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周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东周郎- 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公瑾你这么快猜出来了,真是厉害”孙策向周瑜竖起了大拇指,脸上洋溢着兴奋之色。

“唉”徐庶却阻止了周瑜说话,低声道,“公瑾未可言,待我思之。”

徐庶眉头紧锁,只在路上来回打转,不时眺望一下天边的流云,显然是在殚尽竭虑地思索。而其余的人,也都和徐庶一样开始在路上打转,一个个面色凝重,口中念念有词。

在木牌之后,昂然站立着四名精悍的汉子,他们虽然身穿普通衣裳,却遮不住他们身上强烈的阳刚之气,明眼人一看,便知这四人都是武艺不低的练家子。

有一个身穿锦服的年轻人俯身在木牌旁边放置的一排案几上,取笔蘸墨,在纸上胡乱地写了几个字,交给其中一名领头之人,那人拿起纸一看,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右手轻轻一扬,淡淡道:“这位公子,对不起,请回吧。”在众人鄙视的目光中,那锦服人只得黯然离去。

余下的人便再也没有敢随便试写答案了,一个个抓耳挠腮,只是在原地不停地转悠。

徐庶反复思量,一会看看天,一会看看湖水,一阵微风吹来,徐庶用力一吸,突然有了灵感,不禁喜道:“我猜到了。”

周瑜呵呵一笑,道:“元直兄你先说。”

徐庶谦让道:“公瑾你先猜到的,你先说吧。”

周瑜环视四周,将孙策和徐庶拉到僻静无人处,淡淡地道:“此处无人窃听。我就说说我所猜的吧。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

“哈哈”徐庶抚掌笑道,“公瑾真好才学,我想了半天,才想出这个答案。佩服佩服”

孙策在一旁喜道:“走,我们去写答案去。”

三人往前大步走去,徐庶想了想,突然对着周瑜叹了口气,道:“我毕竟还是慢了你一个时辰啊……”

三人到了木牌前,取了笔墨纸张,各自写下了答案交给那名领头的汉子,那人仔细地看了看,脸露微笑道:“三位果然好才学,来来来,前面有座凉亭,请在里面喝茶休息。”

周瑜、孙策、徐庶三人一边欣赏着风景,一边慢悠悠地往凉亭走去。孙策感慨道:“这里被布置得真是幽静,生活在这里,宛若仙人啊。”

到了凉亭之前,周瑜驻足细看,见是个八角凉亭,用松木搭建而成,亭上挂着一块牌匾,上书“忆江南”三个古朴的大字,在迎面的两根木柱上写有一幅对联。

“柳浪闻莺,花雨一堤谁沐浴风情入夜,云烟叠嶂月迷离”徐庶轻声吟诵着,然后赞道,“好句好句于柳浪中听鸟语,闻花香,在月下赏夜间风情。果然是大好江南风物。”

周瑜也点头道:“江南之地,风光旖旎,人才辈出。这等词句堪称是高手所出,想不到一个的乔庄就有此等人物。”

突然间有个清朗的声音在凉亭后面的树丛中响起,“可是有人欺负我乔庄无人乎?”紧接着,一个年约二旬的青年缓步走了过来。

周瑜见此人中等身材,身穿灰衣,却是相貌奇特,浓眉掀鼻、黑面短髯,令人一看就喜欢不起来。周瑜主动上前拱手道:“在下周瑜,方才的话无意冒犯,还请恕罪。”

那人听到周瑜的名字时,眼睛一亮,仔细地打量了周瑜两眼,方淡淡回道:“原来是天下闻名的江东周郎,庞统见过了。”周瑜闻言一愣,原以为这次大会上能够见到诸葛孔明,谁知卧龙不来了,却来了个凤雏,实在是出乎意料。

孙策在一旁看得心头火起,想不到这个相貌丑陋的人居然还倨傲起来,话语间一点也不谦恭。孙策粗着嗓门说道:“兀那厮太也无礼,周郎是你叫的么?他可是朝廷重臣、扬州州牧,你一介草民不下跪拜见也就算了,怎么连基本的礼仪都不懂?”

周瑜却知庞统就是这种性格,“卧龙”、“凤雏”得其一者可得天下,这“凤雏”先生的称号可不是这么容易得来的。历史上孙权也是因为不喜欢庞统的长相,庞统得不到重用才转而投奔刘备的。

周瑜还未答话,徐庶却抢先一步上前,拉住了庞统的手道:“士元,数年未见,你怎么却在此处?”

庞统见是徐庶,也不由得开心起来,喜道:“颍川一别无音讯,元直还是这般英俊。我一直伴随在家叔身旁,家叔素与乔公交好,这不,我们在这里都盘桓数月了,准备待才子英雄大会散后再返襄阳。”

徐庶听庞统之言,知道庞统少时为人朴钝,无人赏识。只有他的叔父襄阳名士庞德公十分看重他,认为他不同寻常,一直带在身边。叔侄间感情深厚,如同父子。

其时,颍川名士司马徽有识人之名,徐庶、庞统皆慕名前往,方才结识,引为知己。一番交谈后,司马徽对庞统十分欣赏,称他是南州屈一指的人才。从此,庞统的名声渐渐显赫。庞德公将他与诸葛亮、司马徽并提,称孔明是卧龙,庞统是凤雏,司马徽是水镜。

