨手机:”喂,我是小康啊!我要你们出的那台机器送来了吗?什么?出来了?你们不是总拖吗?怎么今天那么快?麻烦你们再出一趟车送一个 A 三型过来,拜托!拜托!” 小廖在会客室里也没闲着,他向秦小姐借了电话:  
 
 

“喂,我是小廖,我急着要补一个 A 三型切菜机,如果来得及,你们跟离心机一起送过来好不好?” 两个人拨完电话,都继续在会客室里等。 突然电话响,秦小姐进去几秒钟,便见王总穿得整整齐齐地冲出办公室。 又过几分钟,进来七八个洋人,看王总的样子,必定都是大客户。 王总的办公室门关上,接着又打开。王总探出头来,低声吼:”切菜机和离心机呢?” “立刻到!立刻到!”小康和小廖趋前报告。  果然,正说呢!东西就送到了。三个大箱子抬了进来。 “康先生一台离心机,廖先生一台离心机,加上后来追加的切菜机。”送货员说:”请签收。” 
 
 有话好说 
  
 
 

你猜,这笔大生意,小康做成了,还是小廖做成了? 当然是小廖。 可是你想通了吗?同一个送货员,同一辆车,由同一个公司出的货,两个人又在同一时间打电话,要求加送一件。 为什么小廖的赶上了,小康的没赶上呢? 如果你是商场老鸟,一定早知道答案了 
 因为他们说话的方式。 当一个公司送货总是迟、总是慢,总挨你骂的时候。 有一天,你居然盼望他还没出发,希望他加送一件东西的时候。千万别一开口就问:”东西送出来了吗?” 当你这样问的时候,明明东西还没出门,他怕你骂,也会说”走了!走了!” 这时候,你要他加一件,他好意思改口说”正巧,还没走”吗?  
 
 

但是,当你换个说法—— “我急着要加一件,如果你东西还没出门就好极了。” 对方则可能说:”真巧!车子正发动,我叫他等一下。” 于是,你赶上了。 
 
 当你又要迟到的时候 
 换个角度。如果以前约会,你总迟到,今天你又要迟十五分钟,为了怕对方着急,你打电话过去,说话的技巧也很重要。 假使你电话一接通,就说:”对不起,我今天要迟一点。” 你猜对方会怎么反应?由于他已经很痛恨你过去迟到,他八成会立刻冒火:”怎么搞的?又迟到。你不是说这次会准时吗?” 但是当你换个方式,说:”老张啊!我准三点 
 
 

一刻到,堵车,稍迟十五分钟。” 他一听,只迟十五分钟,则可能高高兴兴地说:”好!我等你。” 
 
 当你只考六十分 
 又譬如,你是个学生。 今天考数学,考了六十分,你回家要怎么说? 如果你开门见山:”爸爸!我数学考六十分。” 搞不好,拍一声,一记耳光过来。 但假使你拐个弯说: “今天数学考试好难哟,多半的人都不及格,连向来第一名的王大毛都只考六十五分。” 你老爸问:”那你考几分?” “刚好及格,六十分。” 相信,那一巴掌绝不会过来,老爸当天如果情绪好,还能赞美你两句呢! 
  
 
 

 当场砸了宝贝 
 一个女学生上课时对老师说:”我昨天打破了我爸爸的骨董茶壶。” “妳父亲有没有很生气?”老师问她。 “没有也!我对他说’爸爸!我给您泡茶,泡了这么多年,都很小心,可是今天不晓得怎么搞的,把茶壶打破了。’”女学生说:”我爸爸先一怔,然后笑笑,故作没事地说’破了就破了,东西总会破的,改天再买一个新的吧!’” 她这话,全班都听到了。 无巧不巧,隔几天,另外一个女学生也为她爸爸泡了好几年的茶,也打破了骨董茶壶。 她想起前面女学生说的话,照样去向她父亲报告,却被臭骂一顿。原因是,她把同样的话,换了个前后的次序说出来—— “爸爸!我打破了茶壶。”她战战兢兢地报告。  “什么?把茶壶打破了,那是骨董也!”老爸 
 
 

脸色大变。 “爸爸!可是我今天不晓得怎么搞的‥‥”她解释。 “妳心不在焉!粗心!” “可是,我给您泡茶,泡了这么多年‥‥”她又解释。 “妳还强辩?”老爸吼了起来。 
 
 坏话要缓说 
 好!现在让我们回头看前面的四个故事—— “你们送货车出来了吗?” “我今天要迟到。” “我数学考六十分。” “我把茶壶打破了。” 这些都是他们说话的重点。如果是”播报新闻”或开会,这些重点都必须先说。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为了减少”冲击”,却不得不后说。  
 
 

也可以讲—— 令人敏感的结果,最好不要单刀直入,你可以先”设定底线”,使对方知道糟也糟不到哪里去;或者经过”对比”,使那原本听来很突兀的结果,显得不那么刺耳。 当然,还有许多情况,需要你先隐藏谈话的目的,一点一点,制造气氛,引导对方进入你的主题。 请看下一个故事。 
    
 
 

 好东西与好朋友分享,好日子与好伙伴共度。  如果你常用我的产品,保证我能过好日子; 假使你作我的”下线”,保证我是你的好朋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