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教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场教父- 第3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以说,交通厅厅长是个‘高危位子’。”河南省一名法律界人士说。

2009年,恰逢国务院大部制改革,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家将组建交通运输部,原交通部、原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职责,原建设部指导城市客运的职责,整合划入新组建的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和新组建的中国民用航空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

此后,包括河南在内的各省也纷纷制定方案设立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将城市客运、民航机场、地方铁路都归新成立的交通运输厅管理。

董永安在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成立之时提出,省交通运输厅此后将促进连接航空、铁路、公路、水运、城市公交等各种运输方式的中心城市综合枢纽建设,逐步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隙衔接”。

就在2009年,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将全省158个二级公路收费站全部按时停止收费,每年为社会减负25亿元,并对近5万名收费站工作人员进行了安置。

由此足见,董永安是非常能干的。可惜就是在他主持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期间,河南省审计部门曾在2009年发现旗下公路管理局挪用养路费6056。7万元用以建设住宅楼;另在农村公路存在申报项目虚报投资额3。56亿元、违法转包工程1926。5万元、市县未配套资金10。81亿元等问题。

有消息说,董永安是在2010年12月24日被带走,此为西方圣诞节的前一天。在河南省一些政界人士看来,董永安此次落马显得颇为突然。据一位在河南省政府任职的官员透露,当河南省的主要领导在一个会上通报董永安“被抓起来”时,与会人员均表示惊讶。

在王国庆看来,董永安的本领要远在王天恩之上。堂堂一个董永安就走不出政坛百慕大的魔咒,更何况你一个小小的王天恩。把你放在交通厅长的位置上出果出事,我一点都不会惊讶。相反,你如果不出事,我才会感到极为惊讶。

当然,这是后话了,王天恩的结局其实比石发亮他们更惨。

王国庆对王天恩说:“都是老弟兄了,我也不再多说。你既然非交通厅长不干,我也就成全你。”

王天恩笑笑说:“王省长,其实到哪工作都一样,让我到教育厅,我主要是感到面子上过不去。”

王国庆说:“天恩啊,交通厅是个高危部位,到处都是金钱和陷阱,你要格外小心。我对你听希望是只要不出事,保住屁股不挨打,我就非常满意了。”

王天恩站起身说:“王省长,你放心。我会努力工作,一定让你满意。”

王国庆笑了:“我不是要你努力工作,我是让你不要出事。”

王天恩听出王国庆是话里有话,也笑笑说:“王省长,你放心,我知道了。”

就这样,王国庆非常不情愿、不放心地让王天恩走上了K省交通厅长的位置。

在任职文件刚刚传达,王天恩就给阿雪打去了报喜电话:“阿雪啊,哥这交通厅长的事弄成了,多谢你了,啊!”

第五卷 风云叱咤 第499章 王国庆的奇思妙想

王国庆在四川省委金副书记和导游小艳的陪同下,畅游了青城山,观赏了青城之幽,品尝了青城四绝。当然,这都不是王国庆此行的目的,他其实是“问道青城山”的。当然,他的问道仅限于向山中的高人探寻自己未来的前程和命运。应当说,他这次进山收获颇丰,抽到了一支上上签,他对自己的仕途再次充满了革命的豪情。“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游罢青城山,按王国庆的本意,是回成都休息一天,就去爬峨眉山的。因为他还想让佛门大德高僧再卜一卜自己的前程,来和青城山上的道家高人的说法互相印证一下。但金副书记说,到了都江堰,应当却拜拜水的。“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嘛!

王国庆感到盛情难却,就和他们一道去看了看都江堰。不看不知道,一看忘不了。王国庆觉得,看罢都江堰的收获很大,深受启发。如果不来看一下,那才是遗憾呢!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都江堰不仅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都江堰的创建,有其特定的自然根源。岷江出岷山山脉,从成都平原西侧向南流去,对整个成都平原是地道的地上悬江,而且悬得十分利害。成都平原的整个地势从岷江出山口玉垒山,向东南倾斜,坡度很大,都江堰距成都50km,而落差竟达273m。在古代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岷江水患长期祸及西川,鲸吞良田,侵扰民生,成为古蜀国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

都江堰的创建,又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战国时期,刀兵峰起,战乱纷呈,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国尽快统一。适巧,经过商鞅变法改革的秦国一时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盛。他们正确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中特殊的战略地位,“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国郡守。李冰上任后,首先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造福成都平原,为秦国统一中国创造经济基础。

因此,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赵朴初先生曾赋诗赞颂都江堰:“是宜与长城,并耀秦皇代。长城久失用,徒留古迹在。不如都江堰,万世资灌溉。”

作家余秋雨则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到了都江堰,王国庆才觉得他们的看法不无道理。

时光流逝,两千多年来的古代中外大型水利工程,或早已荒废,或不见踪影,古代巴比伦的两河流域的古老灌渠消失于荒漠之中,古罗马帝国人工渠道废弃已久。唯有都江堰历久不衰,显得古老而年轻,仍然充满青春的活力。滚滚东去的碧波,昼夜不息地造福人类。

都江堰这一水利工程之所以伟大,首先在于它的科学性。修水利,一定要遵循科学规律,不能蛮干。蛮干了,就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李冰父子在战国时期带领百姓治理水患,采取的是“乘势利导,因时制宜”这一治水方略,创造了科学治水史上的奇迹。

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能,但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他开始叫人绘制水系图谱。这图谱,可与今天的裁军数据、登月线路遥相呼应。他当然没有在哪里学过水利。但是,以使命为己任,死钻几载,他总结出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湿润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

在小艳的带带领下,王国庆将都江堰的三大主体工程——宝瓶口、分水鱼嘴和飞沙堰。

李冰父子最先修的是宝瓶口。李冰父子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之所以要修宝瓶口,是因为只有打通玉垒山,使岷江水能够畅通流向东边,才可以减少西边的江水的流量,使西边的江水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地区的干旱,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区,灌溉那里的良田。这是治水患的关键环节,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

宝瓶口,是在玉垒山末端岩嘴额部开凿的一个进水口。作为“灌口”,既能保证内江灌区及城市的水的需求,又能在发洪水时如“石门”一样挡住过量的洪水。内江的水,由宝瓶口进入后,顺应其居高临下的地势,不断分流,形成扇形自流灌溉系统,从空中望去,恰似开屏的孔雀。

第二步修的是分水鱼嘴。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为了使岷江水能够顺利东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并充分发挥宝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修建者李冰在开凿完宝瓶口以后,又决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将江水分为两支:一支顺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宝瓶口。由于分水堰前端的形状好像一条鱼的头部,所以被称为“鱼嘴”。鱼嘴的建成将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它沿岷江河雨顺流而下;东边称为内江,它流入宝瓶口。由于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这样枯水季节水位较低,则60%的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生产生活用水;而当洪水来临,由于水位较高,于是大部分江水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排走,这种自动分配内外江水量的设计就是所谓的“四六分水”。

鱼嘴分水堤,是渠道顶端的分水工程,平面形状恰似大鱼的嘴巴。分水堤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以引水灌溉为主,外江为岷江干流,主要用于泄洪排沙。枯水期内江多引水,洪水期外江多泄洪,这就是“都江堰治水三字经”所说的“分四六,平潦旱”。都江堰鱼嘴的位置和构造,在历史上多次发生过变迁,它体现了自然的规律以及治水思想和技术水平的演进。

最后修成的是飞沙堰。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