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鄙在汉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卑鄙在汉末-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53节 炒作

洛阳城,北宫德阳殿。刘宏自从当上皇帝以来,觉得在这段时间里,心情是最爽的。陈举真是个大大的忠臣,而且不但忠诚,还相当的能干,真是国家栋梁啊。自从陈举报上刘宏的大腿,不但涌现出各种匪夷所思的马屁,各种新奇的淫荡道具也是层出不穷的拿来献宝。这不,陈猪脚今天又带上了一个外形奇怪的东东,献给刘老大。

刘宏看着这个像个架子一样的东西,感到十分的奇特刘宏绕着这个架子看了几圈,硬是没看出有什么用途:“哟!爱卿今天送来的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用的?”陈举立即露出一脸淫民的笑容,巴结的说道:“回陛下,这东西名叫’百变极乐床‘!是臣最近冥思苦想才发明出的。这个百变极乐床可以支持上百种体位,真是闺房之宝啊!”没错,这个东东就是陈举剽窃了后世的“XX专用床”。这家伙在视察邙山工坊时,突然想到了这东西,就利用职务之便,让工匠们连夜制作了几套,一套自己用,其他的就用来拍马屁、送礼什么的。

刘宏这个大淫棍立刻性致勃勃,催促道:“哦!还有这样的好东西,爱卿快快仔细说来!”

陈举立刻拿出连夜画好的说明书:“禀陛下,这是使用说明书,陛下一看便知。”

看到刘宏老大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百变极乐床,陈举就趁机把对考工司的整改意见提出来,正在兴头上的刘老大当即大笔一挥,拟了道圣旨,说凡是关于考工司的事务,陈举都可以“便宜行事”,其他部门都要“全力配合”云云。这下有了刘老大的许可,陈举就开始大展拳脚了。他派人拿着圣旨跑到大司农去要钱粮、要资材,又跑到洛阳令那里去批地皮,又到将作监找人修房子……

这几天,陈举手下的官吏们在他的指挥下忙的是脚不沾地,他们都很奇怪顶头上司为什么这么积极。他们当然不知道陈举已经有了一揽子的“增加员工福利”计划,要提高福利就得要钱,可国家不会出这些钱的,刘老大当然更加不会出,那就只有开源节流咯。

在陈举看来,考工司这个部门掌握了几万工匠、十几万劳动力,还有各种生产资源,现在有了刘老大的“便宜行事”,如果这样都发不了财的话,那简直就是笨到姥姥家了。陈猪脚现在准备推出的第一件东西就是新式炉具及配套的蜂窝煤、煤球。

考工左丞刘应一看陈举要的东西,差点背过气去:“大人,这个煤里面居然要加一半的黄泥?这个能烧吗?”要不是经过前段时间的接触,刘应肯定会怀疑陈举的人品,居然连泥巴都拿来卖钱,虽然是为了给考工司增加收入,但是这样干也太过分了吧。

陈举看出了部下的疑惑,解释道:“如果不掺黄泥,你能把煤粉搞成这个形状吗?黄泥是必不可少的,自己下去琢磨吧。”刘应刚刚出门,又有个官吏拿着一张图纸询问道:“大人,这个水柜为什么要涂成黑的呀?”这图纸上的东西,是陈举搞的简易太阳能淋浴器,准备先在考工司内部使用,如果效果好,再给军营安装,用于结好军方。

陈举没好气的答道:“笨蛋,当然是为了更好的吸热。”我拷,现在居然连考工司这里的人都不懂,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科学常识啊……陈猪脚突然灵光一闪:咦,我为什么不把后世的那些基本科学知识写成书呢?这样一来,我的名声还会更上一层楼啊,以前吕不韦那小子为了炒作,搞了套《吕氏春秋》,老子也可以搞一套《陈氏春秋》什么的吧。嘿嘿,而且这套书不但可以提高我的名气,而且对于社会发展也是大有好处的事情,“中国科学奠基人”的荣誉跑不掉了,挖咔咔咔咔,我真是太高尚太伟大了。唉,如果高尚是一种罪,我已经罪无可赎了;如果伟大是一种错,我已经是聚九州之铁,难为此错啊……

“大人,你的脸怎么了,看起来好奇怪啊!”官吏们看到上司突然脸部抽筋,眼角发歪,都吓坏了。“快叫医生!大人中风了!”陈举:-_-

陈举关内侯府,书房。本来关内侯是没有府邸的,但是陈举这个关内侯不一样啊,他现在是皇帝刘宏身边的头号宠臣,刘老大为了他进宫方便,特别把南宫东边一座府邸赐给他。这座府邸就在二千石大员区,原主人是一个告老还乡的朝廷大佬,比原来袁家兄弟帮他找的院子大得多,也阔气了许多。贾获贾雨村作为铁哥们,也理所当然的搬了过来,反正四百石的官员也没分什么好住宅,现在身家上亿的贾主编哪肯住那种地方。

