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侯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桓侯再生- 第5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朝议之时,廷尉丞韩嵩以失职之罪弹劾太史令张进,罢其官。

随即,中散大夫秦翊上表,奏称“日食”天象印于朝制。盖因“试举”、“功民”二制有悖祖法,违天地伦常,才引起上天震怒,以至降下警兆。若欲平息天怒,就必须恢复祖法,否则恐怕会引起更大灾难。

秦翊上表之后,立即引起不少赞同之声。

一时间,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试举”、“功民”二制,似乎这正是引发天兆的根源所在。

卫尉徐庶对此不以为然,直称日食之兆并非应在本朝,而是在许昌伪朝廷。徐庶认为,曹操弑杀孝愍皇帝,擅立新帝,以致国出二君,这才是真正有违天地伦常的行为。此外,他更立场鲜明地为“试举制”和“功民制”辩护。直言“试举”之法虽非古有,但利于选贤任能,擢拔寒门才俊入仕,正是功在社稷千秋之制。“功民制”的推行,则可以激发大汉子民投军报国的热情,充饬武备,更是对大汉数十万将士的莫大认可。

长期以来,朝廷选拔官员所采用的都是征辟察举制度,士族门阀凭借这一制度,为其门生子弟的入仕大开方便之门。而寒门子弟想要通过征辟察举入仕,希望可说是渺茫之极。徐庶虽然业已官居九卿,但他出身寒门,对利于寒门学子出仕的“试举制”最为认同。自试举制推行以来,短短六年时间,已经为朝廷选拔任用了上百位寒门学子,这在过去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事实上,这些寒门子弟出仕为官后,无论是在朝中,亦或是在地方郡县,多半政绩斐然,深浮民望。

如今,“试举制”已经成了荆、扬寒门子弟的最大的希望所在。一旦将其取缔,几乎就等于将曙光在望的寒门子弟彻底地推入无边的黑暗之中。

少府庞统赞同徐庶的看法,并指出试举制虽然在推行,但只是作为征辟察举制的补充,并不会影响根本,完全不必如此耿耿于怀。庞统虽然出身荆州望族,但他对于试举制非但不排斥,反而始终持支持认可态度……

太宰令徐邈、博士邓义联名上表支持秦翊,奏请废止试举制,对功民制则不置可否。

……

逐渐地,这场由日食所引起改制之争变得愈发激烈。

至第三日时,司空刘助、宗正卿许靖、大鸿胪孙乾、光禄大夫陈震等朝中大员都被卷了进来,改制之争日渐高涨。

相形之下,“日食”一事反倒似被“冷落”了下来。

……

大将军府

大哥深夜急招我和二哥、徐庶、诸葛亮、庞统等人过府议事。

“朝中改制之声日高,莫非真要废止试举、功民二制?”大哥微皱着眉头,声音倒是很显平静地询问道。

“主公,庶先前已言,此二制或有弊端,但绝对是利大于弊,得多于失!”徐庶第一个开口,他直接挑到了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上,“力主改制者,庶不知有几人是真心维护祖制祖法。归根结底,不过是因这两制利了寒门子弟、庶民百姓而已。”

这几日,徐庶在朝堂上舌战群臣。以他的智慧口才,仍被层出不穷、引经据典的“对手”纠缠得无法脱身。近年来脾气日见沉稳老练的他,居然也被激出的火气。

“我同元直之议!”二哥很简单明了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与徐庶一样,二哥也是寒门出身,他对门阀大族向来好感欠缺。

“元直之言虽然在理!”庞统笑着说道,“不过,此事的处置切不可草率。稍有不甚,便可能引发朝中内乱。如此结果,曹孟德恐怕是求之不得,他必然会在烈火上再添上一瓢油。

经北伐一役,主公一统社稷的根基已被奠定。若因内乱而葬送这大好形势,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恩……”大哥缓缓点头,轻应了一声,整个人陷入沉思之中。

以我本人而言,在改制问题上,肯定是站在徐庶这一边——从历史进程来看,“试举制”(即科举制)取代征辟察举,是人才选拔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功民制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寓,只看这一次新兵的征募情况便知。

但适才庞统的顾虑,却也是不容忽视的。

左右无计之时,我的目光停留在了羽扇轻摇的诸葛亮身上。直到现在,诸葛亮还未发一言,我更突然想到,这几日的朝争他似乎也没有参与其中。以他与徐庶、庞统的关系,这一举动未免有些奇怪了。

“孔明,你有何高见?”我将问题抛了过去。

诸葛亮淡淡一笑,语出惊人地说道:“亮在想,此次的朝争倒也颇有意思……”

“有意思?”庞统略显诧异地看向诸葛亮,连沉思中的大哥也转醒过来。

“此次朝争盖因‘日蚀’之事而起,但眼下看来,‘日蚀’反倒被抛到一边。所谓改制,不过是‘日蚀’补救之策罢了。如此情形,岂不是有些本末倒置?”诸葛亮轻笑着说道,“再者,朝堂之争,当真争得是改制之事么?”

