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女人-20位中外着名女性的成功启示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资本女人-20位中外着名女性的成功启示录-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眼光的前瞻性、果断

    张茵当初选择了做废纸回收贸易,一方面是由于一位“师傅”的引导,但最终的选择还是要她自己来作决断。张茵也是经过了一番仔细的调查和思考才作决定的。而事实证明了她的选择是对的,她早在20年前就已经着手做着今天大力提倡的“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要做的事,她是有远见的,她做的每一次决定也是果断正确的。正如她自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目前为止,在决策上她还没有什么重大的失误。这是一个成功领导者最重要的品质。

    (2)做事低调、扎实、执著、勤奋和厚道

    从1985年怀揣3万元只身到香港创业,选择当时并不为人所重视的废纸回收行业,到1990年去美国开拓更广阔的战场,创立了造纸原料公司中南控股,再到1995年回内地成立玖龙纸业,张茵可以说是选准了行业,并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今天。她的创业之路走得很扎实,她执著于自己的行业,始终不渝地艰苦奋斗,她没有被当时的一些热门行业冲昏头脑,所以她有了今天的成就。张茵最大的特点就是埋头做自己的事情,凡事量力而为,她说如果只能建三星级的饭店,自己决不会赌气建五星级的。

    在谈到自己的成功时,张茵只是淡淡说了一句:“是我运气好,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她说自己创业起步时,恰逢中国改革开放的黄金时期,到美国后又恰逢美国经济复苏持续繁荣,此外,美国森林资源丰富,造纸业发达,废纸回收系统极为科学,加上此时经过在香港的发展,公司资金雄厚,起点高,靠着诚实守信的经营作风,从而发展速度惊人。

    在工作中,她身先士卒,勤奋厚道。她坚持透明的管理方式,包括董事长本人在内的办公室,全部用透明玻璃隔断,毫无秘密可言。她提倡“个人小家庭,公司大家庭”的人性化管理。既为下属提供充分发挥才干的空间,又在待遇上说到做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每年年底,就是再忙再累,她也要挤出十天半个月的时间,亲自与公司大大小小的管理层人员和普通员工进行一次一对一的透明对话。她非常善于倾听,了解员工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及时给予他们帮助与鼓励。

    (3)对待财富保持平常心

    在对待财富的态度上,张茵觉得自己的心态很好,不会说做了个首富,就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了,继续保持她朴实的本质。张茵家住东莞玖龙纸业公司宿舍楼上,大约300多方平米的房子里找不到一丝奢华气息;张茵的专车是一辆丰田商务车;而张茵手上的那颗3克拉的钻石,是她少有的奢侈品,这还是她丈夫多年前送的生日礼物。

    (4)拥有幸福的家庭生活

    张茵在认识丈夫刘名中(巴西籍)时,自身事业已经很成功。现在她是主席,先生是CEO。张茵表示,丈夫是一名医生,也是一个非常聪明和优秀的人,早在二十一二岁的时候,已经有几个诊所了。两人是从贸易上认识的,他当时做钢材贸易,当医生还兼做对巴西的出口业务。后来张茵说,我们的业务越来越大了,你能不能放弃做你的医生?经过一番考虑后丈夫答应了她的要求。张茵幸福地说:“我有今天的成就,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成功,除了丈夫、家庭,背后还有很多人的支持。所以不能说是他帮我打工,财产是我俩共有的。”

    张茵夫妇有两个儿子,一个24岁,一个14岁。大儿子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硕士,现已成为公司的董事。小儿子还在读书。张茵非常注重对孩子们的教育,平时只要有时间,她就会与孩子们在一起,教他们如何做人做事。他们一家非常和谐幸福。

    创业的女性要付出的确实比男性多。除了事业,她还要兼顾家庭,张茵说:“与家人的沟通非常重要。平时不管如何忙碌,我都会与他们通电话。每个月,我们家还会专门开一个小会,大家互相沟通自己的想法。我的孩子们与我无话不谈。”

    如今的国内,经常会有一些媒体讨论成功的职业女性如何做一个好太太,收敛自己以平衡丈夫的心理,那么张茵的丈夫,作为副总裁的刘名中会有什么想法呢?张茵说,自己的丈夫从小在西方长大,没有那种观念。她说:“虽说我是董事长,他是副总裁,但不能说他是副手,我们只是分工不同,缺了谁都不行。他负责的项目我做不来,我负责的东西他也不一定能行。这就像驾驶一辆车,我不能坐到驾驶员的位置上去,不然就要踩错油门了。”

    (5)尽了力就不应该有压力

    张茵对待压力的看法是:努力去做好,尽力去做好,尽力了就不应该有压力。她说:“企业做到今天这么大,有人认为可以超脱了。但实际,现在才是任重而道远。”她觉得一个人最重要是怎么去平衡自己的压力。首先把事情当自己的事情去做,你自己都尽力做完的时候,就不应该有压力。当你都尽力了还说有压力,她觉得这就是对不起自己。

