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马幼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三国马幼常-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和张松则是眉头几不可查地皱了起来,静待刘备的下文。

刘备闻言面色一正,略微思索后,朗声回道:“备有生以年,便志在兴复汉室社稷,平定乱世,此生必矢志于此而不虞!”语气之坚定,让人不得不信。

“多谢主公为谡解惑!既然如此,谡窃以为将治所迁于成都不可取。但是若是继续滞留江陵两面受敌,也不利于安抚西川人心。”马谡微微笑道,这话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唯有诸葛亮若有所思,看着马谡的眼神已经有了一丝了然。

“马军师的意思是?”张松不明就里地问道。

“其实我的意思,刚才永年兄已经讲过了,昔日高祖北攻关中而得天下,但是高祖自己,可没有就将治所定在成都啊!”马谡微微笑道。

“幼常的意思是,汉中?”庞统到底是庞统,一听马谡这么说,顿时就明白他说的是哪里了。

“没错,正是汉中!”马谡坚定地道:“汉中地接雍司荆益凉五州,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有秦岭的崇山峻岭可以为之屏障,虽似江陵那般四面受敌,但也不至于无险可守。昔日孔明军师曾为主公拟定崛起之计,待他日北方有变,主公可一军出秦川攻关陇,一军出襄阳攻宛洛,令曹操首尾难顾,因此坐镇汉中可兼顾北伐大业,此其一也;而汉中虽然偏北,但毕竟隶属于益州,也利于安抚西川人心,此其二也;再者自汉中渡汉江东下,水师不出旬月便可至襄阳,一旦荆州真的有事,自可从容调兵救援,也不会对荆州那边鞭长莫及,此其三也。因此定治所于汉中,可谓是一举三得!”

马谡这是两边都不愿意得罪,抛出一个汉中来做折中。不过他找的理由也很充分,首先是开口闭口不离诸葛亮的隆中对,其次又是不忘像法正他们念兹在兹的安抚西川人心。就算是他们自己,也很难找出什么理由来反对。刘备更是听的两眼发光,连连点头。黄权等人原本对这个年纪轻轻的军师不太看重,现在看他说出这么一番道理来,也不禁暗暗佩服他目光深远。

“好,那么备就以高祖为师,定治所于汉中了!”刘备很快就拍板了。这样的一个小分歧,就被马谡用这么一个颇为滑头的方法给解决了,而他和稀泥的政治天赋也开始得到了发掘。不过此刻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这样的天赋日后给他所带来的,却是一言难尽的酸甜苦辣。

第三十二章 挑拨离间

刘备苦逼了大半辈子,这几年终于是屌丝逆袭,坐稳了荆益二州,但是总有人要和刘备过不去。就在刘备平定西川这一年的腊月,一个让人颇觉得意外的消息了传来:曹操以蒯越为荆州刺史,其族弟蒯祺为荆州别驾,在南阳郡的涅阳县重建荆州刺史部。更令人意外的是,朝廷还颁布了两条任命,以江东孙权的族兄孙辅,以及族弟孙皎分别南郡太守和江夏太守。一时间,整个南方的空气的味道在平息了几个月之后,又开始显得有些凝重了。

这天晚上的益州刺史部,人头攒动,诸葛亮、庞统、马谡,乃至新降的黄权等人全部到场,一个个的都在交头接耳。谈论的话题,无外乎就是最近朝廷这几道任命了。一般人只能看懂其中之一的用意,想要两条全看懂,那就不容易了。

“主公来了!”就在这时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马谡循声回头看去,却见正是刘备急匆匆地赶来。要说刘备真是忙得够呛的,原本打算年前抽空去巡视一下新建立的几个州郡的,但是没想到摊上这摊子事儿,不得不急匆匆地赶回来了。

急匆匆地和众人打了个招呼,刘备坐到了主位之上,已经是直截了当地开口道:“诸位啊,想必大家都知道朝廷的这几条诏令了,未知诸位有何见解啊?”

刘备也是有些意外,前一阵子他表奏朝廷,将自己的荆州刺史转接为益州刺史,曹操立即就爽快地答应了。但是对于他让关羽接任荆州刺史的要求,曹操却是如此回应,着实让刘备有些意外。

至于蒯越,这厮着实是奸猾无比。他自知弑杀了刘表,刘备肯定不会放过自己,因此在赤壁战后的第一时间,就跟随曹操一起撤回许昌。不过现在似乎曹操又把他放出来,准备兴风作浪了。

“哼,主公,这哪是朝廷的诏令啊,分明就是曹操自己的意思。任命蒯越为荆州刺史,无非就是想乱我荆州根基;而任命孙氏宗族两名子弟为南郡和江夏太守,无非就是想让我们为了这几个空头太守的头衔,和东吴大打出手,他曹操就可以坐守渔利啊!”如此犀利不留情面的话语,自然是庞统说出来的了。

“可是如今荆州大半已经在主公之手,他就算任命蒯越为荆州刺史,又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荆州的归属,这又有什么意思呢?”听了庞统这话,一旁的黄权有些不解地问道。自从投降刘备以来,也有快半年了,黄权看刘备也确实不失为明主,又没有亏待刘璋,因此逐渐放下心中的芥蒂,开始为刘备服务了。