我和二哥尚未弄懂诸葛亮的意思,庞统、徐庶两人却如同被雷击一般,身体一颤,猛地抬头看向诸葛亮,大哥似乎也察觉了什么。

“难道说……”徐庶微愕说道。

“此次朝争,争得不是什么改制,而是……”冲徐庶微点了点头,诸葛亮收敛笑容,淡然说道。

“权力!”庞统几乎是跟诸葛亮一同说出了这两个字。

“这根本就是一场权力之争!”诸葛亮不紧不慢地说道,“这场改制之争,乃借‘日食’之机,以天命之名挑起。试想,若是最终改制成功,元直、士元,甚至是公佑、孝起诸位大人便是与天命相违,更有欺天子之嫌,焉能再留居其位。

如若元直、士元罢官,得益者为谁?”

“再者,太史台当真没有看出日蚀之兆么?”顿了顿,诸葛亮继续说道,“就亮所知,太史令张进颇晓天文变化,更曾著书立说。亮亦曾拜读其作,并非虚妄。以他之能,预断此次日蚀应非难事。

六日前,亮于江东巡视之时,曾偶观天象,便推知有日蚀将现。张永文专司其职,焉能漏过。或许,这就是一场苦肉之计!

北伐大胜,天下之势日趋明了,恐怕有人耐不住寂寞了……”

第一百六十四章(上)

诸葛亮相当有分寸,在将他自己的见解道出后,便收住了话题,并没有进一步说明该如何处理此事。

厅堂内陷入一阵沉默之中,包括大哥在内的众人,都需要时间来仔细消化诸葛亮的这番话。

假设真如诸葛亮所分析的一般,力主改制的那一帮人倒着实是煞费苦心了。怎么看,这都是一条计中藏计的连环计策——太史台在有所预知的情况下,故意隐而不报,以这场“突如其来”的日食作为发难的借口,并进而挑起改制之争。这是第一层计谋,也是准备用来让人识破的计谋。

以改制一事为名,行攫取权柄之实,这便是隐藏于在第一层计谋之下的第二层计谋。

应当承认,改制一事的确很容易混淆人的视线。“试举制”与“功民制”对士族门阀的利益无可非议地产生了一定的触动,那些出身士族门阀的官员会借机反对,本就在常理之中。要知道,当年试举制刚刚开始推行时,其实就曾有过一些反对之声,不过因为“试举”只是作为“察举”补充,并没有从根本上触痛士族门阀,加之确实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最终才得以将这项新颖的人才选拔制度保存了下来。待到庐江朝廷成立,越来越多的中原、河北士人南下扬州,并入朝为官后,针对试举制反对声一度又曾高涨过。

所谓常见则不疑,若是以改制一事作为幌子来掩饰其他的企图,倒是再方便不过了。

不说其他朝臣,就以这里的六人来说,大哥、二哥、我,甚至包括徐庶、庞统在内,似乎都被这道幌子给蒙蔽了,若非有诸葛亮点明,恐怕短时间内是不会想到权势之争上去。

倒不是说徐庶和庞统的智计比不上诸葛亮——徐庶是关心则切,对试举制过于重视,让他失去了冷静思索的立场。庞统则是介入朝争过早,其后便一直在协助徐庶与那些力主改制的朝臣舌辩,加之近几日从襄阳传来庞德公身体欠佳的消息,心分几用的庞统也不会有时间去思索多余的事情。这么一来,徐、庞二人便有如当局者迷。

相比较之下,诸葛亮这几日一直冷眼旁观,没有介入。以局外人的身份,他自然可以抽茧剥丝一般地透过种种假像,准确无误地抓住事情的本质。

“张永文(太史令张进)是兖州人,与刘孔才(司空刘助)、许文休(许靖)皆颇有旧交!”庞统挑了挑眉头,突然笑了起来,“现在想起来,当日韩德高(廷尉丞韩嵩)弹劾张永文时,好象就没有人为其申辩求情。

太史台虽然失职,但并非谋逆大罪,纵然上书为其申辩几句,也不至引火上身。”

庞统的这几句话,直接指向了问题的另一个关键所在——太史台事先究竟有没有预测到日食的到来。如果的确是未能预测,倒也罢了;反之,假使业已有所察觉,却故意隐而不报,此间的问题就大了。不能及时预测“日食”这等影响力巨大的天象,身为太史令的张进肯定要承担极大的过失,最严重可能会被处斩(历史上曾有过这样的例子),最轻也会被罢官。

没有哪一个人会愿意去无缘无故地承担这样的罪责,除非他受到了利诱或是威胁。

那么,有谁会利诱威胁张进?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

张进是兖州东郡人士,通晓经易,在青兖士人中名胜颇显。去年十月时,他才自兖州南下,并于十二月入朝为官,出掌太史台,是实实在在的“北臣”。同时,如庞统所说,他与司空刘助、宗正卿许靖关系相当不错,联系上这几日来的朝争的进展……

诸葛亮的分析,实在是让人无法推翻。

自去年六月庐江朝廷成立以来,朝中官员的构成情况越来越复杂,除了原先的荆、扬士人外,越来越多的中原、河北士人进入朝堂。其中有不少人更是在孝愍皇帝一朝时,担任朝中要员(当然多半也是虚职)。

这些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