    说到男女差别,张茵认为性别对自己并没有什么阻碍。虽然工作起来女性体力稍差一些,但在其他方面和男人没有任何区别。只要有智慧,有进取心,有好的人品,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不少富豪都乐于从事慈善事业,张茵也表示,自己确实很想回馈社会。但她也称,目前主要精力还是会放在公司,要向投资者、向社会、向员工负责。“我现在跟李嘉诚不同,他的财富已经累积到一个非常丰厚的地步,企业也非常平稳了,所以他有这个基础拿出大笔财富去做慈善。但我们的企业还没达到掏出大笔资金的地步。”张茵表示,“等时机成熟,我肯定会做更多的慈善事业的,像李嘉诚那样。”

《资本女人》 第三部分 第8章 从“美女外交官”到“柯达女神”

    第8章

    叶莺从“美女外交官”到“柯达女神”

    叶莺,一个在记者、外交官和跨国公司高层之间游刃有余的女人;一个敢把任何颜色搭配穿到身上的色彩大师;一个裙子很短鞋子很高寻找焦点的女人;一个不放过任何问题并能迅速找出解决方案的女人。她曾是美国政府中第一位被任命为公使衔商务参赞的女性,曾作为华裔女性第一个出现在世界500强企业副总裁的岗位上。2003年,叶莺被选为中国十大科技影响力人物,中国十大财经新锐、中国海内外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女性及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华商女企业家。她是“98协议”、柯乐合资项目的灵魂人物,被誉为“柯达女神”。围绕她的除了鲜花还是鲜花,2005年11月1日,她又第N次如愿以偿,在柯达转型最艰难的时期再次荣升为柯达北亚区主席兼总裁。

《资本女人》 第三部分 叶莺:个人档案

    个人档案

    叶莺,生于北京,长在台湾,住在香港。拥有台湾大学国际关系和英语文学学士学位。大学求学期间,她是台湾和日本著名电台和电视台记者。

    70年代初期,她加入美国国籍,先后担任美国驻缅甸大使馆和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政治处官员。

    70年代后期,她重返新闻界,先后供职于新加坡海峡时报集团和纽约全国广播公司。

    1979年,作为A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记者,与CCTV主持人赵忠祥一起采访了第一次访美的邓小平,成为一个见证历史特别时刻的女性。

    1980年,离开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后,她到华盛顿特区为多家跨国公司提供咨询服务。

    1982年,叶莺加入美国商务部。先后在广州、香港担任商务领事,在台北担任美国在台协会商务组组长,随后出任美国驻华使馆公使衔商务参赞。

    1997年,叶莺加入柯达,担任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对外事务部总经理;是柯达项目三个核心成员之一。

    1999年3月,叶莺被任命为柯达公司亚太区副总裁兼对外事务部总经理。

    2001年1月,叶莺被任命为柯达大中华区副主席。

    2002年5月9日,她被任命为柯达全球副总裁。

    2004年4月1日,叶莺任命为大中华区主席,并继续担任伊士曼柯达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亚太区对外事务总经理。

    2005年11月1日,她升任为柯达北亚区主席,继续任柯达全球副总裁。

    目前,叶莺还担任柯达(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柯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柯达(无锡)股份有限公司、柯达(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和柯达(广州)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董事会主席。

《资本女人》 第三部分 从新闻界宠儿到“美女外交官”

    从新闻界宠儿到“美女外交官”

    我们也许永远不知道风从哪里来,但是我们一定知道我们要往哪里去,我们不仅可以在风中屹立,更可以逆风而行,顺风而舞。

    ——叶莺

    叶莺生在北京,长在台湾。她的父亲是满族人,母亲是杭州人,她的身上流淌着满汉两族的血液,所以,她既有游牧民族的豪爽性格,又有农耕民族的细腻情感。作为叶赫那拉氏的后裔,她的骨子里流着皇家的血脉,但她的家族早已在中国历史的风浪中颠簸淹没了。母亲在她2个月时便去世,毕业于黄埔军校、一生戎马的父亲在那场国共内战中,带着襁褓中的叶莺辗转去了台湾。父亲没有再娶,和女儿相依为命。

    同所有爱做梦的女孩子一样,小时候,叶莺最初的梦想是做一个翩翩起舞的芭蕾舞蹈家。但因为跳舞太累,这个梦想最终埋在了心底。

    念初中的时候,上家政课要学习刺绣,叶莺不会绣花,只好绣了父亲教给她的四个字:“自强不息”。13岁的时候,在父亲的鼓励下,她开始学习跳伞。叶莺从小就没惧怕过什么,因为她永远记住了军人父亲的一句话:“上战场最忌讳的就是害怕。不畏惧,这场仗你就赢了百分之五十。”父亲的这话句可以说是叶莺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