自此,卧龙先生、凤雏先生、水镜先生之名方流传天下。只不过卧龙、凤雏皆为不满二十的青年,而水镜却是已年过六旬的老者了。

第二百九十七章 襄阳庞统

孙策见自己一心想拉拢的徐庶却和自己方才恶语相向的丑陋青年是旧交,二人正在叙旧,不由得有些尴尬,便上前冲着庞统抱拳道:“方才言语间有所冒犯,不好意思了。”

庞统再心高气傲,见到孙策这般的英雄,也感受到了孙策身上那种阳刚气概,便也回礼道:“哪里哪里士元先无礼了。”

周瑜心里却是有些气结,想自己江东周郎的名声已经传遍天下,这几年所遇之人无论是大儒还是世家豪门或是普通百姓,对自己也都是礼遇有想不到今天碰到徐庶和庞统二人,居然都是淡淡的态度,让自己有些摸不着头脑,难道他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些意见?

周瑜转念一想,这也可能和出身有关,庐江周家是江南的大族,而徐庶和庞统皆是普通百姓,家境虽非赤贫却也仅仅温饱而已,既非士族亦非豪门,也许是他们对世家大族的人一向就有偏见吧。历史上徐庶和庞统都在刘备手下为臣,而刘备就是一个挂着皇叔名号的破落贵族而已。

在汉末的社会里,选择人才重在家世而不重才学,故此徐庶和庞统有些恃才傲物、不愿和世家大族的人结交也是可以理解的。

四人在凉亭里坐定,有长相清秀的童送上热茶,一股清香顿时弥漫了的凉亭。孙策端起茶杯,见杯中的茶水热气袅袅,汤色黄绿、清澈明亮,片片茶叶竖在水中,叶底嫩黄明亮,闻一闻清香持久,饮一口滋味鲜醇、浓厚回甘,孙策不由赞道:“真是好茶这样的茶叶出了关中,一斤就可以换一匹好马”

周瑜呵呵一笑,道:“伯符此言差矣,如果我猜的不错,此茶乃是霍山所产的黄芽,又是雨前茶,一斤足可以换十匹好马。士元,不知我是否说错了?”

庞统点头道:“没错。这就是刚刚采摘下来的霍山黄芽,《史记》称: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六霍旧寿春故也。一曰仙芽,又称寿州霍山黄芽。六安州岘春,皆茶之极品。此茶外形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嫩绿披毫,尤其是雨前的茶叶,堪称极品。”

徐庶闻言赞道:“乔公真是大方,这么好的茶叶拿出来给我们喝,真是受之有愧啊。”

庞统眼睛一翻,轻轻笑道:“等你们见到了大二乔,就知道乔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了。”

“是啊”徐庶点头道,“青山碧水、曲径通幽,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加上衣食无忧的生活、美若天仙的两个女儿相伴,这日子……羡慕死我也。对了,士元兄,今天你也参加才子英雄大会么?”

庞统黝黑的脸庞微微一红,随即他用笑声掩饰了过去,“当然参加了,今日有幸能见到天下的青年俊杰,统求之不得也。”

众人谈笑间,6陆续续有一些猜对隐语答案过关的年轻人走了过来,大家挤在凉亭内休息。片刻之后,那名庄丁中的头领走入亭内,手中拿着写有众人答案的纸张,朗声说道:“通过前面两关的年轻俊杰都在此处了,在下庞泰,有事招呼我就行了。”

庞统扬声问道:“外面还有人么?”

庞泰笑道:“时辰已到,没能答出来的也没有机会进入乔庄了。大多数人都回去了,只有少许人还在往里面张望。”

众人大笑,心里也颇为同情外面的那些人,好不容易自远处赶来,事先也做了不少准备,哪里就能舍得不见二乔一面就走呢?

庞泰将众人沿着石板路引到庄里,拐了九道弯,走过一座石拱桥,穿过一道厚重的大门,便就算正式进入乔庄了。

周瑜闪目望去,在大门的左右建有两座箭楼一样的建筑,上面有数名全副武装的庄丁正在警戒,看那几个庄丁强悍的模样,周瑜心中不禁暗道,看来这个乔庄不简单啊。

进了大门,眼前豁然开朗,一大块平整的操练场出现在众人的眼前,操练场的东西两侧放置了两排兵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一应俱全。

在操练场的北侧,面向南方放着一排高大的案几,上面堆放了新鲜的瓜果,此刻后面还没有坐人,想来就是“主席台”了。案几的后面则是五间宽敞的屋子,每间屋子的窗户都做得很大,最中间的屋子窗户上面挂了细细的珠帘,清风吹过,珠帘微微晃动,珠帘之后是否就是容颜倾国倾城的江东二乔?众人的心中不禁开始遐想。

这时,从屋内缓缓走出五名须皆白的老者,他们走到了案几后面坐好。周瑜凝神看去,见居中一人身材高大,满脸的慈祥,应该便是乔庄的主人乔公。在乔公的左坐着一人,姿容高雅,鹤童颜,周瑜却不认识。最左边的那人周瑜一看就差点笑了,正是原东郡太守乔瑁。

原来周瑜派人救出了乔瑁后,他带着全家在山中隐居了一个多月,然后在精武卫的掩护下到了皖县,投奔自己的表哥乔公了。适才领着庄丁护卫村落的人正是他的心腹爱将庞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