这里离袁家、曹家都很近,所以这些家伙也经常跑来蹭饭吃蹭酒喝。而袁MM、颍阴长公主那帮贵族MM也时常跑来玩。现在陈举的府上天天都是车水马龙的,简直都成洛阳上层青年们的休闲活动中心了。可这几天来,陈举一直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除了接见下属什么活动都不参加,说是要著书立说,连吃饭都在书房。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十几天。这天,袁MM实在忍不住了,要进书房找陈举。家丁们哪敢拦她,只有乖乖的放行。“子昂哥哥,你在著什么书?”袁MM一进书房,就看到陈举一派大师风范的盘脚坐在地上,表情一片肃穆,他正拿着针线,把周围的地上摆的那几叠纸片装订成册。

“《数学》、《地理》、《天文》……哇,子昂哥哥真了不起!连这些都懂!这些东西我全部都看不懂耶!”袁MM拿起几叠装订好的册子一边看一边称赞,眼里全是小星星。

陈举最经不起MM的表扬,一下子就把大师风范丢爪哇国去了:“哈哈哈哈,那当然,你老公当然是最好的!”他妈的,忙了这么几天,总算把这套《自然科学》搞得差不多了,要把后世的那些科学知识,转成现在能看懂的形式真是累人啊,要不是有考察船的主控电脑帮忙,还不知道要多久。陈举现在搞的《自然科学》分为六本:《数学》、《地理》、《天文》、《化学》、《物理》,当然还有他的老本行《生物》。说起来好笑的是,陈举最花心思恰恰却是这本《生物》。因为前面五个学科那时候已经有了很多基础,理解起现代的相同学科来要容易一些,现在的很多科学理论解释起来,就不是很困难。但是《生物》就不一样了,那时候全世界对生物的概念都相当的原始,解释起来相当的不容易,有相当多现在看起来匪夷所思的理论。当然,他们如果看现在的生物理论,肯定也是觉得无比的荒谬、还好生物学是陈举的老本行,要不然绝对搞不出来。即使这样,陈举也只好暂时把“进化论”给删减掉,他可不想收集砖头盖房子(^_^)。其实,古代的中国并不缺乏技术和发明,最缺乏是理论研究和科学的量化。陈举现在搞的这套东西就是对准中国古代科学的弊病而来,中国在东汉时代的科学已经相当的发达,这主要应该归功于大一统所提供的有利条件,使中国的科学技术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获得了迅速发展,并在汉代形成了第一个高峰(另一个是宋)。

在东汉时,中国有20多项科技发明时间领先西方1000年左右。中国的科学技术在秦代开始,成为了世界科学的领头雁,放眼世界,只有继承古希腊文明的罗马能够与中国相抗衡。而以前曾经遥遥领先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埃及、巴比伦等国家,由于国内外的动乱,或使国家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状态,或为落后的蛮族所征服,以致科技发展受阻,从而逐渐被大一统的中国所超过,反居于落后状态。另外,大一统的社会也提供了较优越的交通条件。中国自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后,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修道路、开运河、设驿站,使全国交通四通八达,从而加强了科学技术的交流和传播,促进了发展。汉代的统治者为了实现其有效统治,也很注意招徕知识分子。汉武帝采取举孝廉、办太学等措施,发现了不少贤士,包括从事炼丹的早期化学家以及天文学家,进一步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自战国时期以来兴起的互相辩争、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曾长期得以沿袭、盛行。其间虽有“罢黜百家”和“独尊儒术”,然而实际上学术上争鸣的风气并未中断。而且,东汉的儒生与宋朝之后的完全不一样,他们绝大部分都是杂儒,并不排斥科学技术,相反还相当感兴趣。像张衡大大、马融大大、郑玄大大、蔡邕大大之类的都是典型的杂儒,在当时的风气,要是一个士子完全不懂算术、天文、地理这些学科,是会被人鄙视的。所以,陈举的这套东东一出来,立即引起了轰动。袁家的老爷子们当然笑得合不拢嘴,这么牛逼的女婿,真是赚到了啊。有了洛阳三大论坛的宣传,再加上袁家的强推,一下子造成了洛阳纸贵。很快,这套《自然科学》反馈到了不其,郑大大还亲自做了序,这下子连不其的纸也贵起来了。

第54节 名望

陈大官人为了写这套教科书可是绞尽脑汁啊,最麻烦的事情是各种现代单位和公式。还好他在不其就把数学的各种运算符号推出了,比较麻烦的是那些希腊罗马数字,不过呢,陈大官人头痛几天后,也想到了解决方法,就把中国最早那套拼音(注音符号)拿来套用,反正有37个字母呀(声母21个,韵母16个),套在那些公式上和作为单位代号也差不多了,不够的部分陈大官人又自己拆了点偏旁上去,搞得像日本用的那套假名似的(-_-b),一下子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x+y=z就写成ㄒ+ㄧ=ㄗ,α、β就写成ㄚ、ㄅ等等,当然,在数理化几本书的前面都负有这个符号表。

自从陈举搞出那套《自然科学》以后,虽然支持者众多,但是反对者也不少,这些小白们按照以前百家争鸣的习惯,马上纠集了一大堆人冲上门来辩论。不过这些东西早在陈大官人的计算之后,他写的那套《自然科学》都是可以用当时的条件进行试验验证的。不管怎么说,咱们陈大官人好歹也是双料博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