黄权长于政务,战略眼光也不差,但是一些比较细微的东西,尤其是阴谋诡计,就不是很擅长了,加上他是益州人,对荆州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故而对此感到颇为不解。听他发问,庞统也是解释道:“如此虽然不能立即从根本上改变荆州的归属,但是长远观之,未必便没有用处。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曹操虽然多行不义,不得人心。但其毕竟拥立天子,有大义名分。而蒯越这厮,虽然叛出荆州,但其毕竟曾居荆州数十载,蒯氏一族更是在荆襄连绵数代,可谓是树大根深,与荆襄士族仍有千丝万缕之联系。这两方相勾联,当会蛊惑到一部荆襄士民。届时,若处理不当,甚至会动摇主公在荆州的根基,切切不可小视!”

马谡知道,庞统所说的没有错。在荆州的士卒官僚之中,虽然不乏诸葛亮等刘备的嫡系,但大部分都是属于墙头草级别的,风吹两边倒。如果是刘备自己坐镇荆州,凭借他那高超的政治手腕,还可以镇住场子。现在刘备本人不在,换成一向是轻慢士大夫的关羽,未必就能让荆州上下铁板一块了。历史上关羽之所以会迅速失却荆州,这也是很大的原因之一。此刻虽然有徐庶在,还有自己的兄长马良协助关羽打理荆州的政务,但是前者主要的精力都是集中在防止江东上,已经很难在为稳固人心做太多的事;后者虽然擅长民政,但是搞人际关系也不是很在行,因此最好还是要再想办法。

果然刘备听了庞统的话,也是点头道:“士元所言甚有道理,计将安出?”

刘备的话正好打断了马谡的思绪,灵机一动之下,马谡索性开口道:“此事虽然不可等闲视之,但是也不必强硬对之。如我所料不差,蒯越担任荆州刺史之后,肯定是要蛊惑荆襄士民北迁投奔曹操。我们只需想方设法,安抚住了荆襄人心,那么蒯越自然也就无可奈何了!”

马谡说的话也是正理,刘备听得连连点头,但是随即又开始犯难了:眼下关羽身在荆州,自己这个把兄弟是什么人,刘备是再清楚不过了。论打仗治军是把好手,但是说到搞人际关系,尤其和文人搞人际关系,那就是他的软肋了。想要他去安抚荆襄的人心,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看刘备的表情,马谡就知道他是在担心什么了,当下开口道:“主公,这安抚人心说难不难,说易也容易。主公在荆州多年,早已是深得民心。而关将军出身微末,自然深知百姓之苦,必然不会危害地方。因此只需多多挑选志虑忠纯之士,协助关将军打理政务,安抚各大宗族就行了!”要说这就和现在的军队一样的,一支成功的军队既要有司令,但是善于做思想工作的政委也不能少啊!

“幼常言之有理!”刘备也是点头道,不过随即问道:“你们可知道有什么人可以担当此任?”原本这个任务自然是诸葛亮来做的,但是现在诸葛亮正忙着迁移治所去汉中的事,肯定是不行了。而且这个人肯定要长时间驻守荆州,协助关羽治理地方的,因此就不好由他来做了。

马谡还没说话,这时候庞统眼珠子一转,开口道:“我推荐一人,乃是主公的门下书佐,蒋琬蒋公琰,此人乃是江夏人氏,精通政务,手段老练,以他辅佐关将军,必可使荆襄九郡上下一心,再无虞蒯越之流在此兴风作浪!”

庞统所说的蒋琬,马谡也是认识的,甚至比庞统知道的还清楚。历史上在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执政的二十年里,蜀汉虽然偏于保守,主动出击不多,但是国力却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有这样一个人性格偏于保守的人,辅佐性格偏于冲动的关羽,荆州上下应该不会被区区蒯越给搞的出什么岔子,当下也表示了赞同。

蒯越的事告一段落了,但是江东那边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刘备想了想,却又开口道:“蒯越之事暂且不论,但是东吴那边又该怎么应对呢?万一孙权真的拿着一直诏令,要他的人来荆州上任,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第三十三章 两手准备

刘备问了这话,黄权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当下奇道:“江东并不乏智谋之士,如此一目了然的离间计,难道他孙权会看不出来,我看此事多半是他心里有数,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黄权毕竟之前从来就没和孙权打过交道,不知道这位吴侯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听了他的话,刘备和庞统以及马谡都是相视苦笑,感到遇到孙权这样的奇葩,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才好。

苦笑归苦笑,最后还是由马谡开口道:“公衡你有所不知啊,这个离间计固然是浅显无比,但是有时候有些人,那位吴侯就是这么利欲熏心,自己就是心甘情愿地上这个当,咱们也没办法啊!”

“幼常你的意思是?”黄权听了这话,似乎是明白了点什么。马谡也不和他卖关子,直接解释道:“这位吴侯一直以来,对荆州都是垂涎三尺,现在得到这样一个天上掉下来的借口,搞不好他老兄一时昏了头脑,真的会拿着根鸡毛当令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