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鄙在汉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卑鄙在汉末-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嗯,我们就先邙山工坊的现场看看,再作决定。”陈举以前一直看历史书上介绍汉朝的武器生产如何如何,早就想去看看汉朝军队的武器生产。而且自己现在又当了东汉的总装备部长,不去看看怎么对得起自己。

考工司邙山工坊。在来这个邙山工坊之前,陈举从来没有想到过这地方会如此的大,他显然对这个2世纪兵工厂的庞大没有思想准备。望着这片占地上万亩、有着十余万劳动者的生产基地,陈举心里很是不爽,堂堂几十万大军的武器供应者,手下掌握了数万帝国最优秀工匠的考工令,可这个相当于身兼总装备部长、机械部长、纺织部长、技术开发部长于一身的牛逼职务,品秩居然才区区六百石,还不如一些大县县令的品秩高,简直无法想象,汉朝皇帝的脑子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一众手下拥簇着这位朝中新贵兼顶头上司到处参观,一路看下来,陈举对这些古老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明显,他们还在使用作坊式生产流程,比如制作一套盔甲,就是几个工匠搭配几个杂工分成一个组,这套盔甲从头到尾都是他们经手。这种方式搞的效率当然很低,算起来一套盔甲要180个工日左右。陈举很自然的就把流水线作业的思想提了出来,手下的那些官员们也都是专家,一听之下都觉得大有道理,顿时对这位上司的印象又好了几分。说干就干,一帮官吏立即开始计算流水线作业该如何分配人手、如何分配生产资料等等。这些具体的东西陈举就没有插手,因为他根本不懂。

不过看到他们居然使用了算盘作为计算工具,倒是让陈举小小的吃了一惊,拷,居然流传得这么快。这个时代本来是没有算盘的,当时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筹。算盘这个东西,是陈举为了讨好郑大大搞出来的,这个东西一推出,就受到了学子们的追捧,郑大大对这个工具也有很高的评价。本来算盘只是提供给了郑玄学馆,可没多久这种方便的计算工具就流入市面了,最开始普及的人群当然是商人,随着他们在各地的经商,算盘也开始逐渐在全国风靡起来,已经大有取代算筹的倾势,当然陈举并不知道这些。看到陈举盯着算盘看,丘远一面仰慕的说道:“大人发明的算盘,真是非常方便,大人真是博学多才呀!”这一开头,官员们也对算盘赞不绝口,都说这玩意儿比以前的算筹好用多了,不但方便,而且运算速度提高了好几倍。不但考工司,就连将作监、大司农这些部门也开始普及算盘了。

看着他们劈劈啪啪的一通拨弄,陈举倒是有点惭愧,自己这个“发明者”的珠算水平可是差得没边啊。很快,一个官吏向陈举报告:“大人,据我们初步计算,使用您说的这个流水线方式,一套盔甲的制作时间大约可以减少20个工日。”

陈举觉得这是一个提高自己权威的好机会,想了想说道:“哦,这样把。找200人分为两组,两组的技术水平要是相同级别的。一组按以前的方式,一组按流水线方式,同时制作一种装备,我们要用事实来比较。你们要记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陈举用了某伟人的名言作了这次会议的结尾。陈举早就有了招揽各种人才的打算,可光是招揽还不行啊,如何提高和保持属下忠诚度,以及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投奔,这两点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陈举自从对东汉社会有些了解之后,就对于什么“猪脚大大只需熊躯剧震的将王八之气一放,自然有诸多小弟纳头便拜”的说法是彻底的丧失信心了。他母亲的,这些家伙简直就是比猴还精,要是没有足够的好处,鸟都不鸟你。像学识、风度这些东西,固然能增加好感,当但是要说道忠诚,那就完全的两个概念了。陈举毕竟来自21世纪的,玩的SLG游戏也很多。他知道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益”才是永恒,只有能给手下带来足够的利益(名、权、利),忠诚自然是能够保证的,所以陈举自从开办元元一来,一直都很注意这个问题。要说“王八之气”嘛,陈举知道自己是没有这个功能的,也不知道体味算不算“王八之气”呢?

经过大半年的发展,现在陈举在不其,已经有了一批比较忠诚的部下,可这些人数量太少不说,社会地位也都不高,而且最重要的是严重缺乏军事人才。好在郑玄大大给了几位朝廷大佬的推荐书,对陈猪脚的人品才华大加称赞,说他是“命世之才”,这些推荐书又因为袁家要为这位女婿造势,而在上层大加宣传,现在陈举在上层社会已经有了较高的声誉。所以,他的快速升迁虽然显得有点怪异,但是还能让大伙接受。现在考工令这个职务,虽然不是陈举最理想的目标,不过对于争取军方的好感倒是大有可为,而且还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名望,这么算起来也是很是价值的,所以陈举对这个工作倒也是十分的上心。在查勘高炉地点的时候,陈举就找来了负责冶炼的几个工匠,给他们了解如何制钢。

