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宫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鸣宫阙- 第4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没心思再折腾这些小情绪了。

陶君兰勉强喝了一口粥,就觉得已经喝不下去了——如今她嘴里寡淡得厉害,再鲜美的味道也是尝不出来。更何况是清淡的粥?

犹豫了一下,她搁下碗:“放着吧,我一会儿再喝。”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她总觉得今日的情况,比起昨日严重了不知道多少。

首先便是人更没精神了,而且发热得也越来越厉害了。整个人恹恹的,做什么都提不起劲来。

碧蕉着急得不行,端着碗苦口婆心的劝:“还是再吃半碗罢。就算味道不喜欢,也得勉强垫垫肚子不是?昨儿统共就吃了一碗粥,今日再不吃,可如何受得住?”

春卉也在旁边着急:“是啊,侧妃好歹吃些。即便是这个不喜欢,那可有什么想吃的?只管说出来让厨房去做就是。”

陶君兰摇摇头:“没什么想吃的,搁着吧。我头疼得很,再眯一会儿。醒来再吃。”

见状,两个丫头自然都不好再劝,只得扶着陶君兰躺下后便是退了出去。

看着根本没少的粥碗,碧蕉几乎都要掉眼泪了:“这可怎么办?”

春卉盯着那碗看了看,半晌后涩然的叹了一声:“王妃当初便是如此。听说姜侧妃也是——”

话还没完就被碧蕉一巴掌拍在了后背上:“胡说什么?侧妃一定会洪福齐天的;!你别乱说!”

春卉也是一时之间太过着急才这般说的,此时也是反应了过来她根本就是不该这样说:这不是火上浇油又是什么?

当即春卉便是忙“呸”了一声,断然坚定道:“侧妃一定会平安无事。”

不管丫头们怎么期盼也好,陶君兰的情况到底没好转。白日里可几乎迷迷糊糊的睡了一整日,到了晚上陶君兰才忽然醒来,盯着窗外透进来的月光看了半晌,才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她觉得她可能是等不到治疗瘟疫的方子了。以她这样的情况,还能拖几天呢?事实上,距离徐太医提出那个方案,已经过去了整整的十日了。

十日里,再无一点好消息传来。就是徐太医,如今也是和她差不多的情况了。根本连内宅都来不了了。而姜玉莲,也已经是苟延残喘的等死了。

陶君兰苦笑了一下。不是她不想熬下去撑下去,而是只怕老天爷根本就不给她这个机会。这种情况下,她不是肯不肯熬下去的问题。

“侧妃醒了?”碧蕉一只是守在床边的,方才虽说是昏睡了过去,可是到底没敢睡死了,此时听见陶君兰的动静便是一下子醒过来。见陶君兰睁着眼睛,碧蕉又惊又喜的喊出了声来。

陶君兰被碧蕉这幅不稳重的态度逗得忍不住笑起来——碧蕉这架势,像是唯恐她一觉睡过去再也醒不过来了似的。

“侧妃饿不饿,渴不渴?”不等陶君兰吩咐什么,碧蕉便是又问了起来。

陶君兰是有些渴了,想了想却没要求喝水,言道:“端一碗粥来我喝。”因为一日都在昏睡,这会子嗓子已经干得有些嘶哑了。

反正也没胃口,倒不如拿粥当水喝。既可以润喉,又多少吃了些东西进去。

见陶君兰主动要求吃东西,顿时碧蕉便是又惊又喜,忙不迭的就去盛了粥出来。不仅仅是粥,还端了两碟子开胃的小菜:一碟是酸笋片,一叠是凉拌的鲜嫩小黄瓜。一个白生生,一个碧青青,摆在一处倒是格外的让人想尝尝。

陶君兰知道这是为了让自己多吃几口特意准备的,当下便是越发的觉得自己若是不肯多吃两口,便是根本对不住这些心意。

所以,纵然仍是没胃口,吃在嘴里也尝不出什么滋味,陶君兰还是忍着将一碗粥都吃了个干净。好在那酸笋片还不错,到底还是起了些作用的。不然只怕她根本也吃不下。

只是吃了一碗粥,碧蕉却高兴得跟什么似的:“明儿早上叫厨房再送些酸爽口味的菜色。”

陶君兰笑了笑,没说出实情,心道碧蕉这几日操心得不行,能叫她高兴一些也好。随后又吩咐碧蕉:“扶我起来,我想走走。去书房看看书。”

碧蕉有些迟疑。

陶君兰一笑:“看书也不会累着人,我也是无聊,想打发打发时间。”不过事实上,她却不是想去看书,而是想去写一封信。;

第一卷 第464章 两难

陶君兰心里很清楚,若是她真熬不过,就算临死想见见李邺也是见不到的;。所以,她才想写下这么一封信。至少,不至于连句话也留不下。

信或许现在交不出去,可是等到瘟疫过后总能让李邺看见。那个时候,有了治疗瘟疫的方子,她也不怕李邺染上瘟疫。

留下几句话,无非也是让李邺好好看顾一双儿女,不要伤心罢了。再将自己不放心的事儿都嘱咐一遍。

陶君兰针斟酌了一番,最后在信上郑重的留下了一句话:“若妾不幸,只求死后能与君同|穴。”

只有正妃才能和李邺合葬在一处。这一点,不会有例外。所以,她这句话也就是变相的要求李邺在她死后将她册为正妃。

不是她非要在乎这个名声,而是为了拴儿和明珠,她不得不在乎。

庶长子和庶女是没有前途的,李邺还这般年轻,不可能不再娶妻纳妾。到时候再娶个王妃,生出了嫡子,那拴儿少不得就是眼中钉了。可若拴儿也是嫡子呢?那么即便是李邺再生出一个嫡子,也威胁不大。至少明面上是如此。

至于暗地里的,陶君兰相信李邺是会护着拴儿的。再不济,还有太后和皇帝。这两个人,对拴儿这个曾长孙和长孙都是十分疼爱的。就是明珠,也深得皇帝的宠溺——纵然原因是因为长得像自己祖母,可却也不影响什么不是?

