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矫婺茏龅谜饷闯錾渌矫嬉惨欢芄蛔龊谩!卑押⒆幼约憾济挥幸馐兜降模蛘叱て诒焕鲜图页ず鍪拥挠诺恪⒂攀仆诰虺隼床⒓右钥隙ǎ栽銮亢⒆拥淖孕庞胱郧渴钟泻么ΑN仪懊嫣岬焦男〕滤迹谝淮紊峡问蔽乙笸怯猛骋坏腁4纸制作班徽,有些同学说没有,话音刚落,陈思立即毫不犹豫地举起了自己的一打A4纸大声说:“我有,谁要?”一瞬间更坚定了我对他的评价和判断:他热情、单纯、渴望友情,所以才犯了总是花钱买零食给同学们,以此来换取友谊的错误。父母和老师一直揪住他的这一个毛病不放,试图逼着他改过自新,却不见效果。我首先肯定了他的初衷,表扬了他对同学、对朋友的无私,然后从交朋友的目的、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分析,结果问题迎刃而解,很长时间让家长头疼的顽疾根除了。我的体会是,放过孩子的一个优点,也许就放过了一次孩子进步、成功的机会。
    慷慨……不要吝惜对孩子的表扬
  怕孩子骄傲——这是许多家长的顾虑,也是中国家长特有的教育理念。有人做过这样的对比:外国孩子告诉妈妈考试得了100分,妈妈会说“亲爱的,你真棒,我为你骄傲”,中国孩子同样告诉妈妈考试得了100分,妈妈则会说“别骄傲啊”,或者说:“这回题太容易了吧?”我以前的学生朱继明在上初三时就很无奈地告诉我,从爸爸那儿永远得不到一句表扬,考了95分说“还有100分的呢”,考了100分说:“这是偶然,你能保持得住吗?”苛求完美的家长们似乎永远也不满足,或者是心中窃喜而不喜形于色。可是您知道您的这种美德用于此处其实并不恰当,因为它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伤害了孩子的上进心,让孩子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而失去自信。我认为赏识教育的实质是爱,对孩子有发自内心的、真诚的、不带功利性的爱;赏识教育的过程就是从爱的基点出发,发现、发掘、抓住、肯定孩子的每一个优点和每一点进步;赏识教育的表现形式和落脚点就在于对孩子的赞许、鼓励、夸奖、表扬……不要吝惜一切赞美的语言,充分发挥大拇指的功能,不论孩子还是大人,都愿意有“好话一句三冬暖”的体验,而“忠言逆耳”毕竟让人感觉不舒服,再说既然是“忠言”何必非要“逆耳”呢?对于孩子们来说“顺耳忠言”也许效果会更好呢!
  
二、赏识教育有奇效(2)
歌德说:“最真诚的慷慨就是欣赏。”家长们把对孩子经济上、物质上的慷慨转换一下,慷慨表扬、慷慨赞美,满足孩子在心理上的需求,从而激发孩子上进的内在动力,久而久之就绝不仅仅是有益于孩子眼前的一时一事,而是使孩子在人生旅途中多一些自信,少一些自卑;多一些自强,少一些自弃,进而实现真正的自立。我相信,在孩子人格形成过程中,在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过程中,鼓励、表扬的积极作用要远远大于压制与批评。
    批评……一味批评意味着批评失效
  关于赏识教育,家长们可看的东西很多,我不再赘述。但是我想换一个角度剖析一下赏识、表扬、夸奖的反面——批评,这一家长、老师最常用的教育手段。
  首先我必须声明,我绝不是反对或者拒绝使用批评这种教育手段。及时的批评可以纠正错误;恰当的批评可以使人认识错误,改过自新;严厉的批评可以使人猛醒而悬崖勒马……总之在社会生活中,批评是修正和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帮助他人改正缺点错误的重要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他们由于不成熟、自我约束力差、自我纠错能力差,所以在成长过程中不但错误百出,而且经常是在犯同样的错误。作为成年人的老师、家长最感到挠头的是:“孩子怎么没记性?”“为什么屡教不改?”于是频繁地使用批评手段,意图把孩子“骂”醒。但是不管你是苦口婆心地骂,言词激烈地骂,还是语重心长地骂,这种带有批评成分的教育效果都不十分理想。尤其是针对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孩子,他们的逆反心理作祟,或固执己见不认错,或明知故犯不服输。如果大人们再不及时修正自己的教育策略,形成与孩子的对立局面,那么这时候的批评不但无效反而要适得其反了。如果再碰上一个破罐破摔的孩子,被批评烦了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我今年接手的初一新生中有一个小男孩,开学第一天就引起了老师的注意:习惯不好,比较散漫,总爱做出一付什么都不在乎的样子。班主任老师批评他,他表现出了极大的抵触情绪。我断定这是一个从小挨批评比较多,被说“皮”了的孩子,批评对他已经不起作用了。我第一次上他们班的课,他在下面偷偷摸摸看卡通漫画,我提醒他时,他用眼睛不屑地瞄着我,一条腿不停地颠着,做出一付不以为然的神态,但我已经看出了他心中的恐惧与不安。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没有他预料中的批评,而是温和地告诉他:“来到新的学校,怪关老师没有把有关规定详细地向同学们介绍,咱们《初一年级一日常规》中‘不带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到校’就包括卡通漫画书。