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兵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方圆兵法-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圆兵法(兵法一)

风风火火 声东击西

看的就是个热闹

善于干坏事的人常常打出幌子来欺人。写黄|色小说的人也往往以警察破案为线索,反正是写正义压倒邪恶,只不过其中夹杂了很多的下流描写,因此也大发其财。日军侵略中国,也提出一个“绥靖政策”,他们的绥抚人民其实就是杀戮。

有趣的是,近来又有人打着科学的旗号,把《圣经》与密码联系起来,向人们招摇撞骗。《环球》杂志上登载了这样一条消息:《圣经》密码,科学还是谎言。

有关圣经密码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

1994年9月,一位美国记者曾向当时的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写了一封信,毫不忌讳地预言拉宾将被人刺杀。此信通过一位以色列诗人交到拉宾手中,但被这位老将军不屑一顾地扔进了废纸篓。

一年多后,1995年11月4日,拉宾果然在一次和平集会上倒在了犹太极端分子的枪口下。

这位美国记者叫迈克尔·德罗斯宁。他自称破译了希伯莱文《圣经》旧约中所隐藏的密码信息,并据此提前一年预测到了拉宾的遇害。

1997年5月底,德罗斯宁出版了一本叫作《圣经密码》的书,记述了有关圣经密码的破译方法,及密码对过去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印证相对未来世界的耸人听闻的预测。他声称找到了德国纳粹对犹太人大屠杀和美国前总统肯尼迪遇刺的印证,并称密码预言以色列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任内将发生战争,世界在2O10年将面临“原子大屠杀”等。

由于《圣经》的神秘性和普及性,加上德罗斯宁所提及的一些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圣经密码》自然产生了轰动效应,一出版即高居美国、以色列等国家畅书排行榜的前列。

此书的出版引发了科学界和宗教界的激烈争论。许多人谴责德氏打着科学的幌放子弄玄虚,有意制造轰动效应,目的是为了捞钱。一些圣经密码研究专家也群起攻之为是利用《圣经》对未来妄加预测的不负责行为。

德罗斯宁在获得两泣教授破译圣经密码的方法后如获至宝,回美后立即着手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并部分修改了这一方法。为此,他还自学丁希伯莱文。根据他在《圣经密码》一书中的记述,他通过计算机搜寻不仅仅印证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而且还可以预测未来。

他说是从所有的犹太家庭的门框上都挂有的“羊皮门柱经卷”中一段最神圣的经文中破译出来的。在这段拥有22行,170个字母的经文中隐藏着“5760至5766年。战争、恐怖和毁灭”的信息。5760年是犹人历年份,即通常说的公元2000年。

也许连他自己也觉得这个预测有点夸张,德罗斯宁立即补充说,在有关“原子战争”的信息附近还隐藏着另一个信息:“密码可以拯救。”意思是说。这个世界末日是可以避免的。他的这个多余的补充是否暴露了他的底气不足呢?

有趣的是德罗斯宁本人并非犹太教徒,并声称他下相信上帝。但是为什么他对《圣经》有如此巨大的兴趣呢?金钱是谁一的解释,作为记者的他在最初接触到圣经密码时就敏感地预知这项神秘研究所能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事实证明,德氏出版《圣经密码》一书已经达到了暴富的目的。这本售价高达25美元的书给德氏带来滚滚财源。

实际上,德罗斯宁所进行的许多预测都经不起事实的检验,他本人也已不止一次承认错误。最荒诞的例子是,他曾预测以色列在1996年9月13日将面临一场“原子大屠杀”,他还煞有介事地将此通知给以军事情报部门。当然事实证明这是谎言。

里普斯和魏茨图姆教授对德罗斯宁的用心和他的书对《圣经》研究所造成的危害十分反感,并表示反对德氏提出的《圣经》密码可以预测未来的说法。但他们同时又依然坚持认为《圣经》密码确实存在,并称反对的是德氏利用《圣经》密码进行“科学算命”的做法。

为什么两位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以色列教授也如此醉心于神学研究呢?这与他们都是正统的犹太教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从事密码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利用人们对现代技术的信赖来证明上帝是存在的,从而强调犹太教的神圣性。

里普斯和魏茨图姆的研究在学术界也引起了争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著名数学教授布伦丹。麦克伊指出,两位以色列教授声称利用密码印证了几十位犹太拉比的生卒年月本身就是有争议的,他们的名字的拼写也都有很大出人。他认为,两位教授显然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了适合自己理论的缺乏科学严密性的材料。

面临学术界的指责,里魏两人仍坚持己见,并抱怨自己受到了学术迫害,就像当年的伽里略一样、可以预料,有关圣经密码的激烈争论今后将继续下去。但科学毕竟是科学,容不得半点虚伪。