又沉凝片刻,她提笔道:“一双儿女,求王爷送至太后身边教养。”李邺在她死后,说不得要消沉一段时间,到时候肯定是看顾不了一双儿女的。而且,他一个大男人,再怎么细腻温柔,也是不可能和她相比的。养孩子这种事情,不是她不放心,而是不适宜。

而且,也要让李邺腾出手来,去做他想做的事儿。

一封信洋洋洒洒的最后足足写了三大篇信纸都还没写完。从她的身后事,直到明珠将来的婚嫁之事,她都一一写了。但凡是她能想到的,她都写了下来。事无巨细,也不嫌啰嗦,倒是只怕有什么没想到的。

碧蕉自是不认识字的,不过她也看得出来陶君兰是在写信。只是陶君兰那一副认真的神情叫她不敢打扰罢了。

陶君兰这封信写完,天色已是见亮了。将信纸装入信封之中,陶君兰郑重其事的又放入了匣子里,然后搁在书架上。

碧蕉在一旁自都是看见了。而陶君兰也是故意叫碧蕉看见的——这样的话,将来碧蕉在她死后,必然是会将这封信给李邺的。

聚精会神的写了这么一晚上,以陶君兰的身体情况来说,俨然是有些吃不消了。聚精会神写字的时候还不觉得,此时做完了,只觉得精神倦怠。当下于是又叫碧蕉扶着她去歇下。

只是陶君兰不知道的是,碧蕉纵然是不识字,可是却也模糊猜到了几分,在她睡下后,悄悄的去廊下拉着春卉哭了一回。又不小心叫红螺瞧见了,最后三个丫头都红了眼睛。

红螺犹豫了一阵,迟疑的和碧蕉商量:“要不然这事儿咱们悄悄告诉王爷?侧妃的情况……”

碧蕉摇摇头:“若是侧妃知晓了,必然会恼。”

红螺咬牙:“此时哪里还顾得上这么多;

。”

碧蕉却还是有些不敢。

倒是春卉插话进来,叹了一口气:“告诉王爷也未尝不可,至少可以让王爷去催一催那些太医。只是到时候就怕王爷不管不顾的要进府来看侧妃。万一拦不住——”别说陶君兰恼怒了,只怕她们的人头都保不住。”

红螺犹豫片刻,最后下定决心:“告诉王爷罢还是。不管后果如何,我都认了!只是这事儿你们别参与。我一人扛下来。”真要要了她的命,她也认了。

碧蕉看了红螺一眼,“这件事情怎么能让你来扛着?要扛也是一起。”

春卉倒是笑了起来:“也不一定真就到了那个地步。到时候王爷若真要进府,红螺姐姐一定想法子拦着就是了。”

而且,只要李邺不染上瘟疫,那也不必太过担心会掉脑袋。到时候最多也就是一顿惩罚也就完了。就是惩罚怕也要等上些时日——陶君兰身边如今可就她们几个服侍的人了。

红螺的动作很快,李邺知道陶君兰病重的消息时,天色也才刚擦黑。

其实他早已经预料到会有这么一日了。毕竟瘟疫是什么状况,他早就清楚的。能撑这么久,陶君兰已经是比其他人好得多了。

只是,他还觉得来得太快了。

以至于甚至一时之间他都不知道该做出什么反应。

最后李邺点点头,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我知道了。你退下去罢。”待到屋里只剩下了他一个人的时候,他这才猛然盖住了脸。

他还能做什么?他什么也做不了。此时此刻,李邺倒是生出一种自己为什么不是大夫,不懂医术的懊恼之感来。若他懂医术,至少不必坐在这里等着。

等待的滋味实在是太难熬了。就好比是将人放在火上煎熬一般,那滋味说不出的难受。

可他的确是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了。该做的,他都做了。城外的大夫里头,已有七八个也染上了瘟疫,而太医府里的家眷,也被他“提醒”了个遍。

一股深深的无助感涌了上来,叫他动弹不得。这种感觉,只有当初他的母亲去世时,他才有过。他自是十分讨厌这种感觉的。他曾发誓,绝不再让自己陷入这般无助里。可现在……

无助之后,是深深的恨意。

“衡国公府的三爷如何了?”召来了刘恩,李邺面无表情的微微眯起眼睛问了一句。

刘恩早就猜到李邺肯定会问,当下便是答道:“已经是十分虚弱了。太医说,最多还能熬十日。”

李邺冷冷一笑:“十日太长了。”

这意思就是要提前送衡国公府的三爷上路了。刘恩丝毫不觉奇怪,直接点头应下。末了又笑着禀告:“其实还有个好消息——衡国公府的老夫人和夫人,都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