这些工匠的回答,倒是让陈举吓了一跳,原来这个时代不但有百炼法,还已经有了炒钢和灌钢这两种制钢法。这三种制钢法都是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而且成品率太低,产量也少,因此钢的价格还是很高。据工匠们反应,炒钢和灌钢这两种方法弄出来的钢,虽然比起百炼法来产量高、成本低,但是质量还是比不上百炼法。

对于这个问题,陈举倒是听说过,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冶炼温度达不到。于是陈举立即给他们讲述了“炼焦”和用焦炭炼钢的理论,说用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炒钢和灌钢的质量。一众部属们对这位上司的种种奇思妙想是早就领教了,元元集团的各种产品早就让他们对陈举非常的佩服,更不用说从不其窜出来的,打着“陈举发明”的各种东西。

看到这个提法顿时引起了众人的兴趣,陈举就拿起一根木条在地上画起炼焦炉的示意图和流程图。当然,由于专业限制,陈举对这炼焦的方法也只是限于只知道个大概,具体该怎么搞,也是雾沙沙的。而且这个示意图完全是凭着以前看的一些资料画出来的,完全可以说是惨不忍睹,要是有个冶金专业的人看了肯定会当场吐血。

尽管这个示意图糟透了,不过主要的结构和流程图还比较靠谱。最主要的还是提出了正确的构思,要知道在发明创造中,正确的构思非常重要,可以让人少走弯路。当然,陈举自己也不是很有把握,他很保守的要手下边试验边改进。陈举考工司的这些工匠还是有信心的,这可都是全国最好的匠师呀,要是他们都搞不出来,那就没人搞得出来了。很快,这些工匠们就开始按陈举的想法,开始设计起炼焦炉。搞了这些事情,也都快到下午了,几个下属请陈举到工坊的官员餐厅去用餐,不过陈举为了收买人心,故作姿势的要在工地用餐,还要请几个工人代表同吃,搞得下属们只好把那些餐具搬到外面来。

那些工人们什么时候和这些官员一起吃过饭啊,尽管陈举一再抚慰,这些人还是非常的拘谨。陈举示意众人满饮一杯之后,突然问道:“本司的工匠们,现在一天还是吃两顿吗?”

“是的,大人。” “那怎么行!本司的工作事关军国大事,要是工匠们吃不饱,哪有力气干活?”陈举立刻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说道:“本官一向以人为本,现在既然陛下让我掌管本司,那么我就要保证本司的工作能够作到最好。我在此宣布,以后本司的工匠,每天都要吃三顿,如果晚上加班,还要另外加餐,必须保证工匠们能吃饱!”

这些事务都是考工右丞丘远负责,他一听陈举的话,顿时暗暗叫苦,我的妈呀,你老人家说得轻巧,这些多出来的钱粮我找谁要去?可现在老大正在兴头上,他只好宛转的说道:“大人爱惜部属,我等非常感激。但是,本司的预算有限……”陈举不以为然的答道:“这个事情你不用担心,我会向陛下解释的。自古天子不差饿兵,工匠也是一样,相信陛下一定会批准的。好了,别一副苦瓜脸。”说服刘宏老大同意这件事,陈举还是非常有把握,毕竟和刘老大这段时间的淫荡交流,可不是白作的。现在刘老大对陈举就算说不上言听计从,也是十言九中啊。在一片感谢声中,陈举又向几个工匠代表复述了“奖励发明创造”的规定,要他们好好开动脑筋。实际上,在古代与近代,很多科学技术的进步往往都是第一线的工匠做出来的,所以这些一线工匠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

陈举吃着东西,突然又想到一件事情,就问旁边的刘应:“现在,我军的炊具都用什么?”

“军中主要是鬲甑(音:立增)和釜两种炊具……”刘应对上司提出这个问题很是摸不着头脑,他一边回答一边叫人把这两种炊具搬出来。鬲甑是一种青铜制作的复合炊具,上部是甑直口立耳,底部有许多孔眼,与后世的蒸笼、笼屉相似,用于蒸干食;下部是鬲,用于烧水煮汤。使用的时候,甑里装上要蒸的食物,水煮开后,蒸气透过孔眼将食物蒸熟。釜看起来就是个无足的鼎,在军队使用时,需悬挂起来在底下烧火,不过它的底显得非常的厚。

“你们知道炒锅吗?”陈举看着这些东西,实在无法想象中国是怎么发展成美事之国的,炒菜啊炒菜,这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烹制法,没有炒菜的现在是多么的可怜啊。看着众人一副茫然的眼神,陈举就知道是对牛弹琴,只得详细解释起来:“吃完饭后,马上给我作个炒锅,我教你们一种新的烹制法。炒锅的形状就是这样,把这个釜的高度降低,口子扩大,再作薄一点……”陈举用筷子蘸了点酒水在案几画了个示意图。

对这种炊具的推广,陈举是很有把握的。军方的人应该能看出这个东西的用途,加热速度快,烹制食物的速度也快,这对军队非常重要啊,何况还有炒菜这种东西。

第53节 炒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