德罗斯宁以科学为名,里魏二人以伽里略自称。不知他们玩的是什么把戏,总之,他们都知道,旗帜打开,一金钱便来,锣鼓一响,白银万两。

 方圆兵法(兵法一)

水依山形 实践躬行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孔子年轻气盛之时,曾受教于老子。老子对孔子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即善于作生意的商人,总是隐藏其宝货,不叫人轻易看见;君子之人,品德高尚,容貌却显得愚笨拙劣。

这个道理也是循着人的心理得出的。锋芒毕露的人时间长了就会引起一些人的嫉妒,这样,一些人就不愿同他合作,“既然他这么能,让他自己干去!”而现代人讲求的大多是合作,少了协作精神,一些事情是根本干不成的。工作如此,学习如此。比如,踢足球,足球场上尽管有一卜个罗纳尔多,如果协作不好得话,也会败下阵来。

不要锋芒毕露不是说不去显示自己,现在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同于古代,也不同于前几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有时候不显示自己的才华是吃不上饭的,现在各处在实行聘任制。如果你有知识有才华而不能够表现出来,你只有失业了。这里,所说的“锋芒”指在一些场合中完全不必去表现的一些小智慧、小技巧、小聪明。在不影响自己进取的情况之下,你所在众人显露出的锋芒只会起消极作用,因为,你没有掌握好“度”,你的做法只能会让人认为你是“太过分”了,群众心理反应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不认识到这一点。

因此,老子警告世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代者无功,自夸者不长。”

隋代薛道衡,13岁即能讲《左氏春秋传》。隋文帝时,做内史侍郎,隋炀帝时任潘州刺史。大业五年(609年)被召还京,上《高祖颂》,隋炀帝不悦,说;“仅是文辞华丽而已。”拜司隶大夫。隋汤帝自以为文才甚高,不想让众人超过自己。御史大夫乘机说薛道衡自负才子名,不把皇上看在眼里,这是有造反之心。隋炀帝便把薛道衡处以了绞刑。

当然,这里面主要还在于隋炀帝骄纵,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我们周围的人,谁能保证一个个都善良无比呢?

人际关系所涉及的对象是人,而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来往、打交道才能建立起关系。人们都有一颗自尊心,两个人在一起,如果一个人特意地在对方面前表现自己,或者是才能方面,或者是财富方面,那这样的大露光彩有什么作用呢?它只能导致两个结果:或者是使对方倍加自卑,不愿同你来往;或者是使对方倍加生气,决定要杀一杀你的威风。

既然是学得处世技巧,就不必向众人炫耀你有如何聪明。你觉得你聪明,那么你就可能觉得别人愚蠢,既然你不这样以为,别人也很可能这样以为,你阻挡不了别人如何去想。你尽管来一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可是你的路会越走越窄。

唐顺宗在作太子时,好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他曾对东官僚属说:我要竭尽全力,向父皇进言革除弊政的计划!他的幕僚王叔文听了他这一番话于是便对他说:“作为太子,首先应该做的事便是尽孝道,应多向父皇请安,问起居冷暖之事,不应多谈国家大事,况且改革又是现在棘手的问题。你这样过分热心,别人就会把你看成是邀名逐利之徒,用谈国家改革来招揽人心。如果陛下因此事对你产生疑心,你如何解释这些呢?”太子听后立刻省悟,于是之后便闻嘴黜言,不橡以前那样动辄壮语惊人了。德宗晚年荒淫专制,而太子始终不声不响,因此没有招来众多的灾祸,这样,德宗也不以为太子有逼他退伍,直到他死之后,顺宗才继位,这才有了唐朝后期十分有名的顺宗改革。

赤胆奉尊

人只有在极端条件下,才会以一种疯傻的态度求生。但在实际生活之中,不要求大家去装疯卖傻,也没有那个必要。方圆处世不会为难于你,不该傻时你装傻,只能让人觉得你为人太圆滑,八面玲珑,因此,人人都极为小心谨慎地躲避你,你再装傻,就没人信了。方圆处世同真诚实在的处世是不相违背的。

在很多情况下,往往你对人极为尊敬,别人却不尊敬你,拿你当作玩物与傻瓜,你若是还没有一丝锋芒,忍下去傻下去,那只有落得“马善叫人骑,人善让人欺”的结局了。对付那样的人,你不能心慈手软,不能让他放纵下去,否则,他会越来越猖狂,认为那是理所当然,一旦形成这种境况,那想再扭转过来,就会变得极为困难了。

《人民日报》1997年11月1日刊登的秋石《萧军的鲁迅情结》一文,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大约是在1936年的11月间,鲁迅先生逝世一个月后,由鲁迅生前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中流》半月刊、《作家》月刊和《译文》月刊全都刊登了有关先生逝世时的各种照片和纪念文章。为了深切悼念恩师鲁迅,萧军将上述三刊物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