今天先把书拿回去,我相信你以后一定不会再带到学校来了,我已经看出你是一个挺聪明的孩子……”这次谈话后老师们都反映他有了“想好”的意识,尤其上我的课,还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当然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不稳定是他们的特点,出现反复是很正常的现象,可是对这种类型的孩子确实不可以再一味地批评,因为他们对批评已经产生了“抗体”,很难再有好的“疗效”了。有一学期刚开学的第一周,初一的孩子们就向我诉说他们的烦恼——家长的唠叨。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孩子们嫌家长唠叨,表面看起来是嫌家长“说得多”,实质上是因为家长们说的内容多批评,少表扬;多指责,少鼓励;张口一表扬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这样的话谁爱听?谁爱老听?听多了,没用了,不就成废话了吗?对孩子的批评要掌握适时、适当和节制的原则。
  书包 网 。com 想看书来
三、没那么多孩子“早恋”(1)
家有青春期的孩子,家长都有一怕——怕孩子“早恋”。正是由于怕,所以十分敏感,时刻提防着孩子和异性同学的交往:偷翻孩子书包;偷看孩子日记;偷听孩子电话;发现一点可疑迹象就忧心忡忡甚至大惊失色,找同学求证,找老师核实,然后就是实施一系列教育、管理和限制的措施。总之,家长为这件事真是劳心伤神,伤透了脑筋。
  可是据我所知,没有几个孩子能够向家长或老师承认“错误”并“痛改前非”的,有些只不过是由“地上”转入了“地下”,因为他(她)不认为自己有错。我跟孩子们探讨过这个问题,他们的意见和看法大致有以下这些:“我们怎么了,老师和家长总是神经兮兮地盯着我们。”“我们不过是合得来,接触多点儿。”“我们的友谊就是纯真的友谊,别把我们想得那么坏。”“不是我们复杂,是大人们太复杂了,好像非让我们承认早恋他们才甘心。”“我们不是坏孩子,该怎么做我们都明白,家长喋喋不休的说教让我们烦透了。”“真正做出格的事我们也不赞同,那肯定是极个别的。”孩子们说了许多后,我让他们对爸爸妈妈和老师说上一句话,他们的大意基本都是:“请相信我们。”“给我们一点理解和宽容。”通过观察和与学生们的交流,我越来越理解和相信孩子们的心声。我之所以用了“越来越”,是因为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甚至走过弯路。
  记得上世纪80年代曾有一部风靡一时的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著名影星山口百惠饰演的幸子与三浦友和饰演的男主角爱得死去活来。那时候就有学生问我:“幸子才17岁,是高中生就恋爱了,我们怎么就不让呢?”当时的年代还没有那么开放,学生还比较好糊弄,被我三言两语就给搪塞过去了,其实连我自己都知道我在强词夺理,根本无法服人。上世纪90年代初,我曾为我的学生“早恋”而勃然大怒,采取了一切拆、压的手段,不但没起作用,反而让学生跟我形成对立。也许至今他还在恨我,这是我从教生涯中最为惨痛的一个教训。
  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孩子们率先打破了许多思想桎梏,逼着我们这些成年人、教育工作者必须重新认识,理智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很多青少年问题专家,像孙云晓、陈一筠、何立婴等纷纷著书立说,给家长和老师们以指导,针对孩子们的青春期问题提出了不少理论、观点和建议,我看后、听后受益匪浅,再根据我在多年实践中积累的第一手材料,总结出了我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肤浅认识。
  1。青春期阶段孩子对异性的想往、追求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是社会环境影响,多重信息刺激和生理迅猛发育的必然结果。虽然表现强度因人而异,但心中的涟漪每一个孩子或迟或早都会产生,与孩子的品质、学习无关。
  我在前面说过,一个看起来十分单纯幼稚的小男孩突然告诉我“最近学习心不在焉的原因是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个女孩”,令我吃惊的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思考:表面看起来单纯、幼稚、内向甚至木讷的孩子,在心灵深处也会留有一个小小的“爱”的角落,他(她)错了吗?没有。不过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对“爱”与“喜欢”、“崇拜”、“欣赏”乃至“合得来”的界限不十分清晰;情感上缺乏稳定性;对人的评价标准有片面性,但是又不可否认他们两情相悦之间的那种纯洁性;不带功利色彩;没有物质联系;不牵扯经济利益;只是建立在“我喜欢”、“合得来”、“有好感”的基础